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行业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方案_第1页
环境监测行业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方案_第2页
环境监测行业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方案_第3页
环境监测行业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方案_第4页
环境监测行业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行业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方案TOC\o"1-2"\h\u24034第1章引言 4222121.1研究背景 468941.2研究目的与意义 49843第2章空气质量监测技术概述 537172.1监测方法分类 5159652.2常用监测技术介绍 579022.3技术发展趋势 529868第3章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布局 6304703.1监测站点分类 6265223.1.1按照功能区域划分 6261463.1.2按照监测项目划分 651683.2布局原则与要求 6322003.2.1系统性原则 6214163.2.2代表性原则 741613.2.3优化性原则 7320583.2.4可持续性原则 7301253.2.5布局要求 759323.3布局优化方法 7305523.3.1优化模型 764713.3.2评价指标 7314393.3.3空间分析 751643.3.4智能算法 747153.3.5专家咨询 727675第四章监测设备选型与配置 719054.1设备选型原则 728604.1.1科学性原则:监测设备需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209854.1.2实用性原则:设备应具备操作简便、维护方便、故障率低等特点,以满足实际监测需求。 8199744.1.3先进性原则:选用具有先进技术水平、成熟稳定的监测设备,以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需要。 8218134.1.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监测要求的前提下,力求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最低。 8183274.1.5可扩展性原则:设备选型应考虑未来监测范围和项目的拓展,便于升级和扩展。 8109634.2主要监测设备介绍 870134.2.1空气质量监测站:用于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包括PM2.5、PM10、SO2、NO2、CO、O3等。 8242074.2.2颗粒物监测仪:用于测量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分为PM2.5和PM10两种。 8274894.2.3气态污染物监测仪:用于监测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浓度。 8171984.2.4氧化剂监测仪:用于监测空气中的臭氧浓度。 8321074.2.5气象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参数,为空气质量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852414.3设备配置与调试 876594.3.1设备配置:根据监测目标和任务,合理配置各类监测设备,保证监测数据全面、准确。 8301984.3.2设备安装: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安装,保证设备稳定、安全地运行。 8123224.3.3设备调试:对监测设备进行调试,包括气路、电路、软件等,以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872724.3.4数据校准: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87434.3.5日常维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检修,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882934.3.6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校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27052第五章空气质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9108795.1数据采集方法 961405.1.1人工采样法 9281175.1.2自动监测法 9181275.1.3遥感监测法 9194595.2数据传输与存储 9278845.2.1数据传输 955865.2.2数据存储 9247535.3数据处理与分析 10138405.3.1数据预处理 10163725.3.2数据分析 10165005.3.3数据可视化 1028639第6章空气质量评价与预警 10277866.1评价指标与方法 10155396.1.1评价指标 1012596.1.2评价方法 1083406.2预警等级划分 11218456.3预警系统构建 11127516.3.1监测网络构建 11139166.3.2数据处理与分析 11318016.3.3预测模型构建 1130176.3.4预警发布与传播 11262616.3.5预警响应与评估 1129420第7章空气质量预测模型 1131127.1模型分类与选择 1121447.1.1统计模型 12296637.1.2物理化学模型 12105227.1.3机器学习模型 1265817.1.4混合模型 12288507.2建立预测模型 1292757.2.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1218737.2.2特征选择 12121437.2.3模型构建 1291247.2.4模型训练与测试 1380097.3模型验证与优化 1324937.3.1模型验证 13162917.3.2模型优化 1321980第8章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平台设计 13257018.1平台架构设计 1367518.1.1数据采集层 1351548.1.2数据传输层 13211128.1.3数据处理层 13226628.1.4应用服务层 14305568.1.5展示层 14274608.2功能模块划分 14133118.2.1监测管理模块 14274948.2.2预警管理模块 14214038.2.3数据查询模块 14261578.2.4用户服务模块 14106478.3用户界面设计 1461168.3.1大屏展示界面 14259988.3.2移动端展示界面 14113438.3.3PC端展示界面 1472898.3.4用户交互设计 1517318第9章信息发布与公众参与 15226089.1信息发布渠道与方式 15266729.1.1官方网站与移动应用 15188519.1.2社交媒体平台 15168989.1.3新闻发布会 15212339.1.4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 153669.2公众参与策略 1591649.2.1意见征集与反馈 15322879.2.2举报与投诉渠道 1525749.2.3公众观察员制度 16143369.3宣传教育与培训 1645099.3.1环保宣传教育 1641839.3.2专业培训 1640049.3.3校园环保教育 161214第10章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方案实施与评估 162358210.1实施步骤与要求 161712010.1.1实施步骤 162179710.1.2实施要求 172538010.2预警方案评估方法 172494310.2.1评估指标 171886010.2.2评估方法 17506810.3持续优化与改进策略 172670710.3.1优化监测网络布局 172450410.3.2更新预警模型 171268510.3.3加强部门协同 18388610.3.4提高公众参与度 181928810.3.5创新技术应用 18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空气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还对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及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境监测行业作为我国环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空气质量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使命。1.2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针对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的现实需求,系统研究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预警方法及其应用策略,为提高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能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2)研究意义①提高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准确性:研究先进的空气质量监测技术,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和企业制定合理的环保政策提供科学依据。②提升空气质量预警能力:通过研究预警方法,构建有效的空气质量预警模型,提前发觉潜在的环境风险,为部门采取应急措施提供支持。③促进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探讨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的应用策略,有助于推动环境监测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水平。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通过提高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能力,有助于降低空气污染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提升民生福祉。⑤服务国家环保战略: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环保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第2章空气质量监测技术概述2.1监测方法分类空气质量监测技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监测地点,可分为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地面监测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在地面设置的监测站点进行空气质量监测;遥感监测则是通过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对大范围区域空气质量进行监测。(2)按照监测污染物种类,可分为单项污染物监测和多项污染物监测。单项污染物监测主要针对某一特定污染物进行监测,如PM2.5、SO2等;多项污染物监测则可同时监测多种污染物,以满足综合评价空气质量的需求。(3)按照监测时间分辨率,可分为实时监测和周期性监测。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反馈空气质量状况,为应对突发污染事件提供数据支持;周期性监测则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如日、周、月、季度等。2.2常用监测技术介绍目前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应用广泛的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化学分析技术:化学分析技术是通过实验室分析仪器对空气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2)光学监测技术:光学监测技术主要利用光与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常见的方法有光化学发光法、激光雷达法、差分吸收光谱法等。(3)电化学监测技术:电化学监测技术通过电化学反应原理,将污染物浓度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污染物的检测。主要包括电化学传感器、离子迁移谱等技术。(4)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通过布置大量微型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该技术具有布设灵活、实时性高等优点。2.3技术发展趋势(1)监测技术多元化:科技的发展,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将更加丰富多样,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和互补将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智能化监测: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空气质量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监测效率。(3)微型化和集成化:传感器技术向微型化、集成化发展,降低监测设备成本,提高监测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适用性。(4)网络化监测:构建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和互认,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的协同性。(5)多功能一体化:将空气质量监测与其他环境监测功能(如气象、辐射等)相结合,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监测,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第3章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布局3.1监测站点分类为了全面、科学地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监测站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划分为以下几类:3.1.1按照功能区域划分(1)城市区域监测站点:主要针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包括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等。(2)郊区区域监测站点:主要负责监测城乡结合部、农业区等郊区的空气质量。(3)背景区域监测站点:设置在远离人类活动影响的地区,用于反映区域大气背景质量。3.1.2按照监测项目划分(1)常规污染物监测站点:主要监测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10、PM2.5)等常规污染物。(2)特征污染物监测站点:针对特定区域或行业,监测特定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3.2布局原则与要求监测站点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与要求:3.2.1系统性原则监测站点布局应全面覆盖监测区域,保证各类污染物、各个区域、各个层次的空气质量得到有效监测。3.2.2代表性原则监测站点应具备较好的代表性,能够反映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3.2.3优化性原则在满足监测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监测站点数量,提高监测效率。3.2.4可持续性原则监测站点布局应考虑长远发展,便于后期维护与升级。3.2.5布局要求(1)监测站点应具备良好的交通、通讯条件,便于数据传输与人员维护。(2)监测站点应远离污染源,避免受到局部污染影响。(3)监测站点应避免设置在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3.3布局优化方法为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布局的科学性,以下几种优化方法:3.3.1优化模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气扩散模型等技术,结合监测区域的地形、气象、人口密度等因素,构建监测站点布局优化模型。3.3.2评价指标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如监测站点覆盖范围、监测数据质量、监测成本等,对监测站点布局进行评估。3.3.3空间分析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如泰森多边形、克里金插值等,分析监测站点之间的空间关系,优化站点布局。3.3.4智能算法利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智能算法,求解监测站点布局的最优解。3.3.5专家咨询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咨询,结合专家经验与实地调查,对监测站点布局进行优化。第四章监测设备选型与配置4.1设备选型原则在环境监测行业,尤其是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领域,设备选型。合理的设备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4.1.1科学性原则:监测设备需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1.2实用性原则:设备应具备操作简便、维护方便、故障率低等特点,以满足实际监测需求。4.1.3先进性原则:选用具有先进技术水平、成熟稳定的监测设备,以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需要。4.1.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监测要求的前提下,力求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最低。4.1.5可扩展性原则:设备选型应考虑未来监测范围和项目的拓展,便于升级和扩展。4.2主要监测设备介绍4.2.1空气质量监测站:用于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包括PM2.5、PM10、SO2、NO2、CO、O3等。4.2.2颗粒物监测仪:用于测量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分为PM2.5和PM10两种。4.2.3气态污染物监测仪:用于监测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浓度。4.2.4氧化剂监测仪:用于监测空气中的臭氧浓度。4.2.5气象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参数,为空气质量预警提供数据支持。4.3设备配置与调试4.3.1设备配置:根据监测目标和任务,合理配置各类监测设备,保证监测数据全面、准确。4.3.2设备安装: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安装,保证设备稳定、安全地运行。4.3.3设备调试:对监测设备进行调试,包括气路、电路、软件等,以保证设备运行正常。4.3.4数据校准: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3.5日常维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检修,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4.3.6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校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五章空气质量数据采集与处理5.1数据采集方法空气质量数据采集是环境监测行业的基础工作,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预警及决策的可靠性。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5.1.1人工采样法人工采样法是指通过专业人员在特定时间和地点,采用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进行现场采样。该方法适用于短期、小范围空气质量监测。5.1.2自动监测法自动监测法是指利用固定的空气质量监测站,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连续、自动的监测。该方法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长期、大范围的空气质量监测。5.1.3遥感监测法遥感监测法是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搭载相应传感器,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该方法具有覆盖范围广、监测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大范围空气质量监测。5.2数据传输与存储采集到的空气质量数据需要及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并进行有效的存储,以便后续分析与应用。5.2.1数据传输数据传输主要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有线传输包括光纤、同轴电缆等,具有传输稳定、带宽大的特点;无线传输包括GPRS、3G/4G、WiFi等,具有布线简单、灵活性强的优点。5.2.2数据存储数据存储可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进行。根据数据量和查询需求,可以选择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或NoSQL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等)。同时为了保障数据安全,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测试。5.3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空气质量数据需经过处理与分析,才能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5.3.1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补全、数据校正等步骤,目的是消除数据中的异常值、缺失值等,提高数据质量。5.3.2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主要包括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空气质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掌握空气质量状况、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空气质量预警提供依据。5.3.3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将分析结果直观地展示给用户。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Excel、Tableau、ECharts等。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对空气质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分析,为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提供数据支持。第6章空气质量评价与预警6.1评价指标与方法空气质量评价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掌握空气质量状况、制定污染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空气质量评价的指标与方法。6.1.1评价指标(1)常规污染物指标: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10、PM2.5)、臭氧(O3)等。(2)有害气体指标: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氨(NH3)等。(3)生物毒性指标:如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等。6.1.2评价方法(1)单因子评价法:通过比较各项污染物浓度与相应标准限值,确定空气质量等级。(2)综合指数法:综合考虑各项污染物浓度、毒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计算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空气质量。(3)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对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6.2预警等级划分根据空气质量评价结果,结合当地环境容量、人口密度等因素,将空气质量预警等级划分为以下几级:(1)一级预警:空气质量优,无污染风险。(2)二级预警:空气质量良好,存在潜在污染风险。(3)三级预警:空气质量轻度污染,污染风险较高。(4)四级预警:空气质量中度污染,污染风险很高。(5)五级预警:空气质量重度污染,污染风险极高。6.3预警系统构建空气质量预警系统是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预测和预警的自动化系统。以下为预警系统构建的几个关键环节:6.3.1监测网络构建建立覆盖全面、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及时。6.3.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校验、统计分析,为预警提供数据支持。6.3.3预测模型构建结合历史数据和气象条件,建立适用于当地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6.3.4预警发布与传播根据预警等级和影响范围,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警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传播,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应对能力。6.3.5预警响应与评估建立预警响应机制,对预警效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预警系统。第7章空气质量预测模型7.1模型分类与选择空气质量预测模型是环境监测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评估空气质量状况、制定污染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预测模型的数学原理和构建方法,可以将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分为以下几类:统计模型、物理化学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及混合模型。7.1.1统计模型统计模型主要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等。这类模型通过对历史空气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污染物浓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7.1.2物理化学模型物理化学模型主要基于大气化学和气象学原理,如化学传输模型(CTM)、空气质量模型(AQM)等。这类模型能够描述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播、扩散、化学转化等过程。7.1.3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NN)、随机森林(RF)等。这类模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能够处理大量复杂的输入输出关系。7.1.4混合模型混合模型结合了上述多种模型的优点,如将统计模型与物理化学模型相结合,或机器学习模型与物理化学模型相结合。这类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在选择空气质量预测模型时,需考虑以下因素:预测目标、数据质量、模型复杂度、计算成本和预测精度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预测。7.2建立预测模型建立空气质量预测模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7.2.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收集预测区域的历史空气质量数据、气象数据、地形数据等。对数据进行清洗、插补、归一化等预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7.2.2特征选择根据预测目标,从原始数据中筛选出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模型输入特征,如PM2.5、PM10、SO2、NO2、CO、O3等污染物浓度,以及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7.2.3模型构建根据所选模型类型,利用历史数据训练模型。在构建过程中,调整模型参数,优化模型功能。7.2.4模型训练与测试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利用测试集评估模型功能。7.3模型验证与优化7.3.1模型验证通过对比实际观测值和预测值,评估模型的预测功能。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等。7.3.2模型优化针对模型存在的问题,如过拟合、预测精度不高等,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优化:(1)调整模型参数,如学习率、隐藏层节点数等;(2)引入正则化项,如L1、L2正则化;(3)使用交叉验证方法,提高模型泛化能力;(4)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输入特征和模型结构。通过以上方法,提高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为环境监测行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第8章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平台设计8.1平台架构设计本章节主要阐述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平台的架构设计。平台采用分层设计思想,自下而上分别为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应用服务层和展示层。8.1.1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主要包括各种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如颗粒物监测仪、气体分析仪等。这些设备负责实时采集空气中的各项指标数据。8.1.2数据传输层数据传输层负责将采集到的空气质量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传输方式,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8.1.3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存储、分析和挖掘。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预警算法等模块。8.1.4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为用户提供空气质量监测、预警、查询和推送等功能。主要包括监测管理、预警管理、数据查询和用户服务等模块。8.1.5展示层展示层负责将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信息以图形、表格等形式展示给用户。包括大屏展示、移动端展示和PC端展示等。8.2功能模块划分根据平台需求,将功能模块划分为以下几部分:8.2.1监测管理模块监测管理模块负责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数据,包括数据展示、历史数据查询、设备状态监控等功能。8.2.2预警管理模块预警管理模块根据预设的预警算法和阈值,对空气质量进行预警,包括预警发布、预警解除和预警推送等功能。8.2.3数据查询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提供历史空气质量数据的查询功能,包括时间范围、区域范围和指标类型等查询条件。8.2.4用户服务模块用户服务模块负责为用户提供个人信息管理、预警订阅、意见反馈等功能。8.3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遵循简洁、直观、易用的原则,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8.3.1大屏展示界面大屏展示界面主要用于实时展示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包括地图展示、数据图表和预警列表等。8.3.2移动端展示界面移动端展示界面适用于手机、平板等设备,提供空气质量监测、预警推送和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8.3.3PC端展示界面PC端展示界面包括监测数据展示、预警管理、数据查询和个人服务等功能,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8.3.4用户交互设计用户交互设计注重用户体验,采用直观的图标、明确的提示信息和便捷的操作流程,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同时提供多语言支持,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第9章信息发布与公众参与9.1信息发布渠道与方式本节主要讨论环境监测行业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方案中,信息发布的相关渠道与方式。为保证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以下多种发布渠道应得到充分利用。9.1.1官方网站与移动应用设立专门的空气质量监测官方网站,实时发布空气质量数据、预警信息及相关政策法规。同时开发移动应用,方便公众随时查看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9.1.2社交媒体平台利用微博、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扩大信息传播范围,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度。9.1.3新闻发布会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工作进展,回应公众关切。9.1.4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合作,定期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报告,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问题的认识。9.2公众参与策略为提高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工作的有效性,需充分发挥公众的参与作用。以下为相关策略:9.2.1意见征集与反馈通过问卷调查、线上留言、来信来访等多种方式,征集公众对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并采纳合理建议。9.2.2举报与投诉渠道设立举报与投诉,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空气质量违法行为的举报,共同维护生态环境。9.2.3公众观察员制度建立公众观察员制度,邀请具有一定环保意识和专业素养的公众参与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公信力。9.3宣传教育与培训为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问题的认识,培养公众环保意识,以下工作应得到加强:9.3.1环保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环保讲座、制作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横幅等,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工作的认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