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第21课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2.相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困难性、艰难性和曲折性。1.运用历史说明,识记理解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2.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相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的解体;提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确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学问点一赫鲁晓夫改革1.目的消退“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推动苏联经济的发展。2.措施内容结果农业①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②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有确定数量的自留地和自留畜,激励发展家庭副业;③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推广玉米种植;④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①提高了农夫的主动性,扩大了开垦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②大规模垦荒,破坏了生态环境,再加上管理经营不善,垦荒区供应的粮食越来越少工业把管理权力由中心下放到地方,把很多企业交给加盟共和国和地方管辖①对工业的发展有所促进;②后来,由于产生新的冲突,又把权力接连收归中心3.评价(1)主动性: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对“斯大林模式”产生了确定程度的冲击。(2)局限性: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急躁冒进,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因而没有从根本上变更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改革学问点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措施(1)工业方面①复原部门的集中管理体制,同时兼顾地方,把部分企业下放地方管理。②坚持集中的经济安排,同时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③实行利润提成,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2)农业方面①激励发展家庭副业。②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③推行集约化经营,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资。2.评价(1)主动性: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加,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2)局限性①未能从根本上变革旧体制。②改革缺乏宏观的整体性,措施也不配套。③后期改革停滞,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再加上其与美国加紧争霸,导致经济在20世纪80年头初全面滑坡。学问点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①可能性: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心总书记。②必要性:苏共全会认为,“国家已处在面临危机的状态”,“必需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2)措施①采纳经济手段代替行政吩咐的管理方法。②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筹资金、自主经营。③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允许集体和个体经营。④在农村实行租赁制和家庭承包制。(3)结果:各项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4)缘由①改革缺乏详细可行的配套措施,再加上阻力重重。②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局势失控。2.苏联解体1991年,“八一九”事务爆发后,苏联快速解体。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史料一苏共中心全会确定:(一)认为发展谷物业,保证到1960年全国谷物总产量每年至少是100亿普特,这是最重要的国民经济任务……——赫鲁晓夫《关于增加畜产品生产的决议》[解读]“发展谷物业”“是最重要的国民经济任务”是关键信息。[思索]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改革有何特点?【提示】侧重于农业改革,尤其是重视发展谷物种植。史料二现在,进一步改进工业工作的问题作为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提出来了。组织良好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威力的基础。我国整个经济的顺当发展,苏联人民福利的提高,苏联防卫力气的进一步加强都取决于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都取决于工业工作的成果。——《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心全会文件汇编》[解读]“工业”是史料二的核心词,留意其次、三句话的主旨。[思索]史料二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何特点?其目的有哪些?【提示】特点:强调工业改革的重要性。目的:促进国民经济的顺当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国防力气。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1)目的方面:两者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内容方面: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经济改革前者重在农业,后者重在工业。(3)结果方面: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4)失败缘由方面: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缘由及启示(1)缘由①根本缘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②干脆缘由:戈尔巴乔夫的改革。③外部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化。(2)启示①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须要不断探究,因此改革是必要的。②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困难、艰难、曲折的过程。③社会主义改革必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④改革必需从国情动身,探究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赫鲁晓夫上台后,以农业为突破口进行改革,但未能彻底打破“斯大林模式”,改革最终失败。2.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接着推行改革,以工业改革为重点,一度使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改革使经济最终陷入停滞。3.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起先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整作用,但仍没有放弃传统的做法,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后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1.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心九月全会上指出,农业部门“大批农业专家和集体农庄工作人员把精力花在制作各种各样的报告、呈文和报表上面去了”。由此可知,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试图()A.变更安排经济体制 B.扩大农业的自主权C.以增产为主要目的 D.变更集体农庄道路B[依据材料信息“大批农业专家和集体农庄工作人员把精力花在制作各种各样的报告、呈文和报表上面去了”可知,赫鲁晓夫反对政府对农业管得过严,要求在确定程度上变更原来的体制,扩大农业的自主权,故选B项。]2.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这里“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A.未变更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未变更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B[赫鲁晓夫的改革虽在确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冲击了斯大林体制,起了“掘墓人”的作用,但其在经济改革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故“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故选B项;A、C、D三项都不符合“斯大林的守墓人”的含义,故解除。]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探讨坦克、火炮或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D.民用工业快速发展B[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勃列日涅夫时期,特殊留意军事工业的发展,这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故选B项。]4.在俄罗斯《晨报》公布的20世纪苏联领导人好感度民意调查结果中,勃列日涅夫成为俄罗斯人最喜爱的苏联领导人,其中有56%的受访者对勃列日涅夫持确定看法。勃列日涅夫得到确定的理由是()A.农夫生活水平得到彻底改善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耀C.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D.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彻底改善农夫生活水平,故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保持了大国的荣耀,所以勃列日涅夫受到人们的确定,故选B项;C项表述过于确定,故解除;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故D项错误。]5.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吩咐。这事实上是()A.承认市场调整作用B.放弃对经济的安排指导C.复原部门管理体制D.接受西方自由放任原则A6.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C.调整全部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D.力图缓解安排经济造成的弊端D[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赫鲁晓夫的做法,故A项错误;进行军备竞赛是勃列日涅夫的做法,故B项错误;调整全部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是戈尔巴乔夫的做法,故C项错误;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都力图缓解安排经济造成的弊端,故选D项。]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的对比:对应时期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1953年下台: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1964年下台:1982年材料二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做一列因铁轨已到终点,无法接着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吩咐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历史风云网(1)从材料一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2)材料二中1986年苏联“无法接着前进时”,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解决“铁轨”问题的?结果如何?[解析]第(1)问应留意赫鲁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