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各项与治理沙尘暴有关的是()A.戴防尘口罩B.过度放牧C.大挖中药D.植树造林2、家庭电路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来各用电器都正常工作,当把一个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家里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其原因可能是()A.这个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相接触形成了短路B.插头与这个插座接触不良形成了断路C.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D.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为其两端点).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1A,R2消耗的电功率为lW;当滑片P移动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3A,R2消耗的电功率为1.8W.则当滑片P从a移到b的过程中()

A.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6AB.电压表示数变化了4VC.R1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5W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了6W4、在光下检测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显的原因是()A.光合作用强,吸收了二氧化碳B.光下不进行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抑制了呼吸作用D.光下呼吸作用减弱5、下列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A.青蛙B.白蚁C.麻雀D.鼠妇6、淼淼同学想做一个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实验,现有以下几种植物可供选择,要使实验的结果最明显,他应该选择哪一种?()A.天竺葵B.仙人掌C.雪松D.海带7、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8、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推广公共自行车项目,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便利B.用天然气替代煤、液化石油气,减少酸雨的形成C.大量焚烧秸秆,减少农村秸秆堆放问题D.大力开发氢能、太阳能,减少化石燃料燃烧9、如图1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V时,R甲=0.4ΏC.如图2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总电阻是15ΏD.如图3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4A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做____,该结构的基本功能是____。11、溶液是____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____、____的混合物;溶液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12、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大理石、火柴、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

(1)若补充仪器____和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制取该气体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使容器内湿度____,压强变____,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____时;说明装置不漏气.

(2)若要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需补充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有____.

①请连接A、B,并将装置图2补充完整____;

②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13、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一种常用的溶剂.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

(2)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4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____mL.

(3)如图所示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

①____℃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60℃时,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填一种).

14、小莉家刚买了一台空调,安装时空调应与其它用电器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空调的金属外壳应该____.空调正常工作时,小莉把电水壶接入电路,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了,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短路或____.15、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最后喷出的是____(选填“冷水”、“热水”或“温水”),管内P处的压强与Q处的压强比较哪一个大?答:____大。

16、一块砖的三条边长分别为5cm、10cm、20cm,物重为,分别将它平放、侧放、竖放,三种放法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压强之比为____。17、如图所示,某同学要连接由L1和L2组成的并联电路.若开关S要同时控制两盏灯,应将导线M端接到图中____(选填“A”或“B”)点;若开关S只控制L1,则导线的M端应该接到图中的____(选填“A”或“B”)点.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8、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9、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20、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21、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2、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3、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3分)24、如图所示,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接入家庭电路中,要求:

①同时闭合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电灯才能亮;

②三孔插座单独接入。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8分)25、如图所示;一通电螺旋线管的右端为北极(N)极,且它的右侧有一小磁针,请你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南极(S)及用箭头标出螺线管中的电流I的方向。

26、如丙图所示;a是垂直纸面放置的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请画出能产生感应电流的一种导体运动方向(用箭头表示).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2分)27、过去教材中实验室制氧气;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装置如图所示,从预热到收集满一瓶(250mL)氧气大约8~10分钟,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比较困难,曾有同学去闻自己收集到的氧气,想找找吸氧的感觉,结果却闻到刺激性气味(少量氯酸钾发生副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

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都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治理沙尘暴的具体措施是禁止过度放牧;植树造林,恢复地表植被。

【解答】由于过度放牧;草场超载、植被退化严重;在气候干燥的春季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所以治理沙尘暴的具体措施是:禁止过度放牧,植树造林,恢复地表植被等.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2、C【分析】【解答】A.若是插座处原来有短路;则在没有插入手机充电器之前,电路就已经出现了短路,室内用电器不会正常工作,所以选项A不正确;

B.若是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断路状态;则用电器不工作,不会影响室内其它用电器,所以选项B不正确;

C.若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室内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若不及时断电会发生火灾,所以选项C正确;

D.手机充电器的功率很小;使用后不会导致干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所以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室内用电器全部停止工作;表明干路上的保险丝被熔断了,保险丝被熔断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产生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另一个是发生短路.由生活常识可知,手机充电器的功率比较小,因此造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不会是因干路的总功率过大.

由手机充电器插头插入插座,室内用电器全部停止工作可知,是手机充电器的两个接头短路了.3、D【分析】【解答】解:由图,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根据I=

电流表示数为0.1A,电流最小,电阻最大,可知滑片在b端;

根据P=UI得:

滑动变阻器R2的电压:U2===10V;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R2===10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U=U1+U2;

即:U=0.1A×R1+10V①

当滑片P移动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R2的电压:U2′===6V;

由U=U1′+U2′可得:

U=0.3A×R1+6V②

联立①②解得:R1=20Ω;U=12V;

当P在a端时,R2连入阻值为0,所以电压表示数UV=0;

电流表示数:IA===0.6A;

由前面的计算可知:

当P在b端时,IA′=0.1A;

电压表示数UV′=10V;

由此电流表变化为:△I=IA﹣IA′=0.6A﹣0.1A=0.5A;故A错误;

电压表变化为:△U=VV′﹣UV=10V﹣0=10V;故B错误;

R1消耗的电功率:△P1=IA2R1﹣IA′2R1=(0.6A)2×20Ω﹣(0.1A)2×20Ω=7W;故C错误;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P=U△I=12V×0.5A=6W;故D正确.

【分析】由图R1与R2串联,根据P=UI计算出R2两端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R2的最大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列方程求出电源电压和R1的阻值;

分别求出P在a、b两端时电流表、电压表、R1功率及电路总功率即可得出正确答案.4、D【分析】【解答】在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以至于呼吸作用不明显。

【分析】考查植物的呼吸作用5、B【分析】【解答】ACD;“青蛙”、“麻雀”、“鼠妇”;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具有社会行为;

B;“白蚁”各成员之间都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具有社会行为.

故选:B.

【分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6、A【分析】【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的大蒸腾作用旺盛,叶小蒸腾作用较弱.

【解答】解:天竺葵的叶片表面积较大;蒸腾作用旺盛,有利于观察;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状;雪松的叶退化为针状,叶的表面积较小,蒸腾作用很弱,短时间内不易观察;水绵全身都在水中蒸腾作用几乎不能体现.

故选:A.7、C【分析】【分析】A;根据原子的概念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的概念分析判断;C、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分析判断。要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解答】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正确;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正确;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错误;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正确。

故答案为:C8、C【分析】【分析】A;提倡乘坐公交车或自行车出行;能减少化石燃烧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防止环境污染;B、根据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解答;

C;大量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

D;大力开发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可减少环境污染.

【解答】解:A;提倡乘坐公交车或自行车出行;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防止空气污染,符合主题;

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从而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符合主题;

C;大量焚烧秸秆;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空气的污染物,不符合主题;

D;大力开发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符合主题.

故选:C.9、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相关的信息.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电阻的电流与两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分析图象甲乙电阻的变化;

【解答】

A.由图象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乙对应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乙电阻的阻值变化,故A不正确;

B.由图象可知,当甲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甲的电流为0.4A,则甲的电阻故B错误;

C、图2中为串联电路,电路电流为0.2A时,由图表可知乙的电压为2V,可以计算出乙的电阻则电路的总电阻为10Ω+5Ω=15Ω,故C正确;

D、为并联电路,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根据表格可知,电压为2V时I甲等于0.4A,I乙等于0.2A,I总=I乙+I甲=0.2A+0.4A=0.6A,故D错误。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分析】【解答】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该结构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分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该结构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11、一种或几种均一稳定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分析】【解答】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由溶液的概念可知溶液的特点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和特征,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12、铁架台酒精灯2KClO32KCl+3O2↑升高大气泡熟石灰导管口有气泡冒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解答】(1)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酒精灯和铁架台;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容器有气泡冒出;把手移开,过一会儿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铁架台;酒精灯;2KClO32KCl+3O2↑;升高;大;气泡.

(2)可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溶质俗称熟石灰.①实验装置图如下图所示:

②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熟石灰;

导管口有气泡冒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1)根据实验提供药品分析所需的仪器;根据空气热胀冷缩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画图的过程要注意A装置中实线画液面,虚线画液体,液体不超过容积的二分之一;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A、B中都要画出气泡;导管末端要伸入烧杯中液面以下.13、引流8t升高温度【分析】【解答】解(1)过滤时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引导液体的流向;

故答案为:引流;

(2)在电解水的试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负极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2.所以,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4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体积是8mL;

故答案为:8;

(3)①由图可知: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故答案为:t;

②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使硝酸钾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

【分析】(1)过滤时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

(2)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的现象;结论进行分析;

(3)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减少溶剂(可用蒸发法,最好为恒温蒸发)②升高温度[少部分溶液则相反,它们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例如氢氧化钙也就是熟石灰).14、并联接地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分析】【解答】解:安装时空调应与其它用电器并联;这样工作时各用电器才会互不影响;

空调的金属外壳应该接地;这样可防止因外壳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空调正常工作时;小莉把电水壶接入电路,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了,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故答案为:并联;接地;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分析】家用电器应并联接入电路,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接地;造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短路或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15、温水Q处【分析】【分析】流动的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空气和水.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掌握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运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有关流体压强的问题.

【解答】解:当冷水未流出时;热水瓶中管的上端和下端受到压强相等,当冷水流出时,P点处的导管较细,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热水管上端的压强减小,热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升入出水管中和冷水混合成温水.则管内P处的压强小于Q处的压强.

故答案为:温水;Q处.16、1:1:11:2:4【分析】【分析】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而压强取决于重力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1)由本题应明确压力与接触面积无关,但压强与接触面积有关.(2)比例式计算时,单位统一即可.

【解答】解:物体放在地面上;由二力平衡可知压力等于重力,即压力之比为:1:1:1;

由压强公式得:压强不但与压力有关还与接触面积有关.

平放时接触面积S1=10cm×20cm=200cm2;

侧放时接触面积S2=5cm×20cm=100cm2;

竖放时接触面积S3=5cm×10cm=50cm2;

故答案为:1:1:1,1:2:4.17、A|B【分析】【分析】由实物电路图可知,要使开关S同时控制并联电路中的两盏灯,则开关应处于干路;要使开关S只控制L1支路,则开关只与L1支路串联,L2支路不受其控制;据此判断导线M的连接位置.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两灯泡并联;

当导线M端接到图中A点时;如图所示:

开关S位于干路上;同时控制两盏灯;

当导线M端接到图中B点时;如图所示:

开关S位于灯泡L1支路上,只控制该支路,不能控制L2的支路.

故答案为:A;B.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8、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9、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20、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21、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2、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3、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