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宣化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人教版)(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按题号顺序填在下面的表格里)1.如表是《近代中国史纲》的部分目录,其中横线处的标题应是()第四章西方冲击(下)(1850-1860)第一节西方国家的携手第二节______第三节中国境遇的再变A.鸦片战争与内溃的加剧 B.英法联军与俄国的机会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太平军的末路2.同学们针对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冯子材开展诗歌颂读、弘扬爱国主义的活动,其中符合的是()A.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B.创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C.镇南关外雨潇潇,法军狂奔去未遥D.西域环兵不计年,当时立国重开边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改称西域为“新疆”;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这些措施()A.彻底解除了边疆地区的危机 B.发展了近代军事工业C.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D.废除了不平等的条约4.下图是1916-1925年北洋政府财政支出预算表。导致军费支出增加是因为当时()A.镇压农民起义 B.抗击列强侵略 C.进行反清斗争 D.军阀割据混战5.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评价孙中山的一生,认为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终结B.掀起了中国思想文化大解放运动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6.复习中国近代史实,程功同学设计了下面的思维导图,他复习的主题是()A.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B.工农武装割据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国民大革命7.在《新青年》推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 D.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8.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观评判表述。下列正确的历史评价是()A.《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南京条约》内容有割让香港岛给英国C.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农民战争D.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9.学生运动期间,美国驻华公使保罗·S·芮恩施曾说:“中国人民从巴黎决议的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结合成一个整体”,时在中国的杜威说“我们正目睹一个民族/国家的诞生”。他们的描述都反映了()A.巴黎决议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B.五四运动使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解放斗争C.五四运动是民族国家的诞生标志D.五四运动促使中国开始形成民族国家意识10.下面是《同胞快醒》的歌词。该歌词意在()同胞快醒暴日凶蛮,乘我灾荒祸患,死亡离散。违反公理,将我东北河山,任意霸占。惨无人道,乱放无情弹。死伤逃避,无辜多被难。妻离子散,心伤肠断,毫无抵抗,尚被摧残。同胞快醒!一齐荷枪实弹!同赴国难!决死一战,若不收回锦绣河山,誓不生还!A.鼓励北伐将士,消灭军阀 B.讴歌红军长征,会师陕甘C.呼吁广大军民,驱逐日寇 D.主张国共谈判,和平建国11.某学校历史学习小组模拟“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各项适用于介绍南昌的是()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抗战的灯塔——敌后战场总后方12.毛泽东说:“它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毛泽东评述的是()A.北伐战争的影响 B.红军长征的意义C.抗日战争的价值 D.解放战争的作用13.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时代背景是()A.洋务运动兴起间 B.辛亥革命爆发后C.九一八事变爆发 D.七七事变发生后14.1938年,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一论断()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B.坚定了广大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C.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D.为全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15.1942年1月,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报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之胜利。”材料描述的此次战役()A.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重大胜利B.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16.下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这主要说明()时间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1944年1945年占比58.8%62%58%75%63%58%64%69%A.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17.如图是陈毅1945年所作《七大开幕致词诗》。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注:清凉山延安城东。作者用以指延安。①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②指明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奋斗方向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④决定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1948年,董存瑞参加隆化战斗,部队在冲锋时遇到一座桥型暗堡中的猛烈火力封锁。身为爆破组长的他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发现无处安置炸药,而总攻时间已到,于是毅然托起炸药包抵住桥身炸毁暗堡,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英雄董存瑞牺牲于()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全民族抗战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下列四幅形势图示的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的是()A. B.C. D.20.重庆谈判前,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指出:“在谈判中,国民党必定要求我方大大缩小解放区的土地和解放军的数量,并不许发纸币,我方亦准备给以必要的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让步。”由此可知共产党()A.实现了和平建国纲领 B.主动放弃革命的领导权C.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为争取和平做出了努力21.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A.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B.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C.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D.不断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22.毛泽东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评价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人①为中国工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③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④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3.某学校八年级(2)班以“美术作品中的党史”开展跨学科主题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四幅作品,他们探究的主题是()A.近代化的探索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解放战争的胜利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24.观察下表中学堂和学生总数变化的情况。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新式学堂总数(所)新式学堂的学生总数(人)19044222921691909523481560270A.科举制度的废除 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C.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D.“双百”方针的提出25.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现象体现出()A.实业救国成为主流 B.反侵略的爱国精神C.商业广告空前繁荣 D.策划营销富有新意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0分,29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由早期维新思想家发展而来的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甲午战后,他们作为资产阶级新的政治力量的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898年的戊戌变法,就是他们的第一次政治演出。——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材料三当时(即辛亥革命爆发半年左右),有人在《时报》上发表了以《新陈代谢》为题的文章,其中写道: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1)据材料一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新式知识分子的救国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登上政治舞台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的认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认为,国民党改组后,一支富有革命精神的政治力量在壮大,一支以政治工作为特征的新式党军建立了。国共所发动的工农运动和反帝工作等都是一种无形的战力。“国民革命军誓师之际,虽号称十万之众,实际上不过五六万人。但他们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竟以前后不过八个月的时间,领有长江以南,真非始料所及。”——摘编自王奇生《中国近代通史: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材料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以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载入史册。总的来说,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是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摘编自刘博智《浅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历史地位》材料三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拖住了侵华日军的一半以上。设想,没有敌后战场,没有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侵华日军全部压在国民党政府军队上,国民党政府能够坚持两年以上吗?……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敌后战场,没有正面战场,中国的抗战局面会更艰苦,付出的牺牲会更大。抗战坚持到胜利的把握也是不大的。——张海鹏《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特点,并指出北伐战争取得的成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请举出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各一例。并概括两个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关系。(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请拟定一个合适的学习主题。2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总能准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绘画欣赏——见证道路选择】图一《南昌起义》图二井冈山会师【实地考察——追寻英雄足迹】材料二见图图三红军长征路线图【文献研究——探究历史意义】材料三新华社南京二十四日十五时电:国民党二十二年反革命中心南京,已于二十三日午夜为人民解放军解放……人民解放军入城后,受到学生和市民的热烈欢迎,男女学生们纷纷向解放军献花致敬,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城内秩序安定,商店照常开门营业。在发起渡江作战后三天时间内,人民解放军便攻占这一全中国第一个大城,这说明解放军威力的强大,国民党匪军一触即溃,已经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新华日报》四月二十四日(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图二共同见证了民主革命的哪一正确道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计算红军开始长征距今(2024年)多少周年?并指出四渡赤水的战略意义。(3)材料三所示新闻记述了哪一重大事件?其重要意义是什么?29.实体经济是国之命脉,民生之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面粉大王”荣宗敬“烟草大王”刘鸿生“火柴大王”简玉阶福新面粉公司、申新纺织公司地址:无锡、上海等鸿生、大中华火柴公司地址:上海、苏州、镇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地址:上海等材料二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当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材料三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卢作孚部分)卢作孚: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陆续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1938年秋,卢作孚领导民生公司组织宜昌大撤退,用40天时间抢运3万余人、物资近10万吨,挽救了抗战时期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国民政府嘉奖。(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荣氏企业为例说说近代民族工业兴衰的社会原因。(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近代中国企业家肩负怎样的时代使命?
宣化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人教版)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按题号顺序填在下面的表格里)【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A【18题答案】【答案】D【19题答案】【答案】C【20题答案】【答案】D【21题答案】【答案】A【22题答案】【答案】A【23题答案】【答案】D【24题答案】【答案】A【25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0分,29题12分,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主观动机: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指的是: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救国共识:向外国学习,进行变法。背景:甲午战败,内忧外患深重;中西文化碰撞。(答出其中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3)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促进了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近代化。(答出其中二点且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钢筋制安分项工程分包合同
- 2025包机运输合同
- 杭州工业园区合作开发合同
- 劳动合同终止协议
- 商业银行流动资金借款合同
- 管理合同协议
- 临时工聘用合同
-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规范
- 2025公积金领取装修合同
- 2025三方股权转让合同标准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课件
-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 含解析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卷
- 初三科目综合模拟卷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含答案)
- 劳动合同薪酬与绩效约定书
- 足疗店营销策划方案
- 学校安全一岗双责
- 2024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小学组)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产后修复学习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