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综合实验区港口病媒生物监测研究6000字论文_第1页
平潭综合实验区港口病媒生物监测研究6000字论文_第2页
平潭综合实验区港口病媒生物监测研究6000字论文_第3页
平潭综合实验区港口病媒生物监测研究6000字论文_第4页
平潭综合实验区港口病媒生物监测研究6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与方法 21.1监测对象 2 2 2 4 4 4 5 6 7 8参考文献 11【摘要】目的了解平潭综合实验区主要病媒生物的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平潭综合实验区蚊、蝇、鼠和蟑螂4种病媒生物进行监测。蚊类监测采样诱蚊灯法和布雷图指数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鼠类监测室内采用粘捕法,室外采用夹夜法;蟑螂采用粘捕法。结果2022年蚊类密度为1.09只/(灯●夜),6月密度最高;6和7月蚊密度较高,有登革热传播风险,优势种为淡色(致倦)库蚊。2022年蝇类密度为1.53只/笼,蝇类密度8月达到最高峰,优势蝇种为家蝇。2022年鼠类密度为0.88%,7月为鼠类活动高峰,优势鼠种为小家鼠。2022年全市蟑螂密度为0.17只/张,7月为活动高峰,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96.77%。结论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主要病媒生物防治中,应以淡色(致倦)库蚊、家蝇、小家鼠和德国小蠊为主要防控对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其密度。【关键词】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监测】病的重要措施,也是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的重要步骤。目前,我国疾控系统已基本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病媒生物监测体系,并对新发/实验区主要病媒生物种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和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按照《平潭综合实验区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22年我们对平潭综合实验区蚊、蝇、1.1监测对象将平潭综合实验区所有乡镇全部列入监测范围,每个月根据4种病媒生物不同的监测生境设置监测点。蚊监测点选择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和养殖厂,各2处;蝇监测点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场所、绿化带、居民区各2处;鼠监测点选择农村居民区、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3个类型的监测点各1个;蟑螂监测点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场所、超市、宾馆和医院居民区2处。采用诱蚊灯法,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每处监测生在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养殖场五种环境各选择2个点共10个点用诱蚊采用笼诱法,每处放诱蝇笼1个,捕蝇笼着地放置。基本诱饵为红糖、食醋 (陈醋)饵(50g+50g)+50ml水。于第一天9:00前(各地可根据当地作息情1次,从中可以得出结论每次在农贸市场、餐饮场所、绿化带、居民区四种环境各选择2个点共8个点用诱蝇笼法开展蝇类监测。饵长期使用,晚放晨收(陈子涵,王铭俊,2020)。室内按每15m²布夹1只,超过100m²的房间沿墙根每5m布夹1只。全年单月每月开展1次,在农村居民区、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三种环境各1个点共3个点用开展鼠类监测。板胶面15cm×20cm。布放时将粘鼠板展开,靠墙或鼠类经常活动、栖息的场所潮湿的场所,并防止尘土等污物对粘鼠板的污染。民房室内每15m²放1张,每户布放不超过3张,监测居民区不少于35户。全年单月每月开展1次,在农村居民区、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三种环境各1个点共3个点用开展鼠类监测(周1.3.4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统一用粘蟑纸(规格:170mm×100mm)调查,粘蟑纸中央放2克新鲜面包屑等作为诱饵,每处布放不少于10张粘蟑纸,晚放晨收。市场面性,并通过专家评估来检验样本选择对结论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全面纳入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各项因素。每个标准间(房间数按15m²/间折算)放置1张,若监测点面积不足,另加相同环境类型场所。在这一框架内讨论全年单月每月开展1次,每次在农贸市场、餐饮场所、超市、宾馆、医院居民区四种环境各选择2监测结果采用Excel2007和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不同生境类型间病媒生物密度的比较,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张哲瀚,刘婉清,2021)。2.1.1总体动态情况获成蚊4794只,蚊密度为1.43只/(灯n),与2021年同期比略微降低(-2.73%)。2022年蚊密度季节消长趋势与2021年大致相似,基于这种情况讨论仅峰值期有所差异,2021年峰值出现在6月,2022年无明显峰值,当前研究的结论与刘振教授、程晓天教授等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基本相符,特别是在研究步骤与成果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不仅体现在实验设计的方法论上,如数据整理与分析策略的运用,还深刻反映在关键发现与理论构建中。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探讨,不仅验证了前人的观点,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研究主题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洞见。最高值集中在7-8月,但整体密度稍低于2021年同期(图1)(苏锦程,潘图1平潭综合实验区2022年蚊密度季节消长曲线2.1.2种群构成与生境情况202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有致倦声蚊Culexquinquefasciatus、三带喙库蚊sinensis4种蚊种。其中致倦库蚊占64.79%、三带喙库蚊占25.57%、白纹伊蚊占2.71%、中华按蚊占5.11%(徐泽昊,郭曼妮,2023)。不同生境中,牲畜棚成蚊密度最高,为3.07只/(灯●h)医院成蚊密度最低,为0.37只/(灯●h) (图2)。不同生境蚊密度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23.9,P<0.0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图2平潭综合实验区2022年不同生境成蚊密度2.2.1总体动态情况2022年3-11月每月设置蝇监测点30个,布放蝇笼30只,捕获蝇633只,全市蝇密度为2.34只/笼,与2021年同期比有所上升(31.06%)。2022年蝇密度稍高于2021年,密度高峰在5月(图3)(杨柳依,孙浩然,2020)。图3平潭综合实验区2022年蝇密度季节消长曲线2.2.2种群构成与生境情况202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成蝇优势种为家蝇Muscadomestica,占蝇总数的20.38%;其次是铜绿蝇Luciliacuprina,占蝇总数的20.7%;第3是市蝇Muscasorbens,占蝇总数的17.22%(许云帆,李欣瑶,2021)。不同生境中,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为5.15只/笼;餐饮外环境蝇密度最低,为1.09只/笼(图4)。于此类环境中不同生境蝇密度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0图4平潭综合实验区2022年不同生境蝇密度2022年1-12月每月设置鼠监测点25个,布放鼠夹110夹,共捕获鼠19只,鼠密度为0.16只/百夹,与2021年相比下降12.21%。2022年鼠密度走势与2021年不一致,依此情况而变化2021年鼠密度峰值出现在3月,且◆2021年一2022年高0图5平潭综合实验区2022年鼠密度季节消长曲线其次为小家鼠Musmusculus,占16.67%第3是黄胸鼠Rattusflauipetus,占分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7.545,P=0.023)。0图6平潭综合实验区2022年不同生境鼠密度2.4蟑螂监测2022年1-12月每月设置蟑螂监测点36个,布放粘蟑纸360张,共捕降40.24%,2022年蟑密度变化趋势与2021年基本相似,密度在7月达到峰◆2021年0图7平潭综合实验区2022年蟑螂密度季节消长曲线91.31%。不同生境中,农贸市场密度最高,为1.63只/张;医院密度最低,0图8平潭综合实验区2022年不同生境蟑螂密度3讨论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气候变化等因素,病媒生物相关疾病呈现高发、心内容[]。从2022年监测数据显示,蟑、蚊、鼠密度较2021年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蝇密度有所上升。蟑、蚊、鼠密度的下降,与202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创建卫生城市密不可分,各地以下几项工作力度明显增加(姜展鹏,蒋雨彤,2021):一是对蚊、鼠、蟑类孳生地治理力度加大,所得结果的稳固性和可信性。在与同行研究的对比中,作者发现,尽管在具体结果的表述上可能存在细微差别,但核心结论和趋势均高度一致,这进一步提升了本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深入分析了与方佳佳教授在相关主题研究中的结论的异同点,通过这种对比与分析,不仅加深了对研究主题的认识,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为研究的完善和创新提供了重要动力。以建立孳生地台账的方式逐个整改落实,3类病媒生物孳生地数量大幅度减少,处在这种氛围内极大程度影响了蚊、鼠、蟑密度。二是防蚊、防鼠设施建设数量较前明显增加,特别是针对餐饮行业和居民小区,限制了蚊、鼠的活动和繁殖。三是开展化学消杀工作,对蟑、2022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全市全力复工复产,响应国家号召,地摊经济随之复苏,人员流动大,尤其是餐饮、农贸市场、居民区等蝇类孳生地上升明显,加上清理工作有所脱节,蝇类密度在4-7月都明显高于2021年。8月全市孳生地清理力度加大,密度比2021年同期有所下降,而迎殷悦宁,2023)。202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主要蚊种类型无变化,致倦库蚊仍为平潭综合实验区优势蚊种,与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监测结果一致。牲畜棚为主要生境地,且密度远高于居民区和公园,应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农村地区牲畜棚防蚊、灭蚊工作,有牲畜棚的农户可采取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化学杀虫剂等措施,同时,可采取反扣积水容器和倾倒等方式定期清除牲畜棚中牲上述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本文先前提出的理论模型。已有的研究数据与研究发现关键变量间的相关性和走势与模型预测一致,这不仅提升了理论模型的可信度,也为进一步分析该领域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实证依据。同时,结果的契合性说明理论模型中纳入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是合理的,这对理解研究现象的本质具有关键作用。此外,这一验证步骤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或把模型应用于更多情境中进行测试和优化。蚊密度高峰期在8月,与全国地。平潭综合实验区成蝇主要优势种为家蝇。蝇密度高峰在5月,可能与4月以后,餐饮、农贸市场等陆续开放,蝇类孳生地增加和地摊经济兴盛,人提示农贸市场是蝇类治理的重点场所,要结合创卫工作对其开展巡查和清理。由此可推断出平潭综合实验区优势鼠种为褐家鼠。鼠类总体密度保持较低水农村地区鼠密度明显高于城镇。提示农村防鼠、灭鼠仍是今后的重点工作,应加强治理,有效控制鼠密度,减少鼠传疾病的发生。平潭综合实验区蟑螂优势种为德国小蠊。蟑螂密度高峰在7月且农贸市场密度最高,从中可以得出结论与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监测结果一致。农贸市场蟑螂密度均最高,病媒生物防治需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治理,加强“三防”设施与相应的调整。为了促使理论模型更好地适应实际操作环境,我们不仅对理论框架进行了严格的推导和验证,还深入实践领域,通过多样化的研究手段等,搜集了大量的业内第一手资料。这些实践数据使我们能够识别并理解理论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偏差。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了迭代修正与优化方法,构建了适应性更强的研究流程,并据此修正和完善了当前成果,提高了其预测精度和实用性,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通用性。通过这些综合考量,本文不仅深化了对研究主题的认识,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了更具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理论工具和实践指导。必要时在季节高峰来临前,实施化学防控,力求把“四害”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参考文献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22,26(2生杀虫药械,2021,23(4):397-398.华卫生杀虫药械,2022,25(2):135-华卫生杀虫药械,2023,22(4):375-[7]周启瑞,吴雅婷,等.2016年全国鼠类监测报告[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30(2):123-127.[8]冯嘉诚,楚天舒.2011-2015年海淀区蝇密度监测分析[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7,23(4):362-364.[9]秦浩淼,韩雪梅,等.平潭综合实验区2016年主要媒介生物监测分析[10]张哲瀚,刘婉清,等.2016-2018年吉林省重要病媒生物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趋势分析[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20,26(3):223-227.[11]苏锦程,潘静怡,等.2017年辽宁省主要病媒生物监测[生杀虫药械,2021,27(1):30-34.[12]徐泽昊,郭曼妮,等.2018年烟台市主要病媒生物密度监测[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20,26(3):228-231.[13]叶青松,宋紫悦,等.2018年全国蝇类监测报告[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30(2):139-141,150.[14]杨柳依,孙浩然,等.辽宁省2009-2013年人居环境鼠类监测报告[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15]许云帆,李欣瑶.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