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诗与散文》课件_第1页
茅盾《诗与散文》课件_第2页
茅盾《诗与散文》课件_第3页
茅盾《诗与散文》课件_第4页
茅盾《诗与散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与散文》茅盾茅盾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里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建立起在当时来说属于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把“30年代”与“五四”划分开,成为另一个文学时代。“五四”文学的激增、它的张扬个性、离不开个人性的见闻感受的特质,被茅盾大规模地、全景式地反映刚刚逝去不久的,甚至是正在发生中的社会现实,表现各种矛盾斗争中的阶级和人的创作气魄所代替。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不断创造时代典型的努力,都是建筑在他的精细观察和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分析之上的。依靠理性分析来拓展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以茅盾为首的这一类小说,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茅盾(1896——1981)浙江桐乡县乌镇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成就卓著的杰出作家。

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还致力于文学理论研究。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6年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英文部工作

1921年1月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茅盾革新《小说月报》《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核心期刊茅盾以《小说月报》为阵地,倡导现实主义,翻译介绍外国文艺,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1927年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和《民国日报》总主笔

1929年,茅盾出版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完成长篇小说《虹》1930年入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发表《子夜》1931——1933年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1938年任《抗战文艺》编委抗战期间,茅盾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等地,发表了《腐蚀》和《红叶红似二月花》

解放后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长等,并成立了“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中篇小说:《蚀》三部曲、《林家铺子》短篇小说集:《野蔷薇》《春蚕》等。善于描绘知识女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生存群像,视野开阔,笔力沉厚。通过青年丙与两个不同类型女性的爱情纠葛,提出了对爱情中灵与肉的思考,反映了笼罩在大革命失败阴影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抑郁、孤独、扭曲的心理现实。主要内容桂奶奶代表了散文的形象,现实、热烈;表妹则代表了诗的形象,空灵、诗意。青年丙在“灵之颤动”与“肉的享宴”之间的徘徊,反映了他的爱情理想的两极分化。他不敢正视自身爱情要求中灵与肉的双重成分,处于人格分裂的痛苦之中。他的爱情理想与实践是断裂扭曲的,这决定了他的双重失落。从本质上说,他是一个空想“未来”的象征物。桂奶奶则是执著现实的女性。空想“未来”的象征物青年“丙”桂奶奶执著现实的女性冲破传统规定的角色定位,勇敢追求新的爱情,尽情享受神圣的“青春快乐”的权利”。热烈的情性合一,但并不耽于情欲。一旦看穿了丙的虚伪本质,毅然抛开。对于诗与散文争议的认识长期以来,《诗与散文》一直因为它的情欲描写而受到许多非议,认为它采用了自然主义的手法,今天看来,这些批评有些苛求。茅盾是从特定时代的现实情境出发,真实地描绘了大革命前后青年男女的心理现实与生活追求。其主人公不时流露出纵欲的倾向,“是幻灭动摇的人心,在阴沉麻木的圈子里的本能的爆发”(茅盾《蚀》),也是对抑郁的时代环境的扭曲反抗。作者力图在“恋爱的外衣”之下,揭露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的动机往往是因为个人爱情挫折,本身即是动摇空想的,这正是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目的要写出这“光明和黑暗交替”的时代的真实。他把人生比做蔷薇,既要写出它的“色香”,又要写出它的“刺”。“要使人们透视过现实的丑恶而自己去认识人类伟大的未来,从而发生信赖”在《诗与散文》中,茅盾既是抒写时代青年生活理想包括爱情理想的挫折与苦闷,也力图解剖青年男女的心理病症,为革命的失败诊断病因。丙少爷与桂奶奶各持自己的性别立场来审视异性世界,隐含作者并没有在二者之间作出是非判断,而是在充分尊重人物主体性的情况下,让两种立场自始至终形成对立。反复出现的镜子意象使桂奶奶在丙少爷的视阈中妖魔化、虚幻化。男性视角进行叙事主人公对自我禁欲主义与生命本能冲突的内心煎熬。女性立场对自我欲望肯定的立场,也是女性坚持灵与肉统一的现代人性立场反驳了丙关于桂奶奶只是散文的、肉体的本质界定。通过青年丙的梦幻、潜意识与现实的交错结构全篇。真正的主人公桂奶奶忽隐忽现,表妹则根本没有登场。是一部精彩的心理现实小说。艺术特色要点1、参考阅读其他表现大革命失败后表现青年苦闷的作品,体会《诗与散文》独特的心理表现手法。2、在早期作品中,茅盾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近年,女性主义文学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