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8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梭伦改革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满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位,竟至陷入绝境。”梭伦所说的绝境是指A.雅典面临外邦入侵B.奴隶主贵族与奴隶之间的矛盾C.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D.自然灾害的威胁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B.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C.承认土地私有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3、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D.政府把大部分国有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企业经营4、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内容有7章76条,规定天皇作为国家元首统揽统治大权,拥有任命文武官员、统帅陆海军、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实施等权力,国务大臣主要对天皇负责,帝国议会对政府的制约极小。这部宪法的制定A.主要学习当时美国的政治体制B.一定程度上学习了当时的德国C.完成了日本政治的民主化改革D.在日本建立完善的代议制政体5、《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鞅A.主张立法为民B.强调有法可依C.关注法律实施D.重视赏罚并重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B.都彻底改革了政治体制C.都建立了新式海军D.都创办了民用工业7、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的哪项措施A.颁布《解负令》保障平民下层掌握土地B.按照财产划分社会等级,打破贵族政治特权C.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法律保障平民自由D.创立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扩大公民权利8、部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情况一览表。

。时间。

举办地。

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

未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

奖牌榜。

1976年。

蒙特利尔。

美国;苏联等92个。

中国台湾以及28个非洲国家。

苏联。

1980年。

莫斯科。

民主德国;波兰等81个。

美国;中国等66个国家和地区。

苏联。

1984年。

洛杉矶。

罗马尼亚;中国等140个。

苏联;民主德国等19个国家。

美国。

1988年。

汉城。

苏联;中国等159个。

朝鲜等国家。

苏联。

1992年。

巴塞罗那。

美国;独联体等169个。

无。

独联体。

根据以上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苏联体育优势长期领先世界B.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走向团结一致C.政治对体育的干涉越发明显D.世界局势缓和冷战阴影逐渐褪去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9、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发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10、(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建军初期;南昌起义部队实行了政治指导员制度。政治指导员的任务是负责军中的党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协助指挥官完成战斗;给养、管理、训育等各项任务,一切工作以争取军事胜利为主要目标,其在军中的地位低于同级指挥官。1927年9月,毛泽东对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进行了“三湾改编”,正式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党代表制度在全军推行。1928年中共六大前后,中共中央多次指示红军仿效苏联,废除党代表制度,改为政治委员制度,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肯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1930年10月,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唯一领导”。

——摘编自王建强《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到政治委员制度的变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56年3月,《巴黎和约》签署及有关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和亚历山大二世内外政策改弦更张的开始。他在解释签署和约条件时表示,要巩固国内秩序,法庭要充满正义,每个人及其劳动成果要受到法律保护。这是即将进行改革的谨慎的暗示。这一暗示引起了贵族的警觉和不安。为此,亚历山大二世向贵族们解释道:“传说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对的你们可以将此告诉你们周围的所有人。我在彼得堡也对首席贵族们讲过这番话。但我并非完全反对解放农民,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一天早晚会到来。我想,诸位同我的见解是一致的,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摘编自《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俄国现代化》材料二俄国的农奴制延续到1861年。在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时,农民却被迫交纳远远高于当时土地的市场价格的高额赎金。对于农民来说,支付赎金是一场掠夺,它夺走了农民多年积累的资金,阻碍了农业经济按市场原则改组的过程,使俄国农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这种掠夺农民的暴行在易北河以东的农奴制国家和地区的确是罕见的。1861年改革不仅没有废除中世纪的村社组织,反而加强了村社的经济职能。农民赎买份地,地主不是同农民而是同村社签订契约。村社限制农民离开农村,遏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获得的份地通常低于改革前拥有土地的数量,地主占去了一部分农民的好地。俄国农民的不自由和任人宰割的状况在欧洲是独一无二的。——摘编自《试论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机制》(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解放农民的原因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12、材料嘉庆;道光时期;清延固守“入童为出”的原则。咸丰、同治时期,随着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清朝的财政支出急剧增加,而常例收入的数量却非常有限,导致“量入为出”在实际操作层面已无可能,只能开始向“量出为入”转变。此间,清廷除加征田赋、盐课等旧赋,还开征厘金、洋税等新税种,推行捐输。厘金和洋关税在事实上超越田赋,成为这一时期清廷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清延的财政收入规模,由咸丰初年4000万两增加到同治末年的7000余万两。清末,近代企业税也成为一个新型税种,主要指铁路、轮船、邮政、电报等企业创造的收入。晚清时期,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和扩大税源,各种苛捐杂税名目迅逮增加。光绪前期的年财政收入为80000余万两,宣统三年的收入为2.97亿两,上升趋势明显。当然,清末的财政支出也加逮膨胀,“量入为出”难以为继,清延只得放弃旧有的财政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将部分筹饷权下放各省督抚,地方财政体系得到发展。

——摘编自倪玉平《从“圣入为出”到“量出为入”:清代财政思想的转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财政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中国建立后;少数民族的广大农民积极要求进行土改。在刘少奇的组织和领导下,1950-1953年,社会经济结构与汉族基本相同的内蒙古西部;新疆维吾尔族、云南白族等民族地区,采取与汉族地区相同的作法,完成了土改。1955-1961年,处在奴隶和农奴制阶段的四川彝藏族、甘青两省藏族、西藏等地区,经与上层人士反复协商,在不降低其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完成了土改。与此同时,处于原始公社末期的云南景颇、东北鄂伦春等民族地区,则以建立生产文化站的形式,在国家帮助下发展生产和文化事业,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截止到1956年3月,我国3500多万少数民族中已有2800多万人口基本完成了土改,少数民族地区土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据祁若雄《刘少奇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土改特点的成因。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土改的意义。14、材料北魏拓跋焘时期;政府屡下诏令,对战争中“尽忠竭节”,"蹈锋履难"的将士,或升官进爵,或賞赐以人口;牲畜及金银、古玩、缯帛等物质。对违犯军纪者,则给予严惩,虽亲贵重臣,也不宽贷。公元431年,北魏取得败柔然、降高车、灭夏国的军事胜利后,又提出“偃武修文”,统治者带头尊崇孔子,提倡儒学,大量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444年,政府削减.上谷苑圈之半为民田。又推行有牛和无牛人户换工种田的做法,“基田大为增辟”。446年北魏下诏灭佛,在各地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沙门无少长悉坑之,禁止佛教的传播。拓跋焘晚年脾气暴躁,诛戮过多,由于刑罚严酷,国内曾经几度政治混乱。

——摘编自杜士铎等编《北魏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拓跋焘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拓跋焘改革的历史影响。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他不期望为雅典人制定“最好的法律”,而只是制定“他们愿意接受的最好的法律”。他也不主张数量和状态的平等,而主要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正如他所说的:“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

——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中的哪些措施能体现这一思想。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梭伦“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的看法。16、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四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2分)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2分)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2分)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2分)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1题,共8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8分)18、【历史一一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雍正登基后;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中央成立了会考府专门负责清查。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并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的影响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除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20、请从下面表格列举的改革措施中选择三项;

(1)说明它属于哪项改革(3分);简单解释该项改革措施的内容(3分)。

(2)说明三项改革分别代表的历史发展趋势。(6分)

。序号。

改革措施。

1

军功爵制。

2

因信称义。

3

解负令。

4

废除包税制。

5

易服装;讲汉话。

6

先定论。

7

设京师大学堂。

8

青苗法。

9

土地赎买。

10

殖产兴业。

21、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然而甲午一战表明,两国的“富国强兵”结局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自梁启超著《论李鸿章》

材料二(日本)该国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俩,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奏折。

(1)分析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举办“洋务”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洋务派作出了哪些重大的“变革”举措?

(2)材料二反映出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认识?

(3)试结合材料及相关历史背景,简要评析中日两国“富国强兵”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详解】

材料中的“悲哀充溢着我的心”和雅典“陷入绝境”,说明梭伦改革之前雅典社会矛盾尖锐,当时梭伦面临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矛盾,其中主要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故答案为C项。A项不是当时雅典面临的危险,排除;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不是梭伦改革准备解决的问题,排除B项;当时没有自然灾害的威胁,排除D项。2、B【分析】【详解】

“宗室贵戚多怨望”是指其变法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打击了贵族的势力,故B项正确,排除ACD。3、C【分析】【详解】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例如军国主义、天皇制等等,由此,日本后来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故C项正确;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主要是体制问题,不是经济产业问题,故A项错误;日本的经济属于政府扶持企业,不属于外向型经济,故B项错误;D项属于日本经济形式,不是主要原因。4、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日本1889年宪法确立的政体为君主立宪制而非共和制,故A选项错误;日本的民主化改革是在二战结束之后由美国主导实施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日本1889年宪法赋予天皇最高实权、政府对天皇负责而非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制约极小,其代议制权力结构中行政机关控制立法机关,是一种不完善的代议制,与德国1871年宪法建立起的君主立宪制极其相似,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5、C【分析】【详解】

《商君书·画策》中这段话的大意是:国家混乱,并非由于法律混乱,也不是法律没有实施。每个国家都有法律,但是却没有保证法律能够实施的法律。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会对不守法的人施以刑罚,对守法的人不加以奖励,这样即使没有刑罚百姓也会守法。因为刑罚严苛,百姓不敢触犯,所以就没有刑罚了。因此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作用以及刑罚的实施,反映了商鞅对法律实施的关注,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法律的制定是为了谁,且当时法律的制定主要是为维护统治,并不会为民,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作用以及刑罚的实施,并不是强调有法可依,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赏”的部分,故D项错误。6、B【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都建立了本国的军事工业,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两者并没有彻底改革本国的政治体制,例如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两国改革都建立了新式海军,如洋务运动的北洋舰队,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两者的要求富国强兵,都创办了民用工业,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7、B【分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题干中对这项改革措施的评价——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这说明这项改革制度使有产阶级权力增加,传统的氏族贵族权力受到遏制,联系所学,应该是梭伦的政治改革:按照财产划分社会等级,并分配政治权力,所以答案为B。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题干主旨,根据此主旨联系所学基础知识解答判断,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材料阅读能力。8、D【分析】【详解】

由表格信息看出,1984年苏联没有参加奥运会,1992年苏联已经解体,故“苏联体育优势长期领先世界”表述错误,排除A;1980年、1984年、1988年均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没有参加奥运会,无法体现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走向团结一致,排除B;1992年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参加了奥运会,不能说明政治对体育的干涉越发明显,排除C;1992年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参加了奥运会,说明世界局势缓和冷战阴影逐渐褪去,D正确。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9、略

【分析】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这些措施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这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故答案为“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解析】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10、略

【分析】【详解】

第(1)小问;材料“井冈山会师后,党代表制度在全军推行”可得知重视制度建设;“党代表在军中的地位与同级指挥官相等,并有代表党监督指挥官的权力”“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之唯一领导”可得出强化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多次指示红军仿效苏联,废除党代表制度”可得出采用苏联经验;“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之唯一领导’”等信息可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等角度分析回答。

第(2)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时期正值国民革命失败之际,因此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是吸取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南昌起义后人民军队建立,人民军队建立之初构成人员复杂,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加强对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多次指示红军仿效苏联,废除党代表制度”可知当时受苏联影响等角度分析回答。【解析】(1)特点:重视制度建设;强化党的领导;采用苏联经验;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2)原因:吸取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人民军队最初构成人员复杂;思想紊乱,组织涣散;革命斗争的需要;受苏联影响。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11、略

【分析】【详解】

(1)原因:由材料“《巴黎和约》签署及有关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和亚历山大二世内外政策改弦更张的开始”“要巩固国内秩序”等信息可知,改革的原因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在国际和国内上都面临危机。

目的:由材料“要巩固国内秩序;法庭要充满正义,每个人及其劳动成果要受到法律保护”“传说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对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皇并不是真要的进行彻底的改革,他只是要巩固沙皇专制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2)影响:由材料“夺走了农民多年积累的资金”“使俄国农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不仅没有废除中世纪的村社组织,反而加强了村社的经济职能”等信息可知,改革保留了农奴制残余,使农民生活贫困,农业发展落后;由材料“阻碍了农业经济按市场原则改组的过程”“遏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信息可知,改革的不彻底使俄国国内市场比较狭窄,因为农民生活一贫如洗,同时也使工业化进程受阻,因为它缺乏必要的市场和劳动力条件。【解析】(1)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面临国际国内危机。

目的:巩固沙皇专制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2)影响:保留了农奴制残余,农业落后,农民贫困;工业化进程受制于落后的农业现状;国内市场狭窄。12、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随着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清朝的财政支出急剧增加”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西方列强的侵略;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和清政府出现财政危机;根据材料“清末,近代企业税也成为一个新型税种”可归纳出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还开征厘金、洋税等新税种,推行捐输”可归纳出西方财政制度和观念的影响。

(2)影响:根据材料中晚清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意义可从增加政府收入、推动财政体制转型、地方自主权的扩大、加重工商业的负担及激化社会矛盾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解析】(1)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清朝财政入不敷出;出现财政危机;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西方财政制度和观念的影响。

(2)简评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助于我国财政体制的近代化转型:对近代财政制度和财政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放弃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自主权得到扩大。另一方面加重工商实业的负担,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赋税繁苛,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13、略

【分析】【详解】

(1)成因:根据材料“新中国建立后;少数民族的广大农民积极要求进行土改”可归纳出少数民族地区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根据材料“社会经济结构与汉族基本相同的内蒙古西部;新疆维吾尔族、云南白族等民族地区,采取与汉族地区相同的作法”“处在奴隶和农奴制阶段的四川彝藏族、甘青两省藏族、西藏等地区,经与上层人士反复协商,在不降低其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完成了土改”可归纳出各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阶段、解放时间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实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土地问题与民族、宗教问题交织。

(2)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巩固新中国政权、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及推动民族团结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解析】(1)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新中国实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阶段、解放时间不同;土地问题与民族、宗教问题交织。

(2)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推动了各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与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信息“对战争中‘尽忠竭节’,‘蹈锋履难’的将士,或升官进爵,或赏赐以人口;牲畜及金银、古玩、缯帛等物质。对违犯军纪者,则给予严惩,虽亲贵重臣,也不宽贷”得出:整肃军纪,严明赏罚;由材料信息“统治者带头尊崇孔子,提倡儒学,大量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得出:崇尚儒学,重用汉族知识分子;由材料信息“政府削减上谷苑圈之半为民田。又推行有牛和无牛人户换工种田的做法”得出:调整生产关系,鼓励农业生产;由材料信息“下诏灭佛,在各地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沙门无少长悉坑之,禁止佛教的传播”得出:打击佛教,禁止佛教传播。

(2)“历史影响”,根据材料信息“或升官进爵,或賞赐以人口、牲畜及金银、古玩、缯帛等物质。对违犯军纪者,则给予严惩,虽亲贵重臣,也不宽贷”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提升了军队战斗力、为统一北方创造了良好条件;由材料信息“统治者带头尊崇孔子,提倡儒学,大量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444年,政府削减上谷苑圈之半为民田。又推行有牛和无牛人户换工种田的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推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由材料信息“拓跋焘晚年脾气暴躁,诛戮过多,由于刑罚严酷,国内曾经几度政治混乱”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后期的残暴统治和严酷刑罚激化了社会矛盾。【解析】(1)内容:整肃军纪;严明赏罚;崇尚儒学,重用汉族知识分子;调整生产关系,鼓励农业生产;打击佛教,禁止佛教传播。

(2)影响:提升了军队战斗力;为消灭割据政权,统一北方创造了良好条件;推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后期的残暴统治和严酷刑罚激化了社会矛盾。15、略

【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准确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指导思想:依据材料中的“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可知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公平思想(折中、中庸思想)。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的一些措施对各阶层的利益都有所照顾,例如:颁布土地法令,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贵族和平民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

(2)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他不期望为雅典人制定‘最好的法律’,而只是制定‘他们愿意接受的最好的法律’”这些内容可知梭伦改革“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是为了奴隶制城邦的长治久安,使权力立足于法律并重归法治,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解析】(1)指导思想:公平思想(折中;中庸思想)。措施:颁布土地法令;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贵族和平民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

(2)梭伦改革“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是为了奴隶制城邦的长治久安,使权力立足于法律并重归法治,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这种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16、略

【分析】试题分析:

(1)问应在分析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归纳出发点:调节“两个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平民)之间的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要求考生多角度思考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加以总结。材料二商鞅指出“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列举历代变法而王、守旧则亡的史实;“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阐述法家的变法理论。材料三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西方和日本通过变法而强大。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即变法体现的阶级属性。第二小问考查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

(4)一是要从两者改革手段的运用上分析出改革成败的原因;二是从中得出对改革的认识:改革要循序渐进;讲究策略等,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梭伦改革;商鞅变法、戊戌变法。

点评:本专题在解题方法技巧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改革的背景说,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伴而生,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改革的必然性。其次从改革的进程来看,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到经济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阻挠,这就决定了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第三从改革的结果来看,改革有成有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一方面,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改革势力与反对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的高低强弱,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否则进步的改革也会失败。【解析】(1)出发点: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2分)

(2)商鞅:阐述法家理论;列举历朝兴亡史实。(2分)

康有为:以西方;日本变法取得成功为例证。(1分)

(3)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2分)

作用: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制的确立。(2分)

(4)梭伦:中庸;缓和矛盾,取得广泛的支持;(1分)

康有为:过于激进;激化矛盾。(1分)

启示:注意改革的策略(渐进性、不急于求成等,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1分)四、论述题(共1题,共8分)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本小问,首先依据材料“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观点是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阐述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影响解答即可。【解析】观点: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导致各国进行改革,锲而不舍、不畏强权、主张严刑峻法的商鞅顺应时势,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促使秦国实力增强,迅速崛起,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五、简答题(共4题,共28分)18、略

【分析】(1)雍正吏治改革的特点可以从材料中概括:“中央成立了会考府专门负责清查”说明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脏银”等表明措施比较严厉;“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表明把惩治贪官与树立楷模相结合;“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中提到采用密折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根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吏治改革的作用。积极方面来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确实打击了一批贪官;使吏治相对清廉;而吏治的清廉又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从而起到巩固封建政权的作用。但是消极作用也比较明显: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单靠皇帝一人的热心,不能从制度上去防止腐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点睛:从材料中基本可以归纳出雍正吏治改革的特点和作用。这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考生一定不要脱离材料。【解析】(1)特点:成立专门的机构;措施严厉(严惩贫官);

将惩治贪官与树立精模相结合;

采用密折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监督。相互补充;切中时弊。

(2)积极:一定程度上打击贪官;使吏治清廉。有利于级解社会矛盾,巩固封建政权。

消极: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