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7分)

一、我会选。(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①屠苏(tú)②酒家(sǎ)③牧童(meí)④鲜有(xiān)

⑤携带(xěi)⑥比较(jiǎo)⑦前爪(zhǎo)⑧一乘轿子(

chéng)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別字的是()()。

①经验②滩贩③保荐④欧州⑤旧符⑥加啡

二、组成新字,再组词。(3分)

1.加一笔,再组词

十_____()木_____()洒_____()

2.减一笔,再组词吏_____()早_____()匆_____()

三、选字组词,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9分)(况兄)弟(伟韦)大(社杜)会记(录逯)故(官宫)(留溜)达(具县)城(贸资)易(阅问)读

四、选词填空。(5分)

创举创造

1.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

2.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了文字。

不但…...而且......既…...又......有的…...有的......

3.下课了,同学们()在玩单杠,()在跳绳,真开心啊!

4.小明()学习成绩好,()常帮妈妈做家务。

5.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五、按一定顺序,把下面的词语重新排序。(3分)父亲祖父弟弟姐姐叔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洲中国世界北京天安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树节元旦教师节清明节国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连一连。(5分)春节赛龙舟,挂艾蒿,吃棕子

重阳节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中秋节贴春联,吃恔子

元宵节赏月,吃月饼

端午节登高,插茱萸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早在几千年前,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伦把浆捞出来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很传神。(改为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5分)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纷”既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绪。()

2.“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问酒家,一是想避雨,二是想”借酒消愁”。()

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遥指”是摇着手指。()

4.“遍插茱少ー人”中的”少ー人”指的是缺少诗人自己。()5“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是端午节。()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元日》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

送暖入屠苏”流传至今。

2.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清明》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语言运用。(2分)

社区院内的水管整天眼泪汪汪滴个没完,请你帮忙写个提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训练(23分)

十ー、阅读课内文章,回答问题。(11分)

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的历史文化遗产。

1.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方面全面介绍了赵州桥。(3分)

2.第三自然段的结构是()(2分)

A.分一总B.总一分一总C.总一分D.总一分一分

3.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这种设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写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12分)

赛龙舟

隐隐听到远处一片锣鼓声,龙舟出现了,龙舟过来了!它们就像一条条出海的蛟龙。长长的“龙体”上涂满了鳞甲形的斑斓花纹。那昂起的龙头威武无比,那翘起的龙尾直指蓝天。每条龙舟上,都整齐地坐着两排划船手。他们穿着一式的运动衣,划着一式的短桨。船头还有一个站着的人,身子一颠一颠地使劲击鼓、敲锣、吹哨子。随着“咚锵,咚锵”的锣鼓声,短桨整齐、急促地一起一落,激起了一团团雪白的浪花。龙舟就是在这浪花中有节奏地起伏着,飞快地前进着,真像是龙腾大海,好看极了!壮观极了!

竞赛进行得十分激烈。最前面的几条龙舟,你追我赶,忽而这条在前,忽而那条在前,船与船之间的距离不到一个“龙头”,咬得可紧了!堤上的人群激动地呐喊着:“加油!加油!”许多人还点燃炮抛向江面助威。我也禁不住握紧拳头大喊大叫,直到龙舟都过去了,还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1.本段主要写了_________的场面,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2分)

A.赏花灯空间B.赛龙舟时间

2.用“~~~~”画出本段的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_______”画出描写龙舟样子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是怎样把赛的“激烈”写清楚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描写围观的人中,为什么重点突出写“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25分)

十三、习作。(25分)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根据你收集到的传统节日资料,把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节日风俗,以及过节的过程描述完整。

要求:语句通顺,字迹工整:写作有一定的顺序,把习俗写具体: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①⑦2.①⑤

二、1.千千万术造纸术酒酒水

2.史历史旦元旦勿切勿

三、况韦杜逯官留资

四、1.创举2.创造3.有的......有的......4.不但......而且…...

5.既.......又......

五、1.祖父父亲叔叔姐姐弟弟(或:弟弟姐姐叔叔父亲祖父)

2.世界亚洲中国北京天安门(或:天安门北京中国亚洲世界)3.元旦植树节清明节教师节国庆节

六、春节赛龙舟,挂艾蒿,吃棕子

重阳节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中秋节贴春联,吃恔子

元宵节赏月,吃月饼

端午节登高,插茱萸

七、1.早在几千年前,文字被人们写在竹片和木片上。

2.示例:我的作业本既干净又整洁。

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

4.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多么传神啊

八、1.√2.√3.×4.√5.×

九、1.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2.路上行人欲断魂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梅兰竹菊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