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用所给试剂与图示装置能够制取相应气体的是(夹持仪器略)

ABCD

X中试剂浓硝酸浓硫酸双氧水浓氨水

Y中试剂CuC2H50HMnONaOH

2QX

气体

NO2C2H4O2NH3

A.AB.BC.CD.D

2、反应Fe2O3+3COg皿2Fe+3cOz,作氧化剂的是()

A.FezO?B.COC.FeD.CO2

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

且W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Y)>r(W)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由讦、Y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由X、Y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4、某克的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

C.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D.能使溟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极性键数目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CH,与C1,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HC1分子数为4N,、

C.容器中2moiNO与ImolOz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减轻32g,电路中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NA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淀粉、蛋白质、油脂都是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03溶液除去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馆得到

7、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含少量杂质SiCh等)为原料,进行生物炼铜,同时得到副产品绿根(FeSCh・7^0)。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试剂c

试剂a

过量稀

调节pH

H2SO4

细菌绿矶

铜I反嬴借

-----过

矿返㈣滤

SiO2

不断通人0?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沉淀物CU(OH)

2Fe(OH)3Fe(OH)2

开始沉淀pH4.72.77.6

完全沉淀pH6.73.79.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剂a可以是CuO或CU(OH)2,作用是调节pH至3.7〜4.7之间

B.反应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CuFe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2H2O,该反应中铁元素被还原

C.操作X为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再冷却结晶

2+2++2+

D.反应01的离子方程式为Cu+Fe==Cu+Fe,试剂c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Fe+2H=Fe+H2T,

+3+

Fe(OH)3+3H=Fe+3H2O

8、%与碱金属等单质在较高温度下可以化合形成离子型金属氢化物,如NaH、LiH等,它们具有极强的还原性,也

是良好的野外生氢剂(NaH+H2O=NaOH+%T),下列说法不无理的是

A.金属氢化物具有强还原性的原因是其中的氢元素为一I价

B.NaH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C.NaAIH4与水反应;NaA1H4+H2O=NaOH+A1(OH)3+H2f

D.工业上用有效氢含量衡量含氢还原剂的供氢能力,有效氢指单位质量(克)的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相当于多少克氢

气的还原能力。则LiAIHU的有效氢含量约为0.21

9、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不能与饱和Na2c溶液反应

C.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D.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10、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NaHSO4晶体中SOF数目为O.INA

B.2.0gD2。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C.2.24LCL与足量Na2sCh溶液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4.48LHF所含原子数目为0.4N&

11、全钢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VA+VO2++H2O瞿VO2++2H++V2+.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2+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VO2+2H+e=VO+H2O

B.放电时每转移2moi电子时,消耗Imol氧化剂

C.放电过程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再由正极经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

D.放电过程中,H+由正极移向负极

12、“结构决定性质”是学习有机化学尤为重要的理论,不仅表现在官能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上,还表现在原子或原子

团相互的影响上。以下事实并未涉及原子或原子团相互影响的是

A.乙醇是非电解质而苯酚有弱酸性

B.卤代森难溶于水而低级醇、低级醛易溶于水

C.甲醇没有酸性,甲酸具有酸性

D.苯酚易与浓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苯与液溟的反应需要铁粉催化

13、新华网报道,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科学家利用该技术实现了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

17、联合制碱法中的副产品有着多种用途,下列不属于其用途的是

A.做电解液B.制焊药C.合成橡胶D.做化肥

18、常温下,控制条件改变O.lmoH/二元弱酸H2c2。4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c2O4、HC2O4.C2O42一的物质的量分

数6(X)随pO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pOHEgc(OIT),b(X)=皿0门Jg。下列叙述错误的

C(H2C2O4)+C(HC2O4)+C(C2O4)

是()

1.0

0.8

-0.6

-0.4

0.2

891()II121314pOH

A.反应H2c2O4+C2O4>K^2HC2O4-的平衡常数的值为103

B.若升高温度,a点移动趋势向右

c(COh"

C.pH=3时,----一2一=1()0-6:1

C(H,C,O4)

D.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a2c2。八NaHCzCh混合溶液中:c(Na+)>c(C2O42»c(HC2O4»c(H+)>c(OIT)

19、据了解,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XOH)2c03和CuMOH%。。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形成了保

护层)和有害锈(使器物损坏程度逐步加剧,并不断扩散),结构如图所示。

疏松的海海空气

致宙的潮湿空气CuKow&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OH)3cl属于有害锈

B.Cii2(OH)2c03属于复盐

C.青铜器表面刷一层食盐水可以做保井层

D.用NaOH溶液法除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

20、1,2-二苯乙烯具有抗老年痴呆、抗癌等功能,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

B.不能使高钵酸钾稀溶液褪色

C.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21、某灯的含氧衍生物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T原子

•—子

C•-氢原子

A.名称为乙酸乙酯

B.显酸性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3种

C.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除反应

D.能使溪水或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槌色,且原理相同

2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实麴*作实验目的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

A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分别浸泡在冷、热水中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溶液,至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

B

不再有沉淀,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苯酚和水的浊液中,加少量浓碳酸钠溶液比较苯酚与碳酸氢钠的酸性

取少量溶液滴加Ca(OH)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确定NaHCCh溶液中是否混有

D

浑浊

Na2CO3

B.BC.CD.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一种新型含硅阻燃剂的合成路线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

(2)H的系统命名为H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一组峰。

(3)H-I的反应类型是一

(4)D的分子式为,反应R+l—D中NazCOj的作用是一。

(5)F由E和环氧乙烷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进行合成,F的结构简式为一。

(6)D的逆合成分析中有一种前体分子C9H10O2,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一种。①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与FeCh发生显色反应。

24、(12分)生产符合人类需要的特定性能的物质是化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解热镇痛药水杨酸改进为阿司匹林、缓

释阿司匹林、贝诺酯就是最好的实例。下图表示这三种药物的合成:

(1)反应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物质B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⑵已知乙酸肝是2分子乙酸脱去1分子水的产物,写出M的结构简式

(3)反应③的类型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④的一种副产物的结构简式

(4)水杨酸与足量Na2c03溶液能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5)lmol阿司匹林和Imol缓释长效阿司匹林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25、(12分)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zFeOQ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RFeCh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0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

定。

I制备KzFeCM夹持装置略)

(1)A的作用_____________

(2)在答题纸上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3)在C中得到紫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H探究KzFcO4的性质;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气体和溶液ao为证明是否KzFcCh氧化了C厂而产生Clz,

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I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zFeO」溶解,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

方案n

滴加盐酸,有CL产生

(4)由方案I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zFeO」将C「氧化,还可能由

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根据方案H得出:氧化性CLFeCh?—(填“>”或"v"),而K2FeO4的制备实验实验表明,Ch和FeCh?•的氧

化性强或关系相反,原因是O

26、(10分)过氧化钙(CaCh)是一种白色晶体,能潮解,难溶于水,可与水缓慢反应,不溶于乙醇,易与酸反应,常

用作杀菌剂、防腐剂等。根据题意,回答相关问题。

I.CaOz品体的制备:

Ca(h晶体通常可利用CaCh在碱性条件下与H2O2反应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Ca(h的实验方案和装置

示意图如下:

(1)三颈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冷水浴的目的是___;步骤③中洗涤CaO2・8H2O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

n.CaO2含量的测定:

测定Ca(h样品纯度的方法是:称取0.200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水和15mL2mol•L'HC1,振荡使样品溶解生

成过氧化氢,再加入几滴MnCL稀溶液,立即用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25.00mL标准液。

(3)上述过程中使用稀盐酸而不使用稀硫酸溶解样品的原因是一;滴定前加入MnCL稀溶液的作用可能是一o

(4)滴定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为,样品中CaOz的质量分数为,,

(5)实验I制得的晶体样品中CaCh含量偏低的可能原因是:①一;②—。

27、(12分)CKh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其溶解度约是CL的5倍,但温度过高浓度过大时均易发生分解,因此常将

其制成KClOz固体,以便运输和贮存。制备KClCh固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装置制备CIOz,B装置制备KCIO2o

(1)A中制备ClOz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与分液漏斗相比,本实验使用滴液漏斗,其优点是一。加入H2sO,需用冰盐水冷却,是为了防止液体飞溅和一。

(3)实验过程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空气流速过快,会降低KC102产率,试解释其原因

(4)C102通入KOH溶液生成KQO2的同时还有可能生成的物质_・

a.KCIb.KClOc.KCIOjd.KCIO4

(5)KCIO2变质分解为KCKh和KCL取等质量的变质前后的KCIO2试样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的FeSCh溶液反应

消耗Fe2+的物质的量—(填“相同”、“不相同”“无法确定”)。

28、(14分)甲醇是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和前景乐观的无色液体燃料。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已知25℃、101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如下表:

物质CH30H⑴CO(g)Hz(g)

燃烧热/(kJ/mol)726.8283.0285.8

写出由CO和Hz反应生成CH30H⑴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用容器中进行反应:CO(g)+2H2(g)=CH3OH(g),其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n/molt

20飞,

ioX三项・二:

驾一

1015

时间/min

①从反应开始至5min时,用CH3OH表示的反应平均速度为。

②图中反应达平衡时,K=(mol/L)2;CO的平衡转化率为

⑶人们利用甲醇制得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工作时,a极反应式为

若用该电池及惰性电极电解2L饱和和食盐水产生224mL(标准误差2)Cb时(假设全部句逸出并收集,忽略溶液体积的

变化),常温下所得溶液的pH为o

(4)甲醇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甲酸。常温下,向O.lmol/LHCOOH溶液中滴加O.lmol/LNaOH溶液至pH=7[已知,

K(HCOOH)=1.8xlO-4]o此时混合游学中两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HCOOH):n(HCOONa)。

29、(10分)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

(1)用煤制天然气时会发生多个反应,通过多种途径生成CH.

己知:C(s)十2H2(g);=iCH4(g)AH=-73k.I/mol

2CO(g)(s)+CO2(g)AH=-171kJ/mol

CO(g)十3H2(g)^=iCH4(g)+H2O(g)AH=-203kJ/molo

写出CO(g)与H2O(g)反应生成H2(g)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O

5

(2)天然气中含有H2s杂质,某科研小组用氨水吸收得到NH4Hs溶液,已知T℃k(NH3・H2。)=1.74xl(r;ki(H2S)

=1.07x107k2(HzS)=1.74x10—13,NH4Hs溶液中所含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

Ac(NH4)>C(HS一)>c(OH)>c(H)

-+2-+

Be(HS)>c(NH4)>(S)>c(H)

+-

Cc(NH4)>C(HS)>c(H2S)>c(H+)

De(HS")>c(S2-)>c(H+)>c(OH-)

(3)工业上常用CH,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来制取Hz,其原理为:CH4(g)+H2O(g)(g)+3H2(g)

①一定温度时,在一个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ImolCIh和L4mol水蒸气发生上述反应,5min后达平

衡,生成0.2molCO,用H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结果保留到小

数点后三位)。

②下列说法中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0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生成lmolCH4的同时消耗3molHz

C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D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E反应速率V(CH4):V(H2O):u(CO):u(H2)=1:1:1:3

(4)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CH30H(g)+H2O(g)=CO2(g)+3H2(g)AH=+49kJ/mok某温度下,将[n

(H2O):n(CH3OH)]=1:1的原料气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强为pi,反应达到平衡时总压强为P2,则平

衡时甲醇的转化率为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解析】

A.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收集二氧化氮不能用排水法,A错误;

B.乙醇消去制乙烯需要加热,B错误;

C.双氧水分解制氧气制取装置用固液不加热制气体,收集氧气用排水法,C正确;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错误;

答案选C。

2、A

【解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据此分析。

【详解】

A、反应Fe2()3+3CO=皿2Fe+3cO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则FezCh是氧化剂,故A正确;

B、CO中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失电子,作还原剂,故B错误;

C、铁是还原产物,故C错误;

D、CO2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

故选;A»

3、A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因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中从

上到下依次增大,因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则X为Na;VV与Y同族且W原子的质子数是Y

原子的一半,则符合条件的W为O元素,Y为S元素,Z原子序数比Y大,且为短周期元素,则Z为C1元素,结合

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结构与性质作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分别为:O、Na、S和Cl元素,则

A.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中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r(Na)>r(S)>r(O),A

项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C1的弱,

B项错误;

C.由W、Y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S(h或SO3,均为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

D.由X、Y形成的化合物为Na?S,其水溶液中硫离子水解显碱性,D项错误;

答案选A。

4、C

【解析】

A.分子结构中含有一4H,为四面体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A错误;

B.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8Hm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乙苯和二甲苯(邻位、间位和对位3种),共4种,故B

错误;

C.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含有一4H和.CH2r能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

D.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溟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溟水褪色,能与酸性KMnO」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使高钵酸钾溶液褪色,

褪色原理不同,故D错误;

答案选C。

5、A

【解析】

A.乙烯和丙烯最简式是CM,最简式的式量是14,所以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ImolCFh,则其中含有的极性

键C-H数目为2NA,A正确;

B.取代反应是逐步进行的,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标准状况卜,22.4LCH4与Cb在光照条件卜.反应生成HC1分子数小

于4NA,B错误;

C.容器中2moiNO与ImoKh充分反应会产生2moiNO?,NO2会有部分发生反应产生N2O4,因此最后得到的气体分子

数目小于2NA,C错误;

D.在阳极反应的金属有Cu,还有活动性比Cu强的金属,因此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减轻32g,电路中转移电子数目不一

定为NA,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6、C

【解析】

A.油脂属于小分子化合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甲苯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时,取代甲基上氢原子而不是苯环上氢原子,故B错误;

C.乙醇、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乙酸乙酯能发生水解反应,所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制备乙

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故C正确;

D.石油的分储不能得到甲烷、乙烯等,只能的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和重油,然后轻质油再经过裂解可以得

到甲烷、乙烯等小分子烧,通过煤的干馈可得到苯,故D错误;

故选C。

7、B

【解析】

A.加入试剂a调节pH至3・7〜4・7之间,目的是使Fe3+形成Fe(OH).,沉淀,同时要防止生成Cu(OH)2沉淀,为了防止

引入新的杂质,试剂a可以是CuO[或CU(OH)2、C11CO3等],故A王确;

B.反应1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cliFI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2H2O,该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

化,故B错误;

C.操作X为从硫酸亚铁溶液中得到绿矶晶体,当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再冷却结晶即可,故C正确;

D.反应m主要是CM+与过量的Fe(即b试剂)反应,为将CM+全部转化,加入的铁粉过量,因此在反应IV时应该将过

量的铁粉除去,利用铁、铜的性质差别,加入适量稀硫酸(即试剂c)即可,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2++3+

Fe+2H=Fe+H2f,Fe(OHh+3H=Fe+3H2O,故D正确;

答案选B。

8、C

【解析】

A、金属氢化物具有强还原性的原因是其中的氢元素为一I价,化合价为最低价,容易被氧化,选项A正确;

B、氢化钠为离子化合物,NaH的电子式可表示为Na+[:H「,选项B正确;

C、NaOH和A1(OH)3会继续反应生成NaAKh,选项C不正确;

Q

D、每38gLiAIH4失去8moi电子,与呢氢气相当,故有效氢为蕊■,约为0・21,选项D正确。

38

答案选C。

9、D

【解析】

A、连接两个苯环的碳原子,是sd杂化,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两个苯环可能共面,故A错误;

B、此有机物中含有段基,能与NazCOs反应,故B错误;

C、Imol此有机物中含有加。1竣基,需要消耗5。1氢氧化钠,同时还含有Imol的了。”这种结构,消耗

2moi氢氧化钠,因此hnol此有机物共消耗氢氧化钠3山。1,故C错误;

D、含有酯基,因此水解时只生成一种产物,故D正确。

10、B

【解析】

A.NaHSCh晶体中含钠离子与硫酸氢根离子,不含SO45A项错误;

20。

B.2.0gD:O的物质的量为“「”0.lmoL其中含有的中子数为O.lmolx(1x2+8)xNA=NA,B项正确;

20g/mol

c.氯气所处的状态未知,无法求出氯气的物质的量,转移电子数无法确定,c项错误;

D.标准状况下,HF为液体,不是气体,无法按照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相关的化学计量的选择题是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计量的理解与应用。本题D项是学

生的易错点,要特别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的状态与条件,题设陷阱经常误将“常温常压”当作“标准状况”、

或者误把标准状态下的固体、液体当成气体,学生做题时只要善于辨析,便可识破陷阱,排除选项,

11、A

【解析】

根据电池总反应V3++VO2++H2。咎VO2++2H++V2+和参加物质的化合价的变化可知,放电时,反应中VO2+离子被还原,

应在电源的正极反应,V2+离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是电源的负极反应,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

A、原电池放电时,V(h+离子中V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是电源的正极反应,生成VO2+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为

++2+

VO2+2H+e=VO+H2O,故A正确;

B、放电时氧化剂为VO2+离子,在正极上被还原后生成VO2+离子,每转移2moi电子时,消耗2moi氧化剂,故B错

误;

C、内电路由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电子不经过溶液,故C错误;

D、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从化合价的变化进行判断反应的类型和电极方程式,同时把握原电池中电子及溶液中离子

的定向移动问题。

12、B

【解析】

A、乙醇中羟基与乙基相连,苯酚中羟基与苯环相连,乙醇是非电解质而苯酚有弱酸性是炫基对羟基的影响,错误;

B、卤代危难溶于水,低级醇、低级醛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易溶于水,未涉及原子或原子团相互影响,正确;

C、甲醇没有酸性,甲酸中谈基对羟基影响,使羟基氢活泼,发生电离,具有酸性,错误;

D、苯酚中羟基影响苯环使苯环上羟基邻、对位氢原子活泼易被取代,易与浓澳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错误。

13、D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S+(h=2S+2H20,该反应中硫化氢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硫化氢通

入到电极a,所以a电极是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S+2OJ4e-=S+2H20;氧气通入到电极b,所以b电极是正极。

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数为4个电子,所以电路中每流过4moi电子,正极消耗ImoKh,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4&=2。2一・

综上所述,D正确,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原电池原理。在原电池中一定有一个可以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其中还原剂在负极失去

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氧化剂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书

写电极反应式时,要根据电解质的酸碱性分析电极反应的产物是否能稳定存在,如果产物能与电解质的离子继续反应,

就要合在一起写出总式,才是正确的电极反应式。有时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会较复杂,我们可以先写出总反应,再写

正极反应,最后根据总反应和正极反应写出负极反应。本题中电解质是氧离子固体电解质,所以正极反应就是氧气得

电子变成氧离子,变化较简单,可以先作出判断。

14、A

【解析】氯化镂溶于水吸热,故A错误;氯化铁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故B正确;氯化核固体是由NHZ、C「构成

离子晶体,故C正确;氯化铁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氯化核是强电解质,故D正确。

15、C

【解析】

由题干可知,Z-[Y-W=X「为实验室一种常见试剂,由结构式可知,z为第一主族元素,w为第四主族元素,x为

第五土族元素,由W、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可知,Y为第VIA族元素,因为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

递增的主族元素,且均不超过20,因此W为碳,X为氮,Y为硫,Z为钾。

【详解】

A.ZzY为KzS,由于S2•水解,所以溶液显碱性,故A不符合题意;

B.X的最简单氢化物为Nth,W的最简单氢化物为CW,因为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高,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非金属性,硫的非金属性强于碳,所以对应单质的氧化性也强,故C符合题意;

D.[Y-W三X]-中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点睛】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16、D

【解析】

根据此装置电解处理生活污水可知,甲池为原电池,乙为电解池,a为负极,b为正极,铁为阴极,铝为阳极,a极反

应为:H2-2e+2OH=2H2O,b极反应为2H++2e・=H23总的电极反应为H++OH=H?。,利用甲池产生的电流电解乙池,

乙池中,铝为阳极,铁为阴极,阳极反应为:Al-3e=Ai3+,阴极反应为2H++2c-=H2T由此分析。

【详解】

A.甲池为原电池,a为负极,a极通入氢气,氢气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电极反应

为H2・2e-+20H-=2%0,故A正确;

+

B.乙池中,铁作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t,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的溶度相对增大,pH增

大,故B正确;

C.乙为电解池,铝为阳极,铁为阴极,阳极反应为:Al-3e=A13+,阴极反应为2H++2e-=H23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

减小,氢氧根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结合铝离子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污染物颗粒一起沉降,在阴极,一段时间

后,铝离子向阴极移动,铝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污染物颗粒一起沉降,故C正确;

D.如果A1电极上附着较多白色物质,白导致色物质为氢氧化铝,阻止了铝电极继续放电,导致导线中电荷的数目减

小,甲池中Na+经过交换膜速率定会减慢,故D错误;

答案选D。

17、C

【解析】

联合制碱法是以食盐、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

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Ch微小晶体;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镂和氯化钠的

滤液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铁晶体,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可回收循环使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联合制碱法第一个过程漉液是含有氯化钱和氯化钠的溶液,可作电解液,第二个过程滤出氯化镣沉淀后所得的漉

液为氯化钠溶液,也可做电解液,故A正确;

B.联合制碱法第二个过程滤出的氯化核沉淀,焊接钢铁时常用的焊药为氯化钱,其作用是消除焊接处的铁锈,发生

反应6NH4Cl+4Fe2O3=6Fe+2FeCh+3N2t+12H2O,故B正确;

C.合成橡胶是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属于有机物,联合制碱法中的副产品都为无机物,不能用于制合成橡胶,故C错

误;

D.联合制碱法第二个过程流出氯化铉可做化肥,故D正确;

故选C。

18、B

【解析】

A.反应H2c2O4+C2(V-=^2HC2O4-的平衡常数

仁c2(gO;)=C(HC2O4).C(HCQ4+C(H+)二区

K22+,a点c(C2<)4&)=C(HC2OT),此时pOH=9.8,则

~C(C2O4)^(H2C2O4)-c(C2O4jc(H)*~C(H2C2O4)不

2

c(C2O4jc(H-)

9b+4,2

c(OH)=10'mol/L,c(H)=10-mo)/L,则Ka2==10";同理b点C(HC2O4•尸C(H2c2。4)可得及尸104,

<HC2O4j

If)12

所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1故A正确;

1(严

B.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水的离子积变大,pH与pOH之后小于14,则图像整体将向左移动,故B错误;

c(C&)二c(Ca)c(H)c(HCQ4)c(H,)」二K&二10^x10^

+2=10°6:1,故C正确;

c(HCOj——C(HC2O4)C(H2C2OJV(H)-c(H)­(叫

42即其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

D.HzCXh的&尸10%Ka2=10,则HC2O4•的水解平衡常数Kh尸

度,所以纯NaHCzO」溶液中C(C2O42»C(HC2O4)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Na2c2O4、草酸钠会电离出大量的CzCh乙则

溶液中c1C2O42>c(HC2O力依然存在,据图可知当c(C2O42»c(HC2OC时溶液呈酸性,钠离子不水解,所以混合溶液

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2O42)>c(HC2O4-)>c(H+)>c(OH),故D正确;

故答案为Bo

【点睛】

有关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的图像,各条曲线的交点是解题的关键,同过交点可以求电离平衡常数和水解平

衡常数;D项为易错点,要通过定量的计算结合图像来判断溶液的酸喊性。

19、A

【解析】

A.从图中可知Cuz(OH)3cl没有阻止潮湿的空气和Cu接触,可以加快Cu的腐蚀,因此属于有害锈,A正确;

B.CuMOH)2c03中只有氢氧根、一种酸根离子和一种阳离子,因此只能属于碱式盐,不属于复盐,B错误;

C食盐水能够导电,所以在青铜器表面刷一层食盐水,会在金属表面形成原电池,会形成吸氧腐蚀,因此不可以作保

护层,C错误;

D.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难溶性的Cu。,用NaOH溶液浸泡,会产生CuMOHXCl,不能阻止空气进入内部进一

步腐蚀铜,因此不能做到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20>B

【解析】

A.所有的碳氢化合物均难溶于水,A项正确;

B.该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高镒酸钾溶液褪色,B项错误;

C.乙烯和苯都是平面型分子,当苯环与碳碳双键之间的单键旋转到特定位置时,可以共平面,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

可能共平面,C项正确;

D.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发生加聚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B。

21、B

【解析】

由结构模型可知有机物为CH3COOCH=CH2,含有酯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

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有机物为CH3COOCH=CH2,不是乙酸乙酯,故A错误;

B.该化合物的链状同分异构体中,显酸性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OOH、CH3CH=CHCOOH>

CH2=CH(CH3)COOH,

共3种,故B正确;

C.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

D.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滨水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铳酸钾反应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原理不同,故D

错误;

答案选B。

22、D

【解析】

A.温度不同时平衡常数不同,两个玻璃球中剩余的NO?量不一样多,颜色也不一样,A项正确;

B.AgCl是白色沉淀,而Ag2s是黑色沉淀,若沉淀的颜色改变则证明沉淀可以转化,B项正确;

C苯酚的酸性强于HCO3,因此可以转化为苯酚钠,而苯酚钠是溶于水的,因此浊液变澄清,C项正确;

D.NaHCO,本身就可以和Ca(0H)2反应得到白色沉淀,因此本实验毫无意义,D项错误;

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3HBr漠原子、(酚)羟基3.氯-1.丙烯3氧化反应

C9H7O2Br5吸收生成的HC1,提高反应产率2

【解析】

⑴苯酚和浓漠水反应生成三溟苯酚,三澳苯酚中有官能团溟原子、酚羟基。

⑵系统命名时,以双键这一官能团为主来命名,H的核磁共振氢谱与氢原子的种类有关,有几种氢原子就有

几组峰。

⑶H-I的反应,分子中多了一个飙原子,属于氧化反应。

⑷根据D的结构式得出分子式,B十I-D中有HC1生成,用Na2c03吸收HC1。

⑸E与环氧乙烷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进行合成,环氧乙烷发生开环反应,类似于D-E的反应。

⑹根据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能发生银镜反应,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可得有机物中含有四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

含有醛基,含有酚羟基。

【详解】

0H

⑴化合物A为苯酚,和浓滨水反应生成三滨紫酚,方程式为0♦3Br2

♦3HBr,三溟苯

Br

原子、(酚)羟基;

⑵H系统命名法以双键为母体,命名为3.氯/・丙烯,其中氢原子的位置有三种,核磁共振氢谱共有3组峰,

所以故答案为:3.氯-L丙烯,3;

CiXT分子中多了一个氧原子是氧化反应,故答案为:氧化反应

oXX<2>

⑷根据D的结构简式8rl可得分子式C9H

7O2Br3,反应B十I-D中有HC1生成,为促进反应向右进行,可

Br

以将HC1吸收,Na2co,可起到吸收HC1的作用,故答案为:C9H7O2Br3,吸收生成的HCI,提高反应产率;

⑸I与环氧乙烷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1:1进行合成,环氧乙烷发生开环反应,类似于D-E的反应,生

Br

ClCI

尸JO,SiQy^CI

OCl'ci?cizCl

成,故答案为

BrBr

⑹根据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能发生银镜反应,与FeCb发生显色反应,可得有机物中含有四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

CHCH

LH3<_3

含有醛基,含有酚羟基,符合题意的有HO-CH()和H()Y7^-CH()两种,故答案为:2种。

:Hjcnf

【点睛】

解答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