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46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人民爱吃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民族融合的影响D.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2、《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说的是我们中华文明有5000年左右的文明历史。标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A.华夏族形成B.夏朝建立C.汤建立商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3、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时期,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A.班超B.玄奘C.鉴真D.崔致远4、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当时的台湾被称为()A.安息B.琉球C.夷州D.建业5、小明周末回农村老家,进行蔬菜栽培试验,他应当从下列哪部书中查阅相关技术()6、【题文】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邀请你去瓦肆游玩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郑成功收复台湾7、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图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下列哪种制度改变了上述的情况()A.三省六部制B.察举制度C.科举制度D.行省制度8、“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你知道唐代诗人柳宗元这首诗中所说的“天可汗”是指()A.唐太宗B.唐高祖C.武则天D.唐玄宗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___,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____。10、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蕃坊,加以管理。______(判断对错)11、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抓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南宋灭亡。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12、战国时期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______,造福于民:为了便利南北水运交通,秦始皇派人开凿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13、为加强对我国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朝政府先后在两地设立西域都护和伊犁将军两个重要官职.______(判断对错)14、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16-20题:
贞观前期;唐太宗君臣以安民恤人;兴致太平为主要目标,发挥中央各级管理机构的作用,运用政治体制来保证决策和政令的正确制定,使“广纳贤良”的政治方针得到具体落实。太宗一朝,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群臣进谏、太宗纳谏中很大部分,诸如止徭役、息征战、戒奢纵、“取信于民”、“居安思危”等等,反映出贞观之治的核心思想。于是,就有了开明的“贞观之治”,为唐代的全盛开辟了道路。8世纪《贞观政要》编成,不仅历代帝王推崇,一般士大夫文人乃至僧道也喜欢读它。大约在9世纪,《贞观政要》又传到新罗、日本等国,被列为王室、幕府的政治教材。
一一摘编自袁行霈、楼宇烈等《中华文明史》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唐太宗采取多种措施,营造了宽松开明的政治环境。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王嬴政的支持下变法。T.正确F.错误16、传说种植五谷,尝百草,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黄帝。()17、东晋的画家贾思勰,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A.正确B.错误18、河姆渡居民是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代表,主要种植的粮食是粟。()19、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会挖掘水井,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20、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4题,共8分)21、西晋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又分别为北齐、北周取代,统称北朝。22、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统一文字。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23、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分封制。24、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这个说法正确吗?请写出理由。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4题,共24分)25、它们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观察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哪个朝代开凿的?图二中新开的两段运河分别是什么?
(2)图二与图一相比有哪些变化?
(3)材料二中图三秦朝长城,图四明朝长城分别是为防御什么而建?图四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在哪里?(4)简要谈谈你对长城的看法?26、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北宋治国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27、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
从此可知;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制度须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
--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1)中国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任意提炼一个观点,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8、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秦始皇。评卷人得分六、识图题(共1题,共8分)29、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清明上河图》(部分)图二陶俑请回答:1.图一所示是北宋开封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其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叫什么?请再列举两个宋元时期著名的繁荣都市。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图二中的人物是在表演什么?这种表演形式形成于哪个朝代?3.根据图一和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出现这种场所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明史郑和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民族融合的影响.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共同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分析材料,总结观点.【解析】【答案】C2、B【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是我国的早期国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故选B。
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知道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B3、B【分析】略【解析】B4、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台湾历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30年,孙权派将领卫温等率领一万多名官兵,乘船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关系。故选C。【解析】C5、D【分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人物应该查阅的是关于农业方面的书藉。《九章算术》是有关数学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周髀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数学算术类经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因此本题答案为D。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答案】D6、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要注意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选择不可能在宋朝遇到的。发生在或出现在宋朝的和宋朝以前的事情和事物,在宋朝都有可能遇到。但是出现在宋朝之后的事物和事情,在宋朝是不可能看到的。根据课本所学,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这件事情发生在清朝。所以宋朝不可能知道。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解析】【答案】D7、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科举制度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隋唐选官制度改变。因为隋朝的历史任务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度──废止过时的选官旧制(九品中正制),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回中央;开始突破门第的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8、A【分析】题干的中的“夷狄”指的是少数民族;“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指的是在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少数民族的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太宗史实.因此文皇指的是唐太宗.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可汗是北方各族对君长的称呼,天可汗是唐代西北少数民族首领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尊称,意思是他是各族共同的可汗.
故选A.
本题考查唐朝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把握“天可汗”所指的人物.
本题以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唐朝民族关系的理解.掌握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解析】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夏朝秦朝【分析】【分析】从题干部分看;此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历史朝代顺序的掌握情况,我国奴隶社会朝代顺序是夏商周;封建社会的朝代顺序为秦汉所以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
【点评】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灭亡;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10、略
【分析】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知道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1、略
【分析】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抓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同年赵构建立南宋.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将“南宋”改为“北宋”.
本题考查北宋灭亡;知道1127年金灭北宋.
本题考查北宋灭亡,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将“南宋”改为“北宋”12、略
【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秦始皇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中原和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故答案为:
都江堰;灵渠.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和灵渠.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灵渠是秦朝时期的水利工程.
本题以都江堰和灵渠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和秦朝时期的水利工程.【解析】都江堰;灵渠13、略
【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是清朝设置的.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1727年(雍正帝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并由驻藏大臣监督.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新疆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域都护的相关史实.【解析】×14、A【分析】由贞观前期;唐太宗君臣以安民恤人;兴致太平为主要目标,发挥中央各级管理机构的作用,运用政治体制来保证决策和政令的正确制定,使“广纳贤良”的政治方针得到具体落实。太宗一朝,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群臣进谏、太宗纳谏中很大部分,诸如止徭役、息征战、戒奢纵、“取信于民”、“居安思危”等等,反映出贞观之治的核心思想。于是,就有了开明的“贞观之治”,为唐代的全盛开辟了道路。可以看出,唐太宗采取多种措施,营造了宽松开明的政治环境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
故答案为:
A。
本题以贞观前期;唐太宗君臣以安民恤人;兴致太平为主要目标为切入点,考查贞观之治。
本题以贞观之治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能力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A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掀起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风潮,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而嬴政错误,应改为秦孝公。故选F。356【解析】F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炎帝的相关知识点。神农氏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种植五谷,尝百草,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神农氏就是炎帝,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17、×【分析】本题考查顾恺之的作品。东晋的顾恺之绘画题材广泛,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北朝的贾思勰写了《齐民要术》。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18、×【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居民生活。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那时的居民已经大量种植水稻。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通风防潮,过着定居生活。半坡居民种植粟。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1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史实。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会挖掘水井,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解析】【答案】√20、×【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根据所学知识,云南元谋人生活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很明显不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因此,本题说法错误,故选B。
【解析】B四、辨析题(共4题,共8分)21、判断:错误;改正:把西晋改为北魏。【分析】【分析】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不是西晋。故答案为:判断:错误;改正:把西晋改为北魏。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朝。22、错误: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统一文字。
理由: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焚书坑儒,秦统一文字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统一文字。这个是错误的,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焚书坑儒,秦统一文字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的知识。23、秦始皇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实行分封制是西周【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实行的郡县制。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故答案为:错误:秦始皇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理由: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实行分封制是西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24、错误,“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形成的局面称为“光武中兴”。【分析】【分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而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故答案为:错误;“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形成的局面称为“光武中兴”。
【点评】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开创的盛世局面。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区别。五、材料题(共4题,共24分)25、略
【分析】
本题以四幅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元朝运河、秦长城和明长城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识记隋朝大运河、元朝运河、秦长城和明长城的相关知识.【解析】(1)观察材料一图一可知;这是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图二反映的是元朝时期的运河,其中新开的两段运河分别是会通河和通惠河.
(2)观察材料一图一和图二可知;元朝运河相比较隋朝运河航程大大缩短,中心由洛阳移到大都.
(3)图三秦朝为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图四明朝为抵御蒙古族;女真族的进攻,修筑了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气势宏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一方面长城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人民带来痛苦.另一方面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世界古代的伟大工程.
故答案为:
(1)隋朝;会通河;通惠河.
(2)航程大大缩短;中心由洛阳移到大都.
(3)秦朝:匈奴明朝:蒙古族;女真族;鸭绿江;嘉峪关.
(4)一方面长城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人民带来痛苦.另一方面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世界古代的伟大工程.26、(1)根据材料一“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人口是不断增长的趋势;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以民为本”;“重民”思想等。唐朝人口数量呈上升与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两者之间的关联,唐太宗及其后继者以民为本,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带来人口不断增加。
(2)根据材料二“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治国政策是重文轻武;这一政策发展了文教事业;促进改革发展科举制度,读书风气浓厚;促进社会文化素养提高;造就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等。
故答案为:
(1)趋势:人口数量呈上升(或不断增长)趋势;思想:“以民为本”;“重民”(或“存百姓”)思想;
关联:唐太宗及其后继者以民为本;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带来人口不断增加。(答到治国措施和局面即可)
(2)政策:重文轻武;(积极作用:发展了文教事业;促进改革发展科举制度,读书风气浓厚;促进社会文化素养提高;造就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以上任答2点)【分析】
本题以“政治局面与统治者的认识和治国措施息息相关”为切入点;考查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抓住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人口变化的趋势和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的联系。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分析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解析】【小题1】(1)根据材料一“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人口是不断增长的趋势;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以民为本”;“重民”思想等。唐朝人口数量呈上升与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两者之间的关联,唐太宗及其后继者以民为本,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带来人口不断增加。
(2)根据材料二“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治国政策是重文轻武;这一政策发展了文教事业;促进改革发展科举制度,读书风气浓厚;促进社会文化素养提高;造就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等。
故答案为:
(1)趋势:人口数量呈上升(或不断增长)趋势;思想:“以民为本”;“重民”(或“存百姓”)思想;
关联:唐太宗及其后继者以民为本;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带来人口不断增加。(答到治国措施和局面即可)
(2)政策:重文轻武;(积极作用:发展了文教事业;促进改革发展科举制度,读书风气浓厚;促进社会文化素养提高;造就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以上任答2点)【小题2】27、略
【分析】(1)本题考查了我国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据所学知;隋朝隋炀帝时期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本题考查了我们对科举制的认识。最后一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科举制制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打破了贵族世袭,整顿吏制改善了用人制度,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等。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科举制有诸多弊端,如考试内容和形式僵化,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封建社会统治的忠实奴仆等。所以任何一项制度都应与时俱进,不断革故鼎新,让制度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从而服务于人,服务于国家社会的发展。
【解析】(1)标志:隋炀帝时期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1)看法:观点一:指出科举制积极影响: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整顿吏制改善了用人制度;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等.观点二:指出科举制诸多弊端:如考试内容和形式僵化;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封建社会统治的忠实奴仆等.观点三:制度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故鼎新,让制度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从而服务于人,服务于国家社会的发展.(写出任意两个观点,言之有理即可28、(1)据材料“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皇”和“汉武”分别指的是秦始皇;汉武帝。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3)据材料“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王国问题。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为巩固国家的统治,汉初分封了许多封国。到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侯国,有相当的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为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国家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4)本题为总结性试题;根据分析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评价一下秦始皇可以是,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
故答案为:
(1)秦始皇;汉武帝。
(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3)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
(4)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分析】
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小题1】(1)据材料“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皇”和“汉武”分别指的是秦始皇;汉武帝。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科技教育融合
- 小学阅读课中的兴趣激发与能力培养策略
- 2024情侣共同应对家庭财务风险管理与保障协议合同2篇
- 2024跨区域物流装卸作业外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应急安全管理员应急演练服务合同3篇
- 2024软件许可合同的许可模块和许可用户数
-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实践
- 2024版权转让合同(文学作品)
- 家庭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 家庭教育中的经典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 202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竞赛试题70题(附答案)
- 2024年中国机织滤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贵州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示范文本模板
- 2024年内容创作者与平台合作协议2篇
- 酒店客房打扫培训
- 2024-2025学年高考英语语法第一轮复习:定语从句(讲义)(原卷版+解析)
- 保险理赔岗位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央企)2024年
- 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瑞士万通831KF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干货-库仑法
- 第14章第1节热机-课件(共21张课件)-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 2025届浙江省乐清市知临中学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