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北海市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年画,是中国人在春节期间进行环境装饰、情感表达、观念形塑的艺术形式和人文介质。千余年来,中国年画的制作工艺、题材内容和社会功能也在一直不断地演进和变化。大致来说,传统年画主要以手绘和木版套色水印两种方式进行加工,现代年画主要通过机械印刷进行生产。因为应年节的风俗所需而制,年画一直都是中国造型艺术中最为普及的文化消费品,深受老百姓的喜欢。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与“旧”相对的“新”年画。20世纪50年代的“新年画改造运动”,使得“新年画”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文艺观和价值观的艺术载体,也是藉此开始,“新年画”开辟了与传统年画迥然不同的新道路和新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式语言的转变。在传统年画中,人物的服饰、环境的道具等形式要素大抵处于叠合的状态,而在“新年画”中,这些造型形式均以当下时代为符号。另外,大多数的“新年画”也吸收采用了西方绘画的造型手段及透视观念,以侧重写实化的造型手法呈现出与传统年画大相径庭的面貌。二是艺术风格的转变。总体来看,传统年画与“新年画”创作风格体现为从古典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的路径,“新年画”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创作原则拉近了艺术审美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三是文化功能的转变。年画的文化功能是多方面的,就其禳灾层面来看,传统年画体现了老百姓浓重的辟邪祈福的文化心理,但“新年画”更多主张破除迷信、崇尚科学、鼓励勤劳团结、爱党爱国等时代公德。四是销售及传播路径的转变。传统年画依靠民间市场进行销售,“新年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政府的行政行为主导其销售和传播。21世纪初期以来,年画的创作、生产和消费生态逐渐走低,究其原因:传统木版年画已基本退出了广大老百姓的生活空间,产业生态严重受挫,传统年画从民艺品逐渐向艺术收藏品转型。同时,原本针对年画市场进行专门化创作的职业画家群体业已转型,其创作之源几近枯竭。作为年画主要消费市场的乡村空间,年画供应也大大缩减。另外,与此前半个世纪以来的年画创作相较,当下的“新年画”多数采用电脑组合或摄影的手段为之,美术性大大衰退,审美性式微。实际上,作为一种极具韧性的传统民间风习,广大老百姓对年画的消费习惯和精神心理依然存在。在信息时代,网络虽然对于年画的图像传播也起到了很大的便捷效能,但亦有其局限性,它依然无法替代纸质年画在百姓生活中的切实作用,尤其对于广大乡村的受众而言。因此,针对目前乡村年画市场的缺漏,需要以此来丰富老百姓的精神审美活动。目前,传统年画领域还有少量的美术工作者进行“新年画”的创作,但这些作品只限于参加赛事或展览,同时,也有不少的职业美术家创作了大量与现实生活及革命历史相关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均可以年画的形式做更进一步的大众传播,如果文化部门、行业组织与出版机构联合,重新疏通美术创作与民众审美之间的通道,将契合社会主义文艺观的民间美术作品通过市场路径输送到老百姓手中,这对于老百姓的审美满足、美术作品的大众化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工作的推进都将具有切实的作用。(摘编自张西昌《年画的新发展与新风尚》)材料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居住环境的改变,曾经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传统年画一度备受冲击,一些传承人因节令生产和销路所限等原因而苦于生计,许多年画产地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的时代特征,提出“守正创新”的明确要求,这也为包括传统年画在内的民间美术在当代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守正”就是要抱朴守拙,保持民间美术的手工艺特色,强调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历史价值,以“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等实践方式让民间美术保有民族文化血脉。“创新”则需要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民间美术的新形式、新应用,并且借助科技、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等手段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华丽转身”,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守正与创新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若想在“守正”与“创新”“延续文脉”与“激活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绝非凭借传承人一方之力能够完成,而是需要融合政府、学界、艺术家、传承人等各方面力量。以年画为例,近年来,年画创作之所以能够不断调整产出形态,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作品,不仅是通过传承人自身的努力,还依靠大批专家学者、艺术家的参与。传承人以“守正”为首要任务,汲取先辈们的艺术精髓,掌握其世代相传的关键技艺,发扬地域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创新。专家学者、设计师给予传承人适度的引导,协助其创作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作。与此同时,通过整合资源,融合理念,艺术名家携手年画产地,设计团队联合融媒体平台,加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古老的年画艺术拥有了科技的表达方式和年轻化的艺术语言,成功吸引了大批青年人的关注。而藏在博物馆、美术馆里的经典作品则构成了一个个精彩展览,为人们讲述着中国年画的故事。各种年画体验活动进入社区、景区、商场、校园,更使得大众对于年画知识的普及和创意产品的消费大大提升。年画正以多元的方式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艺”味深长。(摘编自周佳《让年画为新时代增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年画以手绘和木版套色水印两种方式进行加工,以地方各级政府行政行为为主导进行销售和传播。B.产业生态严重受挫、创作之源几近枯竭、美术性大大衰退等原因,导致进入新世纪,年画的创作、生产和消费生态逐渐走低。C.农历新年张贴年画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习俗,年画美化生活空间、烘托节日气氛,更是人们寄托美好心愿的载体。D.当下年画创作调整产出形态,创作出贴近时代的作品,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努力,还依靠专家学者、艺术家的参与。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年画与新年画创作风格从古典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决定了新年画与浪漫主义的决裂。B.信息时代,网络依然无法替代纸质年画在百姓生活中的切实作用,是因为传统民间风习极具韧性。C.让年画以多元的方式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如博物馆可以举办经典年画展览。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包括年画在内的民间美术“守正”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两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论证材料一第二自然段有关观点的一项是()A.杨洛书的《西游记》年画刻板共440块,达三四千人物,是年画中的绝世珍品。B.在清代人使用的年画中,存在着明代服饰的人物及环境道具等视觉信息。C.杨家埠年画图是文的示意,文是图的说明,图文相济更有利于突出主题。D.绵竹年画产于竹纸之乡,历史悠久,起源于北宋,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期。4.材料一是如何论证“年画的新发展与新风尚”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内容和你的思考,简要说明如何让古老年画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间绽放异彩。【答案】1.A2.C3.B4.①采用了总分式结构:第一自然段总提年画“一直不断地演进和变化”,后文从“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期以来”“目前”三个时段加以阐述。②较多地运用对比论证:为了突出“年画的新发展与新风尚”,作者善于将“新”“旧”年画进行多角度对比分析,这在第二、三自然段中尤为突出。5.①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年画艺术的重视,以人为本,设立传承人保护和监管制度,有针对性地给予人力、财力和政策上的支持,激发传承人的创作热情。②文化部门和行业组织、出版机构等文化产业界应当加强融合,相互依托,形成合力,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年画艺术满足百姓文化需求和自身传承发展提供帮助。③年画传承人应当以“守正”为首要任务,汲取先辈的艺术精髓,掌握传统年画的关键技艺,发扬地域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创新。【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中国传统年画以手绘和木版套色水印两种方式进行加工”错误,原文是“大致说来,传统年画主要以手绘和木版套色水印两种方式进行加工”;以“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行为为主导进行销售和传播”的是“新年画”,而非“中国传统年画”。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决定了新年画与浪漫主义的决裂”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总体来看,传统年画与‘新年画’创作风格体现为从古典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的路径,‘新年画’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创作原则拉近了艺术审美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创作风格路径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新年画”与传统的浪漫主义的决裂,只是侧重点发生了转变。B.“是因为传统民间风习极具韧性”以偏概全,根据文意,其原因不仅包括“传统民间风习极具韧性”,还包括网络自身的“局限性”。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包括年画在内的民间美术‘守正’和‘创新’的关系”错误,材料一并没有谈到“守正”和“创新”。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二自然段从形式语言、艺术风格、文化功能和销售、传播路径等四个方面的转变,阐述了“新年画”开辟了与传统年画迥然不同的新道路和新特色的观点。A、C、D项,分别阐明杨洛书年画的价值、杨家埠年画图文相济的艺术特点、绵竹年画的发展历程,均与材料一第二自然段有关观点不相吻合;而B项与“在古代年画中,人物的服饰、环境的道具等形式要素大抵处于叠合的状态”的观点契合。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①材料一采用了总分式结构:第一自然段“千余年来,中国年画的制作工艺、题材内容和社会功能也在一直不断地演进和变化”总提年画“一直不断地演进和变化”,后文“20世纪50年代的‘新年画改造运动’,使得‘新年画’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文艺观和价值观的艺术载体”“21世纪初期以来,年画的创作、生产和消费生态逐渐走低”“目前,传统年画领域还有少量的美术工作者进行‘新年画’的创作”从“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期以来”“目前”三个时段加以阐述。②较多地运用对比论证:为了突出“年画的新发展与新风尚”,作者善于将“新”“旧”年画进行多角度对比分析,主要体现在第二、三两段,如“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与‘旧’相对的‘新’年画……”“在传统年画中……而在‘新年画’中……”“传统年画体现了老百姓浓重的辟邪祈福的文化心理,但‘新年画’更多主张……”“与此前半个世纪以来的年画创作相较,当下的‘新年画’多数采用电脑组合或摄影的手段为之,美术性大大衰退,审美性式微”【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的时代特征,提出‘守正创新’的明确要求,这也为包括传统年画在内的民间美术在当代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可知,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年画艺术的重视,以人为本,设立传承人保护和监管制度,有针对性地给予人力、财力和政策上的支持,激发传承人的创作热情。②结合“也有不少的职业美术家创作了大量与现实生活及革命历史相关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均可以年画的形式做更进一步的大众传播,如果文化部门、行业组织与出版机构联合,重新疏通美术创作与民众审美之间的通道,将契合社会主义文艺观的民间美术作品通过市场路径输送到老百姓手中,这对于老百姓的审美满足、美术作品的大众化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工作的推进都将具有切实的作用”可知,文化部门和行业组织、出版机构等文化产业界应当加强融合,相互依托,形成合力,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年画艺术满足百姓文化需求和自身传承发展提供帮助。③结合“传承人以‘守正’为首要任务,汲取先辈们的艺术精髓,掌握其世代相传的关键技艺,发扬地域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创新”可知,年画传承人应当以“守正”为首要任务,汲取先辈的艺术精髓,掌握传统年画的关键技艺,发扬地域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创新。(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林家铺子(节选)茅盾新正开市第一天就只林家铺子生意很好,到下午四点多钟,居然卖了一百多元,是这镇上近十年来未有的新纪录。销售的大宗,果然是“一元货”①,然而洋伞橡皮雨鞋之类却也带起了销路,并且那生意也做得干脆有味。虽然是“逃难人”,却毕竟住在上海,见过大场面,买东西很爽利。只有一点,使林先生扫兴:恒源庄毫不顾面子地派人来提取了当天营业总数的八成。并且存户朱三阿太,桥头陈老七,还有张寡妇,不知听了谁的怂恿,都来预支息金;不但支息金,还想拔提一点存款呢!但也有一个喜讯,听说又到了一批逃难人。晚餐时,林先生添了两碟荤菜,酬劳他的店员。大家称赞寿生能干。林先生虽然高兴,却不能不惦念着朱三阿太等三位存户是要提存款的事情。大新年碰到这种事,总是不吉利。寿生愤然说:“那三个懂得什么呢!还不是有人从中挑拨!”说着,寿生的嘴又向斜对门努了一努。林先生点头。可是这三位不懂什么的,倒也难以对付;一个是老头子,两个是孤苦的女人,软说不肯,硬来又不成。林先生想了半天觉得只有去找商会长,请他去和那三位宝贝讲开。他和寿生说了,寿生也竭力赞成。于是晚饭后算过了当天的“流水账”,林先生就去拜访商会长。林先生说明了来意后,那商会长一口就应承了,还夸奖林先生做生意的手段高明,他那铺子一定能够站住,而且上进。摸着自己的下巴,商会长又笑了一笑,伛过身体来说道:“有一件事,早就想对你说,只是没有机会。镇上的卜局长不知在哪里见过令爱来,极为中意;卜局长年将四十,还没有儿子;屋子里虽放着两个人,都没生育过;要是令爱过去,生下一男半女,就是现成的局长太太。呵,那时,就连我也沾点儿光呢!”林先生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难题,当下怔住了做不得声。商会长却又郑重地接着说:“我们是老朋友,什么话都可以讲个明白。论到这种事呢,照老派说,好像面子上不好听;然而也不尽然。现在通行这一套,令爱过去也算是正的。——况且,卜局长既然有了这个心,不答应他有许多不便之处;答应了,将来倒有巴望。我是替你打算,才说这个话。”“咳,你怕不是好意劝我仔细!可是,我是小户人家,小女又不懂规矩,高攀卜局长,实在不敢!”林先生硬着头皮说,心里噗噗乱跳。“哈,哈,不是你高攀,是他中意。——就这么罢,你回去和尊夫人商量商量,我这里且搁着,看见卜局长时,就说还没机会提过,行不行呢?可是你得早点给我回音!”“嗯——”筹思了半晌,林先生勉强应着,脸色像是死人。回到家里,林先生支开了女儿,就一五一十对林大娘说了。他还没说完,林大娘的呃就大发作,光景邻居都听得清。她勉强抑住了那些涌上来的呃,喘着气说道:“怎么能够答应,呃,就不是小老婆,呃,呃——我也舍不得阿秀到人家去做媳妇。”“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呃,我们规规矩矩做生意,呃,难道我们不肯,他好抢了去不成?呃——”“不过他一定要来找讹头生事!这种人比强盗还狠心!”林先生低声说,几乎落下眼泪来。“我拼了这条老命。呃!救苦救难观世音呀!”林大娘颤着声音站了起来,摇摇摆摆想走。同时林小姐也从房外来了,显然已经听见了一些,脸色灰白,眼睛死瞪瞪地。林大娘看见女儿,就一把抱住了,一边哭,一边打呃。林小姐也哭了,叫着“妈!”林先生搓着手叹气。看看哭得不像样,窄房浅屋的要惊动邻舍,大新年也不吉利,他只好忍着一肚子气来劝母女两个。这一夜,林家三口儿都没有好生睡觉。明天一早林先生还得起来做生意,在一夜的转侧愁思中,他偶尔听得屋面上一声响,心就噗噗地跳,以为是卜局长来寻他生事来了;然而定了神仔细想起来,自家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又没犯法,只要生意好,不欠人家的钱,难道好无端生事,白诈他不成?而他的生意呢,眼前分明有一线生机。生了个女儿长得还端正,却又要招祸!早些定了亲,也许不会出这岔子?——商会长是不是肯真心帮忙呢,只有恳求他设法——可是林大娘又在打呃了,咳,她这病!天刚发白,林先生就起身,眼圈儿有点红肿,头里发昏。可是他不能不打起精神招呼,生意。铺面上靠寿生一个到底不行,这小伙子近几天来也就累得够了。林先生坐在账台里,心总不定。生意虽然好,他却时时浑身的肉发抖。看见面生的大汉子上来买东西,他就疑惑是卜局长派来的人,来侦察他,来寻事;他的心直跳得发痛。却也作怪,这天生意之好,出人意料。到正午,已经卖了五六十元,买客们中间也有本镇人。那简直不像买东西,简直是抢东西,只有倒闭了铺子拍卖底货的时候才有这种光景。林先生一边有点高兴,一边却也看着心惊,他估量“这样的好生意气色不正”。果然在午饭的时候,寿生就悄悄告诉道:“外边又有谣言,说是你拆烂污,卖一批贱货,捞到几个钱,就打算逃走!”林先生又气又怕,开不得口。突然来了两个穿制服的人,直闯进来问道:“谁是林老板?”林先生慌忙站了起来,还没回答,两个穿制服的拉住他就走。寿生追上去,想要拦阻,又想要探询,那两个人厉声吆喝道:“你是谁?滚开!党部里要他问话!”(有删改)【注】①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为了逃避战火,不少从上海来的难民来到了江南小镇上,林家铺子的店伙计寿生嗅到了商机,他建议林老板把店里的脸盆、毛巾、牙刷牙粉配成一套,用一元一套的方法,销售给过往的难民。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正开市第一天就只林家铺子生意很好,到了下午四点多钟,居然……新纪录”,其中的“就只”“居然”凸显城乡商业萧条之情形。B.作者并没有赋予林老板明确的名字,在文中,他是当时小工商业者中普通的一个,与其相似的是,可能还有许许多多的张老板、王老板等。C.作者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林大娘听到商会长“说媒”反应,林大娘坚决不答应的态度与林先生犹豫不决的态度形成对比。D.小说中人物的话语都很贴合人物的身份,其中穿插的如“找讹头”“拆烂污”这类方言,有利于塑造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7.关于文中林老板拜访商会长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先生拜访商会长本想请他帮忙解决店铺遇到的难题,却不料商会长提出卜局长要纳林小姐为妾这个难题。B.商会长说“不答应他有许多不便之处”,这为下文两个穿制服的来拉人并声称党部里要问话林先生做了铺垫。C.林先生“心里噢噗乱跳”“脸色像是死人”,可见对商会长替卜局长“说媒”一事毫无思想准备,十分惊慌。D.商会长出于好意帮助林老板,一举两得,既可以让林家铺子在镇上得到保护,他自己也可以沾点儿光。8.林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选文概括分析。9.几个月后,林老板跑了,林家铺子倒闭。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林家铺子倒闭的原因。【答案】6.C7.D8.①经营有方,比较精明:他采纳了寿生的“一元货”的主意,使得生意很好;晚餐加两个荤菜,犒劳店员;遇到麻烦,及时找人帮忙,这都反映了他善于经营、为人精明之处。②胆小怕事,逆来顺受:面对商会长替卜局长“说媒”,他不敢直接反抗,只是叹气、摇头,甚至流泪,夜里听到响声就“以为是卜局长来寻他生事来了”,白天也是心神不定,怕卜局长派人来。可见他是一个胆小怕事、忍气吞声的小商人。9.①时局混乱:当时的中国遭受帝国主义的入侵,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②地方官吏迫害:以卜局长、商会长为代表的反动当权者欺压百姓,敲诈勒索,“比强盗还狠心”。③遭人嫉妒:文中寿生说“还不是有人从中挑拨”,“寿生的嘴又向斜对门努了一努”,可见是“斜对门”从中作梗;同时,由于生意做得好,反而使人眼热,有人散布谣言,制造恐慌。【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林大娘坚决不答应的态度与林先生犹豫不决的态度形成对比”错,对卜局长看中自己女儿这件事,林先生也是不答应的。另外,“神态描写”错误,对林大娘的描写并没有神态描写。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D.“商会长出于好意帮助林老板”错,商会长与卜局长沆瀣一气,利用林先生有求于他们,欺男霸女。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销售的大宗,果然是‘一元货’,然而洋伞橡皮雨鞋之类却也带起了销路,并且那生意也做得干脆有味。虽然是‘逃难人’,却毕竟住在上海,见过大场面,买东西很爽利”,“晚餐时,林先生添了两碟荤菜,酬劳他的店员”,“林先生想了半天觉得只有去找商会长,请他去和那三位宝贝讲开”可知,林先生采纳了寿生的“一元货”的主意,使得生意很好;晚餐加两个荤菜,犒劳店员;遇到麻烦,及时找人帮忙,这都反映了他善于经营、为人精明之处。根据“林先生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难题,当下怔住了做不得声”“筹思了半晌,林先生勉强应着,脸色像是死人”“‘不过他一定要来找讹头生事!这种人比强盗还狠心!’林先生低声说,几乎落下眼泪来”“林先生搓着手叹气”“他偶尔听得屋面上一声响,心就噗噗地跳,以为是卜局长来寻他生事来了”“林先生坐在账台里,心总不定。生意虽然好,他却时时浑身的肉发抖。看见面生的大汉子上来买东西,他就疑惑是卜局长派来的人,来侦察他,来寻事;他的心直跳得发痛”可知,面对商会长替卜局长“说媒”,他不敢直接反抗,只是叹气、摇头,甚至流泪,夜里听到响声就“以为是卜局长来寻他生事来了”,白天也是心神不定,怕卜局长派人来。可见他是一个胆小怕事、忍气吞声的小商人。【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新正开市第一天就只林家铺子生意很好,到下午四点多钟,居然卖了一百多元,是这镇上近十年来未有的新纪录”可知,其中的“就只”“居然”凸显城乡商业萧条之情形,再结合文章注释可知,当时的中国遭受帝国主义的入侵,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根据“不过他一定要来找讹头生事!这种人比强盗还狠心!”“他偶尔听得屋面上一声响,心就噗噗地跳,以为是卜局长来寻他生事来了”“看见面生的大汉子上来买东西,他就疑惑是卜局长派来的人,来侦察他,来寻”“两个穿制服的拉住他就走……那两个人厉声吆喝道:‘你是谁?滚开!党部里要他问话!’”可知,以卜局长、商会长为代表的地方官吏欺压百姓,敲诈勒索。根据“那三个懂得什么呢!还不是有人从中挑拨!”“说着,寿生的嘴又向斜对门努了一努。林先生点头。”“外边又有谣言,说是你拆烂污,卖一批贱货,捞到几个钱,就打算逃走!”可知,由于林先生生意好遭到别的商家的嫉妒,从而从中作梗,散布谣言,制造恐慌。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泰不花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幼女、一童留燕,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冕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入寂辄挑灯朗讽,既而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人至不为宾主礼,清谈竟日不倦。食至辄食,都不必辞谢。善画梅,不减杨补之①。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未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冕言。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节选自明·宋濂《王冕传》)材料二:(明)太祖既取婺州,遣胡大海攻绍兴。居人奔窜,冕不为动。兵执之,与俱见大海。大海延问策,冕曰:“越人秉义,不可以犯;若为义,谁敢不服?若为非义,谁则非敌?”太祖闻其名,授以谘议参军,而冕死矣。朱彝尊曰:当元之季多逸民,冕其一也。自宋文宪《传》②出,世皆以“参军”目之,冕亦何尝一日参军事哉?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节选自清·朱彝尊《王冕传》)【注】①杨补之:南宋画家,尤擅画梅,开墨梅派先河。②宋文宪:明朝宋濂,著有《王冕传》。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冕知之A不远千里B走C滦阳D取生E遗骨F且挈G二女H还I生家。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指回来、返回,与“主人忘归客不发”(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归”意义不同。B.进士,古代指贡举的人才;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及第的人。C.赋,文中指写作,与“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赋”意义用法不同。D.延,指延请、邀请,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延”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冕酷爱学习。儿时常因“偷学”耽误放牛,而受到父亲责罚,幸得母亲理解;他刻苦自励,加上得遇名师,终成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B.王冕见识超群。秘书卿泰不花有意推荐他供职史馆,他以不出十年天下将大乱为由拒绝;明将胡大海向他请教对付越人之策,他极陈“为义”。C.王冕胸怀大志。他不愿沉溺于科举的泥潭,仿《周礼》写书一卷,自信只要拿着这本书遇上明主,就可以像伊尹、吕尚那样称霸于天下了。D.王冕不拘礼节。早年游历偶遇奇才侠客谈及古时豪杰事迹,就喝酒吟诗,抒发慷慨悲愤之情,被称为“狂奴”;隐居后“人至不为宾主礼”。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14.请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简要概括朱彝尊为王冕作传的原因。【答案】10.ADF11.A12.C13.(1)有人牵着(王冕家的)牛,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踩坏了田地的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不久,他又像以前一样。(2)安阳的韩性听说后感到很惊奇,将他收作弟子,学习(儒学),后来(王冕)成为通晓儒学的人。14.①补充宋濂所作《王冕传》中未提及的王冕生平事迹。②指出王冕真实身份为元朝“逸民”非朱明“参军”。③呈送给国史馆,希望编撰历史的人能够拣选并使用。【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王冕知道这件事后,不远千里去到滦阳,取回卢生的骸骨,并带两个幼女回到她们家。“冕知之”主谓宾齐全,其后A处断开;“走滦阳”“取生遗骨”“挈二女还生家”三个动宾短语,各自独立成句,即DF处断开。故选A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和文化常识的能力。A.错误。两句中的“归”意义相同,指回来、返回。句意:晚上回来竟忘了牵牛。/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B.正确。C.正确。写作;一种文体。句意:他就把酒写诗。/把唐代名人和现代人的诗词歌赋刻在上面。D.正确。句意:胡大海向他请教对策。/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仿《周礼》写书一卷,自信只要拿着这本书遇上明主,就可以像伊尹、吕尚那样称霸于天下了”曲解文意。从原文“既而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可以看出,选项遗漏了重要信息:吾未即死(只要我不很快死去)。其次,是达成像伊尹、吕尚那样的功业,而非称霸于天下。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责”,责怪;“蹊”,踩踏;“挞”,打。(2)“闻”,听说;“异”,感到惊奇;“录”,收;“通儒”,通晓儒学的人。【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①“当元之季多逸民,冕其一也。自宋文宪《传》出,世皆以“参军”目之,冕亦何尝一日参军事哉?”概括出:补充宋濂所作《王冕传》中未提及的王冕生平事迹;②指出王冕真实身份为元朝“逸民”非朱明“参军”。③“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呈送给国史馆,希望编撰历史的人能够拣选并使用。参考译文:材料一:王冕,诸暨人,七八岁时,父亲要他在田垄上放牛,他偷偷地溜进学堂听学生们念书,听了就默默记在心里,晚上回来竟忘了牵牛。有人牵着(王冕家的)牛,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踩坏了田地的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不久,他又像以前一样。他母亲说:“孩子对读书痴迷成这样,你为什么不让他做他想做的事情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居在寺庙里,晚上就偷偷出来,在佛像的大腿上坐着,手捧着书就着长明灯诵读,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数是土造的,狰狞恐怖,王冕是个小孩子,但他安静坦然得好像什么都没看见一样。安阳的韩性听说后感到很惊奇,将他收作弟子,学习(儒学),后来(王冕)成为通晓儒学的人。王冕多次考进士,但都落第了。他叹息说:“这是小孩子都觉得羞愧的,我怎么可以沉溺其中呢?”最后就放弃了。他雇了艘船下东吴,过大江,进入淮、楚等地,游遍名山大川。有时遇到奇才侠客,谈及古时豪杰事迹,当即就一起喝酒,吟诗抒发慷慨悲愤之情,别人都说他是狂奴。当往北到了燕京时,住在秘书卿泰不花家。泰不花推荐他在史馆供职,他说:“你真是愚昧啊!不出十年,这里就变成狐狸兔子游玩的地方了,还当什么官?”那天将要往南归,碰上他朋友卢生死在滦阳,只剩两个幼女、一个书童留在燕京,不知道怎么办。王冕知道这件事后,不远千里去到滦阳,取回卢生的骸骨,并带两个幼女回到她们家。王冕回到越地后,又宣称天下即将大乱。当时国内无事,有人骂他荒谬。他说:“荒谬的人要不是我,那还有谁称得上荒谬呢?”于是带妻儿隐居在九里山,他搭三间茅屋。自己题名为梅花屋,王冕曾经仿《周礼》写了一卷书,随时带在身上,不给别人看。到了深夜就拿出来读,然后摸着书说:“只要我不很快死去,拿着这本书遇上明主,像伊尹、吕尚那样的功业就可以达成了。”当风和日丽时,他就把酒写诗,写上千首都不停,都像雄鹰展翅高飞,像大海咆哮怒吼,让读的人无不激动得毛发耸立。客人到他家,也不需要行宾主之礼,聊一整天也不累。有食物送来就吃,不用推辞或者道谢。(王冕)擅长画梅花,(功力)不逊于杨补之。求他画画的人很多,他以画卷的长短作为需要多少米的等级。有人讥笑他,他说:“我借此以养活自己,你以为我喜欢帮别人画画吗?”没过多久,汝颍地方发生起义,和王冕说的一样。王冕相貌魁伟,长着漂亮的胡子,他为人心胸开阔,有远大的志向,但还没有得到施展就死了,君子为他惋惜。材料二: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派遣胡大海进攻绍兴。当地居民奔走逃窜,王冕却不为所动。士兵抓住了他,他与士兵一起去见胡大海。胡大海向他请教对策。王冕说:“越地人秉持道义、坚守信念,不可以侵犯他们;假如(你们)采取合乎道义的行动,有谁敢不归服?假如(你们)采取不合道义的行动,有谁不是敌人呢?”明太祖听说王冕的名字,授给他谘议参军的官职,不过,(此时)王冕已去世。我觉得:在元朝末年,有很多亡国后的遗老遗少,王冕就是其中之一。从明朝宋濂的《王冕传》面世,世人都用“参军”看待他,王冕又何曾有一天参与军事呢?于是,(我)另外为王冕写了一篇传记,呈给国史馆,希望编撰历史的人拣选使用。(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①李白粉壁②为空天,丹青状江海。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博平真人③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挂冠。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注】①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时李白辗转求仕而不得,心情苦闷。博平,唐博平县(今山东聊城西北)。粉图:画在粉壁上的画。②粉壁:用石灰粉刷的墙壁。③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的得道者。《庄子·大宗师》:“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后亦称道士或有才德的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粉壁为天、下有江海的绝妙景致,色彩鲜明,意境开阔。B.三、四两句紧扣上两句,皆写画中景物:游云、白鸥和前两句中的天空、江海,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C.“博平”两句,借写博平真人王志安“挂冠”归隐之心,表露出诗人的江海之志,既是明写,亦是喻己。D.“松溪”两句中前句直抒胸臆,后句“愁客”“思归”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画家客居思归酸楚和孤独感。16.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答案】15.D16.(1)此诗借用“空天”“江海”“游云”“日见”“带”“坐”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不可一世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写景状物富有浪漫主义色彩;(2)诗歌描写了画上的美景,大胆的想象,超脱了现实,富有诗情画意,又表达了隐逸和思乡的感情,情景交融委婉含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3)在诗歌格式上,五言与七言融合一体,也体现了李白不拘一格、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诗歌特色。【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D.“前句直抒胸臆”错,前句“松溪石磴带秋色”属于写景的句子,是寓情于景,间接抒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艺术风格的能力。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前两句“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这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粉壁为天、下有江海的绝妙景致,意境极为开阔,色彩极为鲜明,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侧面表现出诗人超脱的想象力,写景状物体现了浪漫主义。三、四句“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描绘一幅浮云飘泊不定、在烟云深处寻找鸥鸟身影的景致,意境极为幽闲,表现了作者隐逸的思想、追求自由的精神和旷达的情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地的隐逸情感中体现了浪漫主义。五、六两句“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通过写借用博平真人王志安欲“挂冠”的归隐心,表露出诗人的江海之志。既是写人,亦是喻己,侧面间接抒发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结尾两句“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笼罩在“秋色”中的“松溪”“石磴”无不带有诗人、画家的感情因素。写景富有诗情画意,抒情耐人寻味,遣词造句极具表现力,意象典型,动词精当。五言、七言融合,句式灵活,手法多样,行文自如,随心所欲、富有变化,字里行间、画里画外,意境开阔,氛围幽闲,引人联想想象,感染力强,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无愧诗仙称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一句描写脱离人世间的状态,“_______”一句写用不变的观点看待世界的结果。(3)“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上食埃土②.下饮黄泉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④.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⑤.呦呦鹿鸣⑥.食野之苹(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埃、呦呦、苹。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①。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画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②,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③,“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④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结合《乡土中国·差序格局》全篇的阅读体验,你认为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一项是()A.井水河水两相分,凡事讲理不讲亲。B.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再远还是亲。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D.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答案】18.①格格不入②树倒猢孙散③潦倒归来④世态炎凉19.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语境指格局结构不协调,应用“格格不入”。格格不入:形容彼此思想不协调,想法不相容。②语境有“势力一变”,强调人失势后的变化,可用“树倒猢孙散”。树倒猢孙散: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垮台,依附他的人就跟着散伙了。③语境以苏秦为例说的是人失势后社会圈子的变化,应用“潦倒归来”。潦倒归来:失意颓丧地回来。④语境指的是中国人对社会圈子的感触,应用“世态炎凉”。世态炎凉:指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名著中重要概念的能力。A.“井水河水两相分”说明井水和河水之间没有关系,“凡事讲理不讲亲”可以看出人和人之间是靠“理”联结在一起的,而不是靠“亲情”。而“差序格局”是费孝通说的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它靠情不靠理。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走路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可以产生肌肉和有氧心血管适应,从而提高全身耐力性运动能力、心脏收缩能力,以及改善心肺功能。同时,步行可以起到减脂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步行半小时,可增加热量消耗30%,每天步行一公里,每月可减少约0.3公斤的脂肪。另外,每天坚持走路还可以改善睡眠、舒缓情绪。当然,①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否则,②,改善心肺耐力的效果会减弱。尽管走路对健康的益处有很多,③,甚至损伤身体。那么,如何掌握正确的走路方法呢?首先,走路的运动量应适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过度步行会导致持续性疲劳、关节软骨磨损或其他不适。其次,要达到长期的运动效应,走路健身需要持之以恒,比如可以结伴而行,以增强趣味性,易于坚持。此外,为减少关节负荷,走路时应避免上下坡行走,尽可能平地步行。如果行走后出现其他部位或关节疼痛,要停止训练,尽快就诊以避免不再遭受二次损伤。20.下列句子中的“可以”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可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考试结束了,你可以走了。B.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C.这封信意思清楚,结尾又有趣味,也就可以了。D.三张蚕种,该可以采多少茧子呢?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0.D21.①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走路②运动频率太低③但方法不对只会事倍功半22.如果行走后出现关节或其他部位疼痛,要停止训练,尽快就诊以避免二次损伤。【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词义的能力。题干中句子的“可以”表示可能或能够。A.表示许可;B.表示程度,犹言很、厉害;C.表示不差,还行。D.表示可能或能够;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文“否则……改善心肺耐力效果会减弱”假设的相反情况,可知前面应是说明运动频率不能太低,也就是要达到一定强度,故可填“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走路”。第二空,后句“改善心肺耐力的效果会减弱”是假设运动频率过低导致的后果,故可填“运动频率太低”。第三空,根据后文假设的“甚至损伤身体”以及由此引发的设问“那么,如何掌握正确的走路方法呢?”可知,此处应是从方法出发强调必须掌握正确方法,故可填“但方法不对只会事倍功半”。【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二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其他部位或关节”中应先说“关节”再说“其他”,应将“其他部位”与“关节”互调位置:二是否定不当,“避免”后面再用否定意义的词就把意思说反了,将“不再”删除;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荀子·劝学》篇有言: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含油气盆地沉积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食品检验取样技术规程
- 保险风险应对策略模板
- IT部门年度工作报告模板
- 声音科学详解模板
- 生物技术基础培训模板
- 问卷调查报告格式
- 二零二五版商用锅炉运行安全保障合同范本3篇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有答案)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数学试卷(含答案)
- 影视作品价值评估-洞察分析
- DL∕T 1631-2016 并网风电场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技术规范
- 高考高中英语单词词根词缀大全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 药用辅料聚乙二醇400特性、用法用量
-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研究(论文)11000字》
- GB/T 22085.1-2008电子束及激光焊接接头缺欠质量分级指南第1部分:钢
- 全过程人民民主学习心得体会
- 2023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word企业管理封面-可编辑
-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工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