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0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有()

①董存瑞②黄继光③雷锋④邱少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假如你生活在1912年的中国;你可以做些什么?()

①和朋友一起照相。

②到电影院看戏。

③考中状元光宗耀祖。

④从报纸上了解时事。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A.希腊帕特农神庙B.巴黎圣母院C.洛阳白马寺D.麦加大清真寺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是()A.五四运动100年时B.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D.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00年时5、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水利灌溉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D.为了与高丽作战6、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句话中的“敌人”是指()A.英法联军B.美国侵略军C.八国联军D.日本侵略者7、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是役”是指()A.兴中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8、“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开门。”这首打油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题文】辨析题(判断下列各题表述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本题共4个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如果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爆发鸦片战争。

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因为它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0、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____(判断对错)

改正:____。11、《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______(判断对错)12、1952年底,我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____(判断对错)13、【题文】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并加以改正。

【】(1)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改正: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

改正:

【】(3)台儿庄战役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游击战争的重大胜利;坚定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改正:

【】(4)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农业;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

改正: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1926年,北伐开始,讨伐对象主要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最后1927年这三支军阀势力都被成功消灭。()15、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广州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A.正确B.错误16、1894年黄海战役后,日本取得了黄海战役的制海权。______(判断对错)17、1898年,道光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______18、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______(判断对错)19、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土地改革运动建立了土地公有制。()20、1878年,左宗棠通过“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新疆全境,新疆终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2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T.正确F.错误22、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意味着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2题,共4分)23、读懂历史人物;并最终懂得感悟和启发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组图所示人物是谁?他的具有世界首创意义的重大研究成果是什么?我国的哪一原始居民在这一农作物的培育上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2)第二组图中“福娃”将成为哪一届世界奥运会的吉祥物?在哪一年哪个国家举行?一个国家能够承办这样大型的运动赛事;说明了什么?

(3)第三组图片中的历史人物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分别是什么?24、下面是《长征组歌》中的几个片段;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片段一: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要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片段二: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片段三: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片段四: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靳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靳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靳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靳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片段五: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长征的起止标志事件和过程中的最重大事件。

(2)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在长征途中的几次重要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你能从上述材料中找到一个例子吗?并说说毛泽东采用了怎样的策略。

(3)长征是一个壮举;它以红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归纳出长征胜利的原因吗?

(4)红军战士在长征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被人们称为什么精神?在和平建设时期,学习种精神有什么意义?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2分)25、请归纳我国建国以来到70年代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6分)26、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探究“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请你一起参加。(20分)(1)搜集、整理资料:将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资料整理归类:(将字母填上)(8分)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出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他填上未完成的部分内容。(6分)(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4分)(4)根据活动内容及过程,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主题是:。(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①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人物,③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好战士,所以选项中有①③的都不是,只有D是正确的。2、D【分析】①照相术在19世纪晚期逐步融入社会生活;所以在1912年有可能和朋友一起照相.

②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舞台片《定军山》.所以在1912年到电影院看戏也是有可能的.

③1905年废科举;所以在1912年的中国考中状元光宗耀祖是不可以做的.

④《申报》在1872年创办;所以在1912年从《申报》上了解时事也是可以的.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初的社会生活.

本题掌握20世纪初的社会生活相关知识.【解析】【答案】D3、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基督教堂;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教徒礼拜的地方,三者均于三大宗教有关。希腊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成就,与三大宗教无关。综合分析,A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4、B【分析】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识记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解析】B5、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隋朝大运河考点的掌握。根据八上《历史与社会》书本第87页;隋炀帝即位后,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目的。6、B【分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因为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所谓的“联合国军”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点。7、C【分析】本题考查黄花岗起义。根据材料“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可知,这是指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崎爬后墙逃走。革命党人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夜,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敛到的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72烈士。历史上也称这次起义为黄花岗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半年之后的武昌起义却成功了。故选C。【解析】C8、A【分析】阅读题干,由“争青岛归还”“国贼罢黜”可以联想到五四运动中“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解析】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此种说法的表述的是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而鸦片战争是英国挑起了的;所以根本原因首先从英国的角度思考。联系英国的历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去思考。

2.此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此题的关键是强调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联系课本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推动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可以此观点论述是正确的。

3.此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学生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但是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推行复辟帝制。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仍然是封建社会。所以此观点是正确的。

4.此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学生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民族危机”指的是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而《辛丑条约》的签订;只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并不是导致中国灭亡。所以此题只要得出《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就能证明此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答案】1.错误。(2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必然的。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必然侵略。禁烟运动只是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只是加速了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仍然会爆发。(3分)

2.正确。(2分)理由: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分)

3.正确。(2分)理由: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分)

4.错误。(2分)理由: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3分)10、正确判断正确,此栏可不填【分析】【分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11、略

【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它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从《天朝田亩制度》中,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它的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体现了太平天国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天朝田亩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性质、经过和结果.【解析】√12、略

【分析】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领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析】×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本题是错误的,应将中共七大改为遵义会议。

(2)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中国共产党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最终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因此本题所述是正确的。

(3)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指挥者是李宗仁,因此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而百团大战发生时间是在1940年,指挥者是彭德怀,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因此,应将台儿庄战役改为百团大战。

(4)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1953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因此,应将农业改为重工业。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解析】【答案】

【错】(1)中共七大改为遵义会议。

【对】(2)

【错】(3)台儿庄战役改为百团大战。

【错】(4)农业改为重工业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分析】【分析】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的主要战场是湖南和湖北。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张作霖势力不是在北伐战争时期被消灭的,而是在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炸死,之后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使蒋介石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统一。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准确解读、分析、判断的能力。1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故本题表述错误,故选B。【解析】B16、√【分析】邓世昌牺牲;日本取得了黄海的制海权的战役。黄海大战中日双方损失大致相当,日本人掌握了黄海的制海权。

孤单我:

√。

本题以“日本取得了黄海战役的制海权”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

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7、×【分析】据所学知;1898年,光绪帝而不是道光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知道支持变法的皇帝是光绪帝。

注意识记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解析】×18、√【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国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国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解析】√19、×【分析】试题分析:土地改革是变地主的土地私有为农民土地私有。私有制未发生改变。考点:土地改革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分析,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解析】【答案】×20、×【分析】【分析】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2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本题正确,为T。【解析】T22、×【分析】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4月渡江战役,南京解放意味着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三大战役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解析】×四、材料题(共2题,共4分)23、略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重要的历史人物。重点掌握袁隆平;焦裕禄、邓稼先、雷锋的历史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交成就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袁隆平、焦裕禄、邓稼先、雷锋的历史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交成就的相关史实。【解析】(1)观察题干图片可知;第一组图所示人物是袁隆平;他的具有世界首创意义的重大研究成果是籼型杂交水稻;我国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在这一农作物的培育上也作出了重大贡献。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第二组图中“福娃”将成为2008年在中国举行的第29届世界奥运会的吉祥物。一个国家能够承办这样大型的运动赛事;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观察第三组图片可知;第三组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焦裕禄;邓稼先、雷锋。焦裕禄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当干部就要为民奉献;邓稼先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当科学家就要求真、报国;雷锋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故答案为:

(1)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河姆渡原始居民。

(2)第29届;2008年;中国;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焦裕禄:当干部就要为民奉献;邓稼先:当科学家就要求真、报国;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意相同即可)24、略

【分析】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本题掌握长征相关内容,重点熟记基础知识。【解析】(1)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后;1934年10月,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余人突围西进。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退敌人的进攻,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从瑞金出发,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2)红军在长征中经历过几次较大的战役: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包座战役、激战腊子口、直罗镇之战、东征战役、西征战役。都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如敌进我退、敌疲我打、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等,注意要一一对应来写。

(3)由材料中的“万众呼唤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勇士万代留英名”、“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男女老少来要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等信息可以归纳出长征胜利的原因是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二是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三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4)红军战士在长征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被人们称为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故答案为:

(1)开始:1934年10月;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余人突围西进;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最重大的事件:遵义会议的召开。

(2)如:四渡赤水;声东击西;巧渡金沙江,调虎离山。

(3)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二是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三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4)长征精神。现实意义: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五、简答题(共1题,共2分)25、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故答案为:

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功参加万隆会议。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建国以来到70年代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在国际舞台上,我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作用也越来越大。回顾20世纪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轨迹,70年代绝对称得上中国外交史的“春天”。70年代,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相继建立外交关系。70年代的外交成就,由于知识综合性强、线索条理清晰,已成为各省市中考命题的重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建国以来到70年代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的相关史实。【解析】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