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66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中所写的人物是()A.郦道元B.孙武C.屈原D.华佗2、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存在了800多年。有一件事成为西周历史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事是()A.西周分封制B.烽火戏诸侯C.“国人暴动”D.周平王东迁3、下列关于元昊治国措施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创制西夏文字B.发展农牧经济,鼓励垦荒C.仿唐宋制度设置行政机构D.开发东北地区,使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4、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所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B.统一全国C.定国号为元D.灭亡南宋5、著名历史学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先生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导致南宋政府外贸收入增加的原因有()①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②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③国家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发达④海外贸易发达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科举制的的诞生是隋朝的一个重要的创举,其主要作用有()A.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B.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C.使有才能的人由此参政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7、“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8、下列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小麦B.水稻C.玉米D.粟9、下列属于春秋时期著名霸主的有()A.齐桓公B.秦穆公C.晋文公D.楚庄王10、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体现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是()A.国家承认土地买卖,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建立县制11、小东同学在学习“美国的诞生”一课;分析了独立战争爆发前的社会矛盾,请你把横线部分补充完整()
A.政治B.经济C.种族D.民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2、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改国号____;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仍以____为国号;222年,孙权称王,国号____,三国鼎立局面形成。13、26、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有顾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____清朝中后期以微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它剧种的一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____1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朝开始。15、,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16、半坡聚落发现于____,距今约6000多年,是____最具代表的氏族部落,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半坡居民的房屋是____,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是____,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17、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的生产工具中,最重要的是耕作用的______和灌溉用的______。18、春秋时期的首位霸主是____。东汉的建立者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19、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0、【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成功盘踞台湾多年;以海涛为巢穴后因海滨各处奸民商贩,潜为资助故严立通海之禁。”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根据材料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两则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
(2)综合两则材料分析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4分)
(3)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4分)21、【题文】(12分)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4分)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4分)22、23、近年来,一小撮分裂分子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以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让我们用史实来粉碎他们的痴心妄想吧!
(1)汉藏交往历史悠久,流传了许多佳话。唐朝曾两次与西藏联姻,请问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什么?(2)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哪个朝代?(3)清朝为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4)清朝在乾隆年间平定了新疆哪一叛乱?之后设置的管辖新疆的机构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对联中“离骚”、“报楚国”可以判定和屈原有关。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是《离骚》,屈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一心报国,却遭受排挤和打击,最终在汨罗江投江而死。后人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他。考点:屈原点评:本题通过对联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识记屈原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解析】【答案】C2、C【分析】西周的周厉王暴虐无道;独断专行,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赶走,国人暴动成为西周历史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数十年后,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所灭.
故选C.
本题考查国人暴动.
本题考查西周的灭亡,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国人暴动成为西周历史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解析】【答案】C3、D【分析】据所学知;西夏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所以开发东北地区,使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与史实不符,ABC三项的表述都正确.
故选D.
本题以元昊为切入点;考查西夏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西夏统治的相关措施,看清题目要求选错误的一项.【解析】D4、A【分析】经过多年征战;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被毛主席称为“一代天骄”.故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故选A.
本题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为切入点,考查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
注意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解析】A5、C【分析】略【解析】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ABCD【分析】本题考查科举考试的作用。为了便于选拔人才,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能的人由此参政。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故选ABCD。【解析】ABCD7、B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的相关知识,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C是出土于湖北随州的编钟,编钟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A是兵马俑出现于秦朝,所以答案是B、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解析】【答案】B、D8、BD【分析】略。
【解析】BD9、ABCD【分析】春秋时期;由于周室衰微,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乘机争霸,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故选ABCD.
本题考查春秋五霸.
本题以春秋争霸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五霸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ABCD10、AB【分析】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体现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是国家承认土地买卖,允许自由买卖和奖励耕织,C属于军事领域,D属于政治领域.
故选AB.
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解析】AB11、BD【分析】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以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经有13个.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剥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此时统一的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由于经济矛盾和民族矛盾不可调和,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故选BD.
本题以美国的诞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解析】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2、魏汉吴【分析】【分析】该题考查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有关内容。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13、略
【分析】本题考查戏剧的繁荣。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有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剧和汉剧互相融合,形成了京剧。【解析】《牡丹亭》京剧14、夏朝【分析】(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3)商朝时期;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种文字被成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
故答案为:
(1)夏朝。
(2)秦朝。
(3)商朝。
(1)本题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为依托;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知识。
(2)本题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建立的知识。
(3)本题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为依托;考查的是商朝甲骨文的知识。
本题以秦朝、夏朝和甲骨文的历史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夏朝建立、秦朝建立和商朝甲骨文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小题1】夏朝【小题2】秦朝【小题3】商朝15、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解析】【答案】会不会制造工具16、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陶器【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半坡氏族聚落生活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17、略
【分析】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故答案为:
曲辕犁;筒车。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知道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曲辕犁;筒车18、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齐桓公和刘秀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故第一空填齐桓公;第二空可填东汉。【解析】齐桓公;刘秀。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19、√【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本题是正确的,故选T。【解析】T五、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0、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两则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要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从18世纪下半期起,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因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解析】【答案】(1)闭关锁国。(2分)
(2)维护清朝统治。(2分)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从18世纪下半期起,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分)
(3)弊大于利。(2分)因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2分)2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和终点。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到达西亚,最后到达欧洲(大秦)因此,A处填长安,E处填欧洲(大秦)。
(2)本题主要考查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和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佛教是西汉末年(西汉)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蔡伦,他用树皮;破布和旧鱼网等废弃物做原料,造出来的纸质量好、价格便宜。
(3)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及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价值。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是:它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价值是: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围绕其中任意一点展开表述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