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是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是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讲述了古代一些很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能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教益。本文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识“道旁李苦”的故事。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写“唯戎不动”,通过简单的情节让孩子了解整个故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就有了复述要求,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详细复述”的学习要求,本单元是在详细复述基础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概括能力。而本文作为文言文,主要还是要让学生理清楚故事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整个故事,如果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想象,让故事更加完整,更加饱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唯"个生字,会写“戎、尝、诸、竞、唯”4个字,理解“唯"信然”“竞走"词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善于思考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识人物
1.学习篇章页,明确任务
①理解“青史留名多俊杰”就是指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都是杰出的人。
②明确本单元主题是“历史传说故事”,要求我们“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2.聚焦王戎,学习生字
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展“历史故事传讲人"的活动,先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王戎”。
(1)教学戎:“戎“是生字,我们先来看一下甲骨文的“戎”,戈是兵器,十是铠甲,所以“戎”与军事、武器有关。
(2)指导书写“戎"。
3.补全课题,并设疑:你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聚焦“取”就是采、摘的意思。
4.齐读课题:理解了课题的意思,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过渡:要做“历史故事传讲人"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请看传讲妙招一: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1.指名学生读。
①读正确。
②读好停顿:随机聚焦长句子“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2.齐读:让我们再一起读读整篇课文吧。
3.小结:同学们,那要做好传讲人光会读正确可不够,还要熟悉课文内容。
(三)研读课文,读清读懂
1.回顾《精卫填海》的学习方法: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汇报交流:
①交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预设1:结合注释理解“尝”是曾经的意思。
预设2:出示字典中“诸"的意思,理解“诸小儿”就是许多小朋友。
②交流“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预设1:图片理解“多子折枝”相机理解“折"就是压弯的意思。
预设2:结合注释理解“竞走”就是争着跑过去,回顾学过的《守株待兔》里“走"就是跑的意思。
预设3:理解“之”代指李子。
师:那就请你连起来自己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吧!
③交流“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预设1:理解“之”代指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预设2:辨析为什么王戎这么肯定此必苦李?
预设3: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请你把这句话的意思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③交流“取之,信然"
预设1:借助注释理解“信然”的意思。
预设2:“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篇文言文。
4.齐读课文。
5.小结:同学们,刚刚我们解锁了历史故事传讲人的第二个小妙招:读懂课文,光这样可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会梳理故事情节。
(四)梳理情节,复述故事
1.梳理情节
①独立学习:完成作业本第4题,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聚焦:原文填写,一句对一空。
②展学:交流汇报
聚焦第二空,辨析填“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的原因。
2.小组合作,复述课文:了解了故事情节,我们来做“历史故事传讲人”,讲讲王戎的故事,四人小组合作,借助我们刚才梳理出来的故事情节讲故事,如果能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可以得一颗星;能把故事情节讲完整能得一颗星。
3.推荐阅读:这么精彩的小故事就出自《世说新语》这本书,书中还记载了许多名士的言行佚事,是一部聪明人的故事集。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用了读通课文、读懂故事、梳理情节这样的方法讲了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解锁了复述课文的第一个锦囊(复述前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本单元我们还会学习不少聪明人的故事,相信你们也能讲好他们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事二则》三篇课文,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在本次《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进程中,我以“历史故事传讲人”为主题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借由读通课文、读懂故事以及梳理情节这三个关键教学环节,为助力学生学会简要复述故事筑牢根基。
其一,教学循进,层次分明。
整堂课紧密依循“读准确—读通顺—读明白—讲清楚"的脉络铺陈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司其职,精准聚焦解决特定类型的问题。如此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设计,为儿童研读文言文开辟了明晰的基本路径,助力学生成功掌握成为“历史故事传讲人”的三个小妙招:读通课文、读懂故事与梳理情节,最后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显得得心应手。
其二,善用启发,唤醒思维。
在教学进程中,我将教学重点聚焦于学习方法的深度渗透与思维启迪,以课后习题“借助注释,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借助注释这一“脚手架”,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比如在解读“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一句时,学生通过注释了解到“竞走”是“争着跑过去"的意思,从而描绘出其他孩子争着去摘李子的画面,而王戎却能冷静旁观。由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王戎的行为,精准把握文意,深刻洞察人物内心,进而深度领悟王戎独立思考、不盲从的理性精神,于无声处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
其三,逻辑为纲,素养为基。
我尤为注重学生逻辑思维与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在教学细节中精心雕琢思维路径。例如在解读“多子折枝”时,关注课堂生成“李子数量很多”,进而追问“李子多到何种程度?”随后借助直观图片,通过视觉化的图片展示,让学生领悟“折"所蕴含的压弯之意,将抽象的“折”具象化,搭建起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桥梁;在剖析“此必苦李"时,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美容师考试趋势分析与答案
- 暑假游戏活动安全
- 社区工作者考试考前30分
- 智能医疗设备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 新能源汽车可行性研究
- 买卖船只合同标准文本
- 住宅代理公司合同标准文本
- 2劳动合同样本
- 公司油漆施工合同范例
- 幼儿园教案模板
- 微型断路器知识培训课件
- T-CAAMTB 116-2023 汽车车门锁扣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 仓储设备操作安全操作培训
- 《静电的危害及消除》课件
- Booking a room at the hotel(入住酒店英语)
- 2023年宁波房地产市场年度报告
- 员工身心健康情况排查表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教材知识要点精讲
- 模拟小法庭剧本-校园欺凌
-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评价细则
-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件:《私自离园危险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