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28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当感知到危险时;线虫的神经元会释放大量酪胺,触发逃跑反应,使线虫能够逃脱“敌人”。酪胺的部分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酪胺作用于小肠细胞后,可以促进胰岛素样蛋白的释放B.胰岛素样蛋白也是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该基因在其他细胞中也存在C.由图可知,胰岛素受体能与多种物质相结合D.图中的调节过程会引起血糖浓度的变化2、如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过程示意图(部分),图中①-⑥是相关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细胞仅需细胞因子的刺激即发生①②B.抗体位于肥大细胞表面并可识别过敏原C.同种过敏原再次进入人体才可引发哮喘D.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而不属于体液免疫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浆细胞经主动运输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C.②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等物质D.长期营养不良引起②增多4、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B.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D.内环境中某种成分高于参考值,机体可能处于不健康状态5、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运动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6、体温调节、身体平衡、水平衡、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脊髓、小脑、脑干、下丘脑、大脑、大脑B.脑干、小脑、下丘脑、下丘脑、脊髓、大脑C.下丘脑、小脑、小脑、大脑、脊髓、大脑D.下丘脑、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大脑7、Na+-K+-ATP酶是哺乳类动物细胞膜进行离子转运的跨膜载体蛋白。近年研究发现,细胞的Na+-K+-ATP酶活性被抑制会导致细胞凋亡,且在Na+-K+-ATP酶抑制引起的细胞凋亡中还观察到了细胞肿胀,细胞器溶解等坏死特征,并同时兼具细胞染色质凝集等凋亡特征,这一现象被称为杂合性细胞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坏死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编程性死亡B.死亡和分化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会发生改变C.Na+-K+-ATP酶活性抑制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Na+-K+-ATP酶可能与神经细胞的膜电位的变化有关8、抑制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轴突相比,树突的数量多,长度短B.刺激甲处会逆转该神经元内外的Na+浓度差C.乙处神经递质会被胞吞进PV神经元中D.5-HT起作用后靶细胞膜上Na+通道开放9、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芬太尼作用机理是当其与某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抑制Ca2+内流、促进K+外流,导致突触小泡无法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神经递质来阻止痛觉冲动的传递,从而缓解疼痛,同时芬太尼作用于脑部某神经元受体,促进多巴胺释放,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芬太尼副作用是呼吸抑制和长期使用使快感阈值升高导致成瘾。如果没有医学专业人员迅速解决,呼吸能力降低可能导致死亡。长期使用芬太尼会使快感阈值升高(维持相应的神经兴奋水平需要更多的药物),其镇痛机制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伤害性刺激能引起痛觉感受器兴奋并使之产生痛觉B.芬太尼的作用是降低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导致呼吸能力降低C.芬太尼促进K+外流,抑制Ca2+内流以减少兴奋性递质的释放,从而起到镇痛效果D.芬太尼因镇痛效果佳,但是不能作为治疗药物长期反复使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在探究实验中的自变量为_______,无关变量有处理溶剂剂量,温度,光照等。11、作用表现及特点:(1)表现:既能_______生长;也能_______生长,既能促进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______。(2)特点:_______,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12、(1)细胞外液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血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3、轴突呈纤维状,外面套有一层髓鞘,构成____________。许多神经纤维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膜,构成__________。14、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长的突起外大都都套有一层鞘,组成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______________。15、情绪。

它们都是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是短暂的,可以通过自我调适、身边人的支持以及心理咨询好转。当这种情绪持续下去而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_________。16、概念:

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_______,其中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占到______。营养物质通过______等系统,氧气通过_______等系统进入机体细胞;代谢废物(CO2、尿素等)主要通过______等系统排出体外。(P8图)17、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种__________,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___的。18、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9、将苗尖端整体横切并置于空白琼脂块上,苗尖端的生长素可以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琼脂块。(______)A.正确B.错误20、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______A.正确B.错误21、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____A.正确B.错误22、下丘脑的细胞膜上除了有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这说明下丘脑既参与体液调节,又参与神经调节。____A.正确B.错误23、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______A.正确B.错误24、连续阴雨时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可防止油菜减产______A.正确B.错误2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有关,与蛋白质无关(_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非选择题(共2题,共16分)26、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泡内的液体是_____;一般是由_____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与②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含量不同。

(3)内环境是由图中的____(填标号)组成的。其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4)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27、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16分)28、欲研究大鼠皮肤移植后的皮肤存活率;某同学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思路。请以皮肤存活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要求与说明:A;B系大鼠即为A、B品系大鼠。实验条件适宜。皮肤存活率是指移植存活的皮肤片数占总移植皮肤片数的百分比。排斥反应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

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与处理:

组1: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

组2: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

组3:取与组2相同处理并出现排斥反应后的B系大鼠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未处理的B系大鼠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

(2)将上述各组若干只处理后的大鼠进行饲养;每隔一定时间观测皮肤片的存活状况并记录,计算皮肤存活率。

回答下列问题:

(1)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为皮肤移植后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与讨论:

①上述实验思路中;移植皮肤的受体大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验证大鼠对移植皮肤起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在实验思路的分组和处理中,若设置组4,其处理是给予大鼠免疫抑制剂,再移植皮肤片,用免疫抑制剂处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设置组5,其处理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中常用的实验对象;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逃避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调节完成,完成该逃避反应的结构基础为___________,在小白鼠逃避反应中,其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是___________(填“单项”或“双向”)传导的。

(2)在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肾上腺合成并分泌的__________明显增加,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体温恢复正常,这是机体通过调节使__________和。

__________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3)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小白鼠神经纤维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

。离子。

神经元内。

神经元外。

a

5〜15mol/L

145mol/L

b

140mol/L

5mol/L

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多次电刺激使小白鼠大脑皮层下某个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表现为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推测可能是脑内____________区域受损,引起____________缺乏所致。30、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的含量减少有关。5-HT是使人愉悦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临床上常采用西药度洛西汀来治疗,机理如下图:

(1)据图分析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从而有利于神经系统活动正常进行。若单胺类氧化酶抑制剂也可作为抗抑郁症药物,其作用机理与度洛西汀的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神农本草经》中提到人参有“安精神,定魂魄之功效”。研究者展开了人参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能否抗抑郁的研究,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的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将度洛西汀和Rg分别溶于双蒸水制成溶液进行灌胃,用强迫游泳的行为学方法来检测大鼠的抑郁行为学变化。结果如下:。组别处理动物在水中的不动时间(秒)1_____________82±152CUMS123±113CUMS+度洛西汀10mg/Kg92±284CUMS+Rg5mig/Kg63±295CUMS+Rg10mg/Kg62±30

注:动物在水中的不动时间可评价抑郁程度。

①遵照对照原则,第1组的具体处理是______________(文字描述)。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已有西药度洛西汀的情况下,实验人员认为Rg有作为抗抑郁重要的研究前景,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31、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实验的问题。

实验一: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二:某生物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顶端优势产生的机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随机分为A;B、C、D四组。

其中A组不作任何处理;B;C、D三组除去顶芽,C组再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再_____________。将四组幼苗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侧芽的生长状况。

根据实验一回答(1)(2)

(1)由图1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____mol·L-1,实验结果___(能,不能)体现两重性。

(2)图2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关系,曲线上H点表示此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最明显,曲线上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二回答(3)(4)(5)

(3)将实验操作补充完整,D组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期________组侧芽不生长。

(5)上述生物小组的少数学生在实验中发现,C组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18分)32、哺乳动物体内GH(生长激素)的调节和分泌机制复杂;慢波睡眠等多种刺激能通过下丘脑影响GH的分泌。已知GH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SS(生长抑素)均能调节GH的分泌,IGF-1为生长介素(图中实线代表促进作用,虚线代表抑制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分泌的GHRH与SS均能通过垂体细胞表面的________接受调节信号。

(2)据图分析,血浆中的GH可通过________种途径对自身合成和分泌进行反馈调节。GH不但能促进机体生长,还能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血糖的含量。

(3)为研究GHRH与SS对垂体细胞的调节作用哪一方占据优势,可切断实验大鼠垂体与下丘脑的血管联系,以消除________(填图中物质)对垂体的作用,检测GH的分泌量。若检测结果为________;则说明GHRH占据优势。

(4)实验发现哺乳动物在进入慢波睡眠时,GH的分泌会持续增加,说明慢波睡眠可通过促进下丘脑分泌________(填“GHRH”或“SS”),来提高血浆中GH的含量。33、下图是解释玉米根向重力生长原因的模型。平衡石是根冠细胞特有的结构。在垂直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细胞的基部,导致经由中柱运来的IAA在根冠均等分布(如图1)。在水平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细胞的近地侧,导致根冠远地侧的IAA向近地侧运输(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示可知重力通过影响__________影响生长素在根尖的分布。

(2)在水平放置的根中,近地侧伸长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把去除根冠的玉米根水平放置,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根向地弯曲生长。

(3)研究表明生长素还可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可以获得无子果实。有人据此认为,食用2,4-D处理的果实会导致女性不孕,请结合所学知识反驳以上观点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

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唯一降血糖激素;其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并储存葡萄糖。

【详解】

A;据图示可知;酪胺释放后与小肠细胞上的酪胺受体结合,作用于小肠细胞后,可以促进胰岛素样蛋白的释放,从而促使细胞吸收葡萄糖以满足逃跑反应,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后,其遗传物质不变,胰岛素样蛋白也是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该基因在其他细胞中也存在,B正确;

C;受体具有特异性;胰岛素受体只能识别结合胰岛素,不能与多种物质相结合,C错误;

D;图中的调节过程会促进胰岛素样蛋白的释放;而胰岛素样蛋白的作用类似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该过程会引起血糖浓度的变化,D正确。

故选C。

【点睛】2、A【分析】【分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的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介质主要作用是稳定肺组织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此外,尚可阻断引起支气管痉挛的神经反射,降低哮喘患者的气管道高反应性。

【详解】

A;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一是抗原(过敏原)刺激,二是辅助性T细胞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A错误;

B;图示可知;抗体位于肥大细胞表面并可识别过敏原,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B正确;

C;同种过敏原再次进入人体才可引发哮喘(过敏现象);C正确;

D;⑥组织胺是信息分子;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不属于体液免疫,D正确。

故选A。3、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化学成分以及相互转化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图像.

【详解】

图中: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

人体的内环境是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A错误.

浆细胞经胞吐分泌抗体;抗体不进入④细胞内液,B错误.

②是血浆,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正确.

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降低,水更多的进入组织液,引起③增多,D错误.

【点睛】

抗体不能进入靶细胞发挥免疫作用;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靠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液的运输,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细胞分泌的抗体、激素、淋巴因子及血浆蛋白等也属于内环境成分。4、D【分析】【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详解】

A;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范围,A错误;

B、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产物,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如其可以促进细胞呼吸,CO2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B错误;

C;由于人体含有缓冲物质;故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因此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不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C错误;

D;内环境稳态是指理化性质和组成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内环境中某种成分高于参考值,机体可能处于不健康状态,D正确。

故选D。5、A【分析】【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A;人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人体运动时内环境稳态一般不会被破坏,A错误;

B;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内环境;故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组织细胞失去了稳定的环境条件,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C正确;

D;稳态的内容包括内环境中稳定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因此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正确。

故选A。6、D【分析】【分析】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和语言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腰段是调节下肢躯体运动和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

【详解】

体温调节;身体平衡、水平衡、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下丘脑、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大脑。D正确。

故选D。7、D【分析】【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详解】

A;细胞凋亡是遗传机制决定的编程性死亡;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A错误;

B;死亡和分化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

C、Na+-K+-ATP酶活性抑制剂抑制了酶的活性;则可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

D、Na+-K+-ATP酶是哺乳类动物细胞膜进行离子转运的跨膜载体蛋白,Na+-K+-ATP酶可运输Na+和K+,所以Na+-K+-ATP酶可能与神经细胞的膜电位的变化有关;D正确。

故选D。8、A【分析】【分析】

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主要原因是静息时钾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是Na+内流,使兴奋部位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的外侧。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详解】

A;一般情况下;树突是多而短,轴突是长而少,A正确;

B、刺激甲处,细胞外的Na+会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内流后细胞外的Na+浓度仍然大于细胞内;B错误;

C;乙处是突触间隙;5-HT能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到达乙处,在其中扩散至PV神经元,作用于该神经元细胞膜外的特异性受体,引起PV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在此过程神经递质只是给PV神经元传递信息,不会被胞吞进入细胞内,C错误;

D、5-HT是一种起着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起作用时阴离子通道开放,从而使突触后膜受到抑制,不能使Na+通道开放;D错误。

故选A。9、A【分析】【分析】

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芬太尼作用机理是当其与某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后,抑制Ca2+内流、促进K+外流;使兴奋性递质的释放减少,从而缓解疼痛。

【详解】

A;所有感觉的产生部位均在大脑皮层;故伤害性刺激能引起痛觉感受器兴奋并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A错误;

B、血液中CO2值的升高会刺激中枢神经加快加深呼吸,使体内O2含量增大,由资料可知,芬太尼副作用是呼吸抑制,使呼吸能力降低,因此分析,芬太尼的作用是降低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导致呼吸能力降低,B正确;

C;据图可知;钙离子内流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而芬太尼可促进(+)钾离子外流,抑制(-)钙离子内流,故递质释放释放减少,C正确;

D;芬太尼结合图示可知;长期使用芬太尼会使快感阈值升高(维持相应的神经兴奋水平需要更多的药物),导致成瘾,故不能长期反复使用,D正确。

故选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药液浓度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促进抑制疏花蔬果两重性12、略

【分析】【详解】

(1)内环境也称细胞外液;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2)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结构上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解析】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血浆⑤.血浆和组织液⑥.反射⑦.感受器⑧.传入神经⑨.神经中枢⑩.传出神经⑪.效应器13、略

【分析】【详解】

轴突呈纤维状,外面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膜,构成神经。【解析】①.神经纤维②.神经14、略

【分析】【详解】

(1)神经元长的突起外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2)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解析】①.神经元②.神经纤维③.神经纤维④.神经15、略

【分析】【详解】

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抑郁是短暂的,可以通过自我调适、身边人的支持以及心理咨询好转。当这种情绪持续下去而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抑郁症。【解析】①.抑郁②.抑郁③.抑郁症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体液细胞内液2/3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17、略

【分析】【详解】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解析】动态平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一定限度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9、B【分析】【分析】

【详解】

琼脂块不是细胞;生长素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而不是主动运输,该说法错误。

【点睛】20、A【分析】【详解】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细胞发起攻击,属于自身免疫病。

故正确。21、B【分析】【详解】

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故错误。22、A【分析】【详解】

下丘脑的细胞膜上除了有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这说明下丘脑既参与体液调节,又参与神经调节。

故正确。23、B【分析】【详解】

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糖氧化分解加强,血糖浓度降低,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本题说法错误。24、B【分析】【详解】

油菜收获的是种子,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而生长素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连续阴雨时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不能防止油菜减产,故错误。25、B【分析】【分析】

【详解】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错误。四、非选择题(共2题,共16分)26、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细胞内液。

【详解】

(1)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般是由血浆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血浆与②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3)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由图中的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组成的。血浆中的成分可以和组织液双向渗透,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单向渗透进入血浆,故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

(4)由于组织细胞消耗的氧气来自血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浆运走,所以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组织液血浆(或血液)蛋白质①②④高于27、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结构,e表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图丙中,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

【详解】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是图甲中的d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题干所述现象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3)据图分析,③表示神经中枢。刺激图丙中b点,因为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所以b点位于传入神经元上;又因为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则e;d、c都可以产生兴奋;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所以a点也可以产生兴奋。

(4)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所以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突触的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解析】①.感受器②.d③.细胞体膜或树突膜④.非条件⑤.高级中枢(大脑皮层)⑥.神经中枢⑦.a、c、d、e⑧.兴奋或抑制五、实验题(共4题,共16分)28、略

【分析】【分析】

1;排斥反应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此时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大鼠皮肤移植后的皮肤存活率;自变量为两种品系的大鼠皮肤,因变量为皮肤存活率,即移植存活的皮肤片数占总移植皮肤片数的百分比。

【详解】

(1)分析实验分组和处理可知;组1的皮肤移植属于自体移植,所以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皮肤存活率最高,随时间延长存活率不变;组2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皮肤存活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组3,由于已免疫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B系大鼠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免疫排斥反应增强,所以组3皮肤存活率比组2低,且出现免疫排斥的时间更短。绘制曲线如下图:

(2).①A;B系大鼠的细胞表面含有不同的MHC;若进行两者间的皮肤移植时,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②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功能;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需要切除大鼠的胸腺,再移植皮肤,切除胸腺后,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可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

③T淋巴细胞能够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点睛】

本实验的要求是在已给实验思路的前提下,让考生分析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这就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实验探究能力,在分析实验时紧抓以下几点:实验目的、实验自变量、因变量、自变量相对应的实验处理,分析实验时,要紧扣实验目的。【解析】A、B系大鼠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功能,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切除大鼠的胸腺,再移植皮肤切除胸腺后,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29、略

【分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考生可根据题目要求梳理和回忆所学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主要通过神经调节迅速逃向安全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上传递是单向的。

(2)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是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提高血糖浓度;此过程中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后又恢复正常是产热与散热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3)根据题意“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可知;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

(4)据表分析,由于钠离子在细胞膜外浓度高于膜内,所以a是钠离子;钾离子在膜内的浓度高于膜外,所以b是钾离子。

(5)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与分泌并运输至垂体储存并释放的,可以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所以下丘脑或垂体区域受损,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表现为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解析】神经反射弧单向肾上腺素肝糖原产热散热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钠离子(或“Na+”)钾离子(或“K+”)下丘脑抗利尿激素30、略

【分析】【分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1)

据图分析可知;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抑制5-羟色胺转运载体从突触间隙运走5-羟色胺,从而使5-羟色胺更多地刺激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若单胺类氧化酶抑制剂也可作为抗抑郁症药物,其作用机理是抑制5-羟色胺被灭活而使其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所以其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机理不同。

(2)

①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第1组应为空白对照,具体处理是不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的方法处理,每天灌胃等量的双蒸水。

②分析实验结果可知,4、5组与2、3组相比,大鼠不动时间明显缩短,说明人参皂苷可抗抑郁,且比度洛西汀抗抑郁效果还要好,故Rg有作为抗抑郁中药的研究前景。【解析】(1)度洛西汀与5-HT转运体结合;抑制转运体转运5-HT,使突触间隙中的5-HT更多地刺激突触后面上的受体不同。

(2)不用CUMS处理,每天灌胃等量的双蒸水4、5组与2、3组相比,大鼠不动时间明显缩短,说明人参皂苷可抗抑郁,且比度洛西汀抗抑郁效果还要好31、略

【分析】【分析】

实验一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实验二重点考查实验中对照组的设置,即排除琼脂这一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对顶端优势产生原因的理解。

【详解】

(1)由图1可知,2,4-D溶液浓度在10-11mol·L-1和10-10mol·L-1时月季枝条生根数相等,由于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10-10mol·L-1。2,4-D溶液浓度在10-12—10-9mol·L-1范围内,与蒸馏水处理组相比,生根数目增多,体现了低浓度的促进作用;2,4-D溶液浓度在10-8mol·L-1时;与蒸馏水处理组相比,生根数目减少,体现了高浓度的抑制作用,因此实验结果能体现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图2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关系;分析图可知,曲线上A;H、B点都表示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H点表示此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最明显,C点表示此浓度的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3)分析实验二可知;A组不作任何处理,与其他三组作对照;B;C、D三组除去顶芽,B组去顶芽后不作处理,C组再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应该与C组对照排除琼脂块的作用,所以D组的处理应该是在去顶芽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4)顶端优势的产生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实验二是验证顶端优势产生的机理,分析实验可知,B组去除顶芽,D组在去顶芽处放置了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所以B;D组侧芽可以生长。A组有顶芽产生生长素,可以向下运输,C组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也可以向下运输,所以A、C组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5)如果C组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过低,则向下运输的生长素较少,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则C组将不会表现出预期的实验现象。

【点睛】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体现在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