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方案_第1页
13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方案_第2页
13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方案_第3页
13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方案_第4页
13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方案引言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开展,正推动着人类社会开展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乃至价值观念。信息化已成为未来开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经历了数字制图与科学计算、数据库与单一系统建设阶段等开展阶段,现已进入数据中心与电子政务阶段。2004年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的“全国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明确指出今后四年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根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整、平安稳定、覆盖全局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国土资源政务管理和决策支持的网络化运行,形成网上双向互动式的国土资源公众信息效劳体系。面对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形势,市国土资源局适时地提出了建设《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系统》(下简称电子政务系统)。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将建立标准、科学、现势的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数据库,完成市级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开发具相应效劳功能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城区、集镇、农村的统一分类和地政、矿政、测政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使市局的管理水平迈入全国先进行列。总体目标开展控制点数据库、DLG、DEM和DOM数据库、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乡地权信息库的建设工作,建成市级数据中心,实现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以满足经济社会开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为宗旨,采用先进的GIS平台、以计算机网络为传输载体、使用可视化技术,结合国土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各业务主流程的信息化;建成集窗口式办公、自动化管理为一体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国土资源行政办公和业务办公的图文一体化、无纸化办公,构建起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应用与效劳的平台。设计依据系统功能设计的技术依据(1)《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土资源部(2)《全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效劳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国土资源部(3)《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国土资源部(4)《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国土资源部(5)《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6)《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平安管理规定(试行)》,国土资源部(7)《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标准(试行)》,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化委员会(9)《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国土资源部(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国土资源部(11)《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01(12)《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13)《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14)《关于整顿和标准土地市场秩序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174号(15)《关于进一步推行招标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0号(16)《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17)《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18)《关于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222号(19)《国土资源行政复议规定》,国土资发[2001]8号(20)《关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土资源部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2000(2)《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1999(3)《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1992(4)《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GB14395-93(5)《国家根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1992(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1993(7)《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1993(8)《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9)《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标准》,GB/T17160-1997(10)《地籍测绘标准》,国家测绘局CH5002-1994(11)《地籍图式标准》,国家测绘局CH5002-1994(12)《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成图标准》,GB14912-1994(1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14)《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15)《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16)《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17)《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18)《矿产地质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19)《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20)《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试行)》,国土资源部(2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验收标准》,国土资源部软件工程管理中的技术依据(1)《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1989(2)《计算机软件开发标准》,GB/T8566-1988(3)《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1988(4)《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9385-1988(5)《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GB/T8566-1995(6)《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7)《计算机质量保证方案标准》,GB/T12504-1990(8)《计算机配置管理方案标准》,GB/T12505-1990设计原则(1)先进性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和技术方法的先进性:硬件设备的先进性:硬件设备应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并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软件的先进性:软件应当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并符合开展趋势的软件,为以后的功能扩充打下基础;技术方法的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理论,设计实用、可靠、具有先进理论水平的分析模型和应用模型。(2)稳定性系统建设将采用先进和高度商品化的软硬件平台、网络设备和二次开发工具。在进行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手段,确保系统交付使用后能持续稳定地运行。(3)平安性由于系统业务涉及不同权限的职能部门、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系统的平安保密性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系统应采用权限控制和网络控制两种方法,保证整个软件系统不会出现非法访问和各子功能的非法使用:权限控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按岗位权限设置功能三级控制;使系统本身对于数据库中数据存取进行控制,防止无关用户对数据的有意或无意破坏以及对数据的非法存取,并采用数据备份等技术,保证数据的平安性;网络控制采用内网从物理上和外网分开,通过防火墙同外网进行隔离的网络建设方案;网上申报通过电子证书认证及用户名和密码的检验来保证平安。(4)可维护性维护方式:系统提供对系统自身的集中操作维护的功能,真正做到使系统能在数据损坏、丧失等情况下将备份数据倒回,实现数据恢复。维护工作量:系统提供集中的、智能化的维护工具,尽可能减少手工维护工作量,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5)易操作性界面设计:系统应提供美观实用、友好直观的中文图形化用户管理界面,充分考虑办公人员的习惯,方便易学、易于操作,含全菜单式处理和各种快捷键操作,保证多数功能一键到达。系统应以图形化的方式提供各种操作手段,充分发挥GIS以图形面对用户的特点,信息的表现方式更直观,效率更高,摆脱过去那种面对大量枯燥的表格、文字信息进行数据挖掘的状况。系统应提供即时在线联机帮助功能,随时对操作者遇到的疑难进行解答。(6)可扩展性功能扩展:为了满足用户今后系统扩容和扩大应用范围的需求,系统应充分考虑从系统结构、功能设计、管理对象等各方面的功能扩展。软硬件升级:系统应充分考虑软硬件平台的可扩展性及软、硬件的负载平衡机制。随着关键软件和硬件的开展以及管理功能的增加,系统具有灵活和平滑的扩展能力。(7)开放性为了确保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系统的数据格式应该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关键技术MapGIS—基础平台业务多样、图纸复杂、表格繁多,数据来源多、数据量大、空间跨度大、要求的精度高是国土资源信息显著的特征,这决定了其管理信息系统必须采用先进的GIS技术。由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地公司开发研制的国产GIS平台—MapGIS,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目前已开展成为面向网络环境的全组件式大型通用GIS平台软件;提供有API函数、MFC类库、COM组件等多种二次开发方式;在性能上已经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在地图输入/输出、叠加分析、网络分析、海量数据管理、图库检索和BUFFER分析等方面领先于国内外同类软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名;在国家科技部组织的GIS测评中,连续7年名列前茅,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平台目前已在“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秦皇岛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云南省楚雄州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多项国土工程中得到了应用。这一技术成果是市局国土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具有高品质的保证。应用的关键技术多源国土资源信息的分布式存储技术网络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是实现空间数据分布式管理的核心基础。为了实现空间数据存取的设备无关性、位置无关性,MapGIS从软件结构上,把数据管理功能独立成一个功能层,所有的数据存取均通过该功能层。在该功能层定义了“工作区〞的概念,并在工作区的基础上,定义了对空间实体相关的各种数据进行添加、删除、更新、检索、判断等操作,这些概念和操作通过API函数接口或C++类,暴露给上层程序。MapGIS数据管理层向上提供“工作区〞的概念及其相关接口,向下则通过数据转换程序对其他GIS系统实现数据交换,通过本地数据管理程序实现存取本地空间数据文件,通过空间数据库引擎存取网络数据,如图1所示。图1MapGIS数据管理层结构逻辑图利用MapGIS的空间数据库引擎(SDE),可将多源国土资源空间数据放在商业关系数据库中管理,这样既可大大拓展空间数据的容量,又可以利用关系数据库的海量数据管理、事务处理(Transaction)、记录锁定、并发控制、数据仓库等功能,使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集成。SDE通常可分为效劳器端和客户端两局部。客户端通过ODBC驱动程序与数据库连接并操作数据库,在效劳器端,空间数据库引擎提供了建立网络空间数据库所必须的一些存储过程、功能组件、面向GIS系统管理员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维护工具等,具体组成如图2所示。空间数据库引擎在客户端和效劳器端的功能如何分配,需根据效劳器和客户机的性能、网络带宽等因素确定。数据可以存放在网络效劳器或Web效劳器,也可以存放在本地。访问数据时可以不必关心数据的存放位置,用户可以像操作本地数据一样去操作网络数据。图2网络数据管理软件组成示意图海量图库管理技术MapGIS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拥有强大的海量数据管理能力,它将数据分为两类,地形数据以分幅专题层的方式通过MapGIS海量地图库管理;专业数据以整体专题层的方式通过MapGIS工作区管理。两类数据通过空间位置叠至在一起形成完整一体。MapGIS海量地图库管理系统在平面上以图幅为单位来管理各幅地图,在纵向上以“要素层〞来组织各图幅数据,逻辑结构如图3所示。图幅1图幅2图幅3要素层1要素层2要素层3要素层4图3海量图库逻辑结构图图中所示的图库是由9个图幅组成,具有4层要素层。平面范围来看,图库是由各个图幅拼接而成,而从纵向厚度来看,图库是由各个“要素层〞数据重叠而成。按这种组织方式,结合灵巧的具体实现,MapGIS海量地图库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应用户灵活直观的数据入库手段、强有力的数据查询途径和高效快捷的漫游显示等功能和特性。按这种组织方式,MapGIS海量地图库管理系统易于针对地图数据库管理的特殊性,提供应用户图幅与图幅间的接边功能,以消除相邻图幅间的接合误差,不至于让人感到整幅图是分块拼合的结果;易于实现对跨图幅图元进行整体查询和归并检索输出,同时保证系统的快速、高效性能。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的多级效劳器组建技术针对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客观上分布而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又需要集中的特点,研究提出了多级效劳器结构模式,开展了多级效劳器组建技术研究。国土资源管理多级效劳器数据管理体系结构是一种灵活的结构,根据不同类型的国土资源信息,可以建立一级或多级效劳器体系(见图4)。通常一级效劳器建立在县(区)级行政管理部门,二级效劳器建立在地级行政管理部门,三级效劳器建立在省级行政管理部门,四级效劳器建立在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每一级效劳器的空间数据库都可作为信息效劳数据库的数据来源。对于多级效劳器体系,下级效劳器是上级效劳器的数据来源,上级效劳器中的数据是下级效劳器数据的集合,下级效劳器中的数据对应上级效劳器中某个区域的数据。最下级效劳器负责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并自动更新上级效劳器中的数据,上级效劳器再自动更新更上一级的效劳器中的数据。同级效劳器之间的地理空间范围互不重叠,同一种专题的多级效劳器统一按行政边界或标准图幅划分地理空间范围。这种方案保证了数据具有极大的可恢复性,当上级效劳器出现故障时,上级效劳器可以从所有的下级效劳器中取得最新的数据,来建立全局数据,当下级效劳器出现故障时,下级效劳器可以从上级效劳器中下载最新的数据。围绕数据中心效劳器,数据管理和应用构成了一个具有C/S结构的局域网,从空间数据库提取信息进行发布的Web效劳器也是中心效劳器的一个客户端,而Web效劳器和浏览器则构成了B/S结构。………………图4多级效劳器数据管理体系结构国土资源信息WEB发布技术国土资源信息管理要完成面向政务管理和社会效劳两个领域的管理系统建设,关键是要解决信息管理和发布的技术问题。在系统用户数量迅速上升时,集中式信息处理模式对海量数据的处理(特别是空间数据的查询)费时费力,系统已不堪重负;而基于Internet网络WebGIS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这些矛盾。WebGIS通过一种标准的SQL数据库接口提供了存取各种数据库的统一接口,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利用WebGIS,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搜索和浏览所需要的空间数据、专题图和图像,还可以进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WebGIS一方面实现了以浏览、查询为主的应用系统的B/S结构,另一方面可实现多级效劳器和多用户协同工作方式,使应用系统的构建跨越了地域的限制和规模上的限制,为地理信息系统由以系统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的过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WebGIS为国土资源部门的办公管理、公众效劳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国土资源厅中下属单位不同类型的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地点的效劳器上,每个GIS用户作为一个客户端通过互联网与效劳器交换信息,既可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实时在线数据更新,也可以与网上其他非GIS信息进行无缝连接和集成。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Web发布系统拟采用的体系结构见图5,系统采用三层结构:GIS数据效劳器层、WebGIS效劳器层和浏览器层。GIS数据效劳器层WebGIS效劳器层浏览器层图5国土资源信息Web发布体系结构①浏览器层的平台是Windows98(以上),采用普通的HTML浏览器,接收普通的HTML页面。它的任务是访问WebGIS效劳器中有关的ASP页面,并请求地图数据。②WebGIS效劳器层的平台是Windows2000Server以及MapGIS平台,主要由基于MapGIS平台的MapGISServer组件组成。WebGIS效劳器接收到浏览器端的请求后,利用MapGISServer组件的功能,进行处理、分析、计算等,如果需要GIS数据效劳器的数据,则向GIS数据效劳器发出请求。③GIS数据效劳器层的平台是Windows2000Server以及空间地理数据库。它完成数据的定义存储、检索、完整性约束以及有关的数据库管理工作,它接收到WebGIS效劳器的数据请求,并将处理结果交送WebGIS效劳器。多用户并发访问与长事务处理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与效劳系统中,要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受到网络的传输协议、实时访问量、带宽占用等的约束,把用户请求和结果数据有效地传输,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一个成功的国土资源信息的管理与效劳系统,不仅要具备空间数据操作、发布功能,而且还要具备处理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和“长事务〞(多用户环境下的空间分析是一个长时间的事务,称“长事务〞)技术的能力,确保系统响应的速度和对效劳器资源的最少占用,使效劳工作顺利开展。如何实现多用户并发访问、快速有效的传输数据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多用户并发访问技术用于国土资源信息应用与效劳的WebGIS系统建立是基于WindowsNT平台的Web效劳器IIS,为确保系统响应的速度和对效劳器资源的最少占用,通过比照分析CGI与ISAPI扩展的优缺点,确定了在WebGIS效劳器扩展局部采用ISAPI的方案。为了使WebGIS应用效劳器与ISAPI配合,真正发挥效劳器对大量并发访问的有效响应,采用了WindowsNT特有的先进的多线程和命名管道技术。在WebGIS应用效劳器中,由主进程针对每一个用户请求创立一个线程来响应,效劳器可以充分利用多线程机制,让各子线程分别处理用户的请求,到达并行处理的效果,保证了系统对请求的快速反应。同时,各线程独立工作,完毕后自动结束,释放系统资源,保证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了在网络大量用户并发访问时,WebGIS效劳器能够快速有效地作出反应。长事务处理技术针对“长事务〞完成时间长短不一的特点,采用将HTML技术和“PUSH〞技术相结合的解决方案进行事务处理工作,即1)用户发出空间分析请求,通过Web效劳器传输到GIS效劳器;2)GIS效劳器通过读取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各项空间分析,将分析结果存储在特定的主页中;3)事务完成之后,用户端可以使用标识和密码,查询空间分析结果,可进行下载、公布或删除等操作;4)若使用“PUSH〞技术,效劳器在事务处理完成后,将分析结果自动送给用户。这一方案对于在Internet上大量使用国土资源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分析操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作流驱动技术根据“国际工作流联盟〞的定义,工作流是指在一定组织和机构内,文档(Document)、信息(Information)或任务(Task)按照一系列已定义的规则(Rules)和按一定的时序在参与者(Participants)之间传递以到达整个业务目标的自动化过程。一个工作流包括一组活动及它们的相互顺序关系,还包括过程及活动的启动与终止条件,以及对每个活动的描述,如活动的执行者、相关应用程序、需要的文档等。工作流模型相关的模块包括工作流定义程序、工作流控制与监控组件,工作流定义和实例数据与工作流相关数据(信息系统数据)统一存放在关系数据库中,一体化管理(见图6)。图6工作流引擎示意图电子政务系统以业务为中心,通过业务流程来管理,而这些流程通过系统提供的工作流引擎进行驱动,这个工作流引擎建立在GIS界面层,通过GIS网络连接实现,基于GIS网络的工作流模型提供应应用者的是一个完全可视化的网络工作环境,用户的开发应用完全是基于GIS的,GIS所使用的数据库或者文件方式对用户是透明的,有关数据库的支持完全由GIS完成,不必考虑数据库的异构问题,用户只需要专注于了解整个业务逻辑,将自己的逻辑图通过GIS绘制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完成工作流模板(业务逻辑模型)的定制,GIS会按照空间拓扑自动进行对控制逻辑的解释。通过引入GIS的处理方式,将抽象的业务逻辑图具体化,把它变为实际的GIS网络模型,用GIS网络的思想来理解它、实现它,把业务逻辑可视化,用户在进行业务逻辑设计时,可以摆脱烦杂的与数据库有关的操作,专心于业务逻辑的分析。“结点〞代表了工作流中的不同角色(如:业务科室),“网线〞代表了工作流中角色之间的联系(如:局长办公室与地籍科之间的联系),这样工作流中的流转发送就转化为了网络中的资源流动,工作流控制也就变成了网络控制,实现了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运动数学模型化,不仅简化而且可视化了业务逻辑,使业务逻辑的控制更加简便、快捷和准确,在这个基础上,使我们能更好地分析解决业务逻辑控制问题。作为工作流中的根本元素,角色具有角色名称、事件号列表、事件名称列表等属性,“角色名称〞可以和商用数据库中的角色一一对应,事件号可以和动态表单关联,用来触发表单,使用户能在“恰当〞的时候使用;角色之间的联系主要具有顺权、逆权这两个从GIS网络中引入的两个概念,“顺权〞表示从起始角色到终点角色的权重,反之为“逆权〞,通过顺权、逆权的设置以及网络拓扑关系的控制,可以实现对案件流向特别是“特事特办〞的控制。国土部门业务烦杂,基于工作流模型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定制各种业务办公流程,下面以建设用地审批流程为例大致介绍工作流的构建过程(图7)。 b c a图7业务流程逻辑图图中的方框局部作为角色,图中的箭头连接线作为“联接〞。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P1〞角色记录了a,c两条“进入〞连接,“P2〞角色记录了b“进入〞和c“出去〞连接,以及c连接是由角色“P1〞到角色“P2〞等信息,这些信息是在GIS上绘制工作流模板时自动形成的,案件就会按照它的定义进行流转。工作流技术的应用将为专业人员尽快熟悉系统提供极为便利的条件,提高系统开发的效率。工作流在提供用户方便性的同时又不乏灵活性。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各国土资源管理单位在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基础上,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内部的业务作出一些具体特殊的规定。为了适应这些情况,在系统中将允许用户对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灵活方便的设置,数据流也会自动地适应工作流的变化,从而控制数据在网络上的流动。既实现了业务的可调整和可定制,同时也成功解决了GIS应用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无缝集成。时域GIS(历史)管理技术国土资源信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数据变更经常发生,需要实施版本控制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防止混乱。四维(空间+时间)GIS系统,也称时态GIS,通过对时间维的描述,借助可视化方法可直观地表达国土资源空间信息的动态变化(历史),制作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地图,用于涉及时空变化的现象或概念的可视化分析。四维GIS强调的是利用时空分析的工具和技术来模拟动态过程,探究和挖掘隐含于时空数据中的信息和规律,这就要求必须建立标准化的时空数据模型。一个合理的时空数据模型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节省存贮空间、加快存取、查询、分析的响应速度以及表现时空语义。时空数据模型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如何有效地表达、记录和管理现实世界的实体及其相互关系随时间不断发生的变化。这种时空变化表现为三种可能的形式:一是属性变化,其空间坐标或位置不变;二是空间坐标或位置变化,而属性不变,这里空间的坐标或位置变化既可以是单一实体的位置、方向、尺寸、形状等发生变化,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三是空间实体或现象的坐标和属性都发生变化。以国土资源空间实体的增量变化存储为基础,形成一个时间序列,序列上的任意项都可以备份下来作为版本管理,同时增量演化也可以得到相应版本的数据,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版本的个数,来决定“时间换空间〞或者“空间换时间〞的程度。由于增量存储管理只记录了数据库中数据变化的变化量,在满足部门工作需要的情况下,所记录的数据冗余最小,并且它充分发挥了MapGIS对海量数据的管理能力,可以直接对整个专题层进行历史管理;因此在查看历史时,可完整恢复历史并且支持对历史的查询、统计、输出。通过“增量〞恢复,占用空间小,但速度相对较慢;通过“版本〞恢复,占用空间大但速度较快。综合版本管理和增量存储两种方法的优点,可以在系统中实现版本管理和增量存储相结合的时空数据处理功能,在此基础上可实现不同时间国土资源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在本系统中将同时支持这两种方式,并且将决定权透明地交由用户控制,可以方便的以时间换空间或者以空间换时间。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模式概述计算机应用结构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集中式或终端式的结构、Client/Server(客户机/效劳器)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效劳器)结构。(1)集中式早期的集中式结构属于全封闭式系统,不同系统之间无法进行交流,信息共享能力差,而且系统扩展很不方便,已经不适应信息技术开展的需求。(2)Client/Server模式C/S模式是基于网络技术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体系结构的信息处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信息共享能力。在这种模式中,Client端处理GIS应用软件,可由微机或工作站承当;Server端负责存储系统的数据、执行空间与属性数据库管理软件、响应Client端对GIS应用功能的效劳请求,可由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微机、工作站、专用效劳器等承当。这种结构的配置较为灵活,每个用户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需要在每一个Client端安装特定的应用程序,限制了Client端的灵活性,而且存在Client端跨多平台时不灵活的问题,因此这种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S网络运行模式操作复杂,对系统维护人员要求高。这样对于一般的土地部门往往会出现因为管理人员的维护不当而使系统出错甚至使系统崩溃。另外C/S方式对网络要求比较高,一般适用于局域网内部使用。(3)Browser/Server模式B/S结构扩展了客户机/效劳器的概念,使开发者只需将注意力集中到Web效劳器端后台应用的开发,省去了客户端前台交互界面软件的开发,上网用户使用通用的多媒体浏览器(如IE)就可进行信息访问和交流,数据操作和程序运行都在效劳器中完成,实现客户端的零安装和零维护。这不仅可节省开发费用和加快开发进度,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跨越多平台的开发。由于数据访问是实时的,当多用户并发访问、传输数据量较大时,易造成网络堵塞,降低访问速度。但随着WEB技术的成熟,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采用Browse/Server网络结构建立GIS信息系统已完全成为可能。(4)混合模式鉴于B/S方式和C/S方式各具优缺点,在电子政务系统研制中,我们采用以B/S为主,C/S为辅的网络结构模式进行系统结构管理,为市局各职能部门业务的开展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市局信息中心,由于要负责数据更新和系统的维护等工作,涉及大量数据的处理,我们打算提供C/S模式,以充分利用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能力,对图形数据具有很强的处理和编辑能力,对于空间数据的存取效率高的特点,方便用户开展管理工作。对于各科室业务人员日常办公,由于办公地点分布地域广(市局、区局)、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差异较大,我们应为其提供B/S模式。这种胖效劳器,瘦客户端的运行模式,主要命令执行、数据计算都在效劳器上完成,而且应用程序也安装在效劳器,客户机几乎是零安装零维护。所有日常办公操作可通过浏览器完成,可也大大降低对基层办公人员的计算机技术要求(会使用计算机打字、上网即可)。采用B/S结构,可大大的减轻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而且这种方式对前端的用户数没有限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进行公开发布信息,普通市民也可通过浏览器进行查询。系统结构设计考虑到市国土局的办公特点及与政府和上级、下级国土部门之间网络联接的要求,我们建议系统采用B/S为主,C/S为辅的网络模式的系统框架(见图8),市局内部各职能科室通过局域网用B/S模式访问信息中心,市局信息室以C/S模式管理数据;市局与外网采用物理隔开,通过Internet网相连,并设有防火墙,以保证系统的平安性。各区局、县局、社会用户可以通过B/S模式访问市局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图8市局电子政务系统结构框架图系统的数据流程系统以MapGIS为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采用窗口式办公自动化模式,所谓窗口式办文就是以相对独立的收发文室为窗口,凡市局受理的所有业务文件都由收发文窗口处理,来文单位只须将申请文件和必备资料从收文窗口递入,即可按规定时限到发文窗口领取审批结果,其它中间环节均由市局内部协调处理。办文结果将由市局的公告栏向用户公告,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公众信息网和电话语音系统查询办文结果及进展程度。市局内建立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市局所有的工作都在计算机上完成,各科室联网,文件传送、命令下达、阅文处理都自动化完成。市局各业务科室的工作人员,除必要的踏勘、会商及现场办公等工作外,办文期间不直接与来文单位接触,处理文件对文对事不对人。集中时间、精力办文办事,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功能设计系统设计模式传统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设计模式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要么是面向各主流业务或者是面向各业务科室。对于这两种设计模式都是采用开发一套与之功能相对应的系统,来满足各主流业务或者各科室的需要。采用这两种设计方法,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快速的解决国土部门对局部信息化工作的需要,而且投资不多,市场上可选择的同类软件也相当多,因此当某个国土部门只打算对极小局部工作实现信息化时,诚然它是一个理想而便捷的选择。但是必须注意到,上面所描述的两种传统电子政务设计模式要么只解决了主要业务流程在办理过程中的畅通性而忽略了各个业务科室工作的完整性,要么只解决了各个业务科室工作办理的完整性而忽略了业务流转的畅通。针对这两种设计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目前也有一些解决方案,即借用目前流行的“一站式〞效劳思想,把各个系统集成在一个统一的效劳入口,无论是采用面向业务还是面向科室设计模式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业务人员都能在这个统一的入口完成所有的事情。但是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其实这种“一站式〞效劳并没有真正的实现一种整合的无缝集成的“一站式〞效劳,它只是在这个效劳入口提供了各个系统的连接功能,由于在国土电子政务设计之前过分着重于局部功能上的设计而无视了从整个国土行业全局上的考虑,因而在各个系统建成之后无论再想尽任何方法,各个系统还是各个单独开发的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各自的数据库、各自的操作系统,彼此之间仍然是完全独立的体系。同时这些独立的体系之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使得各自建设的系统与网络最终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即信息被封存在不同的应用平台和数据库中,大量有用信息分散在各个“死角〞,无法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高度共享信息、协同完成各种复杂的业务处理,同时各个业务系统相互独立、管理分散,信息不能共享,必须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切换,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中地公司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长期实践中,总结提出了面向业务流程的多层电子政务设计方法,这种新的电子政务设计模式能很好的解决面向业务与面向科室这两种设计模式在一个体系中业务与科室难以协同工作的问题。这种新的设计模式借用了流行的三层结构设计方法,主要是从用户效劳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效劳层三个方面来考虑系统设计工作,图9说明了这种设计模式的具体实现思想。用户效劳层的设计用户效劳层表达为用户界面,这一层主要是用来最大限度降低用户效劳层的数据处理工作,专注于用户的交互功能。新的电子政务设计模式采用B/S方式来实现整个系统,在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用户就能使用该系统,并且对于不同科室从事不同业务的工作者,所见到的系统界面都是相同的,这样对于工作调整或者业务调整之后,工作者不需要重新学习新的系统就能很快的适应新的工作。整个界面的设计是以简单明了为主线,极大限度的模仿日常业务工作,让用户能一进入系统就非常清楚自己该做的任务。业务逻辑层的设计通过业务逻辑控制、业务分析处理并结合业务组件来保证数据效劳层与用户效劳层的协同工作。电子政务得以真正实现关键在于业务逻辑层的设计,从业务逻辑控制、业务组件编码、业务组件实现三个方面来完成设计。图9面向业务流程的多层电子政务体系结构对于业务逻辑控制主要是完成各个业务流程内容的设计,首先仔细分析国土行业内的各种业务类型,理清楚各个业务之间的关系,对于每个业务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建立相应的业务流程,细分各个业务流程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电子政务系统能很全面的覆盖整个国土行业的业务。建立各个业务流程,其主要工作就是把每个业务所涉及到的图件、表格等资料管理起来,并且要把每个业务流程的工作顺序步骤确定,同时还要确定每个工作步骤所做的工作内容,这样就能很好的模拟实际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各个业务流程,也可称为是建立各个业务流程的模板。对于业务流程编码主要是完成给每个业务流程及其中的工作步骤编一个对应的号,由于国土行业的业务流程多,多涉及的内容广泛,采用这种流程编码就是使管理所有流程方便简单,并且编写系统代码工作更容易。在完成业务流程编码过程中只有在很好的实现了对业务逻辑控制的分析之后,才能合理正确的对各个流程分配编号。对于业务组件实现来说,就是分别开发各个业务流程的逻辑,然后将各个流程的业务逻辑封装起来,做成组件或者插件的形式,方便调用。各个业务流程是通过“工作流〞技术管理起来的,这种技术能很好的管理各种流程模板,包括每个业务流程的权限等问题,也就是说对于每个用户来说他具有的权限如果是只有房改房登记发证和分割登记两个流程的权限,那么当他进入系统时,只会看到关于这两个流程的案件。当然所有这一切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一个合理有效的数据库的设计。数据效劳层的设计数据效劳层主要是对各个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于每个不同的业务流程建立一个相应的数据库,并且要建立一个专门对这个数据库进行维护的工具。这样就把所有的维护工作放在了效劳器端,真正减轻了业务工作者的劳动。整个国土行业的数据库设首先要完整的收录各个业务流程的数据,即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等,然后考虑各个业务数据之间的数据是否存在数据的交换、共享,即怎样做到数据不存在冗余,并且充分利用了各个业务流程之间的数据。对于图形数据,分为基础图件和各个业务专题层。一般来说对于某种业务存在对应的某个专题图层,如规划业务就有单独的规划层,建设用地业务就存在建设用地层,这些业务层之间不存在着数据冲突,并且这些业务层可以共用基础图件,如地理底图等。对于属性数据,主要是指在办理各个业务流程时所涉及到的表格等数据,由于有些表格里的数据不止在一个业务流程中用到,因此就必须把它们提炼出来设计成公共的表,方便数据之间的交换、共享。面向业务流程的多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设计模式的优点:(1)整个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表现形式采用B/S多层架构方式,这样在客户端就不用维护;(2)用这种新的设计方法只需要一个系统就能完成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内容,真正地实现了一站式效劳;(3)这种设计方法能够很好的支持业务流程的扩充性,即当增加一个业务流程,只需要相应的增加这个流程的模板,就能完成这个流程的任务,并不会影响其他的流程。系统功能设计系统具体功能设计包括通用功能模块设计和业务管理模块设计。通用功能模块设计(1)发件发件是案卷经过审批结束以后,窗口将业务审批、登记的公告或结果发放给原业务申请人,并按规定进行业务收费。业务申请人在承诺时限内,到窗口领取经审核审批后的结果(如勘查许可证、探矿许可证等),并且按规定缴交相关的费用;或者通过窗口公布和发放业务办公的公告、被驳回的受理申请等。(2)收件收件模块为办公人员提供接收单位申报或社会公众业务申请的功能。办公人员接受申报单位递来的申请资料,录入系统,由系统生成案卷编号,进行立案处理,启动一项业务,该案卷将以系统定制的工作流办理,并以工作流引擎驱动流转。也可以通过扫描输入或接受电子报件(Access文件)的形式,将工程申报资料以电子化方式进入系统。收件模块是窗口业务人员受理业务的开始,系统提供连续收件、接旧件等功能帮助业务人员快速处理受理的案卷,同时根据业务人员的不同工作习惯,系统提供个人习惯用语设置、默认收件等功能方便业务人员的日常办公,尽量减少窗口业务人员的工作量。(3)在办箱在办箱中存放了当前经办人正在处理的案卷,是经办人进行案卷办理和审批的地方,主要功能包括填表、填写或查看申报材料、答复及查看督办意见、案卷移交以及相关图形和属性查询操作等内容。在办箱的案卷列表中,列出了当前登录人正在处理的所有案卷,用户可以处理或查阅这些案卷。根据图标显示的不同样式可以显示出案卷是否超期、是否是急件缓办件、是否有督办意见等。对于承诺制时间限制的业务,系统会通过红、绿、黄灯提示业务人员当前案卷办理时间的超期状态。(4)案卷移交案卷移交是指在当前处理人办理完成后需将在办箱中案卷转给流程下一阶段经办人员。业务人员按照规定完本钱阶段的办理工作后,可以在填写完案卷移交意见后,将案卷移交到下一阶段案卷办理的人员继续案卷的办理。移交窗口中,当前经办人可以根据系统权限的设定在批转对象列表中选择要移交的对象的名字进行案卷移交。使用习惯用语:在移交意见文本框中,办公人员可从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习惯用语直接插入意见框,方便录入。回退功能:办公人员在在办箱中可以把自己的案卷回退到上一阶段。对于回退过来的案卷,办公人员除正常移交外,也可以答复回退,直接返回到回退案卷的人手中。(5)督办督办是用来督办经办人案卷办理情况的工具,具有督办权限的督办人可以按照业务类型、办理人员、业务办理总时间超期情况和阶段办理时间超期情况来对业务进行督办;督办人还可以查看业务表格和业务办理过程的记录,催办已超期、即将超期的业务或紧急业务,查看催办答复意见等。利用督办,领导可以通过网络方便的对案卷的办理进度进行督办。在填写督办意见窗口中,用户可以选择督办类型、督办发布范围,并能填写督办意见。(6)工作表单国土资源政务管理办公平台中提供了灵活的表单定制功能,用户可以方便的定制各种样式和结构的工作表单,系统中提供了多类表单,包括普通表单、多版本表格、多行表格等,用户可以自由定制表单的样式、表单的数据结构。多版本、多行表格可以实现业务屡次审批数据的保存,表单中提供了各种特色字段类型,为用户的输入、修正提供方便和快捷的工具。工作表单是根据权限填写或查看的,经办人可以把工程审批信息填写进去。并且,这些审批信息在所有审批部门的办公平台里是共享的,在其后的办理环节中均自动出现,不必重复填写。用户可以通过工作表单快捷方式进入填表窗口,也可以选中某个输入表单进入相应的表单窗口。用户还可根据当前流程阶段的配置,查看或打印对应案卷的输出表单。(7)专项查询系统提供方便的业务查询工具对业务进行查询,在专项查询窗口中,系统提供一系列的查询方式,如通过案卷编号、使用者名称、土地坐落、工程名称等查询。查询到相应的案卷后,系统可以查看到当前案卷的办理过程和办理情况,同时还可以查询到此案卷的相关属性信息和图形信息。(8)统计统计模块给用户提供了完善地按照各种统计条件和方法进行统计的功能。用户可以设置统计条件,对业务办理情况进行统计,满足对案卷总体情况了解的需求和领导对业务办理情况查询的需求。系统选择统计类型后便可以在统计条件组合框中选择一种或多种统计条件。每个统计类型对应有各自的统计条件。设置完统计条件后便可以执行统计了。统计的结果,可以按照设计的报表的样式直接打印输出;也可以把统计结果存成文件的形式,统计结果的导出支持多种常见文件格式,如HTML、Word、Excel、纯文本等格式;也可以根据选择生成不同形式的图表的格式显示。(9)综合事务管理会议管理:会议管理可分为会前议题的提出或采集、领导审阅批示、会议安排的起草、会议通知的发放与回执、会议机要的建立及归档阶段。各部门和领导均可提出会议议题,由负责会议安排的科室起草会议安排,由相关领导审批批示,由专人负责会议纪要和记录,最后会议和记录要传阅和提交归档。常用申请:常用申请可分为申请的起草、申请流程的设置、领导审阅批示、有关部门办理、办理结果的登记等。申请的用户对象可以时单位中任何人员,系统对申请所处位置状态及领导批示意见进行跟踪和痕迹保存。工作日历:是一个直观的记事本,以日历的形式记录待办事宜。文稿撰写与评阅:每个人的桌面文字处理工具,提供强大的文字处理功能,可编辑文本、引入图形、添加附件等。文稿可转发给指定的人员传阅,也可为文档指定相应的读者与作者。电子邮件:在国土资源政务管理办公平台中提供了两种方式进行电子邮件管理:利用消息管理功能,业务办理人员在可以新建消息,从使用系统的所有人员列表中选择需要发送消息或邮件的人员名称,填写需要发送的意见,需要发送的附件(可以是任意格式的文件),甚至可以是地图消息,业务消息,以及查询统计的结果等,点击发送按钮,邮件即可以发送到接收人的“我的消息〞列表中,同时发送即时消息给邮件(消息)接收者,提示用户。同时,系统的办公桌面上方也会有消息提示框提示您是否有新的未读邮件,未办理的案卷等。将邮件管理和业务办理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提高了业务办理的效率,降低了因沟通不畅而导致业务办理延期的概率。提供了通用的邮件管理功能。电子邮件方便了大家进行思想与信息的交流,同时也提高了大家的办公效率。邮件管理窗口以文件夹和邮件列表两列显示,邮件列表允许在查看邮件列表的同时阅读单个邮件;文件夹列表包括收件箱、发件箱、已发送邮件、已删除邮件和草稿箱,可以很方便地相互切换。邮件可使用数字ID对邮件进行数字签名和加密。对邮件进行数字签名可以使收件人确认邮件确实是您发送的,而加密邮件则保证只有您期望的收件人才能阅读该邮件。消息提醒:系统提供业务办理人员之间发送消息互相通讯的工具,从而提供业务人员的办事效率,我的消息用来存放其他人发送给您的消息。同时,您也可以给其他人发送信息,还可以通过消息筛选功能来查询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把无用的消息筛选出来通过右键菜单“清空消息〞进行消息管理。讨论园地:系统还提供了自主开发的及时消息交流工具,支持多人的消息发送、人员的在线信息、即时传送信息、即时交谈,这就大大方便了所有审批人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的信息交流。(10)系统维护提供了模块设置、数据字典、流程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等功能。模块设置:系统可以针对每个用户,结合用户的权限,为他设置不同的功能界面,屏蔽调他不需要的模块和页面。这样不仅使用户界面简洁明了,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平安性。数据字典:电子政务系统都拥有大量、常用、稳定的综合信息,通过建立数据字典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可以帮助用户在录入数据时高效利用这些信息。其它功能模块利用存储过程调用数据字典里的信息。数据字典的建立遵循严格的编码规则,可以利用表达出数据之间的树形逻辑层次关系。流程管理:电子政务系统非常重要的一局部是政务办公,涉及到许多工作流模板的定制。电子政务系统中强大的工作流引擎使工作流模板都可以灵活、自由的进行定制,并可对流转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用户管理:管理用户、组织、岗位等相关信息,方便管理整个企业内部的用户、组织、岗位之间的复杂关系,能够及时、直观的反映和修改各个对象间的逻辑关系。角色管理:用来管理角色信息。角色是具有一组权限集合的分组,方便对具有同一类权限的用户分配权限。可以将一个角色分配给一个具体的用户、用户组(简化批量授权)、岗位,判断用户的权限时,将取他们的合集。数据备份、恢复管理:提供数据库的备份、恢复功能。各个业务系统扩展功能设计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要求实现包括国土资源地政、矿政和测政管理等各主要业务在内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除了提供上述通用的MIS、OA、GIS管理功能外,还需要针对不同业务提供相应的扩展功能模块,下面分业务描述不同业务的功能设计方案。⑴窗口效劳本模块具有以下的功能:收件录入,可以利用手工录入,也可以利用OCR进行扫描输入;收件单打印,对已经受理的收件打印;收件查询,对已受理的收件可查询其办理的进度情况;收件督办,对逾期没有处理的收件,可查询其逾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督办措施;对已经查封的宗地用户可拒绝受理。⑵地籍管理本模块具有以下主要功能:进行基础地籍录入、日常地籍变更维护及宗地与界址点编号、地籍数据统计与报表等;进行地籍测绘资料管理,具有各种地籍图、宗地图、地形图的查询与检索功能、数据更新功能等;可进行空间分析和查询,如基于拓扑关系的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及按空间集合位置或属性的查询等;数据转换,可和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格式进行双向转换,如DXF、EOO、SHP等文件格式的转换。⑶土地规划管理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要,根据局办公操作规程的要求,从部门收文、预审、业务承办到领导审批、提供应用户相关证件(书),整个办文过程全部采用电脑管理;具有农用地转用、征用,国有土地权划拨,旧城改造相应业务的模块;实现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审批或送省报批功能。对规划编制委托、查询(图形、规划设计文本、规划设计说明)、审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实现了对个阶段的专用规划图,设计说明书及设计文本的查询,台帐查询,并提供多种查询统计方法;用地方案、根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提供各种辅助手段对用地规划进行调整以及进行规划选址,辅助规划选址,辅助规划选址业务审批,具备选址业务审批,具备意见录入及打印功能。⑷土地市场管理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自动从窗口或其他科室得到办案所需的信息;转接、拟发土地出让、租聘、补充变更等业务过程中的各类批文;对本地利用规划科室各项业务所衍生的每个业务具有便利、界面友好的工作流程,并贯穿于划拨土地转让、新地出让等业务之中;对用地申请的计算机辅助处理和批复,对出让地块的各种属性进行计算机管理;用地管理,包括对用地申请、规划选址意见、红线方案属性、红线属性等管理;批约管理,包括对宗地属性、宗地地价方案的管理以及依据城市规划及其他土地处理要求和说明书编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等;回收管理,包括对到到期红线和到期临时用地的定期检查;业务资料查询,包括对用地申请、规划选址意见、红线方案属性、红线属性、宗地属性、地价方案、合同属性、地籍地块属性、规划设计要点等与土地有关的各层次的查询统计功能,并能打印报表;图形处理功能,即能根据系统提供的用地申请信息和城市规划及其他自然和社会条件信息的查询统计功能,用计算机出让地块的划界和坐标及地块面积测算,管理各阶段的用地图形数据等,制作方案草图、用地方案图、查询结果图等。⑸土地交易管理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土地抵押登记功能,可以自动调阅宗地的权属、他项权利状况,对土地的抵押条件进行判断;土地出让招标拍卖功能,可以自动调阅宗地的权属和权利状况,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性质进行审核,自动打印招标或拍卖广告;根据区片地价和宗地面积,系统能自动拟定出让或转让地价;可从专家库中自动随机抽取监标专家;对招标或拍卖过程产生各种档案管理。⑹测绘管理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对本市及进入本市的测绘单位所提交的资质材料进行档案管理;对本市范围内的测量标志进行备案管理;地图审查;转接文件管理;测绘资料查询。⑺法制监察管理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土地违法案件受理;转接文件管理,群众投诉管理等;执行申请书打印;扣件回执、发送回执管理;立案查询及统计功能;档案管理。⑻财务管理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缴费合同管理;各业务科室收费单管理;土地使用费的核算;交费历史记录的跟踪;提供多种查询功能;多级权限控制;提供多种报表。⑼局长办公管理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对正在办理的案件,系统能自动查找出案件所处的位置,并把位置信息醒目的显示在用户操作界面上;文件批示与发送;个人办公管理,提供“个人文档〞、“名片夹〞、“待办事宜〞、“业务管理〞等功能;公共信息管理,包括“公告栏〞、“综合信息〞、“焦点论坛〞和“局长外出〞;会议管理;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作为办公信息传递工具,局长可以起草邮件、发送邮件和接受邮件,必要时可给予答复;查询各科室业务情况,并能发出具体指示;宏观和微观图形与属性一体化查询;领导决策支持分析系统;全局业务协调。⑽行政管理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数据录入、各项收费计算、收费及提交、与本科室有关业务种类的查询统计、资料提交。⑾档案管理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数据采集与管理功能,即能自动实现汉字与数据录入转换,图像扫描,字段拷贝,辅助录入等,并能对档案数据修改、删除、添加等;查询统计功能,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查询,并能打印输出。能按各种条件从各类档案中统计相应的信息;打印输出功能,统一格式,能从档案提取相应信息;使用浏览器查看各类超级文本及共享网上资料和各类档案信息。⑿公开查询管理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土地登记查询申请的受理:完成查询人所提交的书面申请书各项内容的输入、有关证明文件的输入等;查询申请的审批:根据所输入的查询申请内容,自动与所建立的地籍管理子系统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核准,然后根据《土地登记公开查询暂行方法》中所规定的不予受理的条件,有系统自动给出是否允许查询的结论,由经办人或负责人签字后可打印输出受理结果;信息查询及结果输出:对于符合查询条件的,根据申请查询的内容,自动在已建立的地籍信息系统中查询,并将查询结果以表格、文字、图像等多种手段形式输出到纸上或其他载体上。查询输出的结果包括土地权属来源文件、土地登记申请书、地籍调查表、地籍图等原始凭证,以及土地登记卡、归户卡,宗地图、土地证等土地登记结果;查询记载:负责土地登记公开查询的负责人或经办人,可以随时调阅每天或某一时间的查询工作情况,包括由那些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了查询、查询审批情况、收费情况等。还可按不同的要求进行统计分析,如经常要求查询的是哪类性质的单位或个人等;一般公开信息、办事程序、有关各项法规等查询。⒀矿产开发储量管理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采矿登记发证管理;编制和实施矿产资源规划;全市矿产储量报告审批方案的编制、下达和储量的审批、登记、统计;审批开办矿山企业的立项报告;组织监测、防治地址灾害和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环境。数据库组织市城乡一体化的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目标为:根据市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要求,整合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各种数据,在统一的空间坐标基础上进行集成,采用大型商用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为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平安、高效、可靠的数据基础。数据组织城乡一体化的国土资源数据库将包括地籍数据、地矿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和管理数据四个局部。要素分层按照国家标准来分层。辅助数据包括元数据、代码数据和统计数据等。元数据库设计(1)概述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利用它可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访问,为国土资源信息的共享与应用提供重要手段。具体说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帮助市局信息中心有效地管理和维护数据;提供关于系统中数据内容、数据分类、数据质量、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及数据共享等方面的信息,方便用户查询检索数据内容、对数据是否符合其需要作出正确的判断;提供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查询和检索的方法和途径;提供与数据交换和传输有关的辅助信息,以便用户处理和转换外部数据。元数据库是关于数据库描述信息的数据库,主要目的是将整个系统的各个数据库信息纳入系统的统一管理之下,形成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并维持整个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库的集成。(2)元数据库设计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设计方案,元数据可以分为2个层次,即核心元数据和全集元数据。核心元数据是描述数据集或数据集系列所需的根本的最少元数据元素的集合,主要用于信息编目,帮助用户快速查询到所需的信息。全集元数据是对数据集或数据集系列的详细描述,帮助数据生产者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数据集,帮助用户更详细地了解查询到的数据集是否满足其要求。根据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首先要建设国土资源信息的核心元数据库,为国土资源信息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效劳社会化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全集元数据库。(3)元数据库设计原则一致性:设计国土资源元数据应参考已有的国际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尽量采用已有标准。可扩充性:在实现元数据库的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元数据库功能开发与数据采集同时进行,元数据库功能应具较好的扩充能力,以便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完整性和准确性:利用较少的元数据,完整地描述数据集最重要的信息;全面了解有关基础理论,准确地将国土资源数据集主要特征的数据整合起来。(4)元数据库的内容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应由8个类组成,详见下表。各专题数据库施工前均必须先进行元数据库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展专题数据库施工。序号工程内容说明1标识信息标识数据集的元数据信息2空间参照系统信息对数据集使用的空间参照系统的简要说明3数据质量信息对数据集质量的定性和定量的概括说明4内容信息对数据集主要内容进行简要说明5分发信息描述有关数据集的分发者和获取数据的方法6核心元数据参考信息包括核心元数据发布或更新日期以及建立核心元数据单位的联系信息7覆盖范围信息描述数据集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垂向范围,该数据类型被标识信息中的元素引用,本身不单独使用8负责单位联系信息包括与数据集有关的单位标识和联系信息,该数据类型被标识信息、分发信息、新元数据参考信息中的有关元素引用,本身不单独使用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国土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工作将从3个方面展开。数据源的分析与评估通过对原有资料的现状进行调研,着重解决6个方面的问题:(1)了解现有数据的比例尺、采用的坐标系;(2)了解现有数据的承载介质(纸质或电子格式);(3)分析现有数据是否完整、齐全;(4)分析现有数据的精度是否满足建库要求;(5)了解现有数据的要素分层及编码方案;(6)描述现有数据的空间结构。技术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各专题数据库中的数据按其性质可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二者可以统一建库,即在建空间数据库时,同时录入属性数据;也可采用空间数据建库、属性数据录入分开进行,最后建立关联,统一管理。(1)空间数据入库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如下建库方案:测量数据直接成图、扫描矢量化录入、其它系统数据转入。测量数据直接成图技术流程:利用现有数字测图、成图软件(如MapSuv)进行外业空间数据和属性的采集,可以直接存储为MapGIS标准的点、线、面文件。扫描矢量化录入技术流程:将已有的图纸扫描,在MapGIS编辑模块中装入扫描后得到的栅格文件,进行矢量化,得到MapGIS的点、线、面文件。其它格式数据转入技术流程:MapGIS可以接收的其它格式的数据有:DXF格式、DLG格式、STDF格式、瑞得全站仪格式、MAPINFO格式及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