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影《立春》中艺术歌曲、咏叹调对电影主题的烘托作用_第1页
谈电影《立春》中艺术歌曲、咏叹调对电影主题的烘托作用_第2页
谈电影《立春》中艺术歌曲、咏叹调对电影主题的烘托作用_第3页
谈电影《立春》中艺术歌曲、咏叹调对电影主题的烘托作用_第4页
谈电影《立春》中艺术歌曲、咏叹调对电影主题的烘托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电影《立春》中艺术歌曲、咏叹调对电影主题的烘托作用一、电影《立春》故事内容、人物、主题

“立春一过,其实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但风就真的不一样了。风一夜之间变的潮湿温润起来,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感动了”。

当王彩玲在片头将这句话慢慢读出的时候,镜头随着她的眼光俯瞰衍射到整个小城。即将迎来春天的北方小城。在那里我们总是设想立春后会发生点什么,但终究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唯一发生的就是麻木的生存和梦幻的破碎。

《立春》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一个小县城的故事。王彩玲是一名音乐老师,对外国艺术歌曲和意大利歌剧很着迷。可是,小县城的百姓压根就不懂,对外国的古典艺术不接受。她的歌艺没有人欣赏。她的性格清高,歌唱技术及音乐修养很好,她心比天高才华出众,但出身卑微、相貌丑陋。为了离开小城镇,她四处求人买北京户口,还对外宣称很快就要调到北京歌剧团了,哪怕被一次次地拒绝:面对周瑜的追求,她毫不动心,坚持“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的人生信条:碰到同样热爱艺术的黄四宝时,相逢一场的最终结局也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拿出为自己买户口的钱为身患“癌症”的女孩赴北京参加比赛,却发现这不过是一次“善意的谎言”:身心疲惫的她穿上一生最爱的演出服爬上高楼想做个了断,结果只是摔断了胳膊和腿……。希望与失望、灾难与梦想、世俗与卑微在她身上不断地轮回,影片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深层苦衷,在结尾又把一个光明的梦想还给了她。

影片让我们看到的是王彩玲身上的倔强。她就像是为了艺术而生的人,正如她所说的“我一贫如洗。又不好看。老天爷就给了我一副好嗓子,除了这,我是个废物”,她清楚自己的艺术价值,所以,她想尽办法要把自己弄到北京去,要唱到巴黎,第一步就是要唱到北京。她一次次来到歌剧团,来到音乐学院,她祈求可以进艺术团体,甚至只要是留在学院干杂工也可以。这里毕竟是离艺术的殿堂比较近的士也方。可是,又一次次的失败,可怜的王彩玲。连哭泣都不能让人看见,她只想让人看到有着非凡的艺术成就,不想让别人看到她的软弱。除了倔强,王彩玲身上也深深的体现着女性的阴柔。生活是现实的,艺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摆弄得起的“玩意”。作为一名女性,始终有着软弱的时候,想有个可以依靠的人,她想要的爱情得不到,一直坚持着。她说,“我就是不甘平庸,有一天我实在坚持不了了,一咬牙随便找个人嫁了,也就算了”这一段其实也为其后王彩玲到婚介所留下伏笔。从不甘平庸的艺术工作者到最后成为在街头挥舞屠刀卖“羊肉”的人。没有结婚,领养了一个兔唇的娃娃——小凡,后来还带小凡到医院医治兔唇。小凡,平凡的凡。是王彩玲对她女儿的寄望,更是她对自己的寄望,从不甘于平凡到安于平凡。人是要经历诸多打击才会让步于现实,放弃她所深爱的东西啊!可是,在王彩玲骨子里仍然有着对艺术永远的热爱,她带着小凡来到天安门广场,和小凡唱着童谣。注视着天安门前那班小孩子,在她心中艺术的火焰还在燃烧,可惜的是那温度已经不能把她烧得热血沸腾了。

除了王彩玲以外,胡金泉同样是追求艺术的芸芸众生中的渺小一员。作为一名男性芭蕾舞者,他的舞姿、他的着装等等,都受尽人们奇异的目光。他试图想与王彩玲假结婚的方式来向人们证明他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但遭到了王的拒绝,他采取了极端的行为。胡金泉刻意非礼女职工,进了监狱。逃离众人那种眼神,可是他逃不掉的是对艺术的深爱,即使没有舞鞋他还是优雅的跳着。高贝贝从外形来说无疑是影片当中最令人注目的角色,一个光着头的花季少女。找到王诉说自己有着不治之症,但唱得非常好,希望能在死之前去北京参加一个声乐比赛,完成最后的心愿。希望王彩玲用北京的关系帮忙。她感动了王彩玲。王带她到了北京,王彩玲放弃了北京户口,她坦白自己在北京没熟人,她那些“事迹”都是瞎编的,她把办户口的钱给了高贝贝去参加比赛,结果得了奖。同是对艺术有着向往的人,高贝贝是在当中唯一有点成就的人。当她良心发现最后哭着揭穿自己的谎言,说没学过声学是假的,自己有不治之症也是假的,唯一的目的是想成名。又一次深深的伤害了王彩玲。

《立春》最后的结局,镜头由远推近,王彩玲穿着高贵的演出服,在歌剧院中醉心地演唱着她喜欢的意大利歌剧片段《献身艺术,献身爱情》。给她、给观众、给所有艺术工作者都留下一个最美丽的王彩玲。这时出现了一段文字“谨以此情此景献给王彩玲”。在描绘平凡人的人生、记录他们的梦想之旅的同时,体现出了对于灵魂的深切的关怀。不管我们如何追求、挣扎,我们仍然难以逃脱命运的摆布和现实的锤炼,在王彩玲浓墨重彩的生活中,梦想的失落、心灵的孤独以及艺术的落寞。都传达出一种令人颤栗的感伤。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每一个被感动的人或许都是王彩玲。而对于艺术不懈的追求正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二、电影《立春》中艺术歌曲、咏叹调对电影主题的烘托作用

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是视听统一的综合性,音乐、歌曲与画面的配合,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时,补充和深化对影片的艺术感受。对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心理变化,体现内心潜台词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部电影中的歌曲,是电影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歌曲演唱通过录音技术与音响效果的合成,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感受《立春》的故事主要就是王彩玲对西洋艺术的执著追求展开的。影片中出现的艺术歌曲、咏叹调与剧情融合在一起,深刻的刻画了王彩玲的复杂内心矛盾,表现了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也直接推动剧情发展,深化了影片内容。

1、德国艺术歌曲《暮春》

德国艺术歌曲《暮春》是德国作曲家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828)的作品,他是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他所作的600多首歌曲显示出卓越超群的曲调写作能力。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大小调交替,充满戏剧性。《暮春》的歌词大意是:“那温柔的春风已苏醒,它轻轻地吹,日夜不停。天地万物正在变化,这世界一天比一天美丽,明天的美景更无比”。

影片第一次出现的歌曲就是这首德国艺术歌曲《暮春》,早春的鹤阳,钢铁厂高高的烟囱,下班的自行车流,广播中播出的女高音乐歌曲《暮春》交代了这个故事开始的背景。一个钢铁厂的职工周瑜驻足,看着广播发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从广播里播出的王彩玲演唱的歌曲,虽然音响不佳,但是,演唱技术娴熟,音色甜美,德语发音标准。给人一种轻松愉

悦的听觉享受。春代表着阳光、温暖、生机、爱情与希望。所以,王彩玲的演唱在力度和速度方面没有大幅度的变化。声音的轻重缓急、深浅浓淡的对比掌握的非常好,具有较强的表现了。正是由于她的歌声吸引了一个男人的注意,随着他的慕名拜访王彩玲的过程,引出主人公——王彩玲。虽然她长得丑,但当她开始自弹自唱了歌剧咏叹调《献身艺术,献身爱情》的一个小片段时,她投入的表情,自如的演唱,优美的音乐线条却深深的打动戏里戏外的观众。也让观众开始关注王彩玲这个人物。

2、德国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德国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于1834年的作品。这首歌的歌词是海涅的一首抒情诗。全曲以清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乘着歌声的翅膀,跟亲爱的人一起前往恒河岸旁,在开满红花、玉莲、玫瑰、紫罗兰的宁静月夜,听着远处圣河发出的潺潺涛声,在椰林中饱享爱的欢悦、憧憬幸福的梦……”歌曲生动地渲染了这美丽动人的情景。

这首作品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王彩玲在广场上表演,当她一开始演唱,就抓住了观众的心。这首歌曲,旋律飘逸轻盈,声音的强弱控制自如,音乐线条优雅连贯。可是,当地观看的群众却纷纷离开了,这时天上飘起了雪花。她的心冷了,歌声凄美动人,让人落泪。演唱的音色也变得悲伤了,但是。声音依然是那么的动人。第二次是高贝贝唱给王彩玲听的歌曲,高贝贝唱得很完美,声音技术娴熟,旋律流畅优美,歌曲处理得欢快、轻松、连贯。我们好像看到了一只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张开一双翅膀,在天空中尽情的飞。高贝贝的歌声感动了王彩玲。她决定帮助她。

这首歌曲在音色的使用上很贴切的表现了王彩玲两次不同的心境,第一次是无奈、伤感、失落。第二次希望,她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高贝贝身上去实现。

3、歌剧选段《献身艺术,献身爱情》

著名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经典歌剧《托斯卡》中的咏叹调《献身艺术,献身爱情》这是意大利歌剧中最美的咏叹调:献身艺术献身于爱情,我忠心地爱护一切的生灵,对待世界上劳苦的人们怀着热诚,永远是虔诚的信徒。向上帝祈祷,献上我纯洁的心灵,永远是虔诚的信徒。常把鲜花供奉但在这悲痛时刻,为何?上帝!为何对我这样残酷无情。把珠宝缀满了圣母的衣襟把我的歌声献给上帝,和天上灿烂群星,在绝望的时刻。啊……为何对我这样残酷无情。

这首咏叹调在影片中起到了烘托高潮的作用,作品又一次出现,是王彩玲再次去歌剧团求职时,负责人不太搭理她,她主动清唱的。她演唱得非常好。但是,才唱了一句,剧团的负责人就走了,走道上没有一个人。她很无奈,激动的她又唱了高潮的那段,演唱的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声音力度的弱与强、音色的明与暗、情绪的扬与沉都做了鲜明的对比。她如泣如诉,最后痛苦的跪下来的演唱仿佛正是她不幸命运的写照,让人心疼,让人感动。让人为她对艺术的执著而动容。这首咏叹调的应用恰到好处的描写了王彩玲当时的心情。艺术和爱情都最终抵挡不过生活真实的残酷。她必须接受残酷的现实。

这首咏叹调再次出现是影片的结尾,也是影片《立春》是让人非常感动的场景,王彩玲在华丽的舞台上又一次唱出《献身艺术,献身爱情》,但是。这次演唱给人的感觉不是痛苦而是幸福和希望。她以饱满的激情,展示了良好的演唱技巧,充分利用了音色、力度、音量、轻重缓急的变化,生动地表达了乐曲的中心主题,爱情和艺术。作品表现得非常完美,电影在歌声中结束。这时出现了“谨以此情此景献给王彩玲”。这句话深刻地表现了这部电影的主题。因为,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是王彩玲,如果你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如果你为你的梦想奋斗过,如果你曾经付出过很多但却一无所获。如果你的梦想和现实格格不入,那么这部影片就是献给你的。最后的场景告诉我们,即使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你的梦想,那也请你不要放弃它,把它放在心底,就像王彩玲一样,她要为了老人和孩子奔波于尘世间,劳累于柴米油盐,但是心底仍然有“国家大剧院”的梦想。不能实现它,但却不放弃它,这也是一种幸福《立春》留给观众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