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一种特别的看世界的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一个人怎样才算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呢?我觉得倒不在于读书破万卷,一头扎进书堆,成为一个书呆子。重要的是一种感觉,即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貌。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许多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人文经典是一座圣殿,它就在我们身边,一切时代的思想者正在那里聚会,我们只要走进去,就能聆听到他们的嘉言隽语。就最深层的精神生活而言,时代的区别并不重要,无论是两千年前的先贤,还是近百年来的今贤,都同样古老,也都同样年轻。当前图书的出版量极大,有好书,但也生产了大量垃圾,包括畅销的垃圾。对于有判断力的读者来说,这不成为问题,他们自己能鉴别优劣。受害者是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的人,这些垃圾把他们的阅读引导和维持在了一个低水平上,而正是他们,本来最需要通过阅读来提高自身素质。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制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它给予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种合宜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怎么读大师的书?我提倡的方法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不求甚解,就是用读闲书的心情读,不被暂时不懂的地方卡住,领会其大意即可。这是一个受熏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你用来理解大师的资源——人文修养——在积累,总有一天会发现,你读大师的书真的像读闲书一样轻松愉快了。为我所用,就是不死抠所谓原义,只把大师的书当作自我生长的养料,你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有所感悟和提高就可以了。你的收获不是去采摘某一个大师的果实,而是结出你自己的果实。读书犹如采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是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摘编自周国平《论读书》)材料二: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不是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从而使我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摘编自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身份,但如果不同时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这强调了读书与生活的关系。B.由费尔巴哈所说的“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可知,根据一个人选择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出他的精神品级的高低。C.真正的修养如真正的体育一般永远都在半道上,它是静态的、永恒的,要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需要不断提高修养。D.在黑塞生活的年代里,年轻人认为人生太短促、宝贵,故而及时行乐,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垃圾图书会引导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B.比起“读破万卷”,周国平更赞赏“随手翻翻”的阅读方式。C.黑塞运用反面例子举例证明埋头读书,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D.只有花力气、下功夫阅读杰作,才能学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3.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论证“人要爱好读书”的一项是(3分)()A.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B.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C.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D.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4.材料一是如何论述的?请简要梳理行文脉络。(4分)5.结合材料及《2023年湖南省中小学校园阅读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中的两个图表,在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内容。(6分)图一:《中小学生阅读动机情况分布》图二根据图一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A__(不超过30个字)(2分),它印证了黑塞关于“真正的修养追求的是完善自我”的观点。图二《__B__》(不超过10个字)(2分)显示41.53%的中小学生“不知道阅读什么书”。由此可知,中小学生总体上还是亟须科学、权威且系统的书目来源与阅读指导。对此,结合你对材料的理解,可以给出的两条建议是:__C__(1分);__D__(1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幽人苏家桥土家野夫幽人之谓,语出《易经》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疏解为“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此即谓仅仅是幽居岩户还不能唤作隐士,还必须践履大道、守正不阿才行。当世江湖林泉俱为国有,隐逸的客观条件已然无存。然则内心像幽人一样生存于此俗世的人,其实尚未绝迹。以此衡之友侪,苏家桥兄庶几近之。其人好读书,尤擅于旧学;初时痴迷于魏晋,故言行风度颇类于竹林人物。既有拔剑四顾的自雄,也多穷途而哭的绝望。然则哭笑歌行之内,却是心底的悲悯和温良恭让。某夜深雪覆盖寂寂小城,除夕将至,我与他醺然还家,路遇一老丐蜷缩某机关门前。他拉着我上前询问,老丐曰当年水灾,其家颗粒无存,只好年关进城行乞,言毕泣下。老翁勾起我们各自童年颠沛的记忆,顿时三人抱头痛哭于当街;我们倾尽囊中散银,再三拱手揖别。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恍惚还残存这样一点古风。那时,他在故乡利川一乡镇中学教书。他的授课别具一格。经常兴致所至,便抛开教科书大谈某些课文的拙劣。然后从怀中掏出我们诗社的地下油印诗刊,给孩子们开讲其中的佳妙。他的课堂,我称之为“茶馆式教学”;经常组织孩子们自由讨论,他只负责启发思路并偶尔参与评判。最初校长颇为忧虑,不免有些讽谏之词;哪知年年期末会考,他的科目却往往拔得头筹。再后来,则谁也不敢不刮目相视了。1988年,我再次毕业分到海南。回山辞别,那时他也调到了州府某中专任教。他从利川送我到恩施,过家门而不入,又陪我坐货车到武汉。想到旅途迢遥,孤乘无趣,他遂陪我坐火车到湛江。还是不忍看我独行远引,又颠沛到海安;最后干脆一帆渡海,万里相送到了海口,次日才又独自踏上漫长归途。那时我们都是囊无余钱的人,这样的友道深情,不啻于桃花千尺矣。后来,中文系毕业的苏家桥,竟然成了银行的经济师;终于步入了他日渐安稳的中年。行长曾经是其父一手栽培的旧部,他的同学也多已成为州里的要员。唯独他坚持不党不群,身于经济时代的洪潮浪底,凭手艺悄无声息地枯澹生活着。他现在是银行唯一最老资格的科员,独往独来,绝不逢迎于任何上司。单位福利甚好,时常瓜分蔬菜水果;他总是在一众挑拣离开后才去看看,倘有残余便随兴取一点回家。他完全与世无争,且幽默豁达,与人为善,自然便成了众人欢喜的怪物。大家戏称其为行长,就是面对真的行长,他也一样朗声模拟官腔应诺。领导知其向无野心,不以为忤,同事则暗佩其浑无体制之俗。他若宿酒未醒,午餐兴致好时,会在食堂把领导叫来陪坐。故意问:你们是党员吧?领导茫然点头。他又问:读过《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吗?领导赧然摇头。他会笑着说:那我来给你们上上党课吧。领导只当他是嘻哈疯癫之徒,不以为意,也就顺便听他倾倒满腹掌故。他可以口若悬河地从马恩开讲,从国际共运扯到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老布与托派的区别,斯大林与毛泽东的同异,一直讲到领导瞠目结舌为止。苏家桥日夕坐拥书城,是鄂西不多的藏书小家之一。他腹笥深厚,笔锋暗藏,乃吾侪之中最先泡网的虾客。但他从不投稿梓世,更不以本尊现身,乃至迄今知其何人者无几。他亦新旧文体悉能熟练操刀者,散文之淡雅且冷幽默走丰子恺一路。苏家桥的旧诗词功底也非同寻常,其文白夹杂苦笑冷嘲,则酷似聂绀弩杨宪益一辈之披风刀法。当年我在槛中时,他曾遥寄《贺新凉》一阕,词曰——别后相思久。点支烟,挑灯枯坐,吃杯烧酒。江上飞寒风且大,未晓冬衣可有。怕只怕,杜郎穷瘦。一别经年何日见,偶回来欲语兄寻走。思往事,空垂首。外头过活兄安否?待书来,看它几遍,莫教离手。自是危楼休独倚,怕说吹箫屠狗。但记取,死生师友。留得故园三分地,俟功名料理归田后。我与汝,再相守。许多年来,我曾经为他扼腕而惜,总认为以他的才华品性,埋没深山是一种浪费。现在,我开始慢慢领会他那种生活的自适了。自古读书人多要为“出”与“处”的矛盾而纠结,多半是在出而未果的情形下,再选择做一个处士。而他却是,从青春时代开始,就早早放弃了他在尘世的一切有为,选择了这种不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方式。东坡词谓: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每念及此,我就想起他那时隐时现在故乡人丛中,无人曾识的面容。(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家桥为行乞的老翁倾尽囊中钱财,体现了他的善良悲悯,而后与老翁“再三拱手揖别”,则展现了他温良恭俭的君子之风。B.苏家桥为“我”远赴海南一送再送,一直送到目的地再孤身返回。这种看似浪费时间和金钱的痴傻举动,正是他重情轻财的体现。C.苏家桥宿酒未醒,强拉领导听他讲党课,直至领导瞠目结舌,说明苏家桥虽平时不争不抢,内心却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幽愤。D.对于友人苏家桥的满腹才华和名士风度,作者赞赏有加,但对友人“不求上进”的人生选择,作者曾经难以理解也不认同。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引用《易经》和孔颖达的注疏,点明了“幽人”的含义,为后文读者理解苏家桥的性格特点和人生选择提供了依据。B.对于苏家桥“茶馆式教学”,校长的态度发生了较大转变:从忧虑讽谏到刮目相看,由此正面突出了苏家桥的个性与才华。C.文章完整转录苏家桥写给作者的《贺新凉》一词,不仅直接展现了苏家桥深厚的古诗词功底,也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D.文章最后引用东坡词,既呼应了开头“幽人”一说,也借孤鸿这一形象抒怀,表达了对友人人生选择和人格品质的赞许。8.苏家桥被作者称为“幽人”,文中他“幽人”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4分)9.作者土家野夫的语言很有特色,曾获“2009当代汉语贡献奖”。请就本文的语言进行赏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余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泝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泝朗公谷①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返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节选自姚鼐《游灵岩记》)材料二: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间,拔奇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节选自高启《游灵岩记》)【注】朗公谷:旧名琨瑞溪,因竺僧朗居此,故名。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聂君指岩之北谷泝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千余雉”中的“雉”是古代城墙面积的计量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B.“盖灵岩谷水西流”中的“西”与《登泰山记》“崖限当道者”的“限”用法相同。C.“或起或伏”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霞明灭或可睹”的“或”意思相同。D.“而属启为之记”与《赤壁赋》“举匏樽以相属”的“属”意思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子颍因有公事未能如约出游,于是派聂剑光陪同姚鼐游灵岩,聂剑光向姚鼐介绍了进入琨瑞山的路线。B.灵岩山与琨瑞山景色俱佳,姚鼐来不及游玩琨瑞山,写信告诉朱子颍一条完整的游赏路线便于日后出游。C.高启虽然多次游览灵岩山,但为了穷尽灵岩的幽境胜景,于是跟随饶公再次来到灵岩并写下这篇游记。D.高启自谦为粗陋的人,认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以及同游的十个人与灵岩称得上互相不负其名。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4分)(2)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4分)14.在这两篇游记中,姚鼐和高启在写景之外还各自有不同的内容呈现,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终南别业①[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宋]辛弃疾柳边飞鞚②,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注】①别业:别墅,这里指辋川别墅。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但他大约四十岁后,就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②飞鞚:鞚是马勒,飞鞚即纵马疾驰。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诗首联交代了自己中年后信奉佛教,晚年隐居南山;颔联紧承此联,“独往”“自知”表现其隐居独游之乐。B.王诗颈联从艺术上来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内容上看,于诗人半官半隐的人生困境中见其坚强、豁达。C.辛词下阕的前两句用语极其简淡而又清新,把环境和人物描写得清雅秀洁,风韵悠然,营造出静谧美好的画面。D.辛词以行踪为次序,全篇只描取景物,无一句直接抒情,却处处融情景中,神致自在言外,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16.两首作品都描绘了出游时见到的景和人,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古人善摹自然景物的色彩,《登泰山记》中日出前后山色发生了变化,由“_____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___”。(2)秋天的萧索常能通过秋叶传递,如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3)在学校社团的摄影课上,老师分享的一幅作品中,一叶孤舟漂浮于烟波浩渺的水面上,小明看到后不禁想起古人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植根于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融汇着中国古人关于天文、历法、音律、养生的整全智慧,亦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伦理与美学精神,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体系,亦是我们的先民仰观俯察的宇宙发现,更是“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心灵觉悟。从本质上说,()。在这里,时间成为天地众生之间生生不息的生命循环、关联与呼应。我们的先人出于对天道自然的尊崇和敬畏建立了晴耕雨读的生活方式并由此衍生出既具有繁衍生息又具有薪火相传特质的文化伦理。因此,在古代蒙学教材中,开篇即是“天地人”三字,以此对儿童作最朴素的生命与时空的哲学启蒙。二十四节气为现代教育所提供的其实是一张大自然的“时间表”,是上天为人间设定的时令和节律,可惜的是,学校教育对这种自然的时令和节律视而不见,我们的时间表仿佛成了“课程表”。风声听不见,雨声听不见,鸟语更是听不见,偌大的空间里只有铃声才是提醒时间的唯一信号。将二十四节气的种子植入学校教育,就要是将现代教育从知识与课程的某些病态占领中解放出时间和空间,将教育的“自然之维”全面敞开,让年轻一代从一种认知与独白的“物化视界”走向理解和对话的“生命视界”。时间打开,空间亦打开,才可能谈得上课程的打开。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与现代“物理时间观”相别的“自然时间观”是二十四节气提供的。B.“自然时间观”是二十四节气提供的,与现代“物理时间观”相别。C.二十四节气提供了“自然时间观”,与现代“物理时间观”相别。D.二十四节气所提供的是与现代“物理时间观”相别的“自然时间观”。19.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她虽然冻得红惨惨地瑟缩着,但是笑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3分)22.文中写“极细小的粉红花”和“枣树”,分别用了“她”和“他”,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当下紧张的生活节奏中,人们普遍希望能够具备一种“松弛感”。“松弛感”一般指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对此,你有着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解析】A项,“强调了读书与生活的关系”错误。由材料一第二段可知,强调的是人应该要养成读书的癖好。C项,“它是静态的”错误。由材料二“随处都可以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可知,真正的修养是动态的。D项,材料二说的是“为数甚多的年轻人”,选项说成“年轻人”扩大了范围。2.A【解析】原文说的是垃圾图书会把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的阅读引导和维持在了一个低水平上。3.C【解析】C项强调的是读书的方法。4.①首先,作者由人的癖好引出读书的癖好及其好处,并解答了该如何养成读书的癖好;②然后,论述了读不同的书,其精神品级是不同的,阐述了人文经典对人们的影响;③最后,作者分析了当下出版现状,提出了衡量一本书价值的标准,并指出读大师的书的方法及意义。(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满分;从其他角度答题,言之成理亦可。)5.A.中小学生阅读的外在驱动力低于学生发自自身兴趣与需要的内驱力(或“中小学生阅读动机主要出于个人喜好兴趣、开阔眼界及提升修养”)(2分)B.中小学生阅读困惑情况(2分)C.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1分)D.坚持阅读杰作(或“人文经典”“世界文学”)(1分)(A、B两空超过字数扣1分)6.C【解析】文章写苏家桥宿醉未醒后上演精彩党课一事,主要是为了生动展现苏家桥的学问才华,而不是表现他向领导鸣不平。作为现代“幽人”,苏家桥是无意于名利场的。7.B【解析】校长对苏家桥态度的转变,是对苏家桥形象的侧面叙写,不是“正面”叙写。)8.(1)苏家桥幽隐的人生选择: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在银行工作,不求升迁,不逢迎领导;诗文俱佳,却从不投稿寻求发表。(1分)(2)苏家桥至情至性的性格:①悲悯善良。对乞丐倾囊相助。②特立独行,幽默豁达。教书方法与众不同,成绩显著;对于大家的“行长”戏称,欣然接受,且模拟官腔招呼真行长。③满腹才华。饱读诗书,古诗文功底深厚,给银行领导上党课,专业精深。④重情重义。千里送友,遥寄诗词安慰好友。(每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9.①文白融合,凝练自然,有古风。(2分)如文中“友侪”“庶几”“其人”“类于”等都属于文言词汇与用法,作者把它们大量自如地融进现代汉语中,语言就具有了古朴凝练而又自然的特点。(1分)②语言精练而情感浓烈,读来余韵绵长。(2分)如“还是不忍看我独行远引,又颠沛到海安;最后干脆一帆渡海,万里相送到了海口,次日才又独自踏上漫长归途。那时我们都是囊无余钱的人,这样的友道深情,不啻于桃花千尺矣”,这段文字简洁凝练,一气读来,铿锵有力,情味绵长。(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0.CDF【解析】原文断句为:聂君指岩之北谷/泝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11.C【解析】“或起或伏”中的“或”意为“有的”,“云霞明灭或可睹”中的“或”意为“或者,也许”。12.C【解析】高启不是带着穷尽灵岩幽境胜景的目的再次游玩的,而是随着此次再度的游玩,深入了解了灵岩山。13.(1)这样以后才知道对于这座山(我是)从今天开始了解的,而过去一向都不了解啊。(然后,这样以后;素,平素、一向;昧,不了解。每点1分,句意1分)(2)我是宾客里最年轻的,可是我敢执笔记录却不推辞,也是因为能够私下记录这份幸运啊!(少,年幼、年轻;辞,推辞;识,记。每点1分,句意1分)14.①姚鼐对景点的地理位置、水流情况等做了考据;②高启探讨了“人和景”的关系:名山须待名士赏识,名士须遇名山而游,两者缺一都不能穷尽游观的乐趣。(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5.B【解析】“于诗人半官半隐的人生困境中见其坚强、豁达”错误。“半官半隐”并非其人生困境。颈联意为“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来到流水尽头。看看无路可走,于是索性坐了下来,看云悠然升起”,虽然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禅理,但诗中表现的是诗人悠闲至极的心情。16.①王诗描绘了出游时随意而行,偶见天边漂浮流动的白云和山林中的老叟,(2分)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功利、自得其乐的闲适之情;(1分)②辛词则描绘了夜行山道,看见栖息沙滩的白鹭、天空中的疏星明月、溪边浣纱的妇女,(2分)表达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淳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美之情。(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1)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绛皓驳色(2)无边落木萧萧下枫叶荻花秋瑟瑟(3)示例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示例二: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每空1分)18.D【解析】结合前文“二十四节气是”可知,此处补写的句子应从“二十四节气”说起,由此可排除A、B两项。C项有语病。19.示例:出于对天道自然的尊崇和敬畏,我们的先人建立了晴耕雨读的生活方式,并由此衍生出一种文化伦理,这种文化伦理具有繁衍生息和薪火相传的特质。(每个短语或句子,给1分。表达应准确流畅,没有语病;如改变原句意思,则该句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原意可酌情给分。)20.①构成:三个句子都含有“听不见”句式,结构相同;“风声”“雨声”“鸟语”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内容相关。(构成2分)②表达效果:形式整齐,节奏感强,语气强劲;有力突显了学校教育对二十四节气所提供的自然时令和节律的忽视,强烈批评了现代教育从知识与课程对学生时间和空间的某些病态占领。(表达效果2分。意思答对即可)21.①原句中“她于是一笑”放在句首,紧接上文,突出小粉红花想象春天到来后的心情;②原句中“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均单独成句,从多角度强化了花所处的恶劣环境下的情态,与“笑”形成对比。(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得3分)22.两个称呼将物拟人化(1分),“她”体现了“极细小的粉红花”有女性的弱小却坚忍的特点(2分);“他”体现了“枣树”有男性饱经沧桑却顽强不屈的特点(2分)。赋予景物不同性别的人称,见出作者对自然景物丰富细腻的感知(1分)。23.【审题指导】“松弛感”一般指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不慌张、不焦虑的理想心理状态。“压力”是讨论松弛感的必要前提。这里的压力可以指某次大型考试、某个重要比赛,或是某一个人生阶段的长远目标,也可以是自我内心的期待或他人的审视评价。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将没有压力作为前提的自在、放松、随意甚至懒散理解为“松弛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绿色旅游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统计1.5用样本估计总体1.6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讲义人民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课时作业6示波器的奥秘含解析粤教版选修3-1
-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福建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不锈钢乳化剂罐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新型电动葫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建筑与共享经济提供灵活与多样的共享空间
- 2025年中国手机模块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3-2029年中国低速电动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付款申请英文模板
- 大同大学综测细则
- 生活会前谈心谈话提纲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第十二章课件
- 普通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路径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英语全册作业设计一课一练(课时练)
- 2021新版GJB9001C-2017体系文件内审检查表
- 风筛式清选机的使用与维护
- 《计算流体力学CFD》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件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