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下列有关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B.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C.蝉一生蜕皮4~5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D.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是一种繁殖行为2、跳蝻是蝗虫的幼虫,他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A.形态结构不同B.生活习性不同C.身体D.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3、下列有关襄阳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两年三熟B.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主要糖料作物是甜菜D.盛产甘蔗、苹果、芒果、椰子、梨等水果4、海蜇它属于()A.原生动物B.腔肠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5、下列各项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长的生态球是()

A.AB.BC.CD.D6、“病从口入”指的是哪一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A.血液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消化道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7、下列哪种运动方式的动物不具有骨骼?()A.爬行B.飞行C.蠕动D.奔跑8、如图是大肠杆菌示意图,分析其细胞结构,联系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B.所有的细菌都有结构②C.⑤不是真正的细胞核,但其内部有遗传物质D.大肠杆菌通过产生芽孢的方式繁殖后代9、下列关于青春期说法正确的是()A.身高体重不再增加B.变声期间要避免大喊大叫C.长“青春痘”才算进入青春期D.萌动性意识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下列营养物质中;大肠;小肠都能吸收的是()

A.葡萄糖;氨基酸。

B.甘油;脂肪酸。

C.氨基酸;脂肪酸。

D.无机盐;维生素。

11、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这是因为()A.细菌生活不需要氧气B.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C.细菌在逆境下可形成芽孢D.细菌不能分解有机物12、埃及90%的国土面积为沙漠,因而人口大多集中分布于A.尼罗河下游河谷平原B.红海沿岸C.尼罗河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D.西奈半岛13、同学们正在处于青春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青春痘”才算进入青春期B.性意识萌动是不正常的心理变化C.出现矛盾时主动找父母寻求帮助D.男女相处有礼有节,建立真正的友谊14、鸟类比鱼类、两栖类、复杂而高等,在繁殖上表现为()A.体外受精B.卵生C.体内受精D.具有筑巢、孵卵、育雏行为15、下列关于人的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父子之间存在着变异B.双胞胎之间不存在变异C.兄妹之间存在着变异D.生物的变异是个别现象16、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C.相对性状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17、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是()

A.实验法。

B.类似法。

C.比较法。

D.证明法。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8、(1)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2)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3)“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外骨骼。()(4)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19、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核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为一类.该同学分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的有无.20、36、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____向____进化的过渡类型。21、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____.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22、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和胎儿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3]指____,它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____.

(2)由胚胎的部分组织与子宫壁共同构成的结构[2]叫____.

(3)胚胎是由____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____,胚胎在子宫内继续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和____从母体血液中获得;同时将代谢废物排到母体血液中.

23、(1)在什么地方容易采到蘑菇?____

(2)这说明了真菌适于生活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24、【题文】卵黄是鸟卵的细胞核。()25、当你拿第一枝玫瑰时,被刺扎了一下,你会快速缩回手,这属于____反射。于是你拿第二枝玫瑰时会很小心,不被扎到,这属于____反射(填条件反射或者非条件反射)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6、丰收季节,农民晒粮是一种好的保藏方法.______.(判断对错)27、行为的发生是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28、对动物园中的珍稀动物进行保护属于就地保护。()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6分)29、(5分)请参照图一,结合躯体运动的形成,对图二进行解读:(1)1是支点,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____;2是,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____。(2)3表示外界作用力,在躯体运动时相当于运动时,骨骼肌的,这是骨骼肌在____系统的支配下收缩产生的。30、如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请据图回答:(每空或每问1分,共8分)⑴该生态系统最终能量来源是,其中的有机物是生产者通过制造的。⑵水草、浮萍、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鱼、虾、河蚌等动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生物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⑶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鱼(肉食性的鱼类),则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的数量会有什么变化?答:31、膝跳反射是人体最基本的反射,在临床上常用于诊断患者的神经系统是否受损或患病。右为该反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B]是____,[B]和[D]的功能都是。(2)用橡皮槌敲击[E]处,小腿弹起和感觉被敲打先后的顺序是。(3)被敲打的感觉是神经冲动沿着脊髓[]____传到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若受试者已有思想准备,他就能按自己的意愿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这说明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蝉的发育过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蝉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解答】A.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错误;

B.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正确;

C.蝉一生蜕皮4~5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正确;

D.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目的是为了求偶,属于一种繁殖行为,正确。

故选A。【解析】A2、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蝗虫的发育特点,解答时可以从蝗虫的发育过程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跳蝻是蝗虫的幼虫,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若虫身体较小,没有翅膀,不会飞,生殖器官没有成熟等。故选D。【解析】D3、B【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要理解记忆。襄阳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作物可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盛产柑橘等亚热带水果。依据题意,故选B。【解析】B4、B【分析】解:海蜇生活在海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

故选:B.

腔肠动物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只要熟练掌握了不同类群的动物的主要特征,即可正确解答.【解析】B5、C【分析】解:A;这个生态球中只有鱼;鱼要呼吸,需要氧气,还要获取营养物质,都无法得到,所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时间不会很长。不正确。

B;这个生态球有鱼;水生植物等生物,但植物在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鱼提供氧气和养料,反而和鱼争夺氧气。所以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短。不正确。

C;这个生态球里面有鱼、水生植物;并在阳光下,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为鱼提供营养物质和呼吸所需的氧气。所以能相对稳定的时间最长。正确。

D;生态球直接方在黑暗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于鱼争夺氧气,相对稳定的时间也很短。不正确。

故选:C。

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据此解答.

此题的解答要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解析】C6、C【分析】解: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

消化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如: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蛔虫病、脊髓灰质炎等.

血液传染病:是指病原体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进行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乙型肝炎、艾滋病.

体表传染病:指病原体通过皮肤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狂犬病;血吸虫病破伤风、沙眼、癣.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像细菌性痢疾等消化道类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饮食传播,因此注意饮食卫生等对于预防此类传染病很重要,注意饮食卫生等切断传播途径,所以我们常说:病从口入,这指的是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故选:C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四种传染病的类型和传播途径进行区分辨别.【解析】C7、C【分析】解:A;爬行的动物具有骨骼;如蝗虫的外骨骼、爬行动物的有骨骼,A不正确;

B;飞行的动物具有骨骼;如鸟类的翅膀,蝙蝠的前后肢之间的皮膜,B不正确;

C;蠕动的动物不具有骨骼;如蚯蚓,C正确;

D;奔跑的动物具有骨骼如野兔等;D不正确。

故选:C。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动,动物的运动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作为基础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解析】C8、C【分析】解:A;大肠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寄生。错误。

B;有的细菌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②荚膜。错误。

C;⑤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其内部有遗传物质,正确。

D;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不是生殖细胞。错误。

故选:C。

图中:①鞭毛;②荚膜、③细胞壁、④细胞膜、⑤DNA集中的区域、⑥细胞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的结构特点。【解析】C9、B【分析】【解答】A;进入青春期以后;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A错误;

B;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出现变声现象,男女变声的过程约持续6一8个月,此期间要避免大喊大叫,少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声带发生病变.声带位于呼吸道的喉部,B正确;

C;长青春痘是受青春期激素分泌的影响引起的;不是进入青春期的标志,C错误;

D;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是正常的心理变化,D错误.

故选:B.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BD【分析】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人体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不同;口腔;咽和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胃内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少量的酒精;小肠能吸收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所以小肠、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无机盐和维生素.

故选B;D.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营养成分的吸收;首先明确的是什么是营养物质的吸收.

11、BC【分析】解: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个体小,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故选:BC.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1)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2)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需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

(3)不同种类还需特定的生存条件.例如有些细菌生活中需要氧气;称为好氧细菌;有些细菌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称为厌氧细菌.

熟记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时可以从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步骤方面来考虑.【解析】【答案】BC12、A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埃及人口的分布。埃及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所以人口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平原地区和尼罗河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地区,AC对,BD错。故选AC。【解析】AC13、CD【分析】解:A;长青春痘是受青春期激素分泌的影响引起的;不是进入青春期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B;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是正常的心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在青春期出现了心理矛盾;可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不要闷在心中,否则时间长了会导致心理疾病.符合题意.

D;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随着身体形态和生理的急剧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不论同性还是异性之间,都应互相尊重,协作互助,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同学友谊.符合题意.

故选:CD

此题是考查青春期发育特征的选择题;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据此答题.

青春期发育的特征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解析】CD14、CD【分析】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6个阶段;必须有的阶段是:求偶;交配、产卵、鸟类经过求偶交配成功后,在体内受精并产下大型的具有坚硬外壳的卵。同时鸟类具有筑巢、孵卵和育雏的行为,而鱼类、两栖类动物都是体外受精,不具有筑巢、孵卵等行为,可见CD正确。

故选:CD。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这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者复杂的繁殖行为,据此答题.

关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题目,较为简单,只要认真就不会出错.【解析】CD15、AC【分析】解:A;父子之间存在着变异;A正确;

B;双胞胎之间也存在变异;B错误;

C;兄妹之间存在着变异;C正确;

D;生物的变异是普存在的;是生物的特征之一,D错误。

故选:AC。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概念。【解析】AC16、BC【分析】试题分析: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有的是显性性状如双眼皮,有的是隐性性状如单眼皮,故不符合题意;B、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只有当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显性性状的表现率要远远大于隐性性状的表现率,因此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形性状,故符合题意;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如人的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和双眼皮是显性性状,故符合题意;D、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如父母都是双眼皮Aa,子女可能有单眼皮,因此隐性性状在子一代中也能表现出来,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C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析】【答案】BC17、AC【分析】

比较法和实验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证明法是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生物进化需要逻辑推理,但不是基本方法.类似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解答时从比较法;实验法切入。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8、(1)√(2)×(3)√(4)√【分析】(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节肢动物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昆虫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解答】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种数超过100万种,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故本题说法正确。(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栖类动物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两栖类动物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大多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故说法错误。(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节肢动物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解答】蝉属于昆虫,身体的外面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蝉的生活,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所以,“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外骨骼。故本题说法正确。(4)【分析】本题考查爬行动物和鸟类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爬行动物和鸟类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受精卵较大,卵内的养料较多,且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体。因此,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故本题说法正确。

【解析】(1)√(2)×(3)√(4)√19、种子【分析】解: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贯众;海带和葫芦藓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水稻、苹果和松树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所以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核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为一类.该同学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种子的有无.

故答案为:种子.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据此解答.

植物分类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能灵活地对植物进行分类..【解析】种子20、水生;陆生【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进化历程和两栖类动物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植物进化树进行分析解答。【解答】如图生命树。

可见,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有时生活在陆地上,有时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可见,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解析】水生;陆生21、略

【分析】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骨骼肌、骨、关节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故答案为:运动;骨骼;肌肉。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22、略

【分析】

(1)图中3是卵巢;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2)由胚胎的部分组织与子宫壁共同构成的结构[2]叫胎盘.

(3)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故答案为:(1)卵巢;雌性激素.

(2)胚盘.

(3)受精卵;卵黄;胚盘;脐带.

【解析】【答案】根据人的胚胎的发育过程分析解答;较为基础.

23、略

【分析】

蘑菇属于真菌,其细胞中无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同时蘑菇的生长和繁殖还需要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因此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细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故答案为: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2)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了真菌的生活条件;结合真菌的细胞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2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鸟卵的结构中;卵壳较硬,上面有气孔,保护卵细胞,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卵黄相当于细胞质,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鸟卵的结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鸟卵的结构,可结合鸟卵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记忆。【解析】【答案】错25、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分析】【解答】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当你拿第一枝玫瑰时,被刺扎了一下,你会快速缩回手,表明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无意识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拿第二枝玫瑰时会很小心,不被扎到,这是在拿第一枝被刺扎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注意了),属于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学生应该记住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6、√【分析】解:种子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种子的呼吸作用强,消耗的有机物多,不利于种子的贮藏;晒粮可以减少粮食内的水分,抑制粮食的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种子的寿命.因此丰收季节,农民晒粮是一种好的保藏方法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种子是幼小的植物体;具有生命力,在贮藏过程中要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要消耗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因此在种子的贮藏过程中要设法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储存粮食的最佳环境以及原理.【解析】√27、√【分析】试题分析:动物行为是指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如繁殖行为是受激素调节的,鸟类的迁徙由动物体内神经系统和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一种本能,故题干的说法正确【解析】【答案】√28、×【分析】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对动物园中的珍稀动物进行保护属于迁地保护.故答案为:×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解析】【答案】×五、综合题(共3题,共6分)29、略

【分析】试题分析: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