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A.空气、水、玻璃B.玻璃、水、空气C.水、空气、玻璃D.水、玻璃、空气2、如图所示;在相等的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AOBO
两个光滑斜面匀速拉到相同的高度,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A
和WB
功率分别为PA
和PB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WA<WBPA<PB
B.WA>WBPA>PB
C.WA=WBPA<PB
D.WA=WBPA=PB
3、对于密度公式p=mv
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的质量m
与它的体积V
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p
与它的质量m
成正比。
C.同种物质的密度p
与它的体积V
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p
与其质量m
成正比,与其体积V
成反比4、如图;小明观察家中的电能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能表的额定功率是220W
B.此电能表通常接在220V
的家庭电路中C.小明家已经消耗的电能为107J
D.此电能表转盘每小时转过3000
转5、如图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b
端滑动时(
)
A.电流表A1
示数变小,A2
示数变大,电压表V
示数不变B.电流表A1
示数变小,A2
示数变小,电压表V
示数变大C.电流表A1
示数不变,A2
示数变小,电压表V
示数不变D.电流表A1
示数不变,A2
示数变大,电压表V
示数变小6、下列哪种固体是晶体(
)
A.铁B.松香C.玻璃D.石蜡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2013•本溪)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明发现邻组实验的水首先沸腾了,他猜想原因可能是:邻组同学的水____或____.过了一会儿,小明组的水也沸腾了,他测出了水的沸点(如图所示)是____℃,小丽问他:“水的沸点不是100℃吗?”小明说:“那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____.在整理器材时,小明用毛巾垫在手上把烧杯取下并倒掉热水,这是发现毛巾也变热,这是通过____方式使毛巾变热的.9、托盘天平是测量____的工具,使用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动到标尺的____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得某金属块的质量为5.4g,体积为2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kg/m3.10、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
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
______P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______PB
.11、填空题
(1)研究表明,我国公民的膳食中缺乏______,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维生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小,但不可缺乏,一旦缺乏______(填维生素类型)就会患坏血病.
(2)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的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_、______和______.12、人站在平面镜前2m
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______m.
若人以0.5m/s
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在检查视力时,若小王的眼睛到视力表虚像的距离为5m
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
则他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______m
13、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机械运动,它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中直线运动又可分______直线运动和______直线运动.14、如图所示是玩弹弓的情景.
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____________有关;若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则发现射出时的速度也不同.
在此过程中,橡皮筋对“子弹”做的功___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相同”)
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15、小明患上近视眼后,造成远处物体的像落在他的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面看不清远处物体;他配戴的近视眼镜是由______(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形“影”不离中的“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______(判断对错)17、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判断对错)18、地球的自传的方向是自东向西.______(判断对错)19、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时暗处是积水.______(
判断对错)
20、“坐地日行八万里”属于地球自转现象.______(
判断对错)
21、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时暗处是积水.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4题,共36分)22、按照要求作图.
(1)如图甲;一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2)一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周围,静止时N极指向如图乙,请用箭头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并用“+”、“-”符号在括号内标出电源正、负极.23、完成如图光路图.
24、如图所示中画出了通过透镜前后的光线;请在图中方框内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25、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
在AB
和CD
之间的区域内可以看见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
在平面镜中的像.
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位置.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4题,共28分)26、如图是一学生检查视力时的情景,试在图中画出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P点的光路图.若检查后发现该同学眼镜近视,则他应需要配带______透镜进行矫正.27、某人乘坐出租车的发票如图所示.
根据发票提供的信息;求:
(1)
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
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28、当两个力F1和F2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时,F叫做F1和F2的合力,F1和F2叫做F的两个分力.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验时,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用细线固定在弹簧秤的挂钩上.第一次用两根弹簧秤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同时拉(为方便观察,图中直线稍错开),将弹簧由A拉伸到B位置(如图a),弹簧秤示数分别为3N和1N;第二次只用一根弹簧秤也将弹簧由A拉伸到B位置(如图b);这样做是为了______,若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4N,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9、一列长100m
的列车,穿过500m
的某一隧道,若火车运行速度是72km/h
火车穿过隧道所用时间是多少?评卷人得分六、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6分)30、(2014•遂宁)毛毛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应拉着木块使其在水平方向做____运动.
(2)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共进行了9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接触面类型实验次数对接触面的压力(N)运动速度(cm/s)接触面的大小(cm2)测力计示数(N)木板152501.22102502.32.33152503.53.5棉布452501.8毛巾552502.7653502.72.7754502.72.7854302.72.7954152.72.7①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有关.
②分析____三次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分别比较5、6、7三次实验数据和7、8、9三次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本次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主要是____.31、小明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
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实验中应选______的玻璃板(
选填“较厚”或“较薄”)
(2)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
直到从玻璃板前看去,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______为止;
(3)
为了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采取的做法是______。
(4)
该实验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
(5)
若将显示时间为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之前,则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______。32、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____。用玻璃板去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
(2)
实验中我们会看到两个几乎重合的蜡烛的像,是因为______;如果有2mm
和3mm
厚的两种玻璃板,应选择______厚的玻璃板进行实验;
(3)
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
(4)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
(5)
移去蜡烛B
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
填“能”或“不能”)
接收到蜡烛A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6)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是:______.3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
且保持不变,灯泡上标有“6V6W
”字样,此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
当电流表示数为0.6A
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此时滑动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娄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隆脕108m/s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所以光在水;玻璃、空气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玻璃、水、空气。
故选:B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传播最快,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牢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其它透明介质中都小。【解析】B
2、D【分析】解:由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即沿斜面AO
和BO
所做的功相同;即WA=WB
又因为t
相同,所以由P=Wt
得PA=PB
故选D。
无论是沿斜面AO
还是BO
匀速拉同一物体,由于其高度相同,由功的原理可知沿斜面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沿斜面AO
和BO
所做的功相同,题目中又告诉在相等的时间内,即t
相同,根据P=Wt
即可比较PA
和PB
此题主要考查功的原理,功率大小的比较等知识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牢记功的原理。此题难易程度适中。【解析】D
3、A【分析】【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
状态不变)
密度相同,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娄脩=mV
是密度的定义式,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时,一定要结合物理规律及生活实际,切不可脱离现实而一味分析其数学关系。【解答】(1)
根据娄脩=mV
可知;同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故A正确;
(2)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数值上等于质量m
与体积V
的比值,故BCD错误。
故选A。【解析】A
4、B【分析】【分析】
(1)
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电能表表盘上显示的数字是已消耗的电能;
(2)
“3000R/kW?h
”表示每消耗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
转;
(3)
电能表上“220V10(20A)
”表示该电能表在220V
的电路中使用;平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短时间内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不允许超过20A
本题考查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关键是理解电能表各参数的物理意义。
【解答】
A.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叫额定功率;而电能表不属于用电器,没有额定功率,只有允许接的用电器的总功率,故A错误;
B.此电能表应该接在220V
的电路中使用;故B正确;
C.小明家已经消耗的电能为107kW?h
故C错误;
D.“3000R/kW?h
”表示每消耗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
转,故D错误。
故选B。
【解析】B
5、C【分析】解:由电路图可知;R1
与R2
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
测R1
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
测干路电流.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
的示数不变,故BD错误;
因并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通过R1
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
的示数不变,故A错误;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b
端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
由I=UR
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
的示数变小,故C正确.
故选C.
由电路图可知;R1
与R2
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
测R1
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
测干路电流.
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R1
的电流不变,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解析】C
6、A【分析】解:常见的晶体有金属;海波、冰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等.
四个选项中;BCD
都是非晶体,只有A
铁是晶体.
故选A.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具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本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解析】A
7、A【分析】解:A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故A正确;
B;误差可以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是绝对不能消除的;故B错误;
C;只要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
D;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者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故D错误.
故选A.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误差和错误区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者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此题首先考查误差的定义,还考查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造成测量有误差的原因一般来说是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者不同等.
在测量时即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眼睛也不可能估读得非常准,测量仪器不可能制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解析】A
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分析】(1)影响水沸腾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等;
(2)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注意其分度值;
(3)掌握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并且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4)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热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解析】【解答】解:邻组实验的水首先沸腾;可能是由于邻组的水质量少或水的初温较高或酒精灯的火焰较大造成的;
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8℃,可得水的沸点为98℃;
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此时沸点低于100℃,说明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由于烧杯的温度高于毛巾的温度,所以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有烧杯传递到了毛巾上,使毛巾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质量较少;水的初温较高;98;在1标准大气压下;热传递.9、略
【分析】【分析】(1)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
(2)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指针左偏右调;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根据ρ=求出密度.【解析】【解答】解:(1)托盘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2)在实验中先调节好天平,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横梁平衡;金属块的质量是m=5.4g;体积V=2cm3;
(3)金属块的密度:ρ===2.7g/cm3=2.7×103kg/m3.
故答案为:质量;0;2.7×103.10、=;<【分析】解:垄脵AB
两容器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两容器内液体质量相等,则液体重力相等;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之和;
所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两容器底面积相同;
所以,根据p=FS
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pB
垄脷
由图知;A
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大于B
容器中液体的体积;
两容器内液体质量相等;
根据娄脩=mV
可知;A
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于B
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由图可知;两容器内液体深度相同;
根据p=娄脩脪潞gh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
.
故答案为:=<
.
垄脵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之和,据此判断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又知两容器底面积相同,利用p=FS
判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
垄脷
首先利用密度公式判断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大小;然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结合图示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此题考查压强的大小比较,关键是根据p=FS
和p=娄脩脪潞gh
结合图示,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
题目难度适中,属于中档题.【解析】=<
11、(1)碘维生素C
(2)温暖湿润清洁。【分析】(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维生素的作用,掌握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缺乏时的症状是解题的关键。【解答】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呼吸道的作用,熟知呼吸道对进入的气体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共同组成;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其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内表面具有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又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因此呼吸道不但具有保证气体畅通的作用,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解析】(1)碘维生素C
(2)温暖湿润清洁。12、210.4【分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其应用。【解答】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是相等的;此时物距为2m
所以像距是2m
此时人以0.5m/s
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0.5m/s
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对于人的速度是两速度之和,即1m/s
小王的眼睛到视力表虚像的距离为5m5m此时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
则眼睛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
则视力表在镜的虚像为5m鈭�2.3m鈭�2.3m=0.4m
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是相等的,他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0.4m
故答案为:210.4
【解析】210.4
13、物体位置的变化;匀速;变速【分析】解:(1)
物理学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物体位置的变化;匀速;变速.
(1)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2)
运动状态包括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根据路线又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变速运动是指速度改变的运动.
本题考查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和平均速度定义的掌握情况,需要根据基本概念来解答.【解析】物体位置的变化;匀速;变速14、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大小;相同;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分析】解:(1)
弹弓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子弹射出的距离来表示;射出的越远,弹弓的弹性势能越大.
(2)
弹弓弹性形变相同;弹性势能相同,射出子弹时,子弹飞行的远近跟子弹的质量有关,子弹质量越大,飞行距离越近.
用子弹射出的远近反映弹弓的弹性势能时要保持子弹的质量相同.
(3)
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所以具有的弹性势能相同,对子弹的做功相同.
故答案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大小;相同;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解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大小;
相同;
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15、略
【分析】解: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故答案为:前;凹.
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解析】前;凹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解: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故答案为:×.
“影”的形成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1)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形成物体的“影子”;
(2)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影”;如平面镜成像;湖光倒影等;
(3)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影”;如凸透镜成像所成的“影”,如毕业合“影”.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会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对光现象进行分类.【解析】×17、√【分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18、×【分析】解:根据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究结果可知;地球的自传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地球的自传方向是自西向东;据此可直接做出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地球自转方向的了解,属基本的常识题,难度不大.【解析】×19、√【分析】解:(1)
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
(2)
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
(3)
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
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隆脤
.
(1)
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2)
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掌握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感觉亮暗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解析】隆脤
20、√【分析】解:赤道的周长是40000
千米;合计八万里,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周期是一天24
小时,即坐地日行八万里.
故答案为:隆脤
.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概况,属于基础题.【解析】隆脤
21、√【分析】解:(1)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
(2)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
(3)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
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掌握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感觉亮暗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解析】√四、作图题(共4题,共36分)22、略
【分析】【分析】(1)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受一对平衡力,重力G与支持力F;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2)根据小磁针的NS极指向,利用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以确定螺线管的NS极;根据磁感线特点可确定磁感线方向;根据螺线管的NS极和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进而可以确定电源正负极.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当小磁针自由静止时,与小磁针N极靠近的螺线管的左端一定是S极;【解析】【解答】解:(1)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如图所示:
(2)根据图示的线圈绕向和螺线管的NS极;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是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因此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磁感线方向从N极指向S极.答案如下图所示:
23、略
【分析】【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析】【解答】解: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过焦点;
②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如下图所示:
24、解:
左图中;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但经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应填凹透镜;
右图中;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应填凹透镜.如图所示:
【分析】【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根据图示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可以确定经过透镜折射后是发散了还是会聚了,从而可以确定透镜的种类.25、解:将AB和CD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相交于平面镜后一点S′,这就是发光点的像,再过镜面做这一点的对称点S,这就是发光点.从发光点S分别向AB和CD引出光线就完成了光的反射,如图所示.
【分析】
通过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故反向延长两反射光线可得到发光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从而画出发光点S
.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解析】解:将AB
和CD
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相交于平面镜后一点S隆盲
这就是发光点的像,再过镜面做这一点的对称点S
这就是发光点.
从发光点S
分别向AB
和CD
引出光线就完成了光的反射,如图所示.
五、解答题(共4题,共28分)26、略
【分析】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脚的像,连接像和人眼,确定反射光线,过入射点和脚作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治.
故答案为:见上图;凹.
首先作出人的脚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便可确定反射光线,然后确定入射光线;
近视眼需佩戴近视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治.
本题考查了反射光路图的画法,关键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原理,同时考查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属基础题目.【解析】凹27、解:(1)从发票中可以看出;11:32上车,12:02下车,故行驶的时间为30分钟,即0.5h.
(2)出租车行驶速度
答:出租车行驶了30分钟,速度是24km/h.【分析】从车费发票上可以得出:某人上车时刻为1132
下车时刻为1202
由此可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从车费发票上还可以得出: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12km
结合前面的时间,可用公式v=st
求出出租车的行驶速度.【解析】解:(1)
从发票中可以看出;1132
上车,1202
下车,故行驶的时间为30
分钟,即0.5h
.
(2)
出租车行驶速度v=st=12km0.5h=24km/h
答:出租车行驶了30
分钟,速度是24km/h
.28、略
【分析】
第二次只用一根弹簧秤也将弹簧由A拉伸到B位置,这样做是为了使F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作用效果相同.
由题意知:第二次弹簧的拉力F是第一次弹簧的拉力F1与F2的合力;两个分力的合力F合=F1+F2=3N+1N=4N=F;
由此得出结论: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方向相同,大小等于两个分力之和.
故答案为:使F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作用效果相同;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方向相同,大小等于两个分力之和.
【解析】【答案】在本题中力的作用效果是弹簧伸长;两次实验都使弹簧伸长到同一位置,由于弹簧的伸长相同,则弹簧的作用效果相同.
分析实验过程及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可得出结论.
29、解:火车运行速度:
v=72km/h=72隆脕13.6m/s=20m/s
火车运行路程:
S=L鲁碌+L脣铆碌脌=100m+500m=600m
由v=st
可得t=sv=600m20m/s=30s
答:火车穿过隧道所用时间为30s【分析】列车穿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列车长,又知道行驶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车穿过隧道所用时间。代入数值前注意单位统一。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正确求出火车运行路程(S=L鲁碌+L脣铆碌脌)
是本题的关键。【解析】解:火车运行速度:
v=72km/h=72隆脕13.6m/s=20m/s
火车运行路程:
S=L鲁碌+L脣铆碌脌=100m+500m=600m
由v=st
可得t=sv=600m20m/s=30s
答:火车穿过隧道所用时间为30s
六、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6分)30、略
【分析】【分析】(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木块一定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2)①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需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结合表格中数据进行分析即可;
②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需保持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③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需保持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运动速度不同;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大小的关系,需保持压力大小相同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不同;
(3)这种在探究一个量与多个变量的关系时,每次只探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而保持其它的量不变的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解析】【解答】解:(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拉力大小与摩擦力相等;
(2)①1;2、3组实验数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②1;4、5三组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③比较5;6、7三次实验数据;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的大小相同,速度不同,但摩擦力大小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7、8、9三次实验数据,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速度相同,接触面的大小不同,所以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3)这种在探究一个量与多个变量的关系时;每次只探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而保持其它的量不变的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压力大小;1、4、5;无关;(3)控制变量法.3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较薄;完全重合;在蜡烛B的位置放置光屏,看能否接收到蜡烛A的像;刻度尺;10:15【分析】解:(1)
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因为玻璃板既可以反光,又能透光,这样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中;因为玻璃板的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所以为了避免干扰,应选较薄的玻璃板;
(2)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
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
直到看上去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这时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3)
为了辨别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可以拿白色的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如果光屏上承接不到像,平面镜成虚像;
(4)
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所以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5)
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2101
与1015
成轴对称;
所以它的实际时间应是1015
故答案为:(1)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较薄;(2)
完全重合;(3)
在蜡烛B
的位置放置光屏;看能否接收到蜡烛A
的像;(4)
刻度尺;(5)1015
(1)
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旅游保险代理销售合同(出境游保障)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租赁个人司机劳动合同8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共有权售房合同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离职员工保密合同范本(商业秘密保护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场所小型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范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财产反担保保证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股份分红合同样本: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益分配专用4篇
- 二零二五版外贸公司驻外联络员劳动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猪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合作协议4篇
- 股权架构完整
-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 注塑部质量控制标准全套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经典例题及配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毕业设计(论文)-液体药品灌装机的设计与制造
- 银行网点服务礼仪标准培训课件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一数(二)》 北师大版
- 晶体三极管资料
- 银行内部举报管理规定
- 石群邱关源电路(第1至7单元)白底课件
- 平面几何强化训练题集:初中分册数学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