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16个主要变更点_第1页
新旧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16个主要变更点_第2页
新旧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16个主要变更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旧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16个主要变更点

新旧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16个主要变更点

1、复苏流程图

旧版:按评估呼吸、心率的次序排列

新版:是单线竖排,简洁明了,更能体现在2min内完成1个重症窒息复苏的ABCD4个步骤(见指南)

2、第1个30s的复苏内容

旧版:初步复苏及开始评估(包括呼吸、心率和肤色)

新版:快速评估+初步复苏+开始评估(包括呼吸、心率和肤色)

3、快速评估

旧版:无

新版:出生后数秒钟内需进行“快速评估”(即羊水清?有呼吸或哭声?肌张力好?肤色红润?足月妊娠?)提出“有活力”和“无活力”的概念,是针对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是否需要气管插管气管内吸引胎粪。

4、胎粪吸引指征

旧版:羊水胎粪污染黏稠或III度

新版:羊水胎粪污染,不管其稠或稀,如新生儿有活力(呼吸规则或哭声响亮、肌张力好、肤色红润)不需要气管插管吸引;如新生儿无活力(3条中有1条不好)则立即置于保暖台摆正体位气管插管吸引胎粪

5、胎粪吸引方法

旧版:国外采用胎粪吸引管直接连接气管导管吸引,而国内多数医院用气管导管内吸引管吸引,后者因管腔狭窄粗胎粪颗粒不易吸出而不宜推广

新版:强调推荐“胎粪吸引管”吸引胎粪。吸引时复苏者用右手食指将气管导管固定在新生儿的上颚,左手食指按压胎粪吸引管的手控口使其产生负压,边退气管导管边吸引,3~5s将气管导管撤出。如需要重复插管再吸引。

6、初步复苏

旧版:5个步骤:保暖、体位、擦干、吸引及刺激

新版:保暖、体位、吸引、擦干及刺激。因擦干本身是一种刺激,调整至吸引后是适宜的

7、空气与纯氧

旧版:用纯氧复苏

新版:承认新生儿复苏时用21%氧气(空气)的有效性。保留使用100%氧气的建议。要求尽早停止给氧

8、喉面罩气道

旧版:未提及

新版:如气囊面罩无效或气管插管失败,喉面罩气道可作为建立气道的有效方法

9、胸外按压指征

旧版:无心率或30s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60~80次/min不增快者

新版:无心率或30s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持续<60次/min

10、心外按压深度

旧版:1.3~1.9cm(国内为1.5~2.0cm)

新版:为前后胸直径的1/3

11、气管导管唇端距离

旧版:体重1、2、3kg分别为7、8、9cm

新版:体重1、2、3kg分别为6~7、7~8、8~9cm(国内为6、7、8cm见指南)

12、副肾上腺素使用指证

旧版:在至少30s用100%氧充分正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后心率仍在<80次/min或无心率

新版:在30s用100%氧充分正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配合后心率仍<60次/min

13、给药途径

旧版:气管导管内

新版:气管导管内;脐静脉导管

14、扩容药物

旧版:全血、5%白蛋白、生理盐水

新版:推荐生理盐水,大量失血需要输入Rh阴性的O型血红细胞。国内指南提出输入与新生儿交叉配血阴性的同型血

15、纳络酮用药指证

旧版:作为窒息复苏4个药物之一(1)严重呼吸抑制(2)其母在分娩前4h内有用麻醉药史

新版:从4个复苏药中撤除,而在特殊情况章内提出:(1)在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及肤色已恢复仍有严重呼吸抑制(2)其母分娩前4h内有用麻醉药史

16、Robin综合征的干预

旧版:插入口腔气道经口通气

新版:俯卧位,经鼻腔插入12F吸引管或2.5mm气管导管,管端置于后咽深部或使用喉面罩气道

17、特殊情况

旧版:无

新版:(1)复苏并发症和导致特殊情况;(2)接受复苏的新生儿多器官损害的监察;(3)早产儿特殊问题;(4)有关复苏的伦理问题等eastmanhero2005-9-1407:07新生儿窒息复苏新观点

:P教程及国际指南所赋于的新内容更使复苏规范化、符合临床实践,主要的新内容、新观点归纳如下:

1.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的改变(见指南)更能反映ABCDE复苏原则,图中(A)(B)(C)(D)

4个30s顺序地呈现复苏一个严重窒息的新生儿所需经历的四个复苏阶段:(1)通畅气道(2)提供正压人工呼吸(气囊面罩或气管插管)(3)施行胸外按压(4)注入肾上腺素。

2.流程图内第1个30s即出生后需进行“快速评估”,提出“有活力”和“无活力”的概念,是针对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是否气管插管气管吸引胎粪问题,如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有活力(呼吸规则或哭声响亮、肌张力好、肤色红润)不需要作气管插管;新生儿无活力(3条中有1条不好)则立即将新生儿置于开放暖箱保暖下摆正体位(可先不擦干)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吸引胎粪,吸引后完成初步复苏再“评估”呼吸、心率和肤色。“快速评估”及“评估”开始的时间为30s。原来按顺序评评估:呼吸、心率、肤色;改变为依靠操作者的经验排序和决定先后顺序。

3.用胎粪吸引管一端直接连接气管导管接口,另一端连接低压吸引器。吸引时复苏者用右手食指将气管导管固定在新生儿的上颚,左手食指按压胎粪吸引管的手控口,吸引时使其产生负压,边退气管导管边吸引,3~5s将气管导管撤出。如需要重复插管再吸引。

4.建立充分的通气是首要问题,关于用空气或纯氧的问题指南变更:承认新生儿复苏时用21%氧气的有效性。保留使用100%氧气的建议。要求及早停止给氧。如气囊面罩无效或气管插管失败,可用喉面罩气道作为建立气道的有效方法。呼出CO2的检测对气管插管成功的再次确认非常有用。

5.胸外按压指征:30s正压人工呼吸后仍无心率或心率持续<60次/min。按压深度为前后胸直径的1/3。

6.药物、扩容:新生儿出现心动过缓通常是因为肺部充盈不充分或严重缺氧,而此时最重要的步骤是充分的正压人工呼吸。在至少30s的充分正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后,如心率持续<60次/min,应注入0.1~0.3ml/kg的1:10000肾上腺素。急救扩容可使用等渗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与患儿配血阴性的同型血或Rh阴性的O型血红细胞。骨内输入可作为药物/扩容剂输入的一个途径。

7.麻醉剂拮抗剂纳络酮从复苏常规用药中除去而放至特殊用药章。纳络酮对无呼吸的新生儿不应当是首选治疗方法,应先给正压人工呼吸。应用纳络酮需两个指征同时出现:(1)正压人工呼吸使心率和肤色恢复正常后,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2)母亲分娩前4h有注射过麻醉药史。

8.正压人工呼吸不能产生肺部充分通气的诊断和处置:提出(1)气道机械性阻塞:除胎粪阻塞外有后鼻孔闭锁、Robin综合征及喉蹼等(2)肺功能损伤:气胸、胸腔积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