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七年级阶段诊断语文注意事项:1.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经典诗文默写。[在(1)一(6)题中,任选四题;在(7)一(8)题中,任选一题](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6)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道德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7)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想象了未来重逢的欢乐场景。(8)岁月匆匆,转眼七年级的学习生涯已过去一半,正如《〈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感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随君直到夜郎西②.江春入旧年③.断肠人在天涯④.油蛉在这里低唱⑤.我想那缥缈的空中⑥.一个纯粹的人⑦.何当共剪西窗烛⑧.却话巴山夜雨时⑨.逝者如斯夫⑩.不舍昼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郎、旧、涯、蛉、缥缈、粹、逝”的正确写法。阅读语段,完成各题。沐浴阳光,与经典同行。读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我们从四季雨景中感受到自然的粗犷和静谧;读莫怀戚的《散步》,我们从日常琐事中领悟到亲情的温馨;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们从母子jué别中感受到“好好儿活”的勇气;读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我们从荒诞滑jī的情节中辨别出人性的真伪……请秉持刨根问底的精神,去开启我们的阅读之旅吧!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1)我们从四季雨景中感受到自然的粗犷(AguǎngB.kuàng)和静谧。()(2)请秉持刨(AbàoB.páo)根问底的精神,去开启我们的阅读之旅吧!()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1)jué________别(2)滑jī_______【答案】2.①.A②.B3.①.诀②.稽【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粗犷(guǎng):一指粗鲁强横,二指粗率豪放;选A。刨(páo)根问底:深入追究事物的根本原因和详细情况;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诀(jué)别:指再无会期离别;死别。滑稽(jī):形容一个人语言、动作等的幽默诙谐,引人发笑。4.《西游记》里有不少借“动物”塑造的形象。比如猪八戒,他身上有着猪的特点:体型肥胖硕大,长相丑陋,好吃懒做。他嘴馋贪吃,在五庄观里,他看见镇元大仙的徒弟吃了人参果,就唆使孙悟空偷来人参果,并将人参果囫囵吞下,尽显贪吃的本相。请你从下列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原著,说说作者是怎么借“动物”来突出这个形象的特点的。A.猴—孙悟空B.熊—黑风怪【答案】示例A:孙悟空。他身上有着猴子的特点:长毛,有尾巴,机灵,顽劣。他偷吃蟠桃和太上老君的金丹,大闹天宫,这些都体现了他野性十足的特点。示例B:黑风怪。他身上有着熊的特点:浑身漆黑,十分威猛,力量像黑熊一样强大。他偷走了如来佛祖赐给唐僧的袈裟。孙悟空与他争斗多次,也未讨回师傅的袈裟,只好求助于观音,这体现了他像熊一般难缠的特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示例A:孙悟空。他尖嘴猴腮,红屁股,长尾巴,罗圈腿,且有一副火眼金睛。孙悟空虽会七十二变,却仍旧保留着猴子的尾巴,稍有不慎,就又会露出蛛丝马迹来。如在大闹天宫时,为了欺骗二郎神,他变成一座小庙,嘴、牙齿、舌头、眼睛都变了,但是尾巴却无法收拾,于是就变作一根旗杆,竖立在庙后,结果被二郎神识破,被迫恢复原形;孙悟空偷吃蟠桃、大闹天宫这些也都体现了他野性难驯、动物性强的特点。示例B:黑风怪。黑风怪身上有着熊的特点:长相丑陋,浑身漆黑,十分威猛,力气和黑熊一样强大。在观音院中,他看到朋友有难,想去帮忙救火,但见到方丈房间有佛门异宝,动了贪念,偷走了如来佛祖赐给唐僧的宝贝袈裟。孙悟空与他争斗多次,也未讨回师傅的袈裟,只好求助于南海观音菩萨,表现了他的难缠。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汉字记载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②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汉字了中华文明的根脉,了中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③汉字文明对世界,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④我们应担负起发扬和传承汉字的使命,让中华文明为时代贡献出独特的力量。(1)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看,第①句中的加点词属于。(2)请将下面词语分别填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促进B.维系(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上。【答案】5.褒义词6.BA7.将“发扬”和“传承”调换位置。【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感情色彩。伟大:十分崇高卓越。属于褒义词。【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促进:推动向前发展。维系:指牵绊,也指保持不使涣散。“中华文明的根脉”应该用“维系”,“促进”与“发展”搭配合适;故选:BA。【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错误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不合逻辑等。这里“发扬和传承”语序不当,应先传承后发扬,将二者互换。二、综合性学习(7分)6.请你参加以“走进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活动一:书写汉字】请把“陶冶性情滋润心灵”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陶冶性情滋润心灵(2)【活动二:拟写班刊】班级准备成立班刊编辑小组,请作为小组成员的你拟写一个班刊名,并说明理由。(3)【活动三:推荐好书】在好书推荐会上,你们小组准备将以下两篇作品推荐给大家,请你从中任选一篇,仿照示例,写一段简短的推荐语。示例:《春》这篇文章描绘了春花、春草、春风等春日图景,能让我们领略到春天的美丽风采。A.《济南的冬天》B.《猫》(4)【活动四:排演戏剧】戏剧小组打算将《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想带“我”去北海赏菊花的片段排演成话剧。下面是小组成员对“母亲”这一角色的表演设计,请你找出不合理的一处,并说明理由。画外音我这孩子自双腿瘫痪以后,脾气就变得暴怒无常,可是他还年轻啊,以后路可怎么走啊。动作设计悄悄走上场,静静地坐在儿子旁边,挡在窗前。神态、语言设计(语调欢快,神色充满期待)“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答案】6.7.班刊名:《笔墨春秋》理由:《笔墨春秋》这个名字富有诗意,寓意着我们通过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情感变化,同时也可以展示文学的魅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春秋两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季节,也是学生们经历成长变化的重要时刻,因此,“春秋”二字也寓意着我们与文学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此外,“笔墨”二字则代表着文学创作的基本工具,也是我们展示文学才华的平台。因此,将班刊命名为《笔墨春秋》,不仅可以展现出我们班的文学气质和文化底蕴,也可以为班级文化建设和同学们的文学成长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8.《济南的冬天》描述了济南冬天温晴的气候特征,以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画面。让我们领略到济南冬天的美丽风光。9.神态、语言设计中“语调欢快,神色充满期待”不合理。理由:儿子瘫痪后脾气暴躁,不愿出门,母亲深知这一点,所以她跟“我”说话时应该是小心翼翼的态度,而不是欢快。【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注意写楷体字,不要写错别字。注意“滋”的结构。【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班刊名,与文学有关,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班刊名:《文墨飘香》。理由:该名字寓意着文学的博大精深,可以给人带来智慧的启迪和美好的感受,同时也代表着班级文学部落的精神追求。【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推荐语,抓住主要内容,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猫》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猫的日常生活和习性,展现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这部作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猫的可爱与纯真。【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表演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一共有两处:(1)画外音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而这里“我这孩子自双腿瘫痪以后,脾气就变得暴怒无常,可是他还年轻啊,以后的路可怎么走啊”是母亲的话,不合理;(2)儿子瘫痪后阴晴不定,母亲与他相处时应是小心翼翼,怕惹儿子不开心,所以神态、语言设计中“语调欢快,神色充满期待”不合理。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以前种地时,不少地因为没有化肥,第一年丰收了,第二年可能就得减产。如今有了化肥,能持续地给作物供应养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养分不足带来的减产问题。有的地方因为以前过于寒冷,原来的玉米品种种起来产量非常低,而且一旦遭遇严寒,减产严重,如今有了抗寒的玉米品种,可以适应较寒冷的地区种植;再比如抗倒伏的玉米品种、抗锈病的玉米品种等等,这些都是抗逆性强的品种,对粮食的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近些年农作物机械化种植、打药、收割,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及生产效率。【材料二】如下表。【材料三】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的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日常生活中的升学宴、喜宴、谢师宴等等,造成的粮食浪费数量庞大,加上一些超市,一到晚上就将“过期”的盒饭、蔬菜、饮料大批次地从货架上撤下扔掉,所浪费的数量也不容小觑。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舌尖上的浪费”这一现象,中央从国家层面出台八项规定,倡导开展“光盘行动”,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等,旨在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推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形成全社会节俭节约的良好风尚。7.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二】中数据变化的原因。8.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会如何践行【材料三】中倡导的“光盘行动”。(答出两点即可)9.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抗寒的玉米品种对我国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大作用。B.2015年后,我国粮食产量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C.虽然近年来我国粮食供给稳定,但我们平时也应该节约粮食。D.超市合理配置盒饭、蔬菜、饮料数量也是一种节约粮食的方式。【答案】7.①化肥的施用解决了养分不足带来的粮食减产问题;②使用优良的农作物种子对粮食的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③机械化的综合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及生产效率。8.示例:①在学校食堂就餐时,按需打饭,不剩菜,不剩饭,拒绝浪费;②在外就餐时,适量点餐,剩饭打包,不攀比不浪费。9.B【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材料二为折线图,由图表可知,全国粮食产量从1991年到2022年呈上升趋势。结合材料一“如今有了化肥,能持续地给作物供应养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养分不足带来的减产问题”可知,使用了化肥,解决了养分不足带来的粮食减产问题;结合材料一“有的地方因为以前过于寒冷,原来的玉米品种种起来产量非常低,而且一旦遭遇严寒,减产严重,如今有了抗寒的玉米品种,可以适应较寒冷的地区种植;再比如抗倒伏的玉米品种、抗锈病的玉米品种等等,这些都是抗逆性强的品种,对粮食的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可知,玉米品种改良,使用优良的农作物种子对粮食的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结合材料一“近些年农作物机械化种植、打药、收割,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及生产效率”可知,农作物机械化种植、打药、收割,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及生产效率。【8题详解】本题考查建议题。注意对象是中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分析即可。结合生活实际,针对材料三中倡导的“光盘行动”,可建议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粮食,根据实际需要购买食物,避免剩饭剩菜。在饭店用餐时,要根据人数适量点菜,吃不完的要打包带走。学校食堂按需取餐,减少浪费。据此作答即可。【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筛选与辨析。B.根据图表可知,2015年以后折现趋势放缓,增长缓慢,“2015年后,我国粮食产量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有误;故选B。(二)(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何所冬暖,何所夏凉宁碧君①“快点吃呀,再不吃,油又结膏了。”奶奶一边催我们,一边往灶膛里添柴火。我捧着牛大骨,呵呵呼着热气,狼吞虎咽地啃起来。爷爷摩挲着那个刻着飞龙的手工暖壶,慨叹当年他看到的那个女工的手是如何的粗糙又灵巧,生活是如何的艰辛。②每到冬天,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起这些画面来。③记忆中,童年的冬天是真的冷,房顶和屋檐常挂着冰霜,路边的小草,地里的菜,总是会被冻死的。④赶上特别冷的时候,我们一连几天都不洗澡。⑤睡觉之前,奶奶端了水为我们简单地洗漱。我和弟弟还有堂弟堂妹,围着那盆水坐在一起。我们挨个儿洗脸,洗完脸再挨个儿擦身。擦身的时候衣服也不用脱,奶奶把毛巾拧干就往我们的衣服深处掏去。擦到胳肢窝的时候,我们一个劲儿躲,嘻嘻哈哈笑作一团。⑥奶奶主打的是环保节约,必须完成这些工序才换水。换好水后,我们一起把脚放进盆子里洗。有时,奶奶也把她的脚伸进来。调皮的堂弟经常把水踢到我们的身上,水溅得满地都是,奶奶就佯装要揍他。⑦爷爷坐在灶炉旁缝补他的旧棉絮,一遍遍重复叙述着他坎坷的往事。那七八只猫,懒洋洋地伏在他的脚边打呼噜。⑧水雾的暖气让冰冷的房子变得暖和,寒冷的冬天似乎也变得温馨祥和起来了。⑨那时盖的棉被很厚实很沉,有时盖过头了,甚至连呼吸都上不来。但,实在是暖和。⑩我们常常在被子上打天九(一种骨牌)。堂弟一输就哭,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打滚,撒泼,耍赖。奶奶操了扁担进来,一声令下:“睡觉!”我们便乖乖躺下。⑪耳边是奶奶轻轻的呼噜声,被窝里还有雪花膏的味道,连梦都是香的。⑫记忆中最冷的,是有一年春节前,表姑妈来我们家做客,爸爸第一次带我们到河对面的茶楼喝早茶的那个早上。我蜷缩着身子走在寒风凛冽的堤围上,冷得瑟瑟发抖,那是刺入骨头的冷。⑬热气腾腾的云吞终于上来了,我和弟弟三下五除二就扒完了一大碗。表姑妈说:“孩子,有好吃的东西时要多想着你们的爷爷呀!”爷爷摸摸我的小辫,慈祥地说:“我不喜欢吃云吞,吃吧,你们吃吧!”⑭饱腹之后的温暖,还有爷爷的怜爱,对比来时的那种冷,是我回想起来,一辈子当中最暖的时刻。⑮小时候,一到夏天我们就成了两栖动物:地上动物和树上动物。哪家的小孩不见了,家长第一时间不是去河边找,而是到树下去找。石榴树,黄皮树,芒果树,龙眼树,总能在某一棵树上找到自家的娃。⑯我们的村子四面都是树。每一棵树上有多少个丫杈,哪一个丫杈坐着最舒服,我们都知道。连捉迷藏,我们都会躲到树上去。我们甚至还会把饭带到树上吃。坐在树丫杈上,吃着饭,逗着小鸟,喂着蚂蚁,不亦乐乎。⑰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果树,站在阳台上,或者推开窗户就能摘到黄皮和龙眼。就算不是自家的也可以摘来吃,最多也只是挨家长不痛不痒的一顿小骂。骂完还是会继续摘来吃,被摘了果子的主人也不会责备我们,因为果子多得根本吃不完。⑱我喜欢坐在窗边的阶梯上吃饭,窗外的小伙伴也端着饭坐在树下的大石头上吃。我们隔着窗户互相开着对方的玩笑。这时,凉飕飕的风从窗户吹进来,好不惬意。⑲午后,妈妈带我们去菜地拔草。拔着拔着,弟弟总是会喊肚子痛,吵着要回家去吃何济公药散。这时候,如果妈妈叫他去买雪条,他的肚子保准就不痛了。他一溜烟地跑去小卖部,比刘翔都快。有时候我想,弟弟读书的时候能参加市运会,应该得益于小时候经常跑去买雪条吧。⑳现在我时常想:坐在田间地头,看着夕阳一点点地沉下山去,火烧云把天边都染红了。那,应该是最美好的时刻了吧……(选自《羊城晚报》2023年9月26日,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记叙了我童年时期的一些生活琐事。B.第③段描写室外冬天的寒冷,为第⑧段描写室内的温暖环境做了铺垫。C.第段中,爷爷并不是真的不喜欢吃云吞,只是出于对“我们”的怜爱。D.第段中“被摘了果子的主人也不会责备我们”一句,突出了淳朴的民风。11.文章围绕“冬暖”和“夏凉”写了多件童年往事,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内容。冬暖:①__________——“我们”在被子上打天九,奶奶操扁担进来命令“我们”睡觉——②___________夏凉:“我们”在树上玩耍、吃饭、逗鸟、喂蚂蚁、摘果——“我”与小伙伴隔着窗户开对方玩笑——③__________12.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1)我蜷缩着身子走在寒风凛冽的堤围上,冷得瑟瑟发抖,那是刺入骨头的冷。(从加点词的角度赏析句子)(2)爷爷摸摸我的小辫,慈祥地说:“我不喜欢吃云吞,吃吧,你们吃吧!”(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1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如何理解题目中的“暖”和“凉”。14.阅读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答案】10.B11.①.奶奶端水给“我们”挨个儿洗漱②.爸爸带“我们”喝早茶,爷爷将云吞让给“我们”吃③.妈妈带“我们”去菜地拔草,弟弟总是谎称肚子痛来逃避干活12.(1)“蜷缩”是指身躯蜷曲紧缩。不仅形象地描绘出“我”蜷曲身体的样子,也从侧面表现出天气异常寒冷。(2)运用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通过爷爷“摸我的小辫”的动作、“慈祥”的神态和“不喜欢吃云吞”的话语,表现了爷爷的和蔼及对“我”的疼爱。13.“暖”是指在冬季的寒冷之中奶奶和爷爷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和温暖;“凉”是指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能够自由、快乐、无拘无束地玩耍,而感到无比的舒心惬意。14.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温馨美好的氛围,充满了浪漫色彩;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亲人、故乡的眷恋之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结合第④段“赶上特别冷的时候,我们一连几天都不洗澡”第⑤段“睡觉之前,奶奶端了水为我们简单地洗漱”可知,第③段描写室外冬天的寒冷,是为第⑤段“奶奶端水给‘我们’挨个儿洗漱”做铺垫,不是为第⑧段做铺垫;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情节概括。由第⑤⑥段“睡觉之前,奶奶端了水为我们简单地洗漱……”等内容可概括出:奶奶端水给“我们”挨个儿洗漱。由第⑫段“爸爸第一次带我们到河对面的茶楼喝早茶的那个早上……”第⑬段“爷爷摸摸我的小辫,慈祥地说:‘我不喜欢吃云吞,吃吧,你们吃吧!’”可概括出:爸爸带“我们”喝早茶,爷爷将云吞让给“我们”吃。由第⑲段“妈妈带我们去菜地拔草。拔着拔着,弟弟总是会喊肚子痛,吵着要回家去吃何济公药散”可概括出:妈妈带“我们”去菜地拔草,弟弟总是谎称肚子痛来逃避干活。【12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蜷缩”意思是身躯蜷曲紧缩。结合“走在寒风凛冽的堤围上,冷得瑟瑟发抖,那是刺入骨头的冷”可知,“蜷缩”一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我”因为寒冷而蜷曲身体的样子,侧面突出了天气的异常寒冷,为后文写吃过云吞后的温暖、爷爷的怜爱做铺垫。(2)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由“摸摸我的小辫”“慈祥的说”可知,此句运用了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的方法,表现了爷爷和蔼可爱态度。结合前文“我和弟弟三下五除二就扒完了一大碗”“表姑妈说:‘孩子,有好吃的东西时要多想着你们的爷爷呀!’”可知,爷爷并不是不喜欢吃云吞,而是希望“我”多吃一些,表现了爷爷对“我”的疼爱。【13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结合选文第①—⑭段内容可知,“冬暖”主要写了“我”们在灶边啃牛大骨、奶奶端水给“我们”挨个儿洗漱、“我们”在被子上打天九、奶奶操扁担进来命令“我们”睡觉、爸爸带“我们”喝早茶,爷爷将云吞让给“我们”吃等生活小事,“暖”字写出了在冬季的寒冷之中奶奶和爷爷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和温暖。结合选文第⑮—⑲段内容可知,“夏凉”主要写了“我们”在树上玩耍、吃饭、逗鸟、喂蚂蚁、摘果,“我”与小伙伴隔着窗户开对方玩笑,妈妈带“我们”去菜地拔草,弟弟总是谎称肚子痛来逃避干活等生活小事,“凉”字写出了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能够自由、快乐、无拘无束地玩耍,而感到无比的舒心惬意。【14题详解】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在结构上:“现在我时常想”是对全文回忆内容的总结,有总结全文的作用;“最美好的时刻”一个“最”字,深化了文章表达眷恋之情的主旨。在内容上:“看着夕阳一点点地沉下山去,火烧云把天边都染红了”是环境描写,“夕阳一点点地沉下山去”“把天边都染红”渲染了温馨美好的氛围,充满了浪漫色彩;“最美好的时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亲人、故乡的眷恋之情。【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①,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②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选自《鹿亦有知》)【注释】①秋祭:官府在秋季举行的祭天地的仪式。②固:坚持。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鹿稍长,甚驯()(2)其家户外皆山()(3)至暮必归()(4)待吾虑之()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伐薪为生”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B.以刀劈狼首(《狼》)C.非淡泊无以明志(《诫子书》)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2)是夜鹿去,遂不归。18.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15.①.很,非常②.全,都③.到,到了④.考虑16.A17.(1)一天,(他)在山坳里捡到一只鹿崽,(就)带回家喂养。(2)这天夜里鹿就离开了,不再回来。18.文章告诉我们许多动物都有灵性,我们要善待它们,与它们和平相处。【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为:鹿长大一点后,十分驯良。甚:很,非常;(2)句意为:他们家周围都是大山。皆:全,都;(3)句意为:到晚上必然回来。至:到,到了;(4)句意为:等我考虑考虑。虑:考虑。【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以伐薪为生”意为为:靠砍柴为生。以:介词,凭借;A.句意为:凭借这一点可以成为老师了。以:介词,凭借;B.句意为:用刀劈砍狼的头。以:介词,用;C.句意为: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以:连词,来;D.句意为:意图想要从通道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以:连词,来;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1)重点字词:于:在;携:携带;本句是省略句,翻译时注意补充主语“他”;(2)重点字词:是:这。去:离开。遂:于是。本题考查阅读启示。【18题详解】本文通过描写鹿得姓李的人喂养,“甚驯,见人则呦呦鸣”“至暮必归”,然而知道自己会有生命危险之后,“是夜鹿去,遂不归”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动物都有感情,要善待动物,不要背叛它们,否则它们会离你而去。更要珍惜、善待自己拥有的一切,否则等到失去后后悔也是徒劳。【点睛】参考译文:博山有个姓李的人,以砍柴为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捡到一只鹿仔,就带回家喂养。鹿长大一点后,十分驯良,见到人就呦呦叫。他们家周围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来。到了秋祭的时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由官府监督,打猎的人很着急,限期要送上,那个猎户十几天都没有打到鹿,于是向李氏请求要那只鹿,李氏不给他。猎户一个劲地哀求。姓李的人迟疑道:“等我考虑考虑。”当夜鹿就离开了(逃走了),不再回来。(四)(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9.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请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效果。20.《天净沙·秋思》与本诗都写到了秋景,但表达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9.“排”字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凌云的孤鹤一飞冲天的气势,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20.《天净沙·秋思》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本诗表现了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勇的豪壮情怀。【解析】【19题详解】考查诗人的炼字技巧。首先,从字面上看,“排”字写出了鹤在晴空之下,振翅高飞,将前方的云层一一排开的场景。这种描述不仅赋予了鹤以鲜明的形象,还通过鹤与云层的互动,展现了秋天的高远与辽阔。其次,从象征意义上讲,“排”字所表达的是一种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精神。鹤能够排开云层,一飞冲天,正是因为它具备了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在刘禹锡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刘禹锡在被贬朗州后,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这种精神与鹤排云而上的形象形成了完美的呼应。最后,从整体意境上看,“排”字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还提升了整首诗的艺术价值。它使得诗句在表达秋天美好景色的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情感。这种情感与秋天的萧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20题详解】本题考查情感主旨、对比阅读。(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并置,构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意象,都透露出浓郁的秋色和无限的凄凉悲苦之情。特别是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更是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漂泊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曲子以景托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构成一种凄凉悲苦之意境。这种情感的表达与马致远当时身处异乡、思念故乡的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2)刘禹锡的《秋词(其一)》则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情感。诗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便表明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喜爱。接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两句,更是以鹤的形象象征了秋天的美好和诗人奋发进取的精神。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积极向上的情感,这与刘禹锡当时被贬朗州但仍保持乐观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四、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征稿启事,完成写作任务。征稿启事文学源于生活,感动来自身边。在生活中,我们一定经历了许多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些人也许身份普通,却默默奉献;这些事也许微不足道,却真实感人。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刻画这些身影,留下这份感动吧!征稿主题:感动我的人或事征稿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征稿时间:2024年1月15日校文学社2024年1月15日【答案】例文:可敬的大妈和煦的阳光柔柔地洒下,给窗外的树染上了一抹金色。我正吃着午饭,阳光在我身上肆意地跳跃。这时,收瓶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