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
T/CSUSXX-202X
西南民族村寨适应性空间优化
设计指南
StandardforSouthwestEthnicVillagesAdaptiveSpace
OptimizationDesign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
1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探索西南民族村寨建设发展的现实路径,指导
和推动西南民族村寨保护、更新和建设,围绕村寨适应性空间优化、民居性能提
升、人居环境改善、设施配套完善、地域文化彰显等方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
技术标准,制定本指南标准。
1.0.2本指南适用于我国西南地区存在空间优化及扩建需求的民族村寨,主要包
括喀斯特地区、苗侗山区、横断山区及高海拔聚居区及其他典型聚居区的村寨,
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应用本指南。
1.0.3应坚持“提升西南民族村寨人居环境”的总要求,以西南地区民族村寨建
设的空间适应性理论为基础,以增强民族村寨应灾韧性和宜居品质为突破,通过
构建韧性景观格局、塑造特色山地景观、提升村寨宜居品质,对西南地区民族村
寨进行适应性空间优化。
1.0.4应根据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意愿,因地制宜使用本指南。
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应遵从其相关规定。
6
2术语
2.0.1西南地区
本指南中的西南地区包括西南五省市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2.0.2民族村寨
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
2.0.3村寨适应性
村寨适应性即村寨针对环境变化导致的或预期的影响在不同尺度上的调整,
以减缓或减轻有害影响或利用有利机会,这种调整是环境与人类的双向行为,表
现出适应特征、适应能力和适应过程。
2.0.4空间优化
在资源利用过程中,根据外部环境对资源需求的空间分布及需求量,以及资
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空间上合理地静态或动态配置有限的资源位置、走向或
者区域等,以满足外部环境对资源需要的基本要求和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2.0.5喀斯特地区
喀斯特地区指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的区域,在本指南中主要位于贵州和云南
等地,其中贵州省有全国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地区。
2.0.6苗侗山区
苗侗山区指以苗族、侗族为主要世居民族的山地区域,主要位于贵州、重庆
等地。
2.0.7横断山区
横断山区主要指川西、滇西北以及藏东一系列南北走向山脉分布的区域。其
中,三省交界的三江并流区域是核心区。
2.0.8高海拔聚居区
高海拔聚居区通常指青藏高原内的人类聚居区域,在本指南中主要位于西藏
自治区大部、四川西部以及云南西北部等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聚居区。
7
3基本规定
3.0.1西南村寨适应性空间优化层次包括区域尺度、村寨尺度及单体建筑尺度,
应考虑区域层面、流域层面、村寨层面、建筑层面等多层级间的关系,进行整体
性、系统性的空间规划。
3.0.2西南地区民族村寨适应性空间优化应考虑各区域间的差异性及地域特征,
低干预地进行适应性空间优化,保留地域特色。
3.0.3西南村寨适应性空间优化应充分考虑整体协同、安全韧性、生态宜居、文脉
传承四个方面,并遵循以下原则:
1应考虑山、水、林、田、村等多要素的关系,从整体协同的角度进行优化。
2应优先考虑西南地区地质、水文、气候等方面的复杂性和敏感性,通过对地
质灾害易发区的避让、合理的村寨布局和设施建设,调节、降低或避免灾害
所带来的冲击与破坏。
3应充分考虑西南地区海拔、地形、光照、通风、降雨等环境特征,通过合理
的村寨布局、建筑朝向、景观营造等,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环境施以
积极干预,使之更适宜人居生活。
4应充分考虑地域空间文脉,包括物质性的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和非物质的风
俗习惯等,通过保护典型村寨格局、建筑簇群、历史地标,结合传统技艺和
现代技术,渐进式地对村寨进行改造更新,以此彰显地域文脉特色和时代价
值。
3.0.4西南民族村寨适应性优化应针对不同尺度及不同目标的优化需求,采用不
同的层次的优化策略:
1区域层面的适应性空间优化应从区域生态格局、区域交通网络、区域公共服
务体系、文化区域及路线等方面进行规划。
2村寨层面的适应性空间优化应考虑生态保护与农业景观、形态与空间格局、
公共空间与景观、村寨内部交通体系、村寨公共设施及公用设施、乡村治理
等方面内容。
3单体建筑尺度的适应性空间优化包括民居改造提升、庭院功能优化、低碳能
源及绿色基础设施等。
8
4适应性空间优化总体要求
4.1区域层面适应性优化
4.1.1应从资源环境承载力、村庄规模、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设施条件等方
面对村寨进行发展潜力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可将村寨分为以下四类,并提出相
应发展策略:
1集聚提升类村寨可以结合村落发展现状,整合村寨土地、人口资源,对村容
村貌、建筑风格适度引导,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内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产
业发展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2特色保护类村寨通过运用村落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特色,统筹保护、利用和发
展,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实现村民增收;
3搬迁撤并类村寨可通过整村搬迁、撤并合村等形式,重新寻求村寨发展路径。
有条件的地区应对村庄旧址进行复垦,即利于占补平衡的实现,也利于生态
环境的恢复。
4城郊融合类村寨可原有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微改造、精提升”,优化
布局,治理环境,保留特色。
4.1.2为构建区域生态格局,西南地区民族村寨聚落体系优化应以资源环境承载
力和村寨开发适宜性评估为基础,对村寨所处的整体环境应进行保护,包括山、
水、林、田、湖、草、村、寺、冰、沙等要素的识别、分类保护及优化,并应符
合下列要求:
1对村寨所有的集体林,或具有信仰意义的神山圣湖应保护其生态和文化价值,
并制定相关村规民约;
2应以村寨所在地区原有的山形水系为自然基底确立生态敏感区。在生态敏感
区严禁开发与建设行为,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
3应根据区域的生态空间要素划分生态功能区,在山林保育生态功能区内应严
格管制林业和附属产业活动,严禁农业生产活动。
4应在现有山水体系基础上合理划定生态廊道,链接生态功能区。经过村寨与
居民点的区段可适当降低廊道宽度,但弹性调整宜在保障生态格局完整性的
基础上进行,同时对聚落周边水系及内部水体开展相关保护及治理措施,保
障村民用水安全。
5应依托山间田坝合理划定建设控制地带。应优先保护农田区域,可选择建设
控制地带中对生态网络干扰较少的地段优化村寨对外交通,作为村寨拓展后
备区。
9
4.1.3为优化区域交通网络,聚落体系优化应遵循网络化、标准化、因地制宜和生
态适宜的原则,对于不同交通区位的村寨,应利用其区位优势,针对其主要交通
问题,分别采取以下优化措施:
1对于区位靠近城镇的村寨,应建立快速交通路网,加强与城镇的交通可达性,
充分利用城镇辐射作用,巩固区位优势。
2对于区位较为偏远的村寨,应在原有乡道、县道的基础上,优化与高速路、
国道和省道等高等级道路的衔接。加强对外联系,将更多的自然村、农场、
学校等纳入村庄道路覆盖范围,积极融入区域发展。
3对于区位交通条件差的偏远村寨,除了应积极对接区域交通设施之外,还应
重视构建镇域交通网络体系,保证村村通路。贯彻“路、站、运一体化”的
思想,使村庄道路与农村客运站点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实现村庄道路客运
网络化。
4.1.4为形成区域环境卫生设施体系,应对村寨基础设施应进行分级配置,形成
村域范围整体覆盖,优化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保障村寨基本生活需求。
1重视村寨现有资源,在尊重现状基础设施供给的基础上,协调好基础设施各
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2新建或改建为生态类基础设施,如排污净水设施、农田水利设施,营造良好
的村寨生态环境,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构建资源节约型村落。
4.1.5为构建公共服务层级体系,聚落体系优化应分层分级整体配置公共服务设
施,合理确定服务半径,调整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需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兼顾居民生活需要和村镇
发展需求;
2应体现村镇差异,因地制宜,特色配置,满足村镇多元化功能发展需求。镇
层面公共服务设施应突出镇区核心地位,增加文化服务设施,丰富和提升居
民生活;村层面公共服务设施应充分保障村民基本生活需求。
4.1.6为形成文化区域及路线,聚落体系优化应考虑文化区域的保护与路线构建,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重视西南地区民族村寨历史遗迹的挖掘与保护,基于对自然条件和历史背
景的解读,重构遗产景观序列,连接重要遗产点,构建村寨文化景观体系。
2在服务于村民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应以自然环境优势、乡土文化旅游资源为
依托,稳步发展休闲旅游业、绿色观光农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
势。
10
4.2村寨层面适应性优化
4.2.1西南民族村寨的适应性优化首先应明确村寨的类型和发展目标,针对不同
类型的村寨采取因地制宜的空间优化策略。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针对有扩建需求的村寨,在选址时应注重安全性、生态性、经济性及文化景
观的延续性。
2针对存在优化需求的村寨,应从资源环境承载力、村寨规模和交通区位等方
面综合考虑村寨自身发展情况,从区域生态格局、交通网络、公共服务体系
及文化区域等整体层面制订适应性优化策略。
3针对文化价值突出,以保护为主的村寨,应在村寨传统区域设置保护核心区,
注重山水格局的延续性,重视村寨历史遗迹的保护更新,当村寨周围存在一
定数量的历史自然遗产时,宜形成文化区域进行整体保护与优化,构建区域
文化路线。
4.2.2在村寨空间建设更新层面,应依据现状用地评价确定土地建设适宜性,严
格控制建设红线,在避免潜在灾害的前提进行建设更新,规划设计时应突出地方
性特色,延续传统肌理,塑造三维天际线。
4.2.3在村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应当以保护包含村落内部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
山林和水体为重要内容,引导乡村更新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保护乡土
动植物、通过设置农业景观保护区、注重村寨环境污染防治。
【条文说明】
环境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包括源头削减、污染控制与资源利用,遵循分散处
理为主、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污染防治对象包括面源污染(农药)、
固体废弃物以及村庄污水。
4.2.4在村寨公共空间及景观塑造层面,应综合考虑本土风貌传承、传统节日习
俗与村民日常使用需求,在实际建成及更新过程中宜顺应乡土环境、把握空间尺
度、借鉴地域色彩及传统符号、利用乡土材料和植物。
4.2.5在村寨交通层面,应分区、分级构建车行系统与慢行系统,应整体遵循因地
就势、就地取材的设计原则,考虑安全性、可达性、生态性,兼顾休闲、观景等
多样化功能,同时完善交通辅助设施,尽量满足各个群体的需求。
4.2.6在村寨公用设施层面,应与村寨整体空间布局相适应、整体风貌相协调,在
尽可能利用原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满足功能需求与服务半径。
4.2.7在村寨公共服务方面,宜在村庄中建设小型商业组团、商业建筑和赶集街
道,节事庆祝与日常交流所需的文化公共空间与文化建筑,以及低干预的小型运
动场地,并合理布局适老化的生活设施、房间或套间、院落等空间。水流资源丰
富的村寨可使用小型水力发电机并存储于蓄电池模块。
11
4.2.8在民居建设更新层面,可根据民居状态将民居分为传统民居、低质量民居、
新建民居三类,并采取保护传统民居、整治提升既有低质量民居、控制引导新建
民居的措施群体:
1对于状态良好、可正常使用的传统民居,除日常维护以外不宜进行更多干预。
维护时应注重居住品质的提升与周边环境的整治,并最大限度保持建筑地域
特征。
2对于功能品质已不适应当代需求的低质量建筑,应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改善提
升其安全性能并满足当代村民的生活需求,整治严重影响自然生态及风貌特
色的部分;
3对于新建建筑,选址应位于建设发展控制区域,应严格控制面积、体量、高
度、层数、材料等方面,鼓励建造与环境融合的乡土民居,保护、传承地区
特色风貌。
【条文说明】
科学技术手段改善提升其安全性能并满足当代村民的生活需求指的是,对于
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民居,可引入钢结构、梁板柱结构加强其结构稳定性,针对
性确保屋架安全、围护结构等部位的安全,以及根据需要对建筑的功能进行调整
补充和空间优化,弥补功能缺失,提高生活舒适性,将原来的纯居住功能置换成
其他复合型功能的空间,以应对家庭经营、民宿、养老等未来发展需要。
4.2.9在村寨能源利用方面,各村寨宜构建全年供电、供生活热水、供暖的太阳能
光伏系统,并积极鼓励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促进生态敏感地区村寨的能源
转型。
【条文说明】
村寨入口、重要广场、主要道路两侧等村寨重要节点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时,
需严格控制安装尺度、形式与色彩,与环境保持协调美观,并做加装后效果图和
视线分析。既有民居建筑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时,需首先评估屋面荷载承受力,
使用与屋面颜色相近的光伏组件,屋面上的布置宜整齐对称。进行供暖系统设计
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GB50495、《民用建
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的有关规定。太阳能暖房可参考《农村
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图集(试行)》。
4.2.10在乡村治理层面,应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本地村民为主体,联
合本地企业及高校力量的多元共同缔造体,根据地方特色,建立共识、共谋规划、
共建人居、共享成果、共同管理、共议未来,并为这一合作小组建立长期的交流
及保障机制。
12
5喀斯特地区民族村寨空间优化
5.0.1喀斯特地区海拔高程约在1000~2500m之间,河网密布,生态系统脆弱,环
境容量小、土地承载力低。根据《民用建筑统一设计标准》(GB50352-2019)中
的建筑气候区划分,喀斯特地区主要属于建筑气候V区(温和地区)。喀斯特地
区民族村寨适应性优化时,应特别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格局优化,维护生态
敏感地区的环境与建造之间的平衡。
5.0.2喀斯特地区主要有布依、彝、土家、壮、瑶、苗、仡佬、毛南、水等世居少
数民族。民族村寨广泛分布在河谷平坝、山间谷地等相对低平之处,多为聚居,
部分位于山腰坡地,也可见杂居。喀斯特地区民族村寨适应性空间优化过程中,
应从特色聚居空间及民族文化出发,注重人居环境提升与文脉传承。
5.1村寨选址与体系优化
I村寨选址适应性
5.1.1对于存在扩建需求的村寨,为保证选址安全性,应综合考虑喀斯特地貌易
发灾害,合理选择建村地段,并符合下列要求:
1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断层、岩体断裂面等地质危险地段及塌陷、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点下游地区;
2应避开岩石裸露的山区、各类采矿区、大、中型水库的环山渠道、地下水层
受到破坏的高密度开发地区等喀斯特地貌灾害易发地区;
3应与河流宜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洪涝侵害;
【条文说明】
喀斯特地区地层由岩溶洞穴堆积物构成,具有松软、松散、性脆、多孔、含
水量高、沉降量大、强度低、稳定性差的特点。因此,在同时具备水源条件(强
降雨)、松软物质条件及地形地貌条件的地区极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土
地石漠化、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震等地质灾害。
5.1.2对于存在扩建需求的村寨,为保证选址生态性,村寨选址应避免对原有喀
斯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符合下列要求:
1不应侵占田地,选址宜位于河谷边缘的山脚至山腰地带。秉持“依山不居山,
靠水不靠岸,占山不占田,留平地耕作”的原则;
2应靠近水源,便于生活生产取水,适度合理开采地下水,避免造成溶岩塌陷
和地面沉降;
3应尽量避开生态敏感区域,选取自然环境承载力较好地段,避免过度开发导
13
致喀斯特石漠化;
4应有效避让重要的生态廊道和生态功能空间,避免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网络格
局的切割造成生态环境的破碎化。
5.1.3对于存在扩建需求的村寨,为保证选址经济性,应合理紧凑布局,充分利用
土地资源,并符合下列要求:
1应靠近道路等交通设施,提升交通经济性;
2应选取光照充足、水源丰富,交通便捷,地形平坦宽阔的喀斯特主河谷地带
建设村寨,适于耕作、生产、生活与村寨发展。
5.1.4对于存在扩建需求的村寨,为延续村寨文化景观,应保持村寨原有的空间
格局和既有文化景观类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村寨选址应与周围的喀斯特山水环境有机融合,保持原有村寨山水空间关系;
2新建建筑及公共空间宜延续原有地域文化特色。
14
5.2生态保护与农业景观
I生态环境保护
5.2.1应首先对喀斯特村落山水格局进行整体把控,引导乡村更新建设与自然生
态环境有机结合,保护对象包含村落内部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山林和水体,分别
应遵循以下原则:
1水体的保护应包含正确客观地调查和评价水资源,以及合理地规划和管理水
资源两个步骤。应当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防控和控制水源污染,主要措施
包括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和工程措施。应结合村寨具体环境和现实条件实施
各类保护措施,做到弹性高效。
2山林的保护应做到完善山林防火防灾措施,严禁乱砍滥伐,保证树木正常生
长,以防止森林面积的减少。应完善相关法律条文,加强相关政策落实,加
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5.2.2应以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充分了解喀斯特天然地形地貌与地质特征
及动植物群落特征,重点保护乡土动植物,杜绝盲目引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危害,
形成稳定的喀斯特生物群落。
II传承农业景观
5.2.3农业景观保护宜尊重原有耕地范围,严格遵守耕地红线,遵循灌溉系统、农
业核心区和附属设施的相关建设原则。需被重点保护的农业景观要素包括物质生
产要素、生态环境要素和文化生活要素。农业景观建设原则包括:
1应严格控制灌溉系统周边建设,保护灌溉水源。
2农田核心区内应保证原有生产功能,展现喀斯特地区传统农田风貌。
3农田附属设施宜进行低影响开发,可种植观赏稻谷等景观作物,可新建观景
台、栈道等景观设施,但应尽量降低对农田的影响,不宜进行高强度建设。
【条文说明】
农业景观保护要素包括:
物质生产要素:农田、耕地、树篱、道路及灌溉系统;
生态环境要素:草地、湿地、林地、自然河流;
文化生活要素:农耕活动、民俗节日。
5.2.4监测并保护传统核心作物安全,保持传统优势作物,鼓励延续以农耕为核
心的生计模式。推广以核心作物为主的多样化农业种植,发展特色农业,如特色
果树、有机蔬菜等,增加农业收入;另外,可以适当发展旅游资源与传统手工艺,
15
丰富生计模式。
5.2.5应尽力保护喀斯特地区农业文化,延续喀斯特农耕节气文化,传承仪式与
地域信仰。将地域文化传承与村寨空间的利用与更新结合起来,将农耕文化和地
域信仰的转译与表达作为重要的村寨空间更新设计策略。
1延续农耕节气文化:应结合二十四节气与地方特色农耕节日,回应传统耕作
方式,保护传统农耕文化,开展相关活动,鼓励农户、居民与游客共同参与。
如布依族传统节日大年节、二月二、六月六、吃新节等,都与传统农耕和节
气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应与场地设计、旅游策划等环节相呼应。
2传承仪式与地域信仰:应进行积极宣传与引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
更多农户参与保护传承工作。如布依族供奉的雷神、门神、灶神、龙王等,
都反映了农耕民族原始的宗教信仰,应当与祭祀空间的更新设计、农耕文化
展示等相结合。
16
5.3村寨形态与空间格局
I顺应自然基底
5.3.1村寨空间的建设应适应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土壤贫瘠、奇峰林立的地形
地貌;分布不均的支状水系;热带、亚热带等湿润多样的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
突出地方性特色。
5.3.2喀斯特地区村寨建设应充分考虑坡面稳定性,避免溶蚀地貌、溶蚀—侵蚀
地貌和溶蚀—构造地貌的泥石流、滑坡灾害,在特殊性岩溶地区土层保障行洪防
洪安全。
5.3.3村寨空间的建设应当注意功能与造景并重,适地适树,如如杜英
(ElaeocarpusdecipiensHemsl)、杜仲(Eucommiaulmoides0liv.)、峨眉黄肉楠
(Actinodaphneomeiensis(H.Liu)C.K.Allen)、枫香树(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
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C.DC)等,达到实用和美观的良好结合。
II明确村寨建设边界
5.3.4由于喀斯特地形复杂,各聚落和功能用地在水平空间分布上均存在一定差
异,应结合当地农村的居民点分布分散、非农业建设用地与“闲置土地”相互分
割、包围的用地现状,评价确定土地资源的建设适宜性划定村寨建设边界,建设
行为严格控制在建设范围之内。
III保护传统肌理
5.3.5村寨的传统肌理保护应整理、优化周边环境,保留传统村寨由于历史原因
及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形成的以单家独户、前庭后院的平房形式为主的农村居民
点建设特征,延续峰林,丘陵,峰丛,洼地,谷地,盆地,坡地,河谷,峡谷和
阶地地区布局特征,加强植被复育,维护传统村寨具有道路、河流以及中心城市
的指向性的特征的肌理。
1基于喀斯特地区吊脚楼、干栏式建筑和鼓楼等传统建筑特色,对村寨内具有
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等应进行原址保护,减少干预。
2保护村寨内部的古树名木。
IV用地功能优化提升
5.3.6当现有村寨用地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时,应根据以下策
略对不同类型的功能用地进行优化提升:
1居住空间优化应当遵循村民行为习惯,可以满足不少村落至今仍保留的如行
17
冠头礼、持枪挎刀等本民族传统习俗进行,并能够结合盘王节、达努节、端
节等传统节日和生态康养等,打造有机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2农业空间优化除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外,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环境使谷地
小聚居型聚落形成了特有的聚落布局景观和垦殖文化景观,土地数量十分有
限的洼地土地较肥沃,应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周围山上大部分土地贫瘠,石
多土少缺水,可种植玉米和金银花的同时还应在生态脆弱区实行轮作休耕。
3工业空间优化应根据本地资源合理发展当地特色工业,如制陶粘土、建筑石
料、装饰石材等,分离污染的工业生产功能,改善现已形成的具有高大边坡
的排土场造成的粉尘污染,以及因其边坡的不稳定性,形成的边坡滑塌等安
全隐患及环境地质问题,改善露天矿区环境,走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其他空间有机更新应当植入文化休闲功能,重要节点设计需体现喀斯特地区
如浪哨、挑金银水、拦路酒等民俗文化特点与当地居民生活习俗。
V丰富的空间序列及界面
5.3.7喀斯特地区村寨多数分布于公路或乡道两侧以及山间谷地,依山而建;圩
镇用地则以外延式扩大方式为主,其村寨空间序列和界面的建设应从村寨主要空
间序列、建筑组团与周边环境、重点的节点建筑等层面出发,营造背靠青山,前
有岔河、寨内碉楼林立、巷巷相连、户户相通、巷道交汇的丰富空间和连续错落
的界面。
1村寨主要空间应塑造有序、古朴的建筑界面,可使用竹片加黄泥做成建筑墙
体,使公共建筑组团与周边环境的搭配。
2标志性单体建筑物外形设计需要有特色、具有标识性,可结合从穴居到“风
篱”式建筑以及“干栏”式和石材建筑等喀斯特地区特有的建筑特征建造,
便于村民识别。
5.3.8村寨空间序列和界面的建设应对山体周边建筑物进行风貌控制,突出当地
峰林,丘陵,峰丛,洼地,谷地,盆地等地貌特征,展现出千沟万壑、版画式断
层山、一层绝壁一层绿的山体景观特征。
18
5.4公共空间与景观
I公共空间优化
5.4.1喀斯特村寨核心公共空间的塑造应考虑到传统活动和当代活动的需求,并
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与传统的生产功能与文化活动相结合,满足村民打谷、晒谷、蜡染等农事
活动需求和集会、祭祀等节日活动需求;
2应与当代村民的社会生活相结合,配套必要的开放活动场地、体育健身场地
等,满足居民日常的休闲纳凉、闲话家常、体育锻炼、文艺活动等需求。
5.4.2喀斯特村寨特色公共空间的优化依据以下几种类型进行相应的设计,并应
符合下列要求:
1村寨交流空间的优化应满足村民日常使用需求。结合戏台、井口等村内构筑,
配套凉亭、座椅、标识系统等设施,优化周边绿化状况;并结合现代化的设
计理念,在保留原有工艺与材料的基础上适当更新,满足工艺性、装饰性、
科学性和功能性的要求。
2村寨防卫空间的优化应推进民防聚落文化的传承以及风貌的协调。将多层次
的防卫空间如寨门、寨墙、街巷、坉等统一进行整体性保护与规划,并分多
阶段进行修缮与整改;部分具有较高科普价值的防御空间应进行景观化改造,
如合理选址营建历史博物馆,合理开发特色防御空间旅游等,以赋予其更多
活力和更大价值。
3村寨仪式空间的优化应延续仪式空间的文化和象征功能。梳理当地传统的祭
祀、节庆、礼仪活动举行的时间、空间节点、路线、参与人员等具体事项,
以此作为基础资料;应保护和修复重点空间的建筑形制和建筑装饰,完善建
筑空间序列,恢复场所周边景观环境。
5.4.3喀斯特村寨各个公共空间的链接应以街巷为纽带和骨架,并应符合下列要
求:
1聚落街巷的建设应延续旧村落道路走向,在此基础上新増贯穿村落的景观步
行道并沿道路规划体闲空间;
2宜在街巷连接处创造日常交流和节日庆典等公共活动的场所,配套座椅、标
识系统等设施。
5.4.4喀斯特村寨公共建筑应控制增量发展,注重存量更新,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3应慎重进行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减弱土地开发强度;
4考虑到喀斯特建设承载力弱的困境,应从传统建筑原型中提取经验进行选址
和建造,并创新技术手段,提升建筑品质,体现地域特色;
5宜融入农事体验、农产品销售、办公、接待、展览、餐饮等公共活动,使公
19
共建筑成为乡村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II本土化景观营造
5.4.5喀斯特本土化的景观营造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景观营造应顺应乡土环境。在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喀斯特地区的峰丛、石林、
溶洞、河流、梯田、生物、等自然要素,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景观营造应把握空间尺度。与其所服务的目的和功能相适应,尽量做到依山
就势、尺度适宜、比例协调,避免形式单一、尺度过大、硬质过多。
3景观营造宜借鉴传统符号。将村寨中的木石雕刻、材料纹理、带有地域特色
的构筑物等要素作为现代景观设计的灵感来源,以激发人们的地方认同和乡
土记忆。
4景观营造宜利用乡土材料。如石材、木材、竹材、夯土等,在应用过程中充
分考虑各种乡土材料的形态、质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以营造自然朴拙的
地域特色。
5景观营造宜利用乡土植物。植物选择宜选用寿命长、生长速度中等,耐粗放
管理的植物或果树、观赏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以节约成本、提高经
济效应;植物选择宜充分考虑植物的季相特点,遵循艺术性和实用性原则,
通过乔木、灌木、草本花卉合理搭配使得四季有景,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审
美需求。
5.4.6喀斯特山林景观的营造应在原有土壤和植被的基础上合理补植、间伐、调
整树种,留优去劣,强化林分树种结构,同时适当引入登山步道、观景平台、凉
亭等构筑,丰富村民生活。
5.4.7喀斯特河道景观的营造应在保留原有河道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疏通水系、净
化水质,利用喀斯特山区的地形高差形成错落有致的瀑布、跌水等景观,合理设
置河道及两岸的休闲娱乐场地,并保证其安全性,方便村民的垂钓、游泳、野餐、
戏水等活动需求。
5.4.8喀斯特农田景观的营造应实现对基本农田的严格保护,将喀斯特石漠化耕
地中的裸露基岩通过工程手段治理成新增耕地,适度进行石漠化耕地退耕还林还
草,引导村民合理利用农药或化肥。同时依托农田开展观光、农事体验等活动,
展现传统农耕文化。
20
5.5村寨交通体系
5.5.1村寨交通体系选址应遵循因地就势的原则。在生态环境较为敏感的喀斯特
山地地区,应基于现状条件、顺应地形地貌进行低影响开发,同时充分利用原有
路基,减少工程建设量。
5.5.2乡村道路具有交通量小,功能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村寨交通体系布局应依
据以下原则进行分级:
1一级道路为村落与外部联通的主要道路,承担着货物运输等功能,应设置双
向车道及非机动车道。
2二级道路为村落内部的主要道路,属于生活性道路,联系村落核心空间及农
田、河流等地,应满足机动车(农用机械车)及非机动车的通行和停车需求;
3三级道路为沟通邻里的街巷,应服务于慢行交通方式,承担着入户、休闲娱
乐等功能,是村民们交流的主要场所,以体现地域特色。
5.5.3喀斯特地区村寨步行交通系统可分为村内巷道、登山路径、滨河路径与农
田栈道等类型,应分别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村内巷道需要优化或改建时,应当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利用原有路基,充分
回收和利用原有道路建材。根据村庄用地的功能、交通的流量和流向,结合
喀斯特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现状特点,梳理优化村庄内部步行交通系统。
2登山路径的更新优化应当强调安全性,应当随时注意喀斯特地貌的不稳定性
和变化,重点关注溶洞、天坑等特殊的地理现象及地质灾害,对可能存在的
危险进行预判、规避与警示。应在原先基础上更加充分地利用天然地形水文
条件,引导游客体验观赏喀斯特地区神奇壮观的地质景象。
3滨河路径的优化应充分利用喀斯特地区河流水系的特征,按照不同河段的景
观特征对滨河路径及沿线观景点进行增建或改建。
4应加强对开放景观栈道的管理和养护,应注意喀斯特地区农田石漠化等生态
敏感性问题,尽量减少栈道对农田的占用。对于过分占用农田的栈道,应充
分利用田中沟渠和边缘山体等非耕种地块对其进行改建或调整。
5.5.4在建设村中交通辅助设施时,应参照下列规范改建:
1乡村道路布局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尽量照顾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应完善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照明、标识、信号灯、急救箱等道路基础设施。
2宜将停车场化整为零,大小停车空间互相结合,鼓励设置弹性停车场,不宜
设置影响乡村整体风貌的特大型停车场。
3宜适量设置公共交通站点,宜结合区域整体旅游规划与村庄分布格局,通过
公共交通规划实现乡村连片保护、共同开发与协同发展。
4宜增设共享交通设施,包括共享电动车、共享自行车、共享拖车等,丰富游
21
客出行途径与休闲游憩方式。
5宜适当增加休憩平台、休闲驿站等服务性站点,提供短暂停留、休息与观景
的场所,宜在完善其服务性功能之余,考虑游客在其间的观景视野及观景体
验。
5.6环境卫生设施
5.6.1针对村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宜充分利用喀斯特地区台层式地形特点,优先
采用几户共用的三格式化粪池+小型人工湿地(植草沟)处理污水,形成人工湿
地、一体化处理设施、活性污泥法以及膜生物反应器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
工艺,尽可能地减少运行维护支出。有条件的农户可置入户用的净水模块,分别
处理灰水、黄水等生活污水。
【条文说明】
排放水质需达到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
1424-2019)的规定。
5.6.2防止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禁止垃圾污染喀斯特山地与水环境。在垃圾处理
模式、垃圾桶布置中宜符合以下要求:
1形成“村收集、镇转运”无害化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分类处理干湿垃圾,
实现部分就近利用、部分专门收运。
2垃圾点布置应达到数量和服务半径的要求。依托村小卖部、小型超市、农村
电商小屋等,按照一个村庄1—2个的标准设置收储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
集点。一般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超过70m。
【条文说明】
对于湿垃圾的处理,厨余垃圾、果皮、树叶、畜禽粪便等可腐垃圾,通过喂
养畜禽或沤肥还田;红白喜事等集会性活动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实施专门收运处
置。对于干垃圾的处理,煤渣、灰土等可就近用于房前屋后填坑补路,乡场、村
寨的灰土、砂石,用于填埋修路覆盖层原料;农户收储的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建
立回收网络进行收运;白色垃圾、包装盒及一次性餐盒等其它垃圾在村收集点集
中后,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进行处置。
5.7公共服务设施
5.7.1宜在村庄中建设小型商业组团、商业建筑和赶集街道,并分别参照以下建
议:
22
3宜将小卖部、小型超市、三农超市、农村电商、邮政综合服务站、快递点等
商业设施宜组团布置于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村寨内部商业节点。可改造既
有建筑,增设快递驿站、儿童书吧等功能,成为复用性公共建筑。
4整理、优化村庄赶集街道,遵照本地习惯布设摊位空间。提倡在有条件的村
寨内建设集宣传展示、电商平台、农业教育、乡村物产田园体验于一体的集
市空间。
5.7.2举办节事庆祝、日常交流、观演集会所需的文化公共空间与文化建筑,宜分
别参照以下策略:
1修复提升文化广场周边的建筑界面,使其融合少数民族特色和地方性文化特
色。优化植被种植,营造舒适宜人的微气候环境,促进村庄公共交往。
2建设展陈村寨历史、民族文化的村史馆。村史馆建筑应慎重介入村寨场地环
境,宜以喀斯特地区页岩、木材等作为主材,借鉴本地工匠的传统技艺,在
建筑结构、风貌中融入乡土特色。
5.7.3建设低干预的小型运动场地,丰富村民日常文体生活,增强乡村社区凝聚
力。篮球场可结合现有的村民广场、停车场建设,若场地规模有限可建半场篮球
场。有条件的村寨中还可建设专门的门球场、乒乓球台,结合现有公共空间布置
健身设施等。
5.7.4应在交通便利处设置村卫生室,有条件的村寨中可结合既有公共建筑或闲
置住房,将卫生室与养老院合并设置,并合理布局适老化的生活设施、房间或套
间、院落等空间。
5.8民居与庭院
I民居改造提升策略
5.8.1喀斯特地区民居风貌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满足舒适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应保留传统建筑的大致外观风貌。
2应保护建筑群风貌一致性,建议外立面材质、建造方式统一。
3应采用适宜喀斯特地区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在考虑经济性、适用性的情
况下有选择的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建造方式相结合。
【条文说明】
如建筑结构统一采用石结构、石木结构、穿斗式木结构,在局部上统一使用
石基础、木板墙、石板屋面、石雕、木雕装饰等。
5.8.2针对喀斯特地区民居建筑常见问题,如采光不足、易受潮、保暖性能差和隔
声不佳等,可采用门窗改造檐下条窗、屋顶增设亮瓦、天窗、或老虎窗弥补采光
不足,通过屋面通风间层技术加强通风效果,适度抬高地坪,加强地面层防水,
23
以及复合墙体保温增强技术,厨房热回收技术,外围护墙体保暖隔声增强技术、
室内隔墙楼板隔声保暖增强技术。
5.8.3在民居改造过程中应保护和尽量重用传统乡土材料和工艺。选材时一方面
可利用旧材料,另一方面可选取简单、耐用的新材料,鼓励就地取材,鼓励利用
传统工艺。
【条文说明】
喀斯特地区部分民居采用当地石灰岩或页岩砌筑,这种材料密度较高、不透
水性较好。砌筑方式包括石块砌筑、片石叠砌等,既美观也可以防潮。部分民居
亦采用木材进行建设,大多选用当地乡土树种,如杉木、松木等。
24
II庭院功能优化与景观提升
5.8.4庭院功能优化原则包括以下方面:
1首先应在满足原有的生产生活需要基础上,进行功能优化,置入新的功能。
传统功能包括晾晒谷物衣服、储存、饲养牲畜、堆放柴草、种植蔬果、美化
环境、交流、就餐、休憩等。以及符合现代生活的零售、体验、拍照、农家
乐等新文旅业态。
2其次喀斯特地区传统民居庭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应依据其空间形态、面
积、地形,包括台地庭院、林地庭院、平地庭院等,因地就势进行功能优化。
如面积较小的庭院主要适合休憩、停留功能,面积较大的庭院可组织农业生
活体验、集会、看电影等大型功能,两者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相互补充,
增强其功能连续性。
3应根据庭院的区位、交通优势,如针对村内主干道旁的庭院,在面积合适、
开放性较强的情况下,结合道路形成多功能口袋空间,容纳农产品展销、乡
村活动体验、小型停车场、休息站等功能,与公共交通空间相互渗透共生。
5.8.5喀斯特地区庭院景观地域特色营造原则:
1利用地形:喀斯特地表崎岖不平,景观需要在层层错落的高差变化中营造,
建议使用挡土墙、叠水、叠级的花坛或者结合高差进行台地组合景观。
2利用碎片化空间:可利用喀斯特地区特色石路或石墙,在缝隙中可种植三角
梅、肾蕨、石苇、仙人掌、海芋等观赏植物,打造特色公共庭院。鼓励村民
在台阶或墙角利用废弃材料制作简单容器种植花卉或蔬菜。
构筑物的营造:应采用低扰动的方式,原有材料进行改造,体量适当,不宜
过大。
5.8.6喀斯特地区庭院景观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以下原则:
1应最大程度使用本地营造材料,对保存完好的构配件及材料充分回收利用;
2应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低能耗的材料;
3应选择经济适宜、可循环利用、环保性强的的材料;
5.8.7喀斯特地区庭院景观植物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根据植物生长习性配置,优选乡土植物;
2应以不同功能搭配植物,如乘凉避暑的乔木和藤蔓植物,为生活提供便利;
3应搭配协调庭院植物,尊重审美需求,色彩和谐,季节变换;
4应考虑经济价值,节约种植和养护成本。
【条文说明】
喀斯特地区乔木主要有翅荚香槐、梧桐、小叶朴等,灌木主要有刺梨、马桑、
盐肤木、胡枝子等,藤蔓植物主要有三角梅、五叶地锦、佛手瓜、葡萄等。经济
作物可以选择樱桃、李、石榴等果树,或仙人掌、商陆、蓖麻、土人参等药材植
25
物。花木植物主要有慈竹、棕榈、海芋、臭牡丹、紫茉莉、天竺葵、大丽花、鸢
尾、费菜等。
5.9低碳能源利用
I太阳能
5.9.1宜在喀斯特村寨构建全年供电、供生活热水、供暖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在民
宿、餐馆等功能复合形态的民居建筑中,可插入太阳能暖房或屋顶天窗,增强采
光性能。
【条文说明】
村寨入口、重要广场、主要道路两侧等村寨重要节点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时,
需严格控制安装尺度、形式与色彩,与环境保持协调美观,并做加装后效果图和
视线分析。既有民居建筑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时,需首先评估屋面荷载承受力,
使用与屋面颜色相近的光伏组件,屋面上的布置宜整齐对称。进行供暖系统设计
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GB50495、《民用建
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的有关规定。太阳能暖房可参考《农村
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图集(试行)》。
II生物质能源
5.9.2建设宜积极鼓励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促进生态敏感地区村寨的能源
转型。
【条文说明】
喀斯特地区的生物质能源主要包括禽畜粪便、农林废弃物、有机污水等,可
用于发电、制作燃料电池和生物质颗粒、可燃气。有条件的村庄可根据实际需求
设置堆肥间、沼气池、生物质电厂等,并建立试点推广。
III水力发电
5.9.3可采用由外框加转轴涡轮组成的小型水力发电机置于水流中发电,并存储
于蓄电池模块,所发电量可供村庄路灯照明、为小型公共建筑供电等。
IV林业碳汇
5.9.4可采应鼓励农户参与村寨周边用材林等的森林经营,发展林业碳汇项目。
【条文说明】
农民参与林业碳汇的方式主要包括6种:一是在林地经营权集中在村集体,
没有分散到农户手里的情况下,以农村集体名义将林地租赁给林业公司,由其经
26
营碳汇林;二是以农村集体名义将林地入股林业公司,通过合同约定,共同经营
碳汇林;三是由村集体自己经营碳汇林;四是农户以林地入股,发展林业专业合
作社经营碳汇林;五是农户将自有林地租赁给林业公司,由其经营碳汇林;六是
农户将自有林地入股林业公司,共同开发林业碳汇项目。
27
6苗侗山区民族村寨空间优化
6.0.1苗侗山区的海拔高程约在400~2500m之间,山体绵延,水源丰富,气候湿
润,主要属于建筑气候III区(夏热冬冷地区)。侗族村寨多分布于河谷平坝,部
分也位于山腰坡地或山间谷地;苗族村寨多分布于山腰及山顶一带,高差、坡度
相对更大。在适应性空间优化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苗族及侗族独特的文化习俗及历
史背景,具有山地适应性的公共空间及民居建筑,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提升村寨宜
居性。
6.0.2苗侗村寨整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多为聚居,鲜见杂居。苗侗
人民多以稻作为主要生计,善垦梯田、利用与改造水系。在适应性优化时,应特
别注意苗侗聚落的山地复合农业系统的垂直性及适应性特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
建筑或构筑物以及人工水体。
6.1村寨选址与体系优化
I资源环境适应性
6.1.1提升村寨选址自然环境适应性,结合苗侗山区村寨选址及村寨格局特征,
保护整体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保护村寨空间格局要素,包括山、水、林、田自然环境要素,建筑群落格局、
街巷肌理、公共空间节点、历史文化要素等空间环境要素;
2保护自然环境要素,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理念,加强对苗侗村寨周边自然环
境治理,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
3保护整体格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延续传统村落肌理,控制引导整体村落建
筑风貌等,延续传统文化风貌。
【条文说明】
苗侗村寨多依山傍水,林木茂盛,逐步形成“山—水—林—田—村”的村寨空间
格局。
苗族侗族村寨选址在自然条件限制之下有相似的优势地理环境选择,然而由
于苗族和侗族不同的民族文化等因素,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聚落选址特征。民谚
说“高山苗,水侗家,仡佬住在岩旮旯“就是对苗侗村寨选址差异的描述,即苗
族近山,侗族傍水。苗族多为依山建寨,择险而居,因借地势,山高坡陡,寨子
多建于半山腰或山顶,背靠山林,面对溪流,村落周边依山势有层层梯田。侗族
多依山傍水,靠溪立寨,村寨多分布于低山低洼平坦地区,山势较平缓,田地多
沿河谷地带发展,顺应山林与河流,聚族而居。
28
6.1.2提升村寨选址防灾避灾适宜性,完善村寨防灾避灾体系,保证选址安全性,
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遵循“以人为本、协调统一、预防为主”原则,有效预防灾害发生,做好灾
前预警网络及基础设施建设、灾中应急处理及防灾疏散网络构建、灾后安置
场所规划及恢复重建工作;
2加强对村民的防火宣传,完善消防设施配置,严格遵守防火建筑间距、梳理
消防通道空间,避免重大火灾事故发生;
3选址尽量远离山谷河道,加强村寨河道的防洪护岸工程建设,修建防洪堤、
拦洪沟等,建立完善的防洪工程保护与监管体系,提高村寨防洪标准;
4做好地质灾害评估与预警工作,划定地质灾害分区,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地段;
5完善村寨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6构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及应急机制,配置公共卫生应急设施,提高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处理能力。
【条文说明】
苗侗山区地形气候条件复杂,村寨建筑多随山地地形和河谷集中连片布局,
建筑以木结构居多,污水垃圾处理难,易引发火灾,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
II气候条件适应性
6.1.3优化村寨选址气候环境适宜性,结合苗侗村寨气候环境特征,从水环境适
宜性、光环境适宜性、风环境适宜性三方面进行考虑,符合下列要求:
1村寨选址应坐落于阳坡,背靠大山,民居建筑坐北朝南,满足充足的日照条
件,防潮且便于谷物晾晒;
2建筑群落与自然环境系统统一,根据山水环境选择适宜的建筑聚落形态,选
址要求避风向阳的自然环境条件;
3注重街巷格局优化,保证避风且通风条件良好,街巷格局与山体河流走势相
协调。
【条文说明】
苗侗地区属于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夏季多降水且集中,冬季寒冷少雨,
全年气候温差较小,为典型冬暖夏凉区域,空气湿度大,夏季降水多,全年阴天
较多,日照相对稀缺。
29
6.2生态保护与农业景观
I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6.2.1按照“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安全格局构建”范式构建契合区域特
征的生态安全格局,执行具体的生态保护策略:
1综合考虑地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特征选取生态源地;
2评估土地覆被类型、地形、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等对生态连通过程产生阻力
的程度,构建阻力面;
3在生态源地与阻力面的基础上提取生态廊道。
【条文说明】
生态源地的选取可分别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水土流失、
石漠化、地质灾害等角度分析,从而选取生态源地。
6.2.2生态保护对策:针对生态源地,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开展山体绿化、山
体生态修复工程、设置郊野公园等。针对生态廊道,推动多样性建设,包括风貌
带、滨河绿地、生态隔离带、绿化带等。针对障碍区,优先保护和修复,根据障
碍区特点进行不同规模的生态工程建设,优化生态要素配置,如加强农田整治、
防护林建设等。
6.2.3开展以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水源保护、生态农业为重点的生态用地保护
规划,加强重要生态区管控,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与系统修复,分区如下:
1生态保育区进行生物物种与栖息地监测维护和濒危生物的育种繁殖,如监测
野生动植物的饲育、自然景观生态的维护工作等;严禁对自然地形进行大规
模改造,合理安排生态林、景观林与经济林比例;鼓励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重要地区生态移民,减少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2水土保持区内对农业可修梯田,等高耕作,合理轮作、间作、套作、深耕,
合理密植等。针对林业可封山育林,造林种草,营造护坡林、护沟林、护滩
林、固沙林等,打造景观节点营造休憩空间;增植耐干旱耐瘠薄的乡土乔木
和灌木树种,增加林地的结构和层次;形成以村寨为单位的森林保护机制,
森林功能明确,砍伐有序。针对水利,严格控制水电开发等建设项目,可修
建塘坝,沿等高线开挖截流沟,进行沟壑治理、护岸固滩等。
3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建设除基础设施和道路外的项目;加强对保护区及其周边
的居民污水、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在水源分流处及水源边缘种植沉水
植物,拦截和吸收径流的氮磷及残留农药;丰富滨水植被体系,加强对保护
区内落叶、漂浮物、动物腐尸等清理;定期监测饮用水源区水质;水源地旁
设置提示标语,禁止在保护区周边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
30
4生态农业区推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或修改,连片基本农田划界立标、上
图入库,实施占补平衡,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严管基本
农田的用途,不得擅自更改;严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控制载畜量和农村面源
污染;提升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田间灌溉系统和田间生产道路网络,提
高项目区灌溉保证率和道路通达度。
【条文说明】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
定。
6.2.4采取防治策略,进行以污水、垃圾、厕所等环境要素为重点的环境污染防治
规划:
1结合当地径流情况、地形地势和生活排水、灌溉用水等需求,对核心区生产
生活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防止污水直排到流域中,开展清理污水、臭
水工作,组织农田周围的地面排水。利用生态处理技术打造多层级的表面流
湿地与稳定池复合的净化系统。
2持续开展农村“清洁风暴”行动,创新垃圾处理方法,构建“统一保洁、统
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模式,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3启动“改厕改厨改圈”三改工程,按照国家标准,建设“旅游厕所”,推进
“厕所革命”,建设村寨无害化厕所,改变“脏、乱、差”的环境状况。
II传承农业景观价值
6.2.5针对自然景观,优化“山-水-林-田-村”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有机连接生活、
居住、生产;监测保护核心作物安全。
1合理利用设施,在寨脚建立小型水库,利用抽水机抽取河流中的水存储其中,
然后将水输送到耕地和每家每户;改进并增加农业灌溉设施,增加生产便道、
机耕道;合理利用资源,在田埂之间开渠挖沟,形成灌溉体系,将山顶泉水
及肥料引流到田里,满足生活需求。
2结合自然条件与种植历史,建立作物品种库,纳入监测保护,针对不同的农
作物实施不同的植物保护技术,不宜大量使用农药、杀虫剂,定期进行抽样
筛查,检测农药含量;针对害虫给予诱杀技术,根据害虫类型实施防虫网阻
隔等技术。
6.2.6针对社会景观,增强农业产业支撑,凸显特色农业优势。
1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命运共同体格
局,有效带动农户土地流转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
31
2加强农产品质量与特色,发展特色农业,推广以核心作物为主的多样化农业
种植,开发衍生产品,增加农业收入,打造特色品牌影响力。开发利用当地
旅游资源,宣传传统手工艺,以此丰富生计模式。
6.2.7针对人文景观,延续传统农耕活动、传承仪式与地域信仰。
1保护传统农耕文化,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农耕活动,鼓励农户参加,延续传
统耕作方式。
2挖掘、整理、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积极弘扬、开展文化活动,鼓励村民参与
文化保护传承,增强本土文化自信。
32
6.3村寨形态与空间格局
I村寨自然资源保护
6.3.1村寨建设适应苗侗地区地形地貌、水系、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保护苗寨依
山、侗寨傍水的自然环境景观,保护风貌完整度和层次感。保护传统村寨选址的
风水理念,保护村落周围自然山水格局,尊重和延续苗侗地区历史文脉,突出地
方性特色,实现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
6.3.2村寨空间建设充分保护村域自然要素,分别从整体与局部保护自然要素。
1加强整体自然保护,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护
坡绿化等方式控制水土流失;
2尊重村寨现有绿化格局,完善局部绿化,绿地设置适应传统建筑保护,见缝
插针建设绿地;对拆除建筑后形成的空地进行绿化或硬化铺装;对村域范围
内重点树木进行保护。
II村寨传统肌理保护
6.3.3保持原有肌底,以传统民居为基地,突出以标志性、文化性建筑为核心的风
貌节点,规划公共绿地等开放空间,延续发展传统格局。保护村域内各组团的空
间层次和结构,不得随意拆建;保护组团间呈枝网状分布的巷道,保护巷道与河
道的空间尺度及沿街界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6.3.4控制整体景观风貌与建筑风貌。按照苗侗地区村寨传统格局对核心节点、
景观带以及传统民居片区进行景观风貌控制。建筑风貌实施分级保护,按照苗侗
地区当地传统建筑形式、建筑高度、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控制保护,对不符合要求
的建筑进行整治改善,形成统一整齐的传统建筑风貌。
6.3.5根据各类建筑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保留、改善更新、修缮、重建的保护要求
和控制措施。
1保留:村域内质量较好、分布较集中的传统建筑,通过保留的方法,维护并
保护好建筑现状,对建筑的外立面装饰建设等提出要求。
2改善更新:重点区域的部分历史建筑,维持原有结构和格局,修缮外立面,
更新使用功能,提高建筑使用程度。
3修缮:质量较好的传统民居,保留现有建筑功能,部分修缮外立面和建结构
等,内部加以调整,配备必要的生活空间,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4重建:村域内质量较差的传统建筑,充分研究基础上进行拆除重建,强化苗
侗地区村寨的传统肌理,促进历史传承发展。
6.3.6保护苗侗山区传统河道、农田、梯田、古树、古井等传统历史环境要素,维
33
护其本体及周边环境,保持与村落传统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PS丰田生产方式》课件
- 决定销售业绩的重要心态(课件)
- LNG气化站应急备用气源自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aoe
- 2024年江苏省招聘社区工作者题库及参考答案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大合集【人员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品读选集【职员管理】十篇
- 楼梯 栏杆 栏板(一)22J403-1
- 果冻袋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返利网站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15《八角楼上》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施工工地汛期防洪防汛应急预案(9篇)
- 商业伙伴与合作伙伴管理制度
- 《邓稼先》核心素养教案2(第2课时)
- 03S70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标准图集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绪论
-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项脊轩志》课后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
- 汽车机械制图(第二版)AB卷模拟试卷及答案2套
- 人教版(2024版)七上数学第二单元:有理数的运算大单元教学设计
- 6树叶书签(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