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我们应大力开发和利用下列哪种能源()A.利用太阳能B.开采石油,利用化学能C.利用水力,修建大型发电站D.修建核电站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海水B.汽水C.碘酒D.冰水混合物3、下列关于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CO_{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

.}}{;}CO_{2}}rm{(}A.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rm{)}rm{3}B.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C.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rm{4}rm{1}rm{1}4、rm{2015}年rm{6}月rm{5}日是“世界环境日”,活动主题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下列行为不符合要求的是rm{(}rm{)}A.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公交车B.减少制造垃圾、实行垃圾分类或回收C.随手关灯和关水龙头,节约用电用水D.为节约粮食,将霉变大米、花生等蒸煮食用5、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B.燃烧前要点燃C.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D.燃烧时镁条迅速变短6、分析对比如图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A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B.粒子A与B都是原子C.粒子A与B都不显电性D.粒子A与B属于不同元素的粒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氧气一定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时一定放出热量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生锈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用一氧化碳与铁矿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14.(2008•威海)人类在认识和改造物质的过程中;总是用一系列的科学观念作为指导.请你以铁的冶炼为例,把左列中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右列中对应的科学观念用短线连接起来:

。措施科学观念在自然界中寻找含铁元素的矿物作为原料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化学观对炉气、炉渣加以综合利用元素守恒观制定安全措施,对炼铁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科学发展观提高铁矿石的煤炭的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人本主义观念.10、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镁元素属于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电子;

(3)已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____周期.11、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2nRO2n+1,其式量是M,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1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①____.

(2)用装置B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选择A和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

(4)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可选用图中____和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3、金属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铜可以做电线,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性.

(2)金属的锈蚀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害,铁生锈是铁与____和水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活中常用的铁制品防锈方法有____;(答一条即可)

铝在空气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14、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它的最外层电子数a=____,核外共有____个电子层,易____(填“得”或“失”)电子,属于____(“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该原子形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氧气____(判断对错)16、在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可以将水注入浓硫酸.____.(判断对错)17、火药导火线能连续燃烧,其原因是导火线上含有硝酸钾____.18、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人体内缺少铁元素,极有可能罹患贫血症.____.(判断对错)19、用烧杯给固体;液体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判断:____.改正____.20、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____(判断对错)21、氢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2、实验室有两瓶常温下的饱和溶液;已知它们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为了区分并验证它们的性质,张林和李莉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rm{(}一rm{)}张林同学用物理方法鉴别它们rm{.}他从两瓶溶液取出来少许装入试管并在酒精灯上加热rm{.}他根据______现象;判断甲瓶为石灰水.

rm{(}二rm{)}李莉同学用化学方法鉴别它们rm{.}她从两瓶溶液取出来少许装入试管并向里面吹气;也判断出甲瓶为石灰水,看到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rm{(}三rm{)}乙瓶溶液敞放在空气中可能变质rm{.}为了探究乙瓶是否变质?以及变质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两位同学做了如下猜测和实验.

【提出猜想】:rm{垄脵}只有rm{NaOH}rm{垄脷}只有rm{Na_{2}CO_{3}}rm{垄脹Na_{2}CO_{3}}和rm{NaOH}rm{垄脺}

【查阅资料】:已知rm{NaCl}rm{CaCl_{2}}溶液呈中性,rm{Na_{2}CO_{3}}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实验与结论】:

rm{(1)}取少许溶液并加入盐酸,看不到任何现象就可证明猜想rm{垄脵}成立.

rm{(2)}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要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方程式步骤rm{1}取少量已变质的rm{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_溶液白色浑浊反应方程式:

______步骤rm{2}取步骤rm{1}所得的澄清溶液少许,并向清液滴入几滴酚酞.

______猜想rm{垄脷}成立

______猜想rm{垄脹}成立猜想rm{垄脹}成立【反思与交流】:步骤rm{1}中所加溶液需过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2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过氧化氮分解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他们设计如下的实验,并记录了相关数据:

。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rm{/%}过氧化氢溶液体积rm{/mL}二氧化锰的用量rm{/g}温度rm{/隆忙}收集氧气的体积rm{/mL}反应所需的时间rm{/s}rm{垄脵}rm{5}rm{2}rm{0.1}rm{20}rm{20}rm{48}rm{垄脷}rm{10}rm{2}rm{0.1}rm{20}rm{20}rm{30}rm{垄脹}rm{10}rm{2}rm{0.1}rm{40}rm{20}rm{18}rm{垄脺}rm{15}rm{2}rm{0.1}rm{60}rm{20}rm{6}rm{(1)}在上述实验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

rm{(2)}写出该实验涉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rm{(3)}通过实验__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过氧化氢浓度有关;从实验__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

rm{(4)}同学们设计了如图rm{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在第四组实验中,出现了胶塞弹飞和试剂喷出的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rm{(5)}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很难控制反应的温度;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温度总是比起始温度高,说明该反应______热量.

rm{(6)}同学们通过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如图rm{2}所示rm{.}请你帮他们解释其原因:______rm{.}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还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呢?请你再举出两种因素:______;______.24、实验桌上摆放有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编号为①仪器的名称为______。

(2)不经改进B装置不能用作气体发生装置,其原因是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应该等______开始收集。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Na+Ca(OH)2=2CH4↑+NaCO2+CaCO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应该选择A;E装置进行组合。

B.加入药品前应该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才能加入药品。

C.集气瓶瓶口有气泡冒出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实验后试管内附着的物质不易洗去,可加入适量的洗衣粉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3题,共24分)25、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CO、N2、CO2和水蒸气,把该混合气体依次通入烧碱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和浓硫酸,最后剩余的气体是____.26、将无色液体A与黑色粉末B混合;能产生一种无色气体C,若将淡黄色粉末D放入C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____,B____,C____,E____.27、rm{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rm{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rm{E}属于盐类。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rm{(}“一”表面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rm{隆煤}”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rm{)}请回答下列问题:rm{(1)E}的化学式_____,rm{A}与rm{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D}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rm{(3)C隆煤}E、rm{E隆煤D}都可以逆向转化,写出rm{D}rm{D}rm{隆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科普阅读题(共1题,共6分)28、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NaCl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39.039.8KNO3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202246请回答: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

(2)分析以上数据,可推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规律是:①____;②____.

(3)在70℃时,100g水中加入151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g.

(4)将3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从氯化钠溶液中结晶出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解析】【解答】解:A;大力开发利用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则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费用较低;故A正确;

B;大量开采石油;利用化学能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且石油、属于非再生资源,故B错误;

C;利用水力;修大型电站核电站,但费用较高.故C错误;

D;核电站是以铀为燃料;其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的产物都有强放射性,因此这些能源的开发都会污染环境,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故D错误.

故选:A.2、D【分析】

A;海水中含有多种易溶于水的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碘易溶于酒精;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D;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故选D.

【解析】【答案】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3、A【分析】解:rm{A}该反应可读作:每rm{12}份质量的碳和rm{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rm{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rm{12}rm{32=3}rm{8}故选项读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可读作: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读法正确.

D、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rm{1}个碳原子和rm{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rm{2}个二氧化碳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rm{1}rm{1}故选项读法正确.

故选:rm{A}.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rm{A}4、D【分析】解:rm{A}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公交车;少开私家车,防止了空气污染,符合要求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减少制造垃圾、实行垃圾分类或回收;符合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符合要求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随手关灯和关水龙头;节约用电用水,符合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符合要求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为节约粮食;将霉变大米、花生等蒸煮食用,不可以,会引起食物中毒,对人体造成伤害,不符合要求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rm{D}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rm{.}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rm{.}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公交车;少开私家车,防止了空气污染;减少制造垃圾、实行垃圾分类或回收,符合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随手关灯和关水龙头,节约用电用水,符合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为节约粮食,将霉变大米、花生等蒸煮食用,不可以会引起食物中毒,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解析】rm{D}5、C【分析】【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析】【解答】解:判断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发出耀眼的白光;燃烧前要点燃、镁带变短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C.6、A【分析】【分析】A;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C;根据粒子A是原子不显电性;粒子B是阴离子显电性解答;

D、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

A;粒子A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粒子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原子,粒子B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粒子A是原子不显电性;粒子B是阴离子显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粒子A和粒子B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A7、B【分析】【分析】A;根据制氧气不一定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进行解答;

B;根据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时一定放出热量进行解答;

C;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解答;

D、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A;制氧气不一定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例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就不需要催化剂,故A错误;

B;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时一定放出热量;故B正确;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就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8、D【分析】【分析】A;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不是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如铜呈紫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容易生成铁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铁矿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

1;发展循环经济是对生产中副产品进行再利用的过程;如炼铁中对炉渣再利用,变为矿渣水泥等.

2;工业炼铁首要任务是寻找炼铁原料;就是根据元素质量在自然界寻找矿石.

3、节约能源是解决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在炼铁中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CO2气体;对尾气再利用一方面节省了能源,同时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所用的实验和生产过程;都必须把实验和生产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解析】【答案】工业生产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制定安全生产措施;提高原料利用率,设立最佳流程,节省资源;对废气和废渣的处理和再利用,提倡循环经济.

10、金属失三【分析】【分析】(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解答.

(2)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3)根据题意,已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镁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2)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2;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3)已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镁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3周期.

答案:(1)金属;(2)失;(3)三.11、略

【分析】【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2nRO2n+1;其式量是M,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则1×2n+x+16×(2n+1)=M,则x=M-34n-16.

故答案为:M-34n-16.12、略

【分析】【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

(2)装置B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均可以;

(3)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方程式,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要放棉花,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要低于试管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4)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解析】【解答】解:(1)标有①的仪器是用于加热的酒精灯;

(2)装置B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均不用加热,可以用此装置制取,反应方程式分别是:2H2O22H2O+O2↑、CaCO3+2HCl═CaCl2+H2O+CO2↑或Zn+H2SO4═ZnSO4+H2↑;

(3)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要放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要低于试管底,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热,属于固体和液体常温反应,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1)酒精灯;

(2)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均可);

(3)2KMnO4K2MnO4+MnO2+O2↑;把试管调整为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管口塞一团棉花;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收集满了;

(4)B;C;Ca(OH)2+CO2═CaCO3↓+H2O.13、略

【分析】【分析】(1)物质的用途反应性质;从金属的用途分析金属所的性质;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分析解答,并根据铝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1)金属可以制作电线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故答案为:导电;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活中常用的铁制品防锈方法有: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改变铁制品的内部结构,将其制成不锈钢等合金等;通常情况下铝制品很耐腐蚀,这是因为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故答案为:氧气;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合理均可);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14、略

【分析】

由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情况可知: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2,核外共有三个电子层,所以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也为12,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2+8+a=12,则a=2,由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所以是金属元素,且在化学反应中易失掉最外层的两个电子,所以该原子形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12;2;3;失;金属元素;

【解析】【答案】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依据最外层电子数的情况判断该原子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以及元素的种类进行解答.

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分析】【分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解析】【解答】解: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常见气体在通常状况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是:×.16、×【分析】【分析】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解析】【解答】解:浓硫酸的稀释从理论上来说;是指将浓硫酸加水变成稀硫酸的过程,但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故答案是:×.17、√【分析】【分析】导火线上一般含有硝酸钾、硫磺粉、木炭粉.【解析】【解答】解:在导火线的表面粘有一种叫硝酸钾的东西.鞭炮点燃时;硝酸钾分解出氧气,使燃烧不会中断,因此,鞭炮能连续炸响.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根据铁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缺乏症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血红蛋白的成分,如果人体内缺少铁元素,就引起贫血症.所以,上述说法正确.

故答为:√.19、×【分析】【分析】加热底面积较大的玻璃容器时要垫石棉网,烧杯不能用于固体加热.【解析】【解答】解:使用烧杯给液体加热时应垫上石棉网;防止烧杯受热不均而炸裂.但烧杯不能用于固体加热.

故答案为:×;烧杯不能用于固体加热.20、×【分析】【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解析】【解答】解: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因此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

故填:×.21、√【分析】【分析】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很多物质反应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很多物质反应.

故答案为:√.四、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2、略

【分析】解:rm{(}一rm{)}从两瓶溶液取出来少许装入试管并在酒精灯上加热;如果溶液变浑浊,说明是氢氧化钙溶液,这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可以判断甲瓶为石灰水.

故填:溶液变浑浊.

rm{(}二rm{)}从两瓶溶液取出来少许装入试管并向里面吹气,也判断出甲瓶为石灰水,实验现象是甲瓶中溶液变浑浊,这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Ca(OH)_{2}+CO_{2}篓TCaCO_{3}隆媒+H_{2}O.}

故答案为:溶液变浑浊;rm{Ca(OH)_{2}+CO_{2}篓TCaCO_{3}隆媒+H_{2}O.}

rm{(}三rm{)}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方程式步骤rm{1}取少量已变质的rm{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白色浑浊反应方程式:rm{Na_{2}CO_{3}+CaCl_{2}篓TCaCO_{3}隆媒+2NaCl}步骤rm{2}取步骤rm{1}所得的澄清溶液少许,并向清液滴入几滴酚酞.酚酞试液不变色猜想rm{垄脷}成立酚酞试液变红色猜想rm{垄脹}成立猜想rm{垄脹}成立【反思与交流】:步骤rm{1}中所加溶液需过量的主要原因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避免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干扰.

故填: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rm{(}一rm{)}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rm{(}二rm{)}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rm{(}三rm{)}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

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解析】溶液变浑浊;rm{Ca(OH)_{2}+CO_{2}篓TCaCO_{3}隆媒+H_{2}O}氯化钙;rm{Na_{2}CO_{3}+CaCl_{2}篓TCaCO_{3}隆媒+2NaCl}酚酞试液不变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使碳酸钠完全反应23、略

【分析】解:rm{(1)}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rm{(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rm{overset{{露镁脩玫禄炉脙脤}}{}}水rm{+}氧气;

rm{(3)}从表中分析可知:rm{垄脵垄脷}是过氧化氢浓度不同而其他的反应时各种量均相同,可知这一过程是考查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rm{垄脷垄脹}则是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明显是对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探究;

rm{(4)}量筒内排出水的体积等于生成氧气的体积,所以量筒的作用是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在第四组实验中,出现了胶塞弹飞和试剂喷出的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浓度越大则反应越剧烈rm{(}答案合理即可rm{)}

rm{(5)}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温度总是比起始温度高;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rm{(6)}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如图rm{2}所示rm{.}其原因反应放热能加快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浓度降低,反应逐渐减慢;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的因素可能还有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颗粒大小rm{(}催化剂的用量、是否用催化剂等rm{)}.

故答案为:rm{(1)}催化;

rm{(2)}过氧化氢rm{overset{{露镁脩玫禄炉脙脤}}{}}水rm{+}氧气;

rm{(3)垄脵垄脷}rm{垄脷垄脹}

rm{(4)}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的氧气的体积;过氧化氢浓度越大则反应越剧烈rm{(}答案合理即可rm{)}

rm{(5)}放出;

rm{(6)}反应放热能加快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浓度降低,反应逐渐减慢;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颗粒大小rm{(}催化剂的用量、是否用催化剂等rm{)}.

rm{(1)}根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进行解答;

rm{(2)}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解答;

rm{(3)}根据rm{垄脵垄脷}是过氧化氢浓度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这种设计是验证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rm{垄脷垄脹}则是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是对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探究进行解答;

rm{(4)}根据量筒内排出水的体积等于生成氧气的体积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rm{(5)}根据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温度总是比起始温度高;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进行解答;

rm{(6)}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解答.

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探究了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影响的因素,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了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的因素.【解析】催化;过氧化氢rm{overset{{露镁脩玫禄炉脙脤}}{}}水rm{+}氧气;rm{垄脵垄脷}rm{垄脷垄脹}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的氧气的体积;过氧化氢浓度越大则反应越剧烈;放出;反应放热能加快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浓度降低,反应逐渐减慢;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颗粒大小rm{(}催化剂的用量、是否用催化剂等rm{)}24、分液漏斗长颈漏斗下端不能形成液封,会导致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管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2KMnO4K2MnO4+MnO2+O2↑气泡连续均匀冒出D【分析】解:(1)据图可以看出;编号为①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

(2)不经改进B装置不能用作气体发生装置,是因为长颈漏斗下端不能形成液封,会导致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a端进,空气从b端被排出,则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管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故填:长颈漏斗下端不能形成液封,会导致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管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MnO4K2MnO4+MnO2+O2↑,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是排水集气法,应该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开始收集。故填:2KMnO4K2MnO4+MnO2+O2↑;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4)

A.是固体加热型反应;使用排水法收集,故应该选择A;E装置进行组合,正确;

B.加入药品前应该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才能加入药品,正确;

C.集气瓶瓶口有气泡冒出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正确;

D.实验后试管内附着的物质不易洗去;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错误;

故填:D。

据图即可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解析】分液漏斗长颈漏斗下端不能形成液封,会导致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管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2KMnO4K2MnO4+MnO2+O2↑气泡连续均匀冒出D五、推断题(共3题,共24分)25、略

【分析】【分析】将水煤气通入烧碱溶液可以吸收CO2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以将H2、CO吸收,同时又生成了CO2气体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可以吸收生成的CO2气体,最后通过浓硫酸,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水蒸气,N2性质不活泼,不能参与反应,最后剩余.【解析】【解答】解:将水煤气依次通过四种物质的反应流程为①通过烧碱溶液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被吸收;②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发生反应H2+CuOCu+H2O,CO+CuOCu+CO2,吸收了H2和CO,同时生成气体H2O和CO2;③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吸收了CO2;④最后通过浓硫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