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6/3C/wKhkGWeYQWmANXhSAADplaS-U28648.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6/3C/wKhkGWeYQWmANXhSAADplaS-U286482.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6/3C/wKhkGWeYQWmANXhSAADplaS-U286483.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6/3C/wKhkGWeYQWmANXhSAADplaS-U286484.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6/3C/wKhkGWeYQWmANXhSAADplaS-U2864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2、将17.4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加入到200g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1.1gB.14.2gC.22.2gD.44.4g3、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rm{(}rm{)}A.矿泉水B.结冰的海水C.自来水D.结冰的蒸馏水4、某rm{+3}价阳离子具有rm{10}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rm{27}它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rm{13}B.rm{20}C.rm{17}D.rm{14}5、下列含氮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①NO②NH3③N2O④NO2⑤N2⑥KNO3.A.①③⑤⑥④②B.⑥④③⑤①②C.②④①③⑤⑥D.②⑤③①④⑥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水是由____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和____构成的.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____能量,运动速度____,分子间隔____;水结成冰,水分子____能量,运动速度____.无论是水的汽化还是水的固化过程中,____是不发生变化的.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可以突现水的____,又可完成水资源的____,通过降水获得的是____(填“淡水”或“咸水”).7、观察以下两个反应:
①H2O+CO2=H2CO3;
②6CO2+6H2OC6H12O6+6O2
请回答下列问题: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你从中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共同点:____;不同点:____;得到的结论:____.8、2013年6月;“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
(1)肼(N2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放热且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可用作火箭燃料.肼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火箭推进剂时,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偏二甲肼(C2H8N2)也是一种火箭燃料,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航空航天关于上使用一种“碳纤维材料”是在炭化硅、陶瓷中嵌入碳纤维而制成的,它是一种______(填序号).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c.合成材料。
(4)下列钢铁的防腐方法不属于在钢铁表面覆盖保护层的是______(填序号).
a.喷刷油漆b.烧涂搪瓷c.制成不锈钢。
(5)人造卫星中安装有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可以直接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9、用化学符号表示:
rm{垄脵3}个铁原子______
rm{垄脷2}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_
rm{垄脹4}个氖原子______
rm{垄脺3}个铵根离子______.1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rm{(1)}酒精棉球擦到身上湿的印记会很快消失,却看不见酒精分子是如何跑掉的,说明________rm{(2)}槐花开了,漫步槐树林中能闻到浓郁的花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用字母表示的八种物质由H;O、C、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
(1)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A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写出B分解为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D;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其中D可以作燃料,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M、N是由相同元素组成,M的化学式为FeaOb(a、b均为整数),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a:b为______;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N+4D=3Fe+4E;则N的化学式为______.
(4)X、Y是由3种相同元素组成.X可以由以上六种物质中的两种通过化合反应得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Y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其化学式为______.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共8题,共16分)12、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g;水为______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在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3)溶【解析】
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_____(从下列中选用:10mL;25mL、50mL、100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
(4)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3、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______.(填标号)
A.酸B.碱C.盐D.氧化物。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______.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CO2
14、“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______,它是一种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若实验室要制得较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
(2)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缓解化石能源(石油、煤和天燃气)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可再生;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锂电池已广泛用于我们生活中,已知锂原子(Li)的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原子结构示意中X=______;锂元素化合价为+1价,它与氧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4)生活中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______.15、写出下列灭火方法中所用的主要目的:
(1)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处周围割除草,形成隔离带.______
(2)酒精在桌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______.16、某化学研究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rm{8g}把rm{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rm{(}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不溶解rm{)}。实验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rm{/g}剩余物质的质量rm{/g}第rm{1}次rm{10}rm{5.5}第rm{2}次rm{10}rm{3}第rm{3}次rm{10}rm{1.6}第rm{4}次rm{10}rm{m}rm{(1)}第rm{4}次剩余物质的质量rm{m=}______________________rm{g}rm{(2)}石灰石样品中rm{CaCO_{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rm{(3)}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7、某石灰石新到一批石灰石,其中含有杂质二氧化硅rm{(}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高温不分解rm{)}为测定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成三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rm{1}rm{2}rm{3}稀盐酸质量rm{(g)}rm{50}rm{50}rm{100}样品质量rm{(g)}rm{20}rm{30}rm{20}剩余物质质量rm{(g)}rm{63.4}rm{73.4}rm{113.4}产生气体的质量rm{(g)}rm{6.6}rm{6.6}______rm{(1)}在空格中填写数据.
rm{(2)}该实验中,第______rm{(}填数字rm{)}组同学的实验中;稀盐酸一定反应完全.
rm{(3)}求出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18、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纯净氧气在工业;医疗、航空、航天等方面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示意图,由此图你可获得的信息有哪些?(至少4条)
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4题,共36分)20、某同学欲从以下几方面对二氧化碳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rm{(1)}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如图说明了rm{CO_{2}}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rm{CO_{2}}外,还有臭氧、甲烷、氟利昂等。空气中rm{CO_{2}}的主要来源是____,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通过作用消耗rm{CO_{2}}rm{(2)}该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进行:rm{垄脵}紫色石蕊纸花遇到醋酸溶液变红色。rm{垄脷}在rm{C}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rm{C}实验的作用是。rm{垄脹}在rm{D}实验中,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这一实验结果说明____。rm{垄脺}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rm{A}rm{B}rm{C}rm{D}【继续回答以下问题,你可以获得奖励分数】rm{(3)}如图所示,在密闭暗箱里,放一盆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烧杯中盛有蒸馏水,并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数天后,发现塑料小球漂浮在液面上,根据上述现象回答:rm{垄脵}已知rm{NaOH}与rm{Ca(OH)_{2}}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m{垄脷}解释塑料小球漂浮的原因____。21、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从下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rm{(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rm{垄脵}___________;rm{垄脷}_____________;rm{垄脹}______________。rm{(2)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rm{a隆煤}_____rm{隆煤}_________rm{隆煤}____。rm{(4)}实验过程中,甲同学观察到rm{E}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_________进入rm{E}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5)D}装置中rm{d}伸到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6)}用rm{B}装置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_______性质22、看图写出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
。
rm{(1)}______
rm{(2)}______
rm{(3)}______
rm{(4)}______
rm{(5)}______
rm{(6)}______
rm{(7)}______
rm{(8)}______23、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rm{(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rm{(2)}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rm{(}填序号rm{)}A.作可燃物rm{B.}隔绝空气rm{C.}升高温度rm{(3)}小明同学在铜片上、水中都放了白磷和红磷,下列属于对比实验的有rm{(}填序号rm{)}A、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rm{B}水中的白磷和红磷C、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rm{D}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红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解答】A;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下;故A操作错误;
B;根据过滤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有:一贴;二低,三靠,可知缺少玻璃棒引流;故B操作错误;
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的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故C操作错误;
D;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可知D操作正确;
故选D.
【分析】A;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下来进行判断;
B;根据过滤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有:一贴;二低,三靠进行解答;
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的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解答;
D、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方法进行解答.2、C【分析】【解答】解:氢氧化钙变质后的产物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而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也生成氯化钙,该反应中消耗的稀盐酸中的氯化氢的质量为:200g×7.3%=14.6g,其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4.6g×(×100%)=14.2g
反应后得到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钙,根据氯元素的质量守恒可以知道氯化钙的质量为:14.2g÷(×100%)=22.2g
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正确.
故选:C.
【分析】该题中所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以及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它们和稀盐酸反应均生成氯化钙,根据氯元素守恒可以完成该题的解答.3、D【分析】解:rm{A}矿泉水中含有水、溶于水的矿物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自来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蒸馏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故选:rm{D}.
纯净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蒸馏水属于纯净物,结冰以后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仍然属于纯净物.【解析】rm{D}4、D【分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灵活运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rm{=}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rm{=}质子数rm{+}中子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某rm{+3}价阳离子具有rm{10}个电子,该离子是原子失去rm{3}个电子得到的,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rm{10+3=13}由原子中:核内质子数rm{=}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rm{13}其相对原子质量为rm{27}由相对原子质量rm{=}质子数rm{+}中子数,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rm{27-13=14}
故选D。【解析】rm{D}5、D【分析】解:①氧元素显-2价;设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0,则x=+2价。
②氢元素显+1价,设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1)×3=0,则y=-3价。
③氧元素显-2价,设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z+(-2)=0,则z=+1价。
④氧元素显-2价,设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w+(-2)×2=0,则w=+4价。
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因此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⑥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m;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m+(-2)×3=0,则m=+5价。
因此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为②⑤③①④⑥。
故选:D。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结合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析】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隔变大;水结成冰,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速度减慢.无论是水的汽化还是水的固化过程中,水分子是不发生变化的.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可以突现水的自身净化,又可完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通过降水获得的是淡水.
故答案为:水分子;2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获得、加快、变大;失去、减慢水分子。
自身净化;重新分配、淡水。
【解析】【答案】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可以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正确的判断变化的类别.
7、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生成物不同|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改变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等【分析】【解答】解: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
共同点:反应物相同,都是H2O和CO2;
不同点:反应条件;生成物不同;
得到的结论: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改变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等.
故答为: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生成物不同;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改变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等.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在比较时可以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等进行对比.8、略
【分析】解:
(1)肼和四氧化二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H2O;
(2)由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8N2可知,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0%;
(3)该材料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
(4)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是防止铁制品生锈普遍而重要的方法;如喷刷油漆和烧涂搪瓷,制成不锈钢是组成合金,以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
(5)燃料电池的原理是把H2、CO或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后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答案:
(1)2N2H4+N2O43N2+4H2O;
(2)40%;
(3)b;
(4)c;
(5)化学.
(1)根据肼和四氧化二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3)根据该材料主要成分的性质解答;
(4)根据组成合金;以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解答;
(5)根据燃料电池的原理是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选择燃料时,应该考虑是否有毒、有害,燃烧产物,是否大量存在,但是不是必需考虑的因素,这一点要注意.【解析】2N2H4+N2O43N2+4H2O;40%;b;c;化学9、略
【分析】解:rm{垄脵}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rm{.}所以rm{3}个铁原子,就可表示为:rm{3Fe}
rm{垄脷}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rm{2}个三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rm{2SO_{3}}
rm{垄脹}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rm{.}所以rm{4}个氖原子,就可表示为:rm{4Ne}
rm{垄脺}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rm{.}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rm{3}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rm{3NH_{4}^{+}}
故答案为:rm{垄脵3Fe}rm{垄脷2SO_{3}}rm{垄脹4Ne}rm{垄脺3NH_{4}^{+}}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3Fe}rm{2SO_{3}}rm{4Ne}rm{3NH_{4}^{+}}10、(1)酒精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了(或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槐花有香气的分子(或粒子)在空气中扩散(或运动)(或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答】rm{(1)}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酒精棉球擦到身上湿的印记会很快消失,却看不见酒精分子是如何跑掉的,说明酒精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了rm{(}或分子在不或分子在不rm{(}故填:酒精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了断地运动rm{)}故填:酒精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了rm{(}或分子在不或分子在不rm{)}rm{(}断地运动rm{)}rm{)}rm{(2)}或粒子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漫步槐树林中能闻到浓郁的花香是在空气中扩散槐树或运动花的香气的分子在空气中运动的结果;故填:槐花有香气的分子rm{(}或粒子rm{)}在空气中扩散rm{(}或运动rm{)(}或分子在不或分子在不rm{(}rm{)}rm{(}【解析】rm{(1)}酒精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了rm{(}或分子在不断地运动rm{)}rm{)}rm{(2)}或粒子槐花有香气的分子rm{(}或粒子rm{)}在空气中扩散rm{(}或运动rm{)(}或分子在不在空气中扩散rm{(}或运动rm{)}或分子在不rm{(}rm{)(}断11、2H2O22H2O+O2↑2CO+O22CO22:3Fe3O4H2O+CO2═H2CO3C2H5OH【分析】解:(1)人体含量最多的是水,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所以B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2H2O22H2O+O2↑;
(2)D可以作燃料;D;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所以D就是一氧化碳,E就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2CO+O22CO2;
(3)铁的想对原子质量是56,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56a+16b=160;
化简得7a+2b=20,a、b为整数,所以a=2,b=3;
故答案为:2:3;
N+4CO=3Fe+4CO2,所以N中有三个铁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故答案为:Fe3O4;
(4)Y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所以Y是酒精,X、Y是由3种相同元素组成,X可以由以上六种物质中的两种通过化合反应得到,所以X是碳酸,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故答案为:H2O+CO2═H2CO3,C2H5OH.
(1)根据人体含量最多的是水;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所以B是过氧化氢进行分析;
(2)根据D可以作燃料;D;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所以D就是一氧化碳,E就是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铁和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和M的化学式为FeaOb(a、b均为整数)进行分析;
根据D;E的化学式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4)根据Y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所以Y是酒精,X;Y是由3种相同元素组成,X可以由以上六种物质中的两种通过化合反应得到,所以X是碳酸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以及一些物质的化学式,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解析】2H2O22H2O+O2↑2CO+O22CO22:3Fe3O4H2O+CO2═H2CO3C2H5OH三、计算题(共8题,共16分)12、略
【分析】
(1)∵溶质质量分数=×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100×10.6%=10.6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10.6=89.4g
故答案为:10.6;89.4
(2)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故答案为:左盘。
(3)因为需要溶剂的体积为89.4ml;所选量筒的量程要稍大于所需水的体积,所以选100ml的量筒;
溶解碳酸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其溶解.
故答案为:100mL;加快溶解。
(4)因为溶质质量分数=×100%;所以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即溶质质量减小,故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解析】【答案】(1)根据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即可,溶质质量分数=×100%
(2)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3)量取液体体积时;所选量筒的规格应稍大于所需要的液体体积;
溶解固体时;为了加速其溶解,可以用玻璃棒搅拌;
(4)根据公式:溶质质量分数=×100%;若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13、略
【分析】
(1)根据X与碳酸的转化关系可以推出X为CO2
(2)CO是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CO属于氧化物,选D;
(3)CO可作燃料(或CO2用于人工降雨;C用作燃料;CO作还原剂等)
(4)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C+O2CO2(或2C+O22CO;C+CO22CO;CO2+H2O=H2CO3;2CO+O22CO2)
故填::(1)CO2
(2)D;
(3)CO可作燃料(或CO2用于人工降雨;C用作燃料;CO作还原剂等)
(4)C+O2CO2(或2C+O22CO;C+CO22CO;CO2+H2O=H2CO3;2CO+O22CO2)
【解析】【答案】可从H2CO3入手;因为其性质单一,主要是不稳定性和酸性,所以可推出X为二氧化碳.其它题可根据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化合反应的概念去作答.
14、略
【分析】解:(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甲烷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所以若实验室要制得较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采用的收集方法是排水集气法;
(2)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3)锂原子(Li)的结构示意图为可知b=2,则该原子结构示意中X=2+1=3,锂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它与氧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i2O;
(4)生活中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肥皂水;其中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故答案为:(1)CH4;排水集气法;(2)2H2+O22H2O;(3)3;Li2O;(4)肥皂水.
(1)根据甲烷的化学式以及甲烷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所以若实验室要制得较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采用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进行解答;
(2)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解答;
(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解答;
(4)根据生活中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肥皂水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析】CH4;排水集气法;2H2+O22H2O;3;Li2O;肥皂水15、略
【分析】解:(1)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是移走可燃物;
故答案为:移走可燃物;
(2)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降低可燃物温度;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故答案为:隔绝氧气.
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
本题考查学生对灭火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有利于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解析】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16、rm{(1)1.6}
rm{(2)80%}
rm{(3)}解:设rm{10}克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rm{x}
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
rm{100}rm{73}
rm{8g-5.5g}rm{x}
rm{dfrac{100}{73}=dfrac{8g-5.5g}{x}}
rm{dfrac{100}{73}=dfrac{8g-5.5g}{x}
}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m{=dfrac{1.825g}{10g}隆脕100拢楼=18.25拢楼}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m{x=1.825g}rm{=dfrac{1.825g}{10g}隆脕100拢楼=18.25拢楼
}【分析】【分析】rm{(1)}根据实验数据可分析出rm{10}克稀盐酸与多少克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进而分析出石灰石样品中所含的杂质的质量,也就是rm{m}的值;rm{(2)}石灰石样品前后减少的质量为碳酸钙的质量,根据rm{dfrac{脤录脣谩赂脝碌脛脰脢脕驴}{脢炉禄脪脢炉脩霉脝路碌脛脰脢脕驴}隆脕100拢楼}即可求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m{dfrac{脤录脣谩赂脝碌脛脰脢脕驴}{脢炉禄脪脢炉脩霉脝路碌脛脰脢脕驴}隆脕100拢楼
}根据实验数据可分析出rm{(3)}克稀盐酸与rm{10}克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可求出rm{2.5}克稀盐酸中所含的溶质的质量,进而求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反应前后质量差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一个重点内容,反应前后装置减少的质量一般为生成气体的质量,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一般为参加反应的固体物质的质量。【解答】rm{10}根据前rm{(1)}次实验,都是加入rm{2}盐酸恰好固体减少rm{10g}可知: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rm{2.5g}克稀盐酸与rm{10}克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而第rm{2.5}次剩余rm{3}减少了rm{1.6g}说明rm{1.4g}为杂质,所以rm{1.6g}的值为rm{m}故答案为:rm{1.6}
rm{1.6}石灰石样品中rm{(2)}的质量分数rm{=dfrac{8g-1.6g}{8g}隆脕100拢楼=80拢楼}故答案为:rm{CaCO_{3}}
rm{=dfrac{8g-1.6g}{8g}隆脕100拢楼=80拢楼
}设rm{80%}克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rm{(3)}
rm{10}
rm{x}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
rm{100}rm{73}
rm{dfrac{100}{73}=dfrac{8g-5.5g}{x}}
rm{8g-5.5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m{=dfrac{1.825g}{10g}隆脕100拢楼=18.25拢楼}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m{x}rm{dfrac{100}{73}=dfrac{8g-5.5g}{x}
}【解析】rm{(1)1.6}rm{(2)80%}rm{(3)}解:设rm{10}克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rm{x}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rm{100}rm{73}rm{8g-5.5g}rm{x}rm{dfrac{100}{73}=dfrac{8g-5.5g}{x}}rm{dfrac{100}{73}=dfrac{8g-5.5g}{x}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m{=dfrac{1.825g}{10g}隆脕100拢楼=18.25拢楼}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m{x=1.825g}rm{=dfrac{1.825g}{10g}隆脕100拢楼=18.25拢楼
}17、略
【分析】解:rm{(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rm{3}次实验所得到气体的质量rm{=100g+20g-113.4g=6.6g}故填:rm{6.6}
rm{(2)}对比实验rm{1}rm{2}当样品质量增加时,放出二氧化碳质量并未增加,说明实验中稀盐酸已完全反应;对比实验rm{1}rm{3}当稀盐酸质量增加时,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变,说明实验中碳酸钙已完全反应;综上所述,rm{20g}样品能恰好和rm{50g}盐酸反应;故填:rm{2}
rm{(3)}设rm{2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rm{x}
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
rm{100}rm{44}
rm{x}rm{6.6g}
rm{dfrac{100}{x}=dfrac{44}{6.6g}}
rm{dfrac{100}{x}=dfrac
{44}{6.6g}}
则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rm{dfrac{15g}{20g}隆脕100%=75%}
答: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rm{x=15g}.
rm{dfrac
{15g}{20g}隆脕100%=7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第rm{75%}次实验所得到气体的质量;
rm{(1)}对三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稀盐酸质量;样品质量、产生气体的质量三者间的关系,判断反应进度及反应物剩余情况;
rm{3}利用第rm{(2)}或rm{(3)}组碳酸钙完全反应所得实验数据;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产生二氧化碳质量计算样品中所含碳酸钙质量,求出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因此石灰石样品的纯度即主要成分碳酸钙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即样品中所含碳酸钙质量与样品的质量比.rm{1}【解析】rm{6.6}rm{2}18、略
【分析】
设34.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32
x0.8g
=
x=1.7g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00%=5%.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解析】【答案】根据图示测得的相关数据及相关的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再根据已知的氧气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求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最后可求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9、略
【分析】
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78%;氧气21%(体积分数),且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在除去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后,降温液化空气,然后再升温,再把氮气和氧气分离,最后余下液态氧.该过程中氮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并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①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②氧气和氮气分子各由两个原子组成③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④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解析】【答案】根据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可以进行分离.分离前首先进行除尘,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四、探究题(共4题,共36分)20、(1)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2)作对比实验(或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中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B装置中通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3)2NaOH+CO2=Na2CO3+H2O由于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使溶液密度变大,对小球产生浮力变大,所以小球上浮【分析】【分析】rm{(1)}二氧化碳的排放要从含碳物质的燃烧考虑;由于光合作用需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
rm{(2)}利用石蕊遇酸变红,通过控制变量探究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变红不具有酸性,而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具有酸性使石蕊变红rm{.}探究中二氧化碳和水是变量;需要逐一探究:只有二氧化碳;只有水、既有二氧化碳又有水的三种情况;
rm{(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溶液密度变大,对小球产生浮力变大,所以小球上浮。【解答】rm{(1)}由于化石燃料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分和二氧化碳,所以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主要途径是植物光合作用;
rm{(2)}水为中性,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探究过程中,实验rm{B}用来和实验rm{C}进行比较,比较通入二氧化碳后二者颜色的异同;装置rm{D}中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遇酸变成红色;分析整个探究过程,会发现探究中没有对石蕊只和二氧化碳气体接触时会不会变红进行实验探究,因此还存在不足,还不能验证得到碳酸具有酸性二氧化碳不具有的结论,需要补上这一过程才行.
rm{(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溶液密度变大,对小球产生浮力变大,所以小球上浮.
故答案为:rm{(1)}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
rm{(2)}作对比实验rm{(}或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rm{)}rm{D}中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rm{B}装置中通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rm{(3)2NaOH+CO_{2}=Na_{2}CO_{3}+H_{2}O}由于rm{CO_{2}}与rm{NaOH}反应生成rm{Na_{2}CO_{3}}使溶液密度变大,对小球产生浮力变大,所以小球上浮。【解析】rm{(1)}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rm{(2)}作对比实验rm{(}或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rm{)}rm{D}中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rm{B}装置中通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rm{(3)2NaOH+CO_{2}=Na_{2}CO_{3}+H_{2}O}由于rm{CO_{2}}与rm{NaOH}反应生成rm{Na_{2}CO_{3}}使溶液密度变大,对小球产生浮力变大,所以小球上浮21、(1)①铁架台②集气瓶③量筒
(2)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fg
(4)高锰酸钾粉末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5)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
(6)不易溶于水【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体积的测量,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细心解答。【解答】rm{(1)}熟悉常见仪器,rm{垄脵}是铁架台,rm{垄脷}是集气瓶,rm{垄脹}是量筒,故填:rm{垄脵}铁架台;rm{垄脷}集气瓶;rm{垄脹}量筒;rm{(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填: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rm{(3)}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rm{2KMn{O}_{4}overset{?}{=}{K}_{2}Mn{O}_{4}+Mn{O}_{2}+{O}_{2}隆眉}rm{2KMn{O}_{4}
overset{?}{=}{K}_{2}Mn{O}_{4}+Mn{O}_{2}+{O}_{2}隆眉}故填:rm{2KMn{O}_{4}overset{?}{=}{K}_{2}Mn{O}_{4}+Mn{O}_{2}+{O}_{2}隆眉}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rm{a隆煤f隆煤e隆煤g}故填:rm{a隆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灭火器的紧急逃生用法
- 概率统计算法复习题
- 屋面工程施工合同细节
- 违反工作纪律整改报告
- 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机器抵押合同(2篇)
- 更换厨房用品合同(2篇)
- 服务记录协议书(2篇)
- 2025年苏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高一数学寒假讲义(新人教A专用)【复习】第05讲 三角函数(学生卷)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绿化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 医院定岗定编方案文档
- 4-熔化焊与热切割作业基础知识(一)
- 2023年200MW储能电站储能系统设计方案
-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的基本知识概述
-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试题一及答案
- 简易劳务合同电子版
- 明代文学绪论
- 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