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幸福原来无处不在》_第1页
2005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幸福原来无处不在》_第2页
2005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幸福原来无处不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05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1)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原来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请以“幸福原来”为题目写—篇文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幸福原来无处不在本人乃一介书生,日出而学,日落而息,如此已有八年有余矣。然尚不知何为幸福也。于是乎,寻幸福之念油然而生。乃告乡邻,乡邻语曰:“幸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闻此说,乃归家细品良久,似有所悟——生命如此短暂,漂泊不定。人曰:家,乃港湾也,可避风,可躲浪。吾却不屑也。吾自以为,家母不爱吾,家父不疼吾。思如此,便以为家之不存幸福也。于是乎,自思此家不堪“港湾”之称也。自闻邻人之语,吾便思前顾后,急深究一番。不日,吾正伏头思忖《简•爱》,忽闻一缕清香,抬头才见,乃一杯龙井妙茶也,而端茶之人,乃家母也。母曰:“吾儿读书已久,需休息休息,饮此茶!”“多谢母亲!”吾拱手道。一阵凉意沁人心脾,方醒悟:家有幸福存焉。教室,鸦雀无声。诸生皆盼师速来,然不敢去请,盖一难题萦绕诸生也。吾离座,望之,思忖片刻,乃告之此题之解法。妙语如珠,思绪纷飞。言罢,诸生均五体投地。及师至,亦眼露惊色,赞许之语频频传之于吾耳。乃感心甜如蜜,觉幸福至矣。一日,吾奔与上学之路,忽见一孩童席地而哭,乃上前问之,才知其失归家之路。于是乎,吾送其归。后因迟到而受师之叱责,心却感无怨无悔。不日,是子领其母来校,誉吾一番,感慨万千。师竟向吾再三至歉,令吾感动不已。思如此,乃深知:幸福,无处而不在,无时而不有也。吾辈当细心领悟之。【点评】本文分别选取了家庭、学校、生活中的三个事例,对邻人语“幸福无处不在”这一中心主题进行了详尽的证明,事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很有说服力。本文有以下特点:1、使用文言文写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2、使用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明了。3、语言简介流畅,虽是文言文,但基本上没有阅读障碍。说明一点:虽然我们不提倡用文言文写作,但也不排斥文言文基础好的学生在作文中做一些尝试,本文就是一种很成功的尝试。(刘志刚)【写作导引】第一个题目属于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走向非常广泛,几乎同于话题作文。从题目的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文章可以回答幸福是什么,也可以回答幸福在哪里,还可以写对幸福的一些感悟等。事实上,关于“幸福”话题的作文,同学们大多都训练过的,成文一般都不有多大问题,但要写出特色来就不那么简单了。这是个大众化的作文题目,但如果作文也写得大众化,就不容易得高分了,所以写出特色是同学们用力的重点。怎样才能写出特色呢?同学们可以试一试以下几个建议:1、选一个关于幸福的哲理故事作为切入点,在开头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如《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选了一对残疾夫妇却能幸福生活的故事作为切入点。)2、跳出大众化的文章体裁,力求体裁新颖。本题最易写成议论文,选择议论题材就会流于大众化,选择小说或者散文等文学题裁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幸福原来就是那一声轻唤》等使用小说的题材作文。)3、观点上求新。如果在一个一般人不认为“幸福”的地方设置“幸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