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行业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方案_第1页
安防行业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方案_第2页
安防行业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方案_第3页
安防行业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方案_第4页
安防行业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防行业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方案TOC\o"1-2"\h\u16004第一章综述 2109341.1行业背景分析 2302901.2技术发展趋势 225688第二章视频监控技术概述 3254442.1视频监控基本原理 361022.2视频监控设备介绍 3324972.3视频监控传输技术 412473第三章人脸识别技术概述 4186323.1人脸识别基本原理 441863.2人脸识别算法介绍 56593.3人脸识别设备与系统 510377第四章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融合 6313434.1技术融合的优势 6195414.2技术融合的难点 618044.3技术融合的发展前景 728705第五章安防行业应用场景分析 7107275.1公共安全领域 770265.2企事业单位安全 8123975.3智能家居安全 88726第六章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系统设计 8130536.1系统架构设计 8101316.1.1系统架构组成 823366.1.2系统架构设计原则 9181766.2系统功能模块 9175286.2.1视频采集模块 9191276.2.2视频处理模块 941486.2.3人脸检测与识别模块 9313606.2.4数据存储模块 92636.2.5用户管理模块 9317776.2.6应用功能模块 95016.3系统集成与部署 9249616.3.1硬件设备集成 10113836.3.2软件系统集成 1063276.3.3网络部署 1037766.3.4系统测试与优化 1021949第七章关键技术研究 10146337.1视频监控数据预处理 1027287.2人脸检测与跟踪 10297177.3人脸识别算法优化 1127267第八章系统功能评估与优化 11188848.1系统功能指标 1152018.2系统功能评估方法 12112468.3系统功能优化策略 1211960第九章法律法规与隐私保护 13315279.1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13169949.2隐私保护技术措施 1398079.3法律风险与应对策略 1420509第十章项目实施与案例分析 14272210.1项目实施流程 141874810.2项目实施关键环节 151667110.3典型案例分析 15第一章综述1.1行业背景分析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安全成为我国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安防行业作为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领域,涵盖了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多种技术手段。我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为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安防行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最初的单一产品制造,发展到如今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安防行业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金融、交通、教育、医疗等。特别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安防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2技术发展趋势(1)视频监控技术发展(1)高清化:摄像设备分辨率的提高,高清视频监控逐渐成为主流。高清视频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有助于提高监控效果。(2)智能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视频监控逐渐从传统的被动监控向主动预警转变,实现实时分析、自动识别异常行为等功能。(3)网络化: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逐渐实现网络化,实现远程监控、大数据分析等应用。(2)人脸识别技术发展(1)准确性提升: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算法的准确性不断提高,误识率逐渐降低。(2)实时性增强:通过优化算法和硬件设备,人脸识别技术逐渐实现实时识别,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3)多样化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金融支付等,为安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3)融合发展趋势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融合,安防行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系统集成:将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相结合,实现一站式解决方案,提高安防系统的整体功能。(2)数据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数据的深度融合,提升安防系统的智能化水平。(3)行业应用拓展:借助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拓展安防行业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第二章视频监控技术概述2.1视频监控基本原理视频监控技术是一种利用视频信号对特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的技术。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图像传输、图像存储和图像处理四个环节。(1)图像采集:通过摄像头将监控区域的场景转换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形成视频信号。(2)图像传输:将视频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监控中心,以便进行实时监控和存储。(3)图像存储:将传输至监控中心的视频信号存储在硬盘录像机(DVR)或网络视频录像机(NVR)中,便于事后查阅和分析。(4)图像处理:对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图像压缩、图像增强、图像识别等,以提高监控效果和准确性。2.2视频监控设备介绍视频监控设备主要包括摄像头、传输设备、录像设备和显示设备等。(1)摄像头:摄像头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功能直接影响监控效果。按照图像传感器类型,摄像头可分为模拟摄像头和数字摄像头;按照分辨率,可分为标清摄像头和高清摄像头。(2)传输设备:传输设备包括有线传输设备和无线传输设备。有线传输设备主要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无线传输设备主要包括WiFi、4G/5G等无线通信技术。(3)录像设备:录像设备主要包括硬盘录像机(DVR)和网络视频录像机(NVR)。DVR主要用于模拟摄像头的视频信号录取,NVR主要用于数字摄像头的视频信号录取。(4)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监视器、电视墙等,用于显示监控画面,便于监控人员实时查看。2.3视频监控传输技术视频监控传输技术是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实时性和安全性对监控效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视频监控传输技术:(1)有线传输:有线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同轴电缆传输距离较近,抗干扰能力较强;双绞线传输距离适中,抗干扰能力较好;光纤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但成本较高。(2)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包括WiFi、4G/5G等。WiFi传输距离较近,适用于室内监控;4G/5G传输距离远,适用于室外监控,但受信号覆盖和天气影响较大。(3)网络传输:网络传输技术利用TCP/IP协议,将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网络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实时性好的特点,但受网络带宽和稳定性影响。(4)混合传输:混合传输技术是将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第三章人脸识别技术概述3.1人脸识别基本原理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的智能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与已知人脸库中的特征进行匹配,从而实现身份的确认和识别。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人脸检测:在视频或图像中,自动检测出人脸的位置和大小,为人脸识别提供候选区域。(2)人脸预处理: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归一化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去噪、光照校正等,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3)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如局部特征、全局特征等。(4)特征匹配:将提取的特征与已知人脸库中的特征进行匹配,根据相似度判断是否为同一人。(5)识别结果输出:根据匹配结果,输出识别对象的身份信息。3.2人脸识别算法介绍人脸识别算法是核心部分,决定了识别的准确性和速度。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人脸识别算法:(1)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通过提取人脸图像中的关键点(如眼睛、鼻子、嘴巴等)的几何位置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该方法简单快速,但受光照、姿态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2)基于外观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将人脸图像转化为一系列的子图像,提取子图像的纹理特征,进行特征匹配。该方法识别效果较好,但计算复杂度较高。(3)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深度学习模型,自动提取人脸图像的深层次特征,进行特征匹配。该方法识别准确率高,但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4)基于融合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将多种人脸特征(如几何特征、外观特征等)进行融合,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3.3人脸识别设备与系统人脸识别设备主要包括摄像头、人脸识别算法处理器、显示屏等。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图像,算法处理器负责进行人脸识别计算,显示屏用于显示识别结果。人脸识别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并进行预处理。(2)特征提取模块:从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中提取特征。(3)特征匹配模块:将提取的特征与已知人脸库中的特征进行匹配。(4)识别结果输出模块:根据匹配结果,输出识别对象的身份信息。(5)用户界面模块: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便于用户进行系统配置和查询识别结果。(6)系统管理模块:负责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人脸库管理、识别参数设置等。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行业中的应用,为视频监控提供了更加高效、智能的识别手段,有助于提高监控效果,保障社会治安。第四章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融合4.1技术融合的优势科技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融合成为安防行业的重要趋势。二者融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识别准确性。视频监控可以实时捕捉到监控范围内的动态画面,而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对画面中的人脸进行精确识别。二者融合后,可以大大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减少误识别和漏识别的情况。增强实时性。视频监控具有实时性强的特点,可以迅速捕捉到现场画面。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发觉并识别目标人物,为安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降低人力成本。传统的安防手段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监控和识别,而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融合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监控,从而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应用范围。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融合,不仅可以应用于安防领域,还可以拓展到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多个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4.2技术融合的难点尽管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融合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难点。数据量巨大。视频监控产生的数据量极大,对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人脸识别技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也容易受到噪声、光照等因素的影响,降低识别准确性。技术兼容性。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分别属于不同的领域,要实现融合,需要克服技术兼容性问题。例如,视频监控系统与人脸识别算法之间的接口、数据传输格式等都需要进行适配。隐私保护。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融合可能导致隐私泄露的风险。如何在保证公共安全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实时性要求。在紧急情况下,实时识别目标人物对于安防工作。如何提高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实时性,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是技术融合的一大挑战。4.3技术融合的发展前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技术层面,深度学习、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识别准确性、降低计算和存储成本,实现实时性识别。多模态识别、三维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发展,也将为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融合带来新的机遇。在应用层面,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融合将拓展至更多场景,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金融安全等。同时技术的成熟,成本降低,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将能够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捷。在政策层面,我国高度重视安防产业的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将为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融合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融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为安防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第五章安防行业应用场景分析5.1公共安全领域在公共安全领域,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1)城市监控:在城市交通要道、公共场所等关键部位安装高清摄像头,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可实时监控人群流动,预防犯罪事件的发生。(2)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安装摄像头,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可实时监控乘客动态,保障乘客安全。(3)大型活动安保:在各类大型活动如体育赛事、演唱会等场所,通过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可实时掌握现场安全状况,及时发觉可疑人员。5.2企事业单位安全企事业单位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在企事业单位安全领域的应用如下:(1)门禁管理:企事业单位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员工身份验证,提高安全系数,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入。(2)考勤管理: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准确记录员工上下班时间,提高考勤管理效率。(3)安全生产监控:在工厂、矿区等生产场所安装摄像头,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可实时监控作业人员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的发生。5.3智能家居安全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如下:(1)家庭监控:通过安装摄像头,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可实时掌握家庭成员动态,保障家庭安全。(2)访客识别:当有访客到来时,人脸识别技术可自动识别访客身份,提醒家庭成员注意防范。(3)智能门锁: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家庭成员快速便捷的进门方式,提高家庭安全系数。第六章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系统设计6.1系统架构设计本节主要介绍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保证系统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6.1.1系统架构组成系统架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数据采集层: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监控场景的视频数据。(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识别分析。(3)数据存储层: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4)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实时监控、人脸识别、数据查询等应用功能。(5)网络传输层:实现各部分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信息传输。6.1.2系统架构设计原则(1)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便于开发和维护。(2)松耦合:降低各模块之间的依赖性,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3)高功能:采用高效算法和硬件设备,保证系统运行速度和准确性。(4)安全性:加强数据加密和权限控制,保证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6.2系统功能模块本节主要介绍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6.2.1视频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监控场景的视频数据,支持多种摄像头接入,保证画面清晰、稳定。6.2.2视频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去噪、帧提取等,为后续人脸识别提供优质的数据源。6.2.3人脸检测与识别模块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视频流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定位和识别,实现实时监控和识别。6.2.4数据存储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支持大数据存储和查询,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6.2.5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注册、登录、权限控制等功能,保证系统安全和用户隐私。6.2.6应用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实时监控、人脸识别、数据查询等应用功能,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6.3系统集成与部署本节主要介绍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系统的集成与部署,保证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6.3.1硬件设备集成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摄像头、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备,实现硬件设备的集成和调试。6.3.2软件系统集成整合各功能模块,实现软件系统的集成,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功能优良。6.3.3网络部署根据实际场景,搭建合适的网络架构,实现数据传输的高效和安全。6.3.4系统测试与优化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测试,评估系统功能和稳定性,针对问题进行优化,保证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达到预期效果。第七章关键技术研究7.1视频监控数据预处理视频监控数据预处理是提高视频监控数据质量、保证后续人脸识别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技术:(1)图像去噪:针对视频监控中存在的噪声,采用滤波、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等方法进行去噪处理,提高图像质量。(2)图像增强:针对视频监控中光照不均匀、对比度较低等问题,采用直方图均衡化、伽马校正等方法进行图像增强,使图像更加清晰。(3)图像分割:将视频监控图像分割为前景和背景,减少背景噪声对目标检测的影响。常用的分割方法有阈值分割、边缘检测等。(4)图像配准:对连续帧之间的图像进行配准,消除摄像头抖动、场景移动等因素对目标检测的影响。7.2人脸检测与跟踪人脸检测与跟踪是视频监控中关键的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技术:(1)人脸检测: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人脸检测。通过训练大量人脸数据,使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出视频监控中的人脸。(2)人脸跟踪:在连续帧中跟踪已检测到的人脸,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常用的跟踪方法有基于颜色特征的跟踪、基于形状特征的跟踪等。(3)多目标跟踪:在监控场景中存在多个目标时,采用多目标跟踪算法,如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对多个目标进行跟踪。7.3人脸识别算法优化人脸识别算法优化是提高识别准确率的关键,以下为几种常见的优化方法:(1)特征提取: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如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进行特征提取,提高特征表示的鲁棒性。(2)特征降维: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等方法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降维,降低特征维度,提高识别速度。(3)特征融合:将不同来源的特征进行融合,如将人脸图像特征、人体姿态特征、行为特征等融合,提高识别准确率。(4)模型训练:采用迁移学习、对抗网络(GAN)等方法进行模型训练,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5)识别算法:采用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等分类算法进行识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为应对不同场景、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识别问题,还需对识别算法进行以下优化:(1)光照补偿:针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人脸识别问题,采用光照补偿算法,如基于Retinex算法、基于图像分解的方法等,提高识别准确率。(2)人脸对齐: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对齐处理,消除人脸姿态、旋转等因素对识别的影响。(3)人脸遮挡处理:针对人脸部分遮挡的情况,采用遮挡检测、遮挡恢复等方法,提高识别准确率。第八章系统功能评估与优化8.1系统功能指标系统功能指标是衡量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方案功能优劣的重要标准。在本节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系统功能指标进行详细阐述:(1)实时性:实时性是指系统在接收到监控画面后,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人脸识别任务,并输出识别结果。实时性指标反映了系统的处理速度和响应时间。(2)准确性:准确性是指系统在识别过程中,正确识别出目标人脸的概率。准确性指标反映了系统的识别能力。(3)鲁棒性:鲁棒性是指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鲁棒性指标反映了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4)资源消耗:资源消耗包括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等。资源消耗指标反映了系统的资源占用情况。8.2系统功能评估方法为了全面评估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方案的功能,以下几种评估方法:(1)实验室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模拟各种场景和条件,对系统功能进行评估。实验室测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系统的功能指标。(2)现场测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对系统进行长时间运行,收集实际运行数据,评估系统在实际环境下的功能表现。(3)对比测试:将本方案与其他同类方案进行对比,从多个维度分析各自优缺点,以评估本方案的竞争力。(4)用户体验评估:通过用户反馈,了解用户对系统功能的满意程度,从而评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8.3系统功能优化策略针对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方案的功能优化,以下几种策略:(1)算法优化:针对人脸识别算法进行优化,提高识别速度和准确性。例如,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对特征提取和匹配算法进行改进。(2)硬件优化:提升系统硬件功能,如采用高功能处理器、显卡等,以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实时性。(3)数据预处理:对监控视频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增强等,以提高识别准确率。(4)分布式部署:将系统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系统处理能力。(5)资源调度:合理分配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6)动态调整:根据实时监控数据,动态调整系统参数,以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系统鲁棒性。第九章法律法规与隐私保护9.1相关法律法规概述安防行业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高度重视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以保证技术应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是相关法律法规的概述:(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明确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护义务以及用户的信息保护权益。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该法的相关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删除,应遵循该法的相关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明确了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包括个人隐私权、肖像权等。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应尊重个人权益,不得侵犯用户隐私。(4)《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规范》:该规范明确了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管理要求,为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具体指导。(5)《信息安全技术人脸识别系统安全要求》:该标准规定了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要求,包括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系统安全等方面。9.2隐私保护技术措施为保证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隐私保护,以下技术措施应当采取:(1)数据加密:对涉及个人信息的视频监控数据和人脸识别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2)数据脱敏:在数据存储、分析和应用过程中,对个人信息进行脱敏处理,避免直接暴露个人隐私。(3)访问控制: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对个人信息数据的访问权限,保证数据安全。(4)数据审计:对涉及个人信息的操作进行审计,保证数据处理符合法律法规和用户授权要求。(5)用户授权: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前,充分告知用户相关信息并取得用户授权。9.3法律风险与应对策略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可能面临以下法律风险:(1)侵犯个人隐私:未经用户同意,非法收集、使用和泄露个人信息,可能导致侵犯用户隐私。应对策略:加强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保证技术应用合规。(2)数据安全风险:数据泄露、丢失或被篡改,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应对策略:采取技术措施,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数据安全。(3)法律法规变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技术应用的合规性可能受到影响。应对策略:密切关注法律法规动态,及时调整技术应用策略;加强与法律顾问的沟通,保证技术应用合规。第十章项目实施与案例分析10.1项目实施流程项目实施流程是保证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方案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具体流程如下:(1)项目启动: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进度安排及质量要求。(2)需求分析:深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