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案设计《那一定会很好》
《那一定会很好》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缩、努”等7个生字,会写“缩、茎”等13个字,正确读写“舒服、满意”等1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3.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粒种子经过努力生长变成木地板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种子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生命历程,感受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例如,在学习种子变成大树的过程中,通过文中“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这里学生可以体会到种子虽然处于困境,但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这些语句的分析,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种子不断追求变化、积极向上的态度。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体会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文中,大树变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后,都在为人们提供便利。如“它变成了一辆手推车,帮助农夫搬运东西。”“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这些情节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树的这种转变背后的奉献精神,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创设不同的场景,如种子在泥土里的场景、大树在森林里的场景、手推车在农场上的场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讲解种子在泥土里的感受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被紧紧包裹的感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种子的难受以及它对外面世界的渴望。2.朗读感悟法-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种子的情感变化以及它不同阶段的愿望。例如,读到种子想要站起来呼吸空气时,让学生用急切的语气朗读,读出种子对改变现状的渴望。3.问题引导法-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种子变成大树后,它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大树变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它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故事导入-给同学们讲一个关于一颗小种子的故事。从前有一颗小种子,它被埋在深深的泥土里,周围一片黑暗,它觉得很不舒服。但是它有一个梦想,它想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它想要呼吸新鲜的空气,晒温暖的太阳。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颗小种子后来怎么样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那一定会很好》,看看这颗小种子的奇妙旅程。-1.2板书课题-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那一定会很好”这个课题,然后让学生一起读课题,提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呢?你们觉得‘那’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初步的思考。2.初读课文,识字写字-2.1初读课文-2.1.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1.2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标记出生字词,同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2.2识字教学-2.2.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例如,“缩”这个字,教师可以通过做动作,把身体缩起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字义,然后再教读音“suō”。对于“努”字,可以联系“努力”这个词,让学生记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字,如“茎”字,上面是“艹”,表示和植物有关,下面是“径”的一部分,读音也相近。-开展小组识字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认识的生字最多,记得最牢。-2.2.2指导书写生字。-2.2.2.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缩”字,强调左窄右宽,右边的“宿”要写紧凑。-2.2.2.2让学生观察“茎”字的笔画顺序,然后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错误。-2.2.2.3对于容易写错的字,如“拆”,教师要重点强调右边部分的写法,不要写成“折”。-2.3理解词语-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舒服”“满意”等词语。例如,“舒服”,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感觉舒服的时候,然后在课文中找到种子变成木地板后“舒服极了”的描写,让学生体会这个词的含义。3.精读课文,理解内容-3.1种子的历程-3.1.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种子在泥土里的感受和愿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种子在泥土里被紧紧包裹着很难受,它的愿望是站起来呼吸空气。这体现了种子对自由和更好生活的向往。-3.1.2接着让学生阅读种子变成大树后的部分,思考大树的生活状态和它的新愿望。-学生可能会回答大树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的愿望是能做一些事情。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大树这种想要为他人做贡献的想法。-3.1.3继续阅读大树变成手推车后的情节,让学生讨论手推车的作用和它的感受。-学生讨论后回答,手推车可以帮助农夫搬运东西,它虽然很辛苦但觉得很有意义。教师借此引导学生理解奉献的快乐。-3.1.4然后阅读椅子部分,分析椅子的变化和它的想法。-椅子坐了很多年,觉得挺直腰背很吃力,它想躺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变化以及需求的变化。-3.1.5最后阅读木地板部分,让学生说说木地板的感受。-木地板觉得很舒服,它仿佛又回到了大树的状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循环和不同形式下的价值。-3.2情感体会-3.2.1在整个种子到木地板的变化过程中,让学生找出描写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心情的词语。-如“渴望”“满意”“吃力”等,通过这些词语进一步体会它在不同阶段的情感。-3.2.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种子的变化历程中,你学到了什么?-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有的小组可能会说要像种子一样积极向上,有的可能会说要懂得奉献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一粒种子,经历了它从被泥土包裹到变成一棵大树,再到变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种子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感受到了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像这粒种子一样,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懂得为他人奉献。五、课堂练习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缩(suō)(缩小)-努(nǔ)(努力)-茎(jīng)(根茎)-推(tuī)(推车)-吱(zhī)(吱吱响)-拆(chāi)(拆除)-旧(jiù)(新旧)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3.思考回答问题。-种子变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过程中,它的愿望分别是什么?这些愿望体现了种子怎样的品质?-答案:种子变成大树的愿望是能做一些事情,体现了它想要奉献的品质;变成手推车的愿望是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劳务居间的合同
- 二零二五奔驰车辆质押典当借款合同
- 代持房产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消防工程劳务分包简单合同
- 上海市货物买卖合同范本
-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 云南省盈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亚硝酸盐中毒解毒药项目建议书
-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梁集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处理突发事件流程图
- 藏奥堂产品讲解
- 酒店住宿水单标准模板
- 淋巴瘤教学课件
- 社会责任法规合规性评价检查表
- 个人汽车押车合同范本
- 第十二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吉塔行星模拟课程
- 献身国防事业志愿书,空军
- 【企业招聘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 筒子形成及卷绕成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