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PEP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PEP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PEP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PEP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PEP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出现,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鱼类比其他三类动物低等B.鱼类比其他三类动物结构简单C.动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D.动物进化的趋势是从小型个体到大型个体2、2013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展览会于2013年3月21日在北京召开,提倡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列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是()A.若有可能,出行时尽量使用自行车B.废电池随意丢弃C.为了方便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3、小军和姐姐一起去买电饭煲;当他们选择某一品牌的电饭煲时,发现有800W和1200W两种功率可选,如图是他们针对买哪一款更省电的问题出现的不同意见.请你在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的前提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考虑热损失,消耗电能一样多;考虑热损失,800W的消耗电能少B.不考虑热损失,消耗电能一样多;考虑热损失,1200W的消耗电能少C.不考虑热损失,800W的消耗电能少;考虑热损失,1200W的消耗电能少D.不考虑热损失,1200W的消耗电能少;考虑热损失,800W的消耗电能少4、下列关于“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要领,错误的一项是()A.挤压时,救护者要站在病人的左侧。B.救护者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C.应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D.每做一次人工呼吸,就做一次心脏挤压,反复地进行。5、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许多种,以下疾病均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A.红眼病和流行性感冒B.高血压和艾滋病C.白化病和大脖子病D.蛔虫病和呆小症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B.C.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相等的两块金属,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放出热量少B.质量相等的两种燃料完全燃烧,热值大的燃料放出的热量多C.冰水混合物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D.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增大而降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判断下列情况;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①用力举高物体后,使物体在空中不动:____

②被抛出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____

③汽车在粗糙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段距离:____9、若以太阳能热水器内装10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____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10、甲;乙、丙、丁都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已知它们由H、O、C、Cl、Na、Ca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丙与甲、乙、丁都能发生反应.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按图所示相互滴加,现象为:①产生白色沉淀;②有气泡冒出;③无明显现象。

(1)甲、乙、丙、丁都属于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试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填化学式).

(3)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向试管③滴加的溶液溶质可能是____(填化学式,下同)或____.

11、某家用电热水壶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000W.当该电热水壶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用200s将1L的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J,该电热水壶的效率为____.(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12、在“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中,电池组是由4节二号干电池串联而成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刚好电压表的0~15V档量程损坏了,聪明的小明同学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将0~3V的那档量程的电压表按图的方法连接起来.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V.这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方向移动.此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填:“变大”或“变小”).

13、在米勒模拟实验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中通入甲烷、氢、氨等气体模拟____,实验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____现象,实验最后合成了小分子有机物____.该实验证明了____.

米勒实验有力的支持了____(填学说名称).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4、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4题,共28分)15、如图所示,杠杆的N端挂一重物,在M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动力使杠杆平衡.试画出这个最小的动力F1、动力臂L1和杠杆受到的阻力F2.

16、请在图中画出滑轮最省力的绕法.

17、如图所示为不锈钢折叠指甲剪及平面图,它使用时相当于两个杠杆,在图乙杠杆简化图中B、C两点确定支点.并用O标出,画出最小动力F1和阻力臂l2.

18、杠杆OA可绕O点转动;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请作出力F的力臂L.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

【解答】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说明鱼类比其它三类动物低等、结构简单、动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体型大小的变化不是生物进化的规律。

故答案为:D2、A【分析】【解答】根据定义:“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主要从节电节能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进行分析作答.

故选A.

【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分辨或提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合理措施,分析常见新能源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优缺点.3、B【分析】【解答】解:

(1)不考虑热损失;两只电饭煲省电情况相同,因为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被水吸收,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省电情况一样;

(2)考虑热损失;1200W的电饭煲省电,因为水吸热相同,根据W=Pt,功率大的加热时间短,热散失少,所以省电.

综上所述;在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的前提下,不考虑热损失,消耗电能一样多;考虑热损失,1200W的消耗电能少.

故选B.

【分析】电饭煲在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相同.

①如果不考虑热量的损失;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使水温升高,已知水需要的热量相同,所以消耗的电能相同,电饭煲省电与否与功率没有关系;

②考虑热量的散失水在加热过程中,时间越长,热量损失越多,在水升温需要的热量一定的前提下,电饭煲功率越低,加热时间越长,热量的损失越多,也就是此电饭煲要费电.4、D【分析】【解答】胸外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而人工呼吸是12—15次/分钟。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了急救常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5、A【分析】【分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概念以及常见的传染病的例子。

【解答】A;红眼病和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属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A正确;

B;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成为高血压,不传染、不流行,不属于传染病;而艾滋病属于传染病,B错误;

C;白化病属于遗传病;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不属于传染病,C错误;

D;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寄生虫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而呆小症是幼年阶段缺少甲状腺激素造成的,D错误。

故答案为:A6、B【分析】【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7、B【分析】【分析】(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比热容;(2)热值是质量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4)液体的沸点训气压增大而升高.

【解答】解:

A;由Q=cm△t可知;质量相等的两块金属,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故A错误;

B、由Q放=mq可知;质量相等的两种燃料完全燃烧,热值大的燃料放出的热量多,故B正确;

C;冰水混合物吸收热量;固态冰熔化为液体水,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C错误;

D;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增大而升高;故D错误.

故选: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没有做功没有做功做功了【分析】【分析】科学上;做功必须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解答】(1)用力举高物体后;使物体在空中不动的情况下,由于物体是在空中不动的,所以只受到了力的作用而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故没有做功;

(2)被抛出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况下;虽然在水平面上运动,但由于水面是光滑的,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故没有做功;

(3)汽车在粗糙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段距离的情况下;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故做功了。

故答案为:没有做功;没有做功;做功了9、2.1x107热传递【分析】【分析】由吸热公式可求得水的温度升高到70℃时所吸收的热量;改变内能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而热传递中包括辐射与对流。

【解答】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热量Q=mc△t=100kg×4.2×103J/(㎏•℃)×(70℃-20℃)=2.1×107J。

该热量是吸收太阳辐射能获得的;故属于热传递改变了水的内能。

故答案为:2.1×107J热传递10、化合物CO2Ca(OH)2+Na2CO3=CaCO3↓+2NaOHNaOHCa(OH)2【分析】【解答】(1)甲;乙、丙、丁都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已知它们由H、O、C、Cl、Na、Ca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丙与甲、乙、丁都能发生反应,结合题中所给元素,猜想四种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碳酸钙等,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按图所示相互滴加,现象为:①产生白色沉淀,②有气泡冒出,③无明显现象,所以甲、丙是酸和碳酸盐,甲、乙是碳酸盐和氢氧化钙,所以甲是碳酸钠,乙是氢氧化钙,丙是盐酸,丁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是碳酸钠,乙是氢氧化钙,丙是盐酸,丁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都属于化合物;

(2)通过推导可知,试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CO2;

(3)试管①中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

(4)通过推导可知,向试管③滴加的溶液溶质可能是NaOH或Ca(OH)2.

故答案为:(1)化合物;(2)CO2;(3)Ca(OH)2+Na2CO3=CaCO3↓+2NaOH;(4)NaOH,Ca(OH)2.

【分析】根据甲、乙、丙、丁都是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已知它们由H、O、C、Cl、Na、Ca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丙与甲、乙、丁都能发生反应,结合题中所给元素,猜想四种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碳酸钙等,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按图所示相互滴加,现象为:①产生白色沉淀,②有气泡冒出,③无明显现象,所以甲、丙是酸和碳酸盐,甲、乙是碳酸盐和氢氧化钙,所以甲是碳酸钠,乙是氢氧化钙,丙是盐酸,丁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然后进行验证即可.11、3.36×10584%【分析】【解答】解:由ρ=得水的质量为m=ρV=1.0×103kg/m3×1×10﹣3m3=1kg

则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1kg×(100℃﹣20℃)=3.36×105J;

消耗的电能W=Pt=2000W×200s=4×105J;

电水壶加热的效率η=×100%=×100%=84%;

故答案为3.36×105;84%.

【分析】由热量公式Q=cm△t计算吸收的热量,根据W=Pt可以求消耗的电能,再利用效率公式η=×100%计算效率.12、右变小【分析】【解答】解:

①电源电压为U=4×1.5V=6V,灯泡额定电压为U额=3.8V,所以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0=6V﹣3.8V=2.2V.

题目中电压表示数为2V;低于2.2V,说明灯泡两端电压偏高,所以滑动变阻器滑片要向右移动,增大接入电路的电阻,使变阻器两端电压升高,从而使灯泡两端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

②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增大,电路总电阻增大,电源电压不变,由公式I=知;电流减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小.

故答案为:右;变小.

【分析】①要使灯泡正常发光;两端电压必须等于额定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确定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

②电源电压一定,电路电流决定于电路电阻的变化.13、原始大气|闪电|氨基酸|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小分子无机物合成小分子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化学进化说【分析】【分析】米勒模拟实验是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195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在其导师尤利指导下完成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该实验不能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米勒实验有力的支持了化学进化说.

故答案为:原始大气;闪电;氨基酸;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小分子无机物合成小分子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化学进化说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4、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4题,共28分)15、解:

【分析】【解答】解:由图可知;O为支点,重物G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方向竖直向下,由支点向阻力作用线引垂线即为阻力臂;

OM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长,力最小,过M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