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自然地理要素变更与环境变迁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我国研发的钻机“地壳一号”在2013年曾前往东北平原执行“中生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任务。在中生代白垩纪地层中可能发觉的化石是(B)A.大象化石 B.恐龙化石C.三叶虫化石 D.金丝猴化石解析:中生代是恐龙繁盛的时代。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依次的排列,正确的是(C)①陆上孢子植物时代②被子植物时代③裸子植物时代④海生藻类时代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解析:生物进化依次:单细胞生物→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C)①地球上物种的灭亡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②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亡速度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亡过程是相当缓慢的④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亡速度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③解析:自然缘由造成的地球物种的灭亡速度是特别缓慢的,人类活动只是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亡速度,并不是说地球物种的灭亡完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4.读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有氧环境中B.原核细胞生物能通过遗传变异以适应变更的环境C.自由氧原子汲取紫外线,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减弱D.生物进化能促使环境变迁,环境变迁则不行能促进生物进化解析: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原核细胞生物,诞生在无氧环境中。藻类植物属于真核细胞生物;藻类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加速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自由氧原子汲取紫外线,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减弱。生物进化促使环境变迁,环境变迁促进了生物进化。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甲地理要素是(D)A.气候 B.地形C.土壤 D.水源解析:降水量属于气候中的要素,解除A;用水量对地形、土壤影响小,不能和其他因素形成对应,解除B、C;依据图中各要素对甲的影响,应当为水源。6.有关该区域及其解决甲问题合理措施的组合,正确的是(B)A.西北地区退耕还林B.华北地区节约用水C.东北地区治沙治水D.南方地区退耕还湖解析:在解决水源的问题时,要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华北地区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用水量大,水污染严峻,同时在春季干旱,故为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需节约用水。7.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更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更。下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C)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更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解析: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某一要素的变更会引起整个环境的变更。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8.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②③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B)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养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养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③人口素养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D.①人口素养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解析:人口增长速度适中,生产规模才适当。生产规模适当才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人们的生产活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是人口素养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9~10题。9.图中化石形成年头最早的是(A)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③解析: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另外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在古生代同时灭亡,所以图中化石形成年头最早的是含三叶虫的化石和含鱼类的化石。10.依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验的演化过程是(B)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进化史。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经验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起先,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类。一考古学家在下图所示岛屿发觉:该岛屿没有树木和大型动物,连家养的猪、狗也没有;地层中有大量的海豚骨头(海豚生长在深海中),而鱼骨头却极少。据此回答11~12题。11.该岛古代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C)A.①②处 B.②③处C.①③处 D.②④处解析:由等高线分布及经纬度可知,①③两地为火山口,易积水形成淡水湖,湖水可以作为生活用水;②地位于山脊处,不行能积水,因此不能作为水源地;④地位于海洋中,海水盐度高,不能供应生活用水。12.该岛古代居民食海豚说明当时该地森林资源丰富,能够建立大型船只,进行远洋捕捞。下图中的________环节可示意现在该岛森林资源枯竭的缘由(A)A.① B.②C.③ D.④解析:该岛屿森林资源的枯竭是由古代居民向环境索取森林资源的速度超过了森林资源的再生速度造成的。图中①代表的是这个环节。二、综合题(共40分)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完成下列问题。(20分)“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日宝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探讨青藏高原升降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一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殊感爱好,他们确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探讨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学问上的打算工作。(1)考察名称:生物化石与地质年头、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4分)(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沉积岩;按地质年头,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古生代。(4分)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陆地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气候暖和潮湿,植被茂密。(6分)(3)考察结论:依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验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化。(4分)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验了抬升(填“抬升”“下降”“水平”)运动。(2分)解析:解答该题应从驾驭地球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学问入手,通过理解所反映的相关古生物化石的内容,针对性地解答各题。解决该题的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①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②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推断地质构造及地壳的运动过程;③化石形成的岩层——沉积岩;④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0分)材料一:世界物种灭亡趋势图。材料二: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为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总体损失达到1198亿元,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6%。生物入侵是指外来侵入物种的流入。当它们定居于自然栖息地、成为变更的主体并威逼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后,外来物种就被认为是具有侵略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昆虫、软体动物、植物、鱼、哺乳动物和鸟类。(1)最近4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亡的速度呈加快变更的趋势。(2分)(2)试分析物种灭亡的自然缘由和人为缘由。(4分)自然缘由: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为缘由: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3)人类为何要尽力爱护物种的多样性?(6分)答案: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很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探讨和开发利用,要给今后人类留下广袤的生存选择空间。(4)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哪些?(4分)答案:①通过与本土物种在阳光、水分、养料、食物等多方面的竞争,以及化感(植物)、捕食(动物)等,导致局部区域性生物多样性削减。②破坏遗传多样性,变更物种进化方向。(5)若你是某市环保局的局长,你将怎样解决生物入侵的问题?(4分)答案:①加强引种管理和后续调研工作。②加强口岸检疫、杜绝私自夹带。③加强宣扬,普及外来物种学问。④运用物理和生物综合的方式加以治理。(答案合理即可)解析:第(1)题,从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商业地产出售代理合同标的物市场分析报告4篇
- 个性化金融对接服务合同2024版B版
- 2025年度幕墙施工劳务分包合同施工资料管理与归档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合同范本(附还款计划及违约责任)2篇
- 2025年度暖气片节能产品认证与推广合同4篇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度商铺买卖合同(含物业管理移交协议)3篇
- 2025年度智能车库租赁与智能监控系统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贷款担保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四年养老机构食堂运营合作协议范本3篇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重症患者家属沟通管理制度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IF钢物理冶金原理与关键工艺技术1
- 销售提成对赌协议书范本 3篇
- 劳务派遣招标文件范本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1000道
- 家谱、宗谱颁谱庆典讲话
- 正畸矫治概述、检查诊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