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21年岳麓历史必修3-双基限时练21_第1页
【名师一号】2021年岳麓历史必修3-双基限时练21_第2页
【名师一号】2021年岳麓历史必修3-双基限时练21_第3页
【名师一号】2021年岳麓历史必修3-双基限时练2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基限时练(二十一)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一、选择题1.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比欧美资产阶级的自由、公平、博爱优越之处在于他提出了避开“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现象的纲领。下列孙中山的主见中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联合世界上公平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B.“(中国人民)一律公平,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分”C.“凡为国民皆公平以有参政权……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D.“核定天下地价”“土地涨价归公”解析为避开“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现象的消灭,孙中山主见实行社会革命实现民生主义,D项符合题意。答案D2.有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见,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峻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解析民生主义思想主见是指由国民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这是当时资本主义各国所没有做到的,符合“最具前瞻性”“最为曲高和寡”“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峻问题”的生疏,B项正确。答案B3.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生疏到孙中山三民主义()A.民族主义的不足B.民权主义的不足C.民生主义的不足D.反对实行民族革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理解力量。从材料中的“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可知章太炎生疏到欧美侵略的危害要大于满人,即生疏到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存在不足。答案A4.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今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举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A.为袁世凯的巨大转变感到快活B.为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感到放心C.为卸任临时大总统而感到舒心D.为封建帝制被彻底推翻感到安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分析理解材料的力量。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后,封建帝制已被推翻,民主共和国已经建立,民主革命任务业已完成,D项符合题意。答案D5.新三民主义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A.有了明确的反帝内容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C.最终归宿是社会主义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人民革命、世界革命相结合解析抓住题干中“时代潮流”这一关键性词语,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进展不仅有了明确的反帝内容,而且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体现了时代潮流。答案D6.孙中山把“三民主义”进展到“新三民主义”,客观上反映了()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②民族资产阶级连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③中国各革命阶级联合斗争④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 D.①③④解析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资产阶级反帝的要求,体现了其革命性的一面;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反映了革命阶级的联合,中共利用统一战线的方式领导中国革命,反映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答案A7.“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是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我们实行民生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对于资本制度只可以渐渐改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正的根源B.放弃了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C.主见用民生主义改造资本主义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理解力量。孙中山生疏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并没有能揭示其根源,A项错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并不主见废除私有制,孙中山也并未接受社会主义思想,D项错误;从材料中的“对于资本制度只可以渐渐改良,不能马上推翻”可知孙中山主见用民生主义改造资本主义,C项正确。答案C8.1920年,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清室推翻后,民族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人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行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解析从材料中孙中山认为“清室推翻后,民族可以不要”是错误的,说明他对民族主义,民族独立有了新的生疏,即必需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所以B项正确。答案B9.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急。……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称赞我。”为转变这种状况,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领导北伐战斗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留意题干中的“1922年”这一时间限制,北伐战斗发生在1926年,当时孙中山已经去世,故②不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故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孙中山对英、美的不满和反感。因此他要转变现状当然要反帝,之后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并促成国共合作。答案A10.毛泽东:“这篇宣言,区分了三民主义的两个历史时代。在这以前,三民主义是旧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在这以后,三民主义是新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他所说的“这篇宣言”是指()A.中共三大宣言B.孙中山北上宣言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D.讨袁宣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理解力量。题干材料反映了新旧三民主义的分水岭。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产生。答案C11.1924年1月有国民党人说:“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方法各有不同。”国民党人的这一观点()A.正确解释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B.有利于推动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C.进展了民族主义,使之适应新形势需要D.使孙中山思想实现了质的飞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理解力量。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并非共产党人所追求的共产主义,二者有着阶级本质区分,A项错误;民生主义与民族主义是两个概念,C项错误;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重要思想内容,不能体现出其思想上的质的飞跃,D项错误;但材料中的解释有利于国共两党的合作,B项正确。答案B12.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一书中说:“俄国的主见和威尔逊(美国总统)的主见,是不约而同的,都是主见世界上的弱小民族都能够自决,都能够自由。俄国这种主义传出了以后,世界上各弱小民族都很赞成,共同来求自决。”这里所说的“这种主义”是指()A.走社会主义道路B.实现民族独立C.建立共和制国家D.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内涵。据材料中俄美主见“不约而同”可知A、C两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从材料中的“弱小民族都能够自决,都能够自由”可知“这种主义”指的是实现民族独立,B项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据《孟子》等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相互联络之效也。——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行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行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抱负的政治。(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定性。解析第(1)问留意从材料中概括先秦儒家对民本思想的理解,挖掘人民与国家、君主的关系。第(2)问要留意王韬是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依托材料可以看出二者都主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政体有差异。第(3)问由材料三中“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即可看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有渊源关系;近代进一步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结合近代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其缘由。答案(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抱负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异:王韬:主见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3)有肯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生疏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生疏;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生疏。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峻;学问分子的反思和探究。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二“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连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1)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缘由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分?(2)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终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进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进展的客观缘由是什么?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学问,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