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跨学科案例)第六单元学科素养目标■语言运用积累名言警句;学写标语,准确精炼的表达。■思维能力学习用“和”的思想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审美鉴赏探究和的内涵,体会和谐之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和”的理念和能力,提高“和”的意识和认识,达到“和谐”的目的。中华文化崇尚“以和为贵”: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说“和和美美”“琴瑟和谐”,祝贺乔迁常说“家和万事兴”……“和”文化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来追本溯源,探寻“和”文化的内涵。导入形式1(情境导入)导入形式2(背景导入)
左边是形旁“龠”,其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乐器。这种乐器能够与其他乐声相协调。《礼记·乐论》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以和为贵”的真谛。导入形式3(视频导入)
六尺巷的故事广为流出,故事里体现了“以和为贵”的思想,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以和为贵”的真谛。
1.几千年来,我们智慧的祖先就有过许多关于“和”的论述,结合这些论述和你的理解,谈谈好“和”的含义。探“和”之义
以和邦国,以谐万民。(《周礼》)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道德经》)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四书章句集注》)
1.几千年来,我们智慧的祖先就有过许多关于“和”的论述,结合这些论述和你的理解,谈谈好“和”的含义。探“和”之义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论语集解》)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论语·正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几千年来,我们智慧的祖先就有过许多关于“和”的论述,结合这些论述和你的理解,谈谈好“和”的含义。探“和”之义
“和”的含义丰富多样,可概括为:和谐、和平、和顺、平和、和睦、随和、仁和、心平气和、琴瑟和谐、一团和气、政通人和、……探“和”之义
2.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喜欢争斗攀比,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小组讨论,“和”和“同”有什么区别?“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探“和”之义
(1)“和”和“同”区别:
①“和”就是心胸宽广,即“心不争”;“同”就是亲附偏袒。
②“和”起于“义”;“同”产生于“利”。
③“同”是一致,没有变动,没有多样性;“和”是相对的统一,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各种不同的因素通过调节而达到的统一与平衡。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探“和”之义
(2)现实意义:即使在今天,“和而不同”这一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同而不和”则必然导致纷争乃至战争。人类如今拥有核武器,可以在瞬息之间毁灭地球和人类自身。如果只强求“同”而不谋求“和”,使矛盾冲突激化,结果只能是共同毁灭。所以说,“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法则。写作指导
2.再读《孙权劝学》,在人物塑造上学到了什么方法?
方法二:塑造人物,个性鲜明。在写故事时一般要有人物,要注意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进行细致刻画,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其有血有肉,形象丰满而有趣味。比如在《孙权劝学》中,吕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由借口“军中多务”不肯读书,到听了孙权的劝告“乃始就学”,到“非复吴下阿蒙”,乃至令人“刮目相看”,表现了他听从劝告、学有所成的进步过程,也体现他志趣的发展变化。这样写,人物形象才更加丰满。寻“和”之用
1.看视频《六尺巷》《负荆请罪》的故事,说感受。寻“和”之用
1.看视频《六尺巷》《负荆请罪》的故事,说感受。(1)互相谦让,以和为贵,能使邻里和睦。(2)只有胸怀宽广、以国为重,才能做到不计得失,忍让他人,以和为贵。(以国为重,容忍他人)寻“和”之用
2.你还知道哪些体现“以和为贵”的事例?结合事例,说说“和”的作用。
罗威饲犊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寻“和”之用
2.你还知道哪些体现“以和为贵”的事例?结合事例,说说“和”的作用。
于令仪宽偷曹州有个叫于令仪的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儿子。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按照他的要求给了他。等到小偷要离开时,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非常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会被人盘问,留下钱财,到了明天再拿走。"小偷非常感动、惭愧,最终成为了良民。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执教。儿子及侄子于杰效,陆续考中了进士,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寻“和”之用
2.你还知道哪些体现“以和为贵”的事例?结合事例,说说“和”的作用。
“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气”等义,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践“和”之道
1.标语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有着特殊的作用。创写标语,体现“和”的思想。学生创写一条,小组推选,全班展示交流。优秀标语特点:①紧扣主题,具有针对性、宣传性、鼓动性;②内容积极健康、亲切友善;③语言简洁、表情达意准确;④富有文采、朗朗上口。践“和”之道
1.标语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有着特殊的作用。创写标语,体现“和”的思想。学生创写一条,小组推选,全班展示交流。范例:①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厌恶。②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③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④遵古训,和为贵;促和谐,善为本。⑤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和谐是最美的风景。践“和”之道
2.为建设和谐班级,请你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小组集体制定,推选,全班展示交流。范例:第一条:班级议事时,必须遵守沟通、信任、包容的处事原则。第二条:讨论问题时要积极发表个人的见解,同时要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第三条:若意见不合、见解不同,要礼貌对待,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能一味否认或粗暴斥责、批评。第四条:商议班级事务时,要以大局为重,以班级良性发展为共同目标,不能处处事先想到自己。写作指导
3.通过以上学习活动,我们对中国的“和”文化应该有了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从中收获了哪些与人交往方面的感悟?(1)要树立交往的自信,要学会自我表现;(2)要以和为贵,把对方看成重要的人物,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善于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3)宽以待人,悦纳自己。
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山地农业开发租赁合同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别墅租赁合同含社区绿化养护责任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厅装修施工节能评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乐器展会器材租赁合同范本3篇
- 教育工作者如何推广家庭安全常识的研究报告
- 智慧办公创新的办公模式探索
- 玉溪云南玉溪市司法局招聘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管理处采购中心编外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年度SSL协议安全产品集成与解决方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茶艺馆店铺转让及茶文化传承协议3篇
- 2024年智能科技项目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精神科健康宣教手册-各种精神疾病宣教
- 定制柜子保修合同协议书
- 管理期货的趋势跟踪策略 寻找危机阿尔法
- 沥青化学分析试验作业指导书
- 2023年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化学电池温度系数的测定
- 脑出血的护理课件脑出血护理查房PPT
- 南京大学-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指导书
-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Excel版)
- 02R112 拱顶油罐图集
- Unit+4+History+and+Tradition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件 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