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79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垂体;性腺。
B.垂体;唾液腺。
C.睾丸;汗腺。
D.甲状腺;肝脏。
2、【题文】食物由口腔进入后,经过的器官依次是A.食管→胃→小肠→大肠B.食管→小肠→胃→大肠C.胃→食管→小肠→大肠D.胃→小肠→食管→大肠3、与根的生长发育有关的部位是()A.根冠和分生区B.分生区和伸长区C.分生区和成熟区D.伸长区和成熟区4、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①蛋白质②脂肪③淀粉④无机盐⑤维生素A.③①②B.③①④C.①②③D.①④⑤5、我们喝的牛奶,吃的馒头、肉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物质的是()A.水、糖类和脂肪B.水、无机盐和维生素C.糖类、脂肪和维生素D.糖类、脂肪和蛋白质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中的脂肪是储备的能源物质B.低血糖导致头晕甚至休克的原因是脑供能不足C.儿童、青少年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D.缺钙可能会导致贫血,缺铁可能导致软骨病7、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
A.动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绿色开花植物。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另一类是____(如____和____等).9、请将激素及其缺乏引起的症状用线连接起来。10、据图所示的神经结构模式图;回答:
(1)图中所示结构是____.
(2)若某人能发生活动但无感觉受损可能是____.
(3)受到刺激后,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____.
11、【题文】珊瑚是生物。()12、【题文】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进入生物体。生物体重的含碳化合物,又可以通过动物和植物的_______________作用以及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回到无机环境。由此可知,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________________的。13、【题文】玉米种子由_____、胚和_____三部分组成,其中胚由______、____、____和四部分组成。14、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____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保护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____,人类世世代代都有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和美好的生存环境,人类必须____。15、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____浓度和____浓度之间的大小。
(2)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变得硬挺,在这一过程中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____
(3)用盐淹萝卜丝时萝卜丝很快变软,在这一过程中细胞吸水还是失水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人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17、苔藓植物的根不吸收水分,只起固定作用。()18、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19、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20、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______.(判断对错)21、蓝藻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变成储能有机物,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22、每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只能控制生物的一种性状.______(判断对错)23、青春期身体各个器官都已经发育成熟,可以生育()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24、小明做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1号馒头碎屑+2mL唾液37℃水溶10分钟加两滴碘液2号馒头碎屑+2mL清水37℃水溶10分钟加两滴碘液(1)小明同学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2号试管滴加碘液后的现象:______;1;2号试管组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该实验要在37℃水溶保温10分钟的原因是______。
(4)淀粉在小肠内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_。25、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空气质量与健康的问题:(6分)(1)某学习小组探究了教学楼的一楼和四楼的尘埃粒子含量,该小组在一楼放置了多个处理好的载玻片,其中一个载玻片测量的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由图可知,该小组运用的取样方法是。测得的尘埃粒子数为。该小组放置多个载玻片进行取样,并计算出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2)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2013年11月14日,山东省环保厅官方网站公布我省10月份大气环境质量排名。泰安以16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位居全省第5位,但是PM2.5恶化幅度达到31.0%,位列全省第一,10月份PM2.5平均浓度超过100微克/立方米,月均浓度居全省17地市第10位。PM2.5是可以进入肺部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细颗粒物本身的有毒物质可以被血液和人体组织吸收,它含有多种强致癌有机物。造成PM2.5数值较高的原因有多种,通常而言,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是PM2.5数值最高的时间段,你认为这个时间段PM2.5数值最高的主要原因是。在PM2.5数值较高时,要避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这样建议的理由是。为改善我市空气质量,增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你认为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10分)26、【题文】分析实验:(共8分)
(1)以上实验是观察____对____的消化作用。
(2)经过上述实验过程,D组2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1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
(3)如果将C组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组实验,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____,原因是____。27、【题文】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你在此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____。
(2)图②操作的目的是____。
(3)图⑦操作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其中,遮光部分是____组(填“对照”或“实验”)。
(4)图④中滴加的液体为____,一段时间后,叶片中见光部分呈现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合成了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唾液腺、汗腺、肝脏、胃腺、肠腺、胰腺等都是外分泌腺.
故选:A
【解析】【答案】腺体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腺体外的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图:
2、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因此,由口腔进入后人体后,所经过的消化器官依次是:食管→胃→小肠→大肠,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消化道的组成。【解析】【答案】A3、B【分析】【解答】解: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分.
1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3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4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5成熟区以上部分结构特点是根毛脱落;内部输导组织增多,因此这一部分失去吸收功能,加强了输导功能.
所以与根的生长发育有关的部位是分生区和伸长区.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尖的生长.解答时可以从根尖的概念、各部分的名称、特点和功能方面来切入.4、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食物消化的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不需要消化人体即可吸收利用。【解答】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必需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口腔中的唾液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不能消化淀粉,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消化作用,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口腔和胃都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肠里进行,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它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加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小肠内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淀粉、蛋白质、脂肪。
故选A。【解析】A5、D【分析】试题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水、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
故选:D.【解析】D6、D【分析】解:A;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不符合题意.
B;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人体所需的能量70%都来自于糖类.低血糖导致头晕甚至休克的原因就是脑供能不足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细胞的修复以及更新有重要作用,因此,儿童、青少年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不符合题意.
D;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例如,缺铁易导致贫血,缺钙易患软骨病、骨质疏松等.符合题意.
故选:D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各具有不同的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解析】D7、B【分析】
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大气中,近90%的氧气来源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思考作答.
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析】【解答】解:(1)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2)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9、a糖尿病—A胰岛素b呆小症—B甲状腺激素c侏儒症—C生长激素【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的作用。明确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的作用及分泌异常病症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调节血糖的浓度。胰岛素分泌过少,会患糖尿病;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生长激素能够促进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因此,连线情况是:a糖尿病—A胰岛素b呆小症—B甲状腺激素c侏儒症—C生长激素。【解析】a糖尿病—A胰岛素b呆小症—B甲状腺激素c侏儒症—C生长激素10、略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示的结构是反射弧模式图.
(2)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冲动,都经脊髓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由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内脏的活动;脊髓可执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排尿反射和排便反射,脊髓各种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某人能发生活动,脊髓的白质受损就不会传到不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所以就没有感觉.同样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受损,也没有感觉.
(3)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图;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1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2传入神经传导到C神经中枢,3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B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4传出神经传到5效应器,5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即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
故答案为:(1)反射弧;
(2)脊髓白质(或躯体感觉中枢);
(3)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结构功能方面来切入.
1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珊瑚不具有这些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解析】【答案】×12、略
【分析】【解析】二氧化碳只能进入植物的体内,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有动植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解析】【答案】光合呼吸分解循环13、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玉米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胚能发育成新植物体。【解析】【答案】种皮胚乳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14、社会发展生物圈控制人口的增长【分析】【解答】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同时,人口过渡增长导致的失业问题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水平,因此,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为了人们美好的生存环境,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及其影响。15、细胞液细胞周围溶液吸水失水【分析】【解答】(1)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失水时细胞膜质和细胞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2)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刚刚萎蔫的青菜,青菜的细胞液浓度较大,大于清水的浓度,因此青菜的细胞吸水,菜变硬.(3)用盐淹萝卜丝时,细胞液浓度较小,小于盐水的浓度,因此萝卜丝很快失水,变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的一道综合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一要学会识图;二明确植物细胞各结构名称及功能以及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据此作答.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分析】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自养的生物为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为消费者,细菌、真菌则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分解者.人是动物,应是消费者.考点:本题考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区分。【解析】【答案】错17、A【分析】【解答】苔藓植物的特征是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根是假根,说“假根”即指的是苔藓植物的根没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只起到固定作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苔藓植物特征的理解。18、A【分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它的营养方式为自养,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熟知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组成成分。19、×【分析】【解答】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字母“P”,旋转180度是“d”.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的特点,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20、√【分析】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流感病毒仍然可以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患病.
故答案为:√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呼吸道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但其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解析】√21、×【分析】解:生产者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所以其营养方式必须是自养。只要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其营养方式就是自养,它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所以蓝藻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其营养方式为自养,是生产者。
故答案为:B【解析】B22、×【分析】解: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而不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如aa;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如AA或Aa.因此生物的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相对性状;例如豌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形状有圆和皱等,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就是等位基因.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而不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具体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解析】×23、×【分析】不能,未发育完全。【解析】【答案】×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24、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变蓝唾液摸拟人体口腔的温度为37OC葡萄糖【分析】解:(1)以1;2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提出的问题是: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
(2)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1;2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了,因此滴加碘液后出现的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色。
(3)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将实验装置放在37℃的温水中水浴10分钟后,1号试管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
(4)淀粉先是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最后在小肠中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故答案为:(1)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
(2)变蓝;唾液。
(3)摸拟人体口腔的温度为37OC(或消化酶的活性最强的温度是37OC)
(4)葡萄糖。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掌握探究实验的特点及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变蓝唾液摸拟人体口腔的温度为37OC葡萄糖25、略
【分析】试题分析:(1)该小组采用的方法是随机取样法的五点取样法,计算尘埃粒子数时,对于边沿的粒子,应该遵守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的原则,然后再取平均数,因此测得的尘埃粒子数=5*5(8+7+8+8+5)/5=180个,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应该多次测量,再取平均数。(2)PM2.5是指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上下班时间,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含有较多的PM2.5,因此,该时段的数值最高,由于PM2.5的直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确认识花艺师考试知识框架试题及答案
- led使用合同样本
- 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的在线学习资源试题及答案
- jiankong售后合同样本
- 2024年农业经理人考试的备考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典当行业合同样本
- 2024年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临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辅导员招聘考试的试题与答案整合
- 强化森林草原火灾防控策略与实施路径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1 地球上的水 教学设计
- 中文产品手册机架效果器tcelectronic-triplec manual chinese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8 课件
- 人卫版内科学第九章白血病(第3节)
- 食堂设备维修记录
-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试卷
- DB65∕T 4357-2021 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
- 幼儿园绘本:《闪闪的红星》 红色故事
- 植物生理学_第七版_潘瑞炽_答案
- FZ∕T 60021-2021 织带产品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 云南大学研究业绩认定与折算细则
- DG∕T 154-2022 热风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