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高一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北师大版高一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北师大版高一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北师大版高一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北师大版高一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高一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中枢机构中出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局面是在()A.皇太极继位后B.康熙亲政后C.乾隆在位时D.雍正继位后2、【题文】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行省制②州郡县制③郡县制④道州县制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3、【题文】“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拷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明德国在“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有。

①德国启蒙思想家掀起了欧洲启蒙运动高潮。

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③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④德国文学家创作了反思“理性王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4、【题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自然经济不再占优势②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

③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5、【题文】“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A.精美的青铜酒樽B.色泽鲜艳的粉彩瓷C.削铁如泥的钢刀D.田园中闲置的曲辕犁6、【题文】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姮,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这件事情反映出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7、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出发点是()A.改变斯大林模式僵化的政治经济体系B.改变赫鲁晓夫改革带来的经济发展困境C.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D.全方位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8、有学者指出:“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B.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C.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D.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9、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汉武帝时期,先后通过平定“七国之乱”和颁布“推恩令”,不断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11、【题文】中国最早的近代企业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在19世纪60、70年代创办的。()12、上海浦西的开发和开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______(判断对错)13、18世纪中期,英国在与法国的殖民争夺战争中获胜,标志着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______(判断对错)14、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以他错误的认为而命名的当地土著居民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近代南京见证了太平天国定都、中华民国成立、侵华日军大屠杀和抗日战争胜利等历史风云变化16、“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中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了当时实业救国的社会进步观念。______。(判断对错)18、英国凭借工业革命的优势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______。(判断对错)19、《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直至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解析题(共1题,共4分)20、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2题,共10分)21、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国王和教会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也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错误:____

订正:____22、在十六世纪初期;有人跟随哥伦布环球航行并成功。

错误:____

理由:____。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3、【题文】材料题:“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

(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24、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25、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然而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耕社会不知不觉中也在发生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日朱陈。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摘自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中的明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四;指出两者对待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有何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业与工商业之间关系的认识。2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材料三: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是如何在中央和地方“设职授官”的,并指出“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并指出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

(4)综合本题提供的信息,概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本题考查清朝专制主义的发展。康熙帝时,中央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康熙帝为了消弱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设立南书房,这样专制皇权进一步集中。皇太极在位时没有南书房,而雍正帝在位后设立了军机处,雍正和乾隆帝时期不存在该三足鼎立局面。【解析】【答案】B2、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元代实行行省制;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秦代西汉时实行郡县制;道州县制在唐代时实行。按照时序排列,本题选B项。ACD各项均不符合事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解析】【答案】B3、B【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B4、D【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D5、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等信息说明是在唐朝;色泽鲜艳的粉彩瓷出现在明清时期,故B项不可能出现,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解析】【答案】B6、C【分析】【解析】A没有解释问题实质,B的说法不准确,皇帝的权力没有受到侵犯,而D项说法明显错误,此时说明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才出现避讳现象。【解析】【答案】C7、C【分析】【分析】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是在美苏争霸这个大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把军事工业、军备竞赛放在战略高度层次上发展是其特点,所以他改革的重点是工业,但这使苏联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进一步发展,实际上,这次政策的调整深化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终也以失败告终,所以A、D都不对。根据当时苏联面临的国际大环境,排除B,答案为C。8、B【分析】士;庶民“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B项正确;

强化国家意识;树立周王的权威材料未体现;排除AD;

材料说的是分封制;不是宗法制,故C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解析】B9、A【分析】注意限定信息“重要原因”;从材料中可知,秦朝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元朝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均在于王朝更替导致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故A项正确.

B项不是重要原因;应排除.

C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考查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

1;冶金:

(1)冶铜:商周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

(2)冶铁业:春秋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2;纺织:

(1)中国最早发明丝织技术.

(2)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

(3)元明: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3;陶瓷业:

(1)制陶业: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白陶.

(2)制瓷业: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宋代景德镇是瓷都元彩瓷:青花、釉里红明五彩、斗彩瓷清粉彩、珐琅彩.【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最终使王国力量逐渐的强大,不听中央节制,景帝时期发生七国之乱被平定,武帝后来实行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考点:推恩令【解析】【答案】B11、略

【分析】【解析】中国最早的近代企业是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年代创办的,不是60、70年代,所以该题错误。【解析】【答案】错误12、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需要掌握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影响的识记和理解;同时注意把握对外开放的过程。

本题考查对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析】B13、正确【分析】结合所学;18世纪中期,英国同法国进行七年殖民争夺战争,最终获胜,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故答案为: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结合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和结果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特征和结果,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解析】正确14、印第安人【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他以为到达了印度,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故答案为:印第安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哥伦布发现美洲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太平天国定都、中华民国成立、侵华日军大屠杀和抗日战争胜利皆与南京有关系。考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析】【答案】对16、B【分析】【分析】1953-1957年,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题干中“使中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表述不准确。17、A【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的原因是由于列强的入侵使得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来挽救民族危机,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故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实业救国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对实业救国思想的背景和影响的理解。

本题考查对实业救国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解析】A18、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打败荷兰和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之时工业革命尚未展开,故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考查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迁移与运用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确立过程与时间的识记。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7世纪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的地位。【解析】B19、A【分析】《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直至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故本题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台湾爱国军民为了反对割让;保卫国土,早在李经方签署交割书之前,就已筹划抗日自卫的战守问题。邱逢甲等创议组织台湾抗日政府,并推举原任台湾巡抚(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唐景崧主持,统一部署兵力,领导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1894年(旧历甲午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并进而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中国方虽然有左宝贵、邓世昌等爱国将士的英勇奋战,但是,由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反动腐败,不能有效地组织广大军民起来抗日,始终奉行妥协退让的失败主义方针,终于导致战争的失败。最后,清政府向侵略者屈膝投降,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于1895年4月17日,同日本缔结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赔款白银二万万两;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解析】A四、材料解析题(共1题,共4分)20、(1)第一小问的制度;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希腊是民主制度;古代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提供了条件;经济是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奠定了经济基础。

(2)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帝国内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帝国境内政治经济活动联系的加强;罗马皇帝对法律建设的重视;法学家们对法律的编创。

(3)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声;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

故答案为:

(1)制度:古代希腊-民主制度;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疆域辽阔;帝国内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帝国境内政治经济活动联系的加强;罗马皇帝对法律建设的重视,组织法学家们对法律的编创;公民法自身存在缺陷。

(3)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声。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分析】

本题考查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及其形成原因;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及万民法的背景和罗马法的影响。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以及罗马法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小题1】(1)第一小问的制度;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希腊是民主制度;古代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提供了条件;经济是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奠定了经济基础。

(2)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帝国内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帝国境内政治经济活动联系的加强;罗马皇帝对法律建设的重视;法学家们对法律的编创。

(3)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声;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

故答案为:

(1)制度:古代希腊-民主制度;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疆域辽阔;帝国内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帝国境内政治经济活动联系的加强;罗马皇帝对法律建设的重视,组织法学家们对法律的编创;公民法自身存在缺陷。

(3)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声。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小题2】【小题3】五、改错题(共2题,共10分)21、国王和教会教皇和教会【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欧封建社会中罗马教廷的地位。

【解答】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拥有占据西欧的三分之一土地.故答案为:错误:国王和教会;订正:教皇和教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欧封建社会中罗马教廷的地位。22、哥伦布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终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故十六世纪初期,有人跟随麦哲伦及其船队环球航行并成功。而不是哥伦布。故答案为:错误:哥伦布;理由: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辨析能力。掌握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六、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3、略

【分析】【解析】此题重在考察大运河的开凿等情况。大运河在短暂的隋朝历史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解析】【答案】(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2)两千多公里是当时世界最长的河流(3)洛阳、涿郡、余杭(4)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24、略

【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汉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的知识点;应把握汉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应把握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的程序.

(3)本题考查的是明朝的内阁制度.应把握内阁的职责与职权不对称以及官职不明确等知识。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应把握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有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理解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等信息从贤良文学之士的地位及作用角度答题.

第(2)中第依据材料二中“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并结合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的程序来概括答案,唐朝中央机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

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进行概括;材料三中“掌献替可否,皆起草进画,皆审署申覆,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等文字信息可以概括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内阁的职责与职权不对称以及官职不明确等角度归纳答案.

第(4)问属于开放型试题;回答时候围绕上述材料,概括作答即可,本题第一小问围绕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关系来回答策略;第二小问从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主要出发点从分权就是最终为了集权的角度来思考回答.

故答案为:

(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

(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

(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上.25、略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及其特点;明朝经济领域出现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贾谊与黄宗羲对待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的不同;对农业与工商业之间关系的认识.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小农经济及其特点;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和根本原因;贾谊与黄宗羲的经济主张等知识.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考查对小农经济、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及其工商皆本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1)第一小问的模式;依据材料一“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可知,模式是小农经济.第二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结合所学可知,小农经济的特点有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封闭性、保守性以种植业为主,蓄养业为辅.

(2)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二“雇人织绸,成为机户”可知,出现了雇佣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本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三“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可知,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依据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