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考: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是什么?原始农耕原始畜牧业东亚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7000年前,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小麦、大麦原产地9000年前饲养绵羊和山羊中美洲玉米、甘薯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骆马《选必二》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高三一轮复习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标: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原理及世界意义。e7d195523061f1c05acf76b8f77ad0f5cf4bfee44656fe548320944B98F67CB1985FAB3A9D5F17B3F04517704E6FAFB9B886208504C53F0209CCFCFD7DCBC2FFA7EFB712B888BBDC0AA6CC36F1755313303D7890B86B527EF283536BD00F78452D506777748142E59D7E28653346FC10AF757FD95871D7D0579D3AFD2A31C06E447ABC8A08C203BA技术市场制度劳动力英国综合胜出资本原料教材哪些章节具体阐释了这些时代背景?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条件《选必一》第2课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必二》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技术(1)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积累。(2)17世纪中期,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3)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工业生产摆脱经验限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可能。(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B据统计,1750至1850年之间,英国通过了47部有关专利的私人法案。1775年,英国议会通过《火力蒸汽机专利法案》,“授予詹姆斯·瓦特及其执行人,管理人和受让人某些蒸汽机(通常称为火力蒸汽机)在国王陛下的领土范围和有限的时间内专有的使用权和财产权”。这一时期英国系列专利法案的颁布A.得到了王室的大力支持
B.适应了工业发展的要求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特权
D.确立了英国的经济露权B(2012·安徽·高考真题)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A(2020·浙江·高考真题)曾有评论谓:“毛纺已无影无踪,麻纺也差不多;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棉花成了传说中吃光所有羊的‘披着羊皮的狼’。”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飞梭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棉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D.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的冲突C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进程和主要成就请阅读教材60页第2-4段找出每段的关键词。第一段:棉纺织业、生产方式(机器)、工厂第二段:动力第三段:交通工具、机器制造业请根据以上关键词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成就重新叙述,要求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标志: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纺织纺纱织布飞梭珍妮纺纱机(细而易断)水力纺纱机(粗而结实)骡机(细而结实)水力织布机(地理限制)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动力交通运输第一艘汽船
美国人富尔敦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机器制造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手工工场工厂组织形式手工工场→工厂1.第一阶段:机器发明与工厂出现2.第二阶段:动力与交通运输革命3.完成阶段:需求驱动环环相扣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进程和主要成就生产方式革命生产组织革命动力革命交通运输革命蒸汽机的推广和各个部门的机械化,就更加需要数量多、精度高和规格统一的机器。刨床、镟床、汽锤、镗床等工作母机先后被发明出来。19世纪30—40年代,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2020.1·浙江高考·18)曾有评论谓:“毛纺已无影无踪,麻纺也差不多;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棉花成了传说中吃光所有羊的“披着羊皮的狼’。”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飞梭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棉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D.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的冲突C(2020.1·浙江高考·20)英国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对幼年(1830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据此判断,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A.帆船B.蒸汽机车C.飞机D.汽车B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1870意大利统一1868日本明治维新1783美国独立1789法国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多国同时发生(遍地开花)小结:制度保障:资本主义的扩展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成功二、“工业革命”为何发生?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2.成就领域成就(1)动力(2)交通(3)化学工业(4)旧产业部门的技术改造(5)通讯①电力②内燃机汽车(1886)、飞机(1903)等合成新材料,石油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焕发出新的活力。电话(1876、美国贝尔)、无线电报(1896、意大利马可尼)思考2:依据表格并结合课本内容,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发生地:英国先驱且主导→欧美多国并发,美德最突出能源:煤炭→石油、电产业: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主动力:蒸汽机→电力、内燃机、电动机发明者:工匠→科学家(2021·湖南高考·14)欧洲最早出版的科学期刊是19世纪中叶首批成立的各国科学院的院刊。随着科学家按其专业组成专业性学会进行研究,到1921年科学期刊已增至2.5万种,其中大部分是在19世纪后期增加的。这反映了A.科学研究日趋大众化
B.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C.科学院数量迅猛增加
D.科学与技术结合更紧密D(2022·全国甲卷)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A(2022·全国乙卷)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B《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选必一》第2课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第6课西方文官制度第15课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选必二》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选必三》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区转移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结合教材目录制作两次工业革命“影响”方面的思维导图。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影响世界!四、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生产力生产关系思想社会生活世界体系政治体系经济体系(两次世界大战)殖民体系(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衣食住行、通信、娱乐、医疗、环境、教育、人口、女性地位、治安生产组织形式工具、动力产业\就业结构阶级关系经济思潮:自由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民族:民族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双城记》、印象派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社会治理国际工人运动莫奈《日出.印象》参考一轮复习资料课堂新坐标P291课时1练习题评讲CACDAADABAAB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概念解析15C—18C(工业革命前)柯尔波金银是财富;鼓励出口;减少进口英国《航海条例》东印度公司18C60S-20C初亚当斯密《国富论》自由生产、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取消东印度公司特权1914—1933私人垄断1933—1980国家垄断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加强干预刺激消费1980——今天减少干预刺激供给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概念解析标准石油公司疯狂并购其他公司(漫画)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e7d195523061f1c05acf76b8f77ad0f5cf4bfee44656fe548320944B98F67CB1985FAB3A9D5F17B3F04517704E6FAFB9B886208504C53F0209CCFCFD7DCBC2FFA7EFB712B888BBDC0AA6CC36F1755313303D7890B86B527EF283536BD00F78452D506777748142E59D7E28653346FC10AF757FD95871D7D0579D3AFD2A31C06E447ABC8A08C203BA如何评价垄断组织作用?积极:适应了大工业生产的需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消极:对内①经济:控制市场,阻碍自由竞争②政治:利用经济手段控制国家政治,导致腐败;对外③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一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明确革命的基本力量(主力)——无产阶级;明确实现目标的手段(方式)——暴力革命;表明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1.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资本论》工人阶级的“经济圣经”马克思主义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018·天津高考)(《共产党宣言》)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D(2021.6·浙江高考·20)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A.唯物史观B.空想社会主义C.进化史观D.阶级分析方法A(2020·江苏高考)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统治不仅使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中得到崭新的武器,而且还给他们创造了一种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地位——他们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力量。”在马克思看来()A.资产阶级统治具有其合法性
B.无产阶级斗争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取得胜利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已成熟C(2021广东卷.18)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6分)和本题相关的唯物史观论点对应本题作答如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厂制度建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城市化进程加快,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工人运动频发;现实主义风格的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依据教材史实和图示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作出解释。史论结合,阐明因果联系。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背景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
量登上历史舞台理论基础:批判继承三大理论(如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基础:马、恩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意义学习任务3:结合《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意义的解读。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理论贡献、实践意义、组织意义(2023.6·浙江高考·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三“社会”一词的逐渐普及与社会主义的传播和革命思想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同一历史过程。根据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社会主义”一词总共才出现34次;1919年,“社会主义”的使用次数激增至104次:1921—1922年间高达685次。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其中写道:“自马氏与昂格思合著《共产者宣言》大家才知道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绝大的功绩。”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下,先进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从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1919—1922年间《新青年》杂志中“社会主义”一词使用次数激增的国内动因。从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简析“先进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缘由。(9分)【答案】动因:五四运动;知识分子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文化运动。(4分)缘由: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2分)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1分);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1分);是指引人们改造世界行动的重大思想武器。(1分)四、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学习任务4:阅读教材P68“学思之窗”:谈谈你对巴黎公社历史意义的理解。性质: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工人阶级政权注意: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①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不具备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②客观原因:资产阶级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内外联合镇压。③主观原因:法国工人阶级力量弱小,在政治上还不成熟。(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探究】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新坐标P296)史料一:“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史料二: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恩格斯(2021·山东高考)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案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C(2021·全国高考甲卷)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A.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船舶交易合同协议
- 个人借款动产抵押合同范本
- 上海市仓储物流租赁合同范本
- 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合同范本
- 临时摊位租赁合同条款
- 个人房产转让及过户合同协议
- 三方股权交易合同:权益分配与责任承担
- 专利权许可合作合同(全新)
- 2025年定制产品销售协议文本
- 2025年电气设备外协加工协议
-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太仓水务集团招聘1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语寒假作业(五)
- 2025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 借款人解除合同通知书(2024年版)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沐足店长合同范例
- 《旅游资料翻译》课件
- 公共政策工具-课件
- 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优劣势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