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大版高二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高二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高二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高二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高二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高二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粱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实现中国工业化B.实行民主政治C.推动中国近代化D.启蒙与救亡并重3、【题文】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4、【题文】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的主张,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A.君黄宗羲提倡“法治”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5、1954年秋,毛泽东亲自发动了由批评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而展开的批判胡适派唯心主义的斗争。1955年,由批判胡风的文艺思想进而变为反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这些斗争()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繁荣B.反映出“双百”方针遭到肆意破坏C.集中体现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D.有利于确立社会主义思想主流地位6、《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强调的是()A.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B.法律应当由进德高尚的君子制定C.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D.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7、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8、司马光曾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对上述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B.有些地方官借变法之机强行敛财C.司马光公正地反映了小农的心声D.王安石变法触犯了部分人的利益9、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词:“铁线纵横铁轨铺,几如地网与天罗。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一段时间后,有人又作竹枝词“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B.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D.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______(判断对错)11、蔡元培在一幅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孙中山。______(判断对错)12、如图所示的是俄国画家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完成的代表作,该作品属于现实主义画作。______(判断对错)13、西周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______(判断对错)14、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促进了中国交通近代化。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克里斯提尼改革用财产等级制打破以往的血缘政治,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16、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奠基者,他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指导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17、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前提下的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开创了美国“新经济”时代。()18、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______。(判断对错)19、克里斯提尼改革用财产等级制打破以往的血缘政治,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20、在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都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文学三杰、莎士比亚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2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二十六年,秦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秦王自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材料三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四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1)据材料一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2分)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3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3分)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2分)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2题,共1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在西方,是率先把人放在万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凭每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是十足的主观唯心的感觉主义真理观。

——马执斌《关于中西人文精神的主客对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作者的观点。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在西方,是率先把人放在万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凭每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是十足的主观唯心的感觉主义真理观。

——马执斌《关于中西人文精神的主客对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作者的观点。评卷人得分六、问答题(共2题,共20分)24、简述宋明时期儒学的主要发展变化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在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竟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依据材料,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农武装割据。依据所学,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中心转向农村,故出现大量农民加入中共的现象。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十年对峙·工农武装割据【解析】【答案】C2、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分别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学习的是西方的科技,推动了中国的物质方面的近代化;郑观应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章太炎是革命派的宣传家,宣传革命,建立共和。他们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梁启超的言论体现的是中国人民的思想的解放,是思想领域里的近代化。故选C。根据以上分析,ABD三项均错误。考点:西学东渐【解析】【答案】C3、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学了西方仍然失败”说明是在学习西方之后的反思;故应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探索不断遇到挫折之后的反思。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鸦片战争后,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先后失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华民族开始反思,开始结合国情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先进的中国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点评: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新”:(1)新领导:资产阶级激进派;(2)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3)新思想: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进化论;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4)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5)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解析】【答案】D4、D【分析】【解析】抓住题干“不同于前代”,“时代特征”的要求。A项“法治”思想是由法家思想所提倡的,B项“唯物思想”是荀子曾经提倡过的,C项倡导天下人关心时局,先秦儒家积极倡导入世,只有D项既反应明代封建时代的衰落,又有别于前代维护封建专制。故答案为D。【解析】【答案】D5、D【分析】依据题干材料“批判胡适派唯心主义的斗争”;“由批判胡风的文艺思想进而变为反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可知;这些斗争有利于确立社会主义思想主流地位,故D项正确。

题干没有体现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繁荣;故A项错误。

“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C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掌握20世纪50年代文化活动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批判胡适派唯心主义的斗争”;“由批判胡风的文艺思想进而变为反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进行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考查对20世纪50年代文化活动的目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D6、C【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荀子认为法不能自然在人们心里形成;统治者的命令也不能颁布后自然就执行,必然需要有善于执法;正直的人来具体的执行才可以。正直的君子是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的根源,有了君子的治国,法律虽然不繁复,但却也是值得后世推崇的;没有一个良吏治理的国家,法律虽然完备,但也不会使国家安定与稳定,体现儒家的道德要求与法制思想的结合,故C符合;

材料中未涉及要求废除严苛的法律;故A排除;

材料体现法律实施者的素质对法律实施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强调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故B项错误;

材料中的君子指的是执政者的素质;不是君子和小人之分,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的荀子的儒家思想;根据所学,荀子是战国时期对儒家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代表,他吸收了其它学派的思想,使儒家发展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材料中体现了把法家的一些思想融入儒家思想之中,使道德与法制相结合。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和所学知识面运用能力。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了解早期儒家代表的思想主张。【解析】C7、C【分析】A;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故错误;

B;材料中反映的是程朱理学对气节塑造;与佛教无关,故错误;

C;程朱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气节有重要影响;故这种气节反映的是程朱理学,故正确;

D;陆王心学强调的是关注本心、知行合一的观点;与材料叙述的气节不符合,故错误;

故选:C。

本题以文天祥的千古绝唱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程朱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气节知识点的理解。

本题考查对程朱理学知识点的把握,在解答题目时,要掌握程朱理学对中华民族气节塑造知识点的把握。【解析】C8、C【分析】“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反映了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批判和否定,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反映了有些地方官借变法之机强行敛财;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司马光并不代表小农利益;故C错误,符合题意;

由于王安石变法触犯了部分人的利益;故遭到反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批判的角度入手,结合逆向思维,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王安石变法,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本身也摇摆不定等等。【解析】C9、D【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不被人们接受,一段时间后逐渐被人们接受,说明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故D项正确。

A项中的深深融入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B项中的完全说法绝对化;应排除。

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的变迁。需要掌握西方文明被人们接受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西方文明被人们接受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解析】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需要掌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意义的识记.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考查对“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意义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析】B11、A【分析】依据材料“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可以看出强调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无权学说,以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故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功绩。需要掌握孙中山功绩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

本题考查对孙中山功绩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A12、A【分析】材料反映的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现实主义美术;要求学生结合现实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和代表作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解析】A13、A【分析】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因此西周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的作用;高考中对西周宗法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②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A14、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陆交通运输的垄断,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所以选项表述是不准确的。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要求学生结合洋务运动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洋务运动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解析】B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B【分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标志着雅典国家最终形成,而财产等级制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和作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16、B【分析】【分析】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自由、平等,批判天主教会。卢梭:否定封建主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违反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盂德斯鸠: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故题目错误。17、A【分析】【分析】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几乎整个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创记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甚至出现低通胀伴随着低失业率。这种现象在美国成为新经济,也就是“指由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政策的相互良性互动,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绩效。其具体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低失业率和适度通货膨胀。故题目正确。18、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以后,政协制度仍然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存在,其主要的职能包括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政治协商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政治协商制度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政治协商制度的职权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解析】B19、B【分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标志着雅典国家最终形成,而财产等级制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和作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20、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故文学三杰、莎士比亚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的说法是错误的。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21、略

【分析】(1)本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秦统一的文字是“小篆”,秦始皇把“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2)本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秦始皇在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从材料可以判断是“平定三藩之乱”,使康熙形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平定三藩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两位帝王专权与勤政的执政风格。【解析】(1)小篆;皇帝。(2分)(2)统一度量衡。(1分)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2分)(3)平定三藩之乱。(1分)形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1分)维护了国家统一.(1分)(4)专权;勤政。五、辨析题(共2题,共12分)22、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判卷时可参考以下内容。这条材料反映了古希腊智者运动中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作者对其进行了评价;一方面肯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是万物的尺度”,从而冲破了传统的人与神关系的思想束缚,否定了神的存在,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把人置于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心,提高了人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作用。所以人们把古希腊的智者运动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另一方面,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了个人的感觉对判断活动的意义,否定了客观真理,就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主要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了人的道德。(学生所论史实体现上述内容可以酌情给分)。【分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作者的观点。据材料提到,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评析作者的观点,见仁见智、言之有理、史论结合即可。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冲破了传统的人与神关系的思想束缚,否定了神的存在,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所以人们把古希腊的智者运动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另一方面,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了个人的感觉对判断活动的意义,否定了客观真理。23、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判卷时可参考以下内容。这条材料反映了古希腊智者运动中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作者对其进行了评价;一方面肯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是万物的尺度”,从而冲破了传统的人与神关系的思想束缚,否定了神的存在,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把人置于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心,提高了人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作用。所以人们把古希腊的智者运动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另一方面,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了个人的感觉对判断活动的意义,否定了客观真理,就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主要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了人的道德。(学生所论史实体现上述内容可以酌情给分)。【分析】【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