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某同学为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设置了如图装置两组。甲组中A处放置一定质量的马铃薯块茎(厌氧呼吸产物为乳酸),B中装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乙组中A处放置等量的马铃薯块茎,B中装有等量的蒸馏水。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不考虑气体水溶性;温度等因素对液滴移动的影响,设底物为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需氧呼吸的产物有H2O、CO2和酒精B.甲组液滴的移动情况可反映马铃薯块茎呼吸产生的CO2量C.甲、乙两组液滴均可以左移或不移动D.若甲组液滴左移,乙组液滴不移动,不能确定马铃薯块茎的呼吸方式2、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所有的生物体来说,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B.细胞的寿命与细胞的分裂能力呈负相关,寿命越短分裂能力越强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的现象,与环境因素无关D.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3、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河豚肝脏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下图中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④4、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图像,染色体数目与该植物体细胞相比加倍的是()

A.AB.BC.CD.D5、下列物质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A.糖蛋白——识别与信息交流B.五碳糖——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C.脱氧核糖核酸——携带遗传信息D.胆固醇——构成生物膜6、某无土栽培的培养液中含有Mg2+、K+、Ca2+、Fe2+,其浓度都是0.1mol·L-1,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剩余最多的是()A.Fe2+B.Mg2+C.K+D.Ca2+7、新冠病毒仅由蛋白质外壳和RNA构成,具有很强的传染力。下列物质不参与构成新冠病毒的是()A.核糖核苷酸B.脱氧核苷酸C.氨基酸D.磷酸8、高等植物体内的的筛管是光合产物的运输通道。光合产物以蔗糖的形式从叶肉细胞移动到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再逐步运输到植物体其他部位。其中蔗糖从叶肉细胞移动到SECC的具体过程为: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一定方式运输至韧皮薄壁细胞(图1),再经膜上的单向载体W顺浓度梯度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中,最后再从细胞外空间进SECC中(图2)。对此过程,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蔗糖由叶肉细胞运输至韧皮薄壁细胞的过程是通过胞间连丝完成的B.蔗糖由韧皮薄壁细胞运输至细胞外空间的方式为协助扩散C.蔗糖由细胞外空间运输至SECC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D.与野生型相比,H+泵功能缺失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将积累更多的蔗糖9、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C.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其在细胞鲜重中的含量总是最多的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常见的多糖有______。11、糖类可以分为______几类。12、细胞衰老的特征。

①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___________;细胞核:体积___________,核膜内折,染色质___________、染色___________;细胞质:水分___________,细胞萎缩,体积____________。

②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_____________,呼吸速率___________,新陈代谢速率______________。

③细胞内的色素逐渐_____________,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13、新陈代谢:_____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_____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_____。

活化能:分子从_____转变为____所需要的_____。

酶:是_____(来源)所产生的具有_____作用的一类_____。(酶的作用:_____,提高化学反应速率)14、巴斯德之前,许多化学家认为发酵是纯__________,与___________无关。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Ca、Mg、Fe、Mn、Cu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A.正确B.错误16、降低光照将直接影响到光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暗反应;改变CO2浓度则直接影响暗反应的进行。()A.正确B.错误17、虽然红细胞没有具膜细胞器,但将其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也能发生渗透作用()A.正确B.错误18、ATP是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A.正确B.错误19、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A.正确B.错误20、减数分裂与一般有丝分裂相比,染色体变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A.正确B.错误21、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7分)2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人认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请补充完善实验。

实验步骤: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若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

①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3、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要离开原位发生侵袭转移,首先就得突破细胞外基质,肿瘤细胞产生降解基质的蛋白酶是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基础。已知图中U-PA和t-PA是蛋白水解酶中的一种,U-PAR为U-PA的膜受体。请据图回答:

(1)U-PA和t-PA可将无活性的纤溶酶原催化为有活性的纤溶酶,纤溶酶可以直接分解细胞外基质,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2)研究表明,U-PA和U-PAR的信号功能不需要U-PA的蛋白水解酶活性,重要的是U-PA与U-PAR的结合。据此可以说明U-PA还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

(3)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而端粒酶的主要作用是保持端粒的结构稳定和细胞的增殖活性,据此推测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较__________。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

(4)由以上信息可以推测出抗肿瘤侵袭转移治疗的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点)24、下图是关于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以及核酸的结构图。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有机物中共同含有的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_______。燃烧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其耗氧量不同,因此对于油料作物种子在播种时应该________(深/浅)播。

(2)小麦细胞中的DNA与图1中的c相比,在分子结构上的特点是特有的五碳糖是________;写出图2中画圈部分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b结构多样的原因是:__________;其功能有__________。25、下图一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单体和功能关系图,其中甲、乙代表元素,a、b;c、d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I、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二和图三为某两种单体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乙代表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

(2)图一中单体a指的是_____。物质V是_____;它在动物体内除了作为储能物质外,还有保温等功能。

(3)图二表示图一中Ⅱ、Ⅲ的单体,其名称是_____,如果它是构成DNA的单体,则f代表的结构名称是_____。

(4)图三分子是氨基酸,单体通过_____反应形成大分子。在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有21种,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基的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分子_____千差万别,导致蛋白质功能多样。26、玉米植株高大,叶窄长,需氮肥多;大豆植株矮小,叶小而平展,需磷肥多。玉米光合作用部分途径如图1,大豆光合作用部分途径如图2,生产上往往将二者间作(如图3)。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玉米产量间作时比单作时显著提高,而大豆产量间作时比单作时略有下降。为探究其原因,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当其他条件均适宜时,玉米和大豆在不同光照强度和叶面CO2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分别如图4;图5(注:光照强度用PPFD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图2可推测,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H]和ATP在___________细胞中被利用;玉米对CO2利用率比大豆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酶能增强其对CO2的固定能力。

(2)研究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时,玉米能从大豆的根际环境中获得部分氮,这种对氮元素竞争的结果,可刺激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作物吸收的氮可用于合成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等物质;从而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

(3)与单作相比,间作可使玉米获得更多的___________,使其产量增高;大豆间作产量略低于单作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

(4)田间作物种植提倡“正其行,通其风”,能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5)据图4、5可知,当叶面CO2浓度超过400(μmolmol)时,限制玉米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外界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叶面CO2浓度为600(μmol·mol')时,用PPFD-600光照强度分别照射玉米与大豆10小时,___________积累的有机物相对更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

分析题干及实验装置图:甲组中B处放一定量NaOH溶液;种子进行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液滴移动是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结果,因此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量;乙组实验B处放等量蒸馏水,其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因此液滴移动的距离是产生二氧化碳量和消耗氧气量的差值。

【详解】

A、马铃薯块茎需氧呼吸的产物是H2O、CO2,A错误;B、由于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甲组液滴移动的量可代表马铃薯块茎呼吸消耗O2的量;B错误;C;甲组液滴可以左移或不移动,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乙组液滴可以不移动,但不会左移,C错误;D、若甲组液滴左移,说马铃薯块茎进行了有氧呼吸,乙组液滴不移动,据此只能确定马铃薯进行了有氧呼吸,但不能确定其是否进行无氧呼吸,因此不能确定马铃薯块茎的呼吸方式,D正确。故选:D。

【点睛】

易错点:甜菜块根、马铃薯块茎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与气体没有关系。2、D【分析】【分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

A;对多细胞的生物体来说;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A错误;

B;细胞的寿命与分裂能力无关;B错误;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的现象;但也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环境不利于细胞生存的情况下,细胞凋亡的速度快,C错误;

D;衰老细胞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D。3、B【分析】【分析】

图中①是线粒体;②是叶绿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是中心体;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详解】

动物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所以在河豚肝脏细胞中存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细胞器,因此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图中①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中心体等亚显微结构,故A、C、D错,选B。

【点睛】

1;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显微结构;显微结构一般包括: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核、细胞壁、染色体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亚显微结构,细胞中的细胞器均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

2、植物细胞特有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4、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A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该植物体细胞相比加倍是有丝分裂后期,由于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引起的。图中A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D。5、B【分析】【分析】

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与脱氧核糖是构成核酸的成分,多糖主要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详解】

A、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表面,具有识别与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

B、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物质,不能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B错误;

C、脱氧核糖核酸即DNA分子,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C正确;

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D正确。

故选B。6、A【分析】【分析】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快速记忆: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P、S、K、Ca、Mg属于大量元素,其余属于微量元素,只需记住9种大量元素,其余则为微量元素。

【详解】

Fe属于微量元素,植物需求量较少,故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剩余最多,A正确。

故选A。7、B【分析】【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主要成分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

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需要核糖核苷酸参与构成新冠病毒,A错误;

B;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新冠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因此不需要脱氧核苷酸参与构成新冠病毒,B正确;

C;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需要氨基酸参与构成新冠病毒,C错误;

D;新冠病毒的RNA需要磷酸作为合成的原料;因此参与构成新冠病毒,D错误。

故选B。

【点睛】8、C【分析】【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光合产物进入筛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通过胞间连丝的形式进行;另一种方式共分为三个阶段。

【详解】

A;结合题意可知;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不同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运输至韧皮薄壁细胞,A正确;

B;结合题意分析;蔗糖经W载体由韧皮薄壁细胞运输到细胞外过程中,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且由题意“韧皮薄壁细胞中的蔗糖由膜上的单向载体W顺浓度梯度转运”可知运输方向为顺浓度梯度,故方式为协助扩散,B正确;

C、由图2可知:由H+泵形成的跨膜H+浓度差有助于将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转运进SE-CC中,所以蔗糖由细胞外空间运输至SECC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H+浓度差形成的势能;C错误;

D、H+泵是将叶肉细胞中的蔗糖转运进SE-CC中的重要载体,H+泵功能缺失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蔗糖;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要求考生识记常见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能结合题干信息分析作答。9、C【分析】试题分析:虽然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人体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如缺Se导致的克山病,A错误;不同生物体内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B错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和微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两大类,C正确;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O是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内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淀粉、糖原、纤维素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单糖、二糖、多糖12、略

【解析】①.降低②.增大③.收缩④.加深⑤.减少⑥.变小⑦.降低⑧.减慢⑨.减慢⑩.沉积13、略

【解析】①.细胞代谢②.细胞③.许多化学反应④.常态⑤.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⑥.能量⑦.活细胞⑧.催化⑨.有机物⑩.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14、略

【解析】①.化学过程②.生命活动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B【分析】【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详解】

Ca、Mg是大量元素。故题干说法错误。16、A【分析】略17、A【分析】【详解】

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1)浓度差;(2)具有半透膜。

2、红细胞虽然没有具膜细胞器,但是将其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红细胞膜内和外界溶液形成一定的浓度差,红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即半透膜,因此可以发生渗透作用,故正确。18、B【分析】【分析】

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代表普通化学键。)ATP的分子中的特殊化学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这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一般是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详解】

ATP是为细胞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即ATP是一种物质,而不是能量;所以错误。19、B【分析】【详解】

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包括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而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不生成ATP,错误。20、A【分析】略21、B【分析】【详解】

叶绿体中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也能用于光合作用,故错误。四、实验题(共1题,共7分)22、略

【分析】

试题分析:⑶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细胞壁的成分是否含有蛋白质和糖类;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若既出现砖红色沉淀又出现紫色,说明蛋白质和糖类都有;既没有砖红色沉淀又没有紫色,说明蛋白质和糖类都没有;出现其中一种颜色,就含有相应的物质。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设计实验的步骤,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解析】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并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若A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有蛋白质。

若A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中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蛋白质;不含糖类。

若A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中不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既不含糖类;也不含有蛋白质。

五、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3、略

【分析】【分析】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分裂增殖:永生不死细胞;(2)形态结构变化:扁平变为球形;(3)细胞物质改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4)正常功能丧失;(5)新陈代谢异常: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6)引发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7)可以种间移植。

(1)

从图中可以看出;纤溶酶可以直接将细胞外基质分解,同时也可以将没有活性的金属蛋白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金属蛋白酶,将细胞外基质分解。

(2)

U-PA与U-PAR的结合体现了其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3)

根据题干信息“端粒酶的主要作用是保持端粒的结构稳定和细胞的增殖活性”;而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所以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较高;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

(4)

由于肿瘤细胞要发生侵袭转移,首先就得突破细胞外基质,而纤溶酶可以将细胞外基质分解,U-PA和t-PA可以激活纤溶酶,所以可以通过干扰U-PA/U-PAR的结合抑制U-PA的活性;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分解或抑制纤溶酶原分解为纤溶酶/抑制纤溶酶的活性或抑制金属蛋白酶原的分解/抑制金属蛋白酶的活性或抑制端粒酶的活性等。【解析】(1)激活没有活性的金属蛋白酶原成活性形式的金属蛋白酶。

(2)信息传递。

(3)高糖蛋白。

(4)通过干扰U-PA/U-PAR的结合抑制U-PA的活性;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分解(抑制纤溶酶原分解为纤溶酶/抑制纤溶酶的活性/抑制金属蛋白酶原的分解/抑制金属蛋白酶的活性);抑制端粒酶的活性等24、略

【分析】【分析】

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a可能是脂肪、磷脂、固醇;b是蛋白质;c是RNA。

【详解】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还含有S、P;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是C、H、O;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脂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有的还含有N、P,故C、H、O是脂质、糖类、蛋白质和核酸都含有的化学元素。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脂肪含H量更多,燃烧时脂肪的耗氧量更多,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高,脂肪中氢的比例高,氧的比例低,种子有氧呼吸会消耗更多的氧气,浅播时氧气供应充足,因此对于油料作物种子在播种时应该浅播。

(2)c是RNA;DNA分子结构上的特点是特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胸腺嘧啶);图2表示DNA分子一条链,画圈部分结构的名称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b是蛋白质,其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的功能有催化、调节、运输、免疫、组成细胞和生物体。【解析】(1)C;H、O浅。

(2)脱氧核糖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3)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的空间结构不同催化、调节、运输、免疫、组成细胞和生物体25、略

【分析】【分析】

据图一分析,Ⅰ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表示糖类,基本组成单位a表示葡萄糖,组成元素为C、H、O,在小麦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表示DNA,基本单位b表示脱氧核苷酸;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表示RNA,基本单位c表示核糖核苷酸;组成元素为C;H、O、N、P;甲基绿可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Ⅳ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表示蛋白质,基本单位d是氨基酸;组成元素至少为C、H、O、N。图二表示核苷酸、图三表示氨基酸结构通式。(1)

由分析可知,b脱氧核苷酸;元素组成为C;H、O、N、P,d是氨基酸,元素组成为C、H、O、N,因此可推得甲为N、P,乙为N。

(2)

由分析可知;a是葡萄糖。物质V是储能物质脂肪,其除了作为储能物质外,还能为动物保温。

(3)

由分析可知;图二表示核苷酸,是Ⅱ;Ⅲ的单体。在构成DNA的核苷酸中,f是脱氧核糖。

(4)

由分析可知;图三表示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大分子蛋白质(多肽)。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