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E/36/wKhkGWeUuD-AXBuNAAGizx3O7e0398.jpg)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E/36/wKhkGWeUuD-AXBuNAAGizx3O7e03982.jpg)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E/36/wKhkGWeUuD-AXBuNAAGizx3O7e03983.jpg)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E/36/wKhkGWeUuD-AXBuNAAGizx3O7e03984.jpg)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E/36/wKhkGWeUuD-AXBuNAAGizx3O7e039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以“搅星九天”(见图1)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据此完成1-3题。1.图中代表地球的是A.①B.②C.③D.④2.歌谣“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所反映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可观测的宇宙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邻节气间隔约15天。图2示意地球公转与二十四节气(北半球),据此完成4-5题。4.白菜原产于我国华北一带,“立秋种,处暑栽,立冬前后收白菜”主要反映出节气对()的指导作用A.日常生活B.工业生产C.农业生产D.风俗习惯5.当华北地区栽白菜时,湖北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出现极昼B.昼夜等分C.昼短夜长D.昼长夜短通济堰水利工程位于浙江省南部,由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及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部分组成,被列为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该工程顺应地势变化修建水渠,基本实现自流灌溉。图3为通济堰位置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6-7题。6.通济堰拱形拦水大坝向上游凸起,由此可推测,松阴溪图示河段自A.西北流向东南B.东北流向西南C.东南流向西北D.西南流向东北7.通济堰水渠修筑于A.山脊B.山峰C.山谷D.陡崖日本本州岛的合掌村四面环山,水库水渠众多。合掌村独特的传统民居“合掌造”,完全是用自然生长的树木搭建而成,屋顶以厚厚的稻草和茅草覆盖,屋顶斜面夹角为50°—60°。图4示意日本概况,图5示意合掌村聚落及“合掌造”景观。据此完成8-10题。8.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合掌村聚落景观反映的是①农村聚落②城市聚落③水稻丰富④小麦丰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合掌造”屋顶斜面夹角为50°—60°,反映合掌村A.地形崎岖B.终年温和C.植被稀少D.降水较多10.合掌村冬季多暴雪的主要原因是A.水库水渠众多,水汽丰富B.地处冬季风迎风坡,降水多C.四面环山,水汽不易扩散D.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多样地域多样气候世界气候复杂多样,为了更好的学习气候相关知识,某校学生开展“揭秘气候的差异”的探究活动。图6、7、8、9为该活动所需参考资料。【观察探究】(1)活动一:图6中①②③三城市,冬季气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________,由此可见,全球气温变化规律是________。(2分)【实验探究】活动二:把一盆沙土和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15分钟,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记录下来;再把沙土和水同时移到空调室内降温约15分钟,再次测量温度,并记录下来(见记录表)。【实验对比】通过图7和记录表可以看出,同时对沙土和水加热后再同时把沙土和水移到空调室内降温,沙土和水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2分)【实验结论】(3)读图8:受海陆位置影响,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_(高于/低于)海洋气温,冬季相反。图中,欧洲传统民居自英国南部向东到俄罗斯西部的墙壁厚度变化,主要原因是________。(2分)(4)活动三:图9中,岛屿两侧的a、b两地在________(气候要素)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2分)【归纳总结】(5)通过观察探究的三个活动,可以归纳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____。(2分)【拓展提升】(6)除上述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空气质量也有影响。请从生产或生活中,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高温林灾预防火源【识图文辨时节】2024年7月-8月,受高温天气的影响,地中海附近多国遭受高温炙烤,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同林火搏斗。图10为山火发生地点,图11为山火发生地气候资料。(1)结合图文分析,山火发生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正值________(季节)。(2分)【善发现勤思考】在地中海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片都比较小,而且表面多有“蜡质层”,人们将这种植被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分析该植被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析原因找对策】(3)结合气候分析,地中海沿岸7—8月易发生山火的原因。(2分)(4)山火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灾害,气候和人为因素是山火发生的主要原因。请你从人为因素方面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山火的发生?(答出一点即可)(2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聚落的演变与保护【看演替析变化】聚落是指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可以根据其职能或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一般将共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城市拥有更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图12为上海在演变过程中的用地、人口和形态变化示意图。(1)结合图12描述上海在演变过程中发生的变化。(6分)【观位置析发展】上海临海滨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图13为上海地理位置示意图。(2)据图文信息分析上海发展为城市的有利条件。(2分)【强保护重传承】上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古镇、古街、园林等传统建筑。对于上海传统建筑的保护有“建新如旧”和“修旧如旧”。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2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ACDACADB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1.(12分)(1)①②③(1分)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从高纬向低纬递增/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1分)(2)沙土升温快,降温也快;水升温慢,降温也慢(1点1分,合计2分)(3)高于(1分)越向东(越向内陆),夏季越热,冬季越冷,墙壁越厚,利于夏季隔热冬季保暖/越向东(越向内陆),冬季越冷,墙壁越厚,越利于保暖。(1分)(答自西向东,大陆性越强/海洋性越弱/温差越大也可得分)(4)降水(1分)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影响)(1分)(5)纬度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因素(海陆分布/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地形地势)(任答1点1分,合计2分)(6)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加剧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排放的氯氟化合物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人口、工业集中的城市,大量排放人为热等,形成城市热岛效应。(表述意思相近即可。任答1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12.(8分)(1)夏季(2分)(2)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蒸发旺盛(1分),树木叶片小、表面有蜡质层可减少水分的蒸腾(1分)。(3)气温高;(1分)降水少(气候干燥)。(1分)(4)不携带火种进山;禁止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不在山里野炊;严禁携带易燃物进山等。(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任答1点2分)13.(10分)(1)建筑用地变化:上海城市范围(面积)大幅扩张(变大/扩大)。人口变化:上海人口急剧增加(增多/变多)。形态变化:上海某区从相对低矮、分散的建筑形态逐渐演变为高楼林立、密集的城市形态。(3个方面,每个方面2分,合计6分)(2)临海滨江,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铁路、水运便利);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等。(任答1点2分)(3)“建新如旧”观点,理由:建新如旧可以在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列表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听评课记录2
- 环境友好设备供应合同(2篇)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1)》听评课记录
- 六年级科学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听课评课记录
-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听课评课记录2
- 语文中高年级听评课记录
- 理疗科主治医师职责
-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1课时《基本经济制度》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口算及
- 产后修复学习培训课件
- 高考志愿咨询培训课件
- mysql课件第五章数据查询
- 超滤培训课件
- 热线电话管理制度
- AutoCAD 202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标准版)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 纺丝原液制造工(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ArcGIS软件入门培训教程演示文稿
- 大梅沙河道河道流量水位
- 人教版初二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英语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