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专项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_第1页
2020-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专项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_第2页
2020-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专项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_第3页
2020-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专项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_第4页
2020-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专项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4古代诗歌鉴赏一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专项分类汇编

一、[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觇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K备注力①把:握,执。②觇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

末襄阳高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叫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2020年全国新高考n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赠赵伯鱼(节选)

韩驹①

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久

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

K备注》①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②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

与黄庭坚。③参:领悟,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④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

精义。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

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

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

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4.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三、[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渝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

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四、[2021年全国新高考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备注一

[注]七月诗:指《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8.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五、[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醉落魄•人日『备注]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10.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

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六、[2022年全国新高考H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别

李白[唐代]

寻阳五溪水,沿洞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1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七、[2023年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

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4.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

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八、[2023年新课标H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工备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K备注工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

请简要分析。

九、[2024年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千岁庵听泉

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襁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18.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十、[2024年新课标H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雨后为山亭独卧

叶梦得①

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K备注工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

类。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

B.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

C.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

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

20.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情感的能力,体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核心素养。

“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错。“把君诗过日”在此处意为在这样艰难的世道中,年老多

病的“我”拿着你的诗拜读以度时日。但“此别”后可能就无法有友人的诗篇相伴了。

2.答案:①峨眉山位于蜀地,睨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

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这是一首赠别诗。首联叙时危身老。上句交代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下句说明诗人年老

多病的艰难境况。此联既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暗含着诗人对自身年老多病的惆

怅。颔联抒写离别之情。诗人拜读友人郑炼的诗以度时日,但是一想到和友人分别,诗人内

心便不能平静,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颈联借景抒情。上句写诗人自己所处的环境,下句

想象友人所去之地的景色。天高地阔,诗人与友人两地相思,情谊深厚。尾联借诗人对友人

的嘱托,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志趣。诗人希望友人为自己寻访像庞德公那样的高士,寄寓了诗

人渴望自己能有像庞德公一样的志趣。

3.答案:B

解析:“劝诫”说法错误。根据诗句“果可畏”可知充满了嘉许、赞赏,并无劝诫的意思。

4.答案:①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②然后“一朝悟罢”,

领悟到诗歌艺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

解析:由“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可知作者认为学诗要像初学禅一样,在未

开悟的时候,要“遍参诸方”,多琢磨,以诸多前人为师,“遍”、“诸”字强调要下苦

功,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由“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可知作者强调“悟”,

在学习前人之后要有自己对诗歌艺术真旨领悟,“一朝悟罢”,一旦领悟到,“信手拈出皆

成章”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诗也就学成了。

5.答案:B

解析:“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错误。“一衣带水”的意思是像一条衣带那

样窄的水面,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渝浦曾闻似衣带”意即“我曾听说温水萦绕似衣

带”,表现的是温水的蜿蜒之美,并非表现朋友之间的情谊。

6.答案:①“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

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②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

式的劝诫做了铺垫。

解析:诗歌第二句的意思是:高僧惠远曾住东林寺,不知你是否去过?结合诗歌注释与所学

知识可知,此时白居易被贬江州,当地有佛教高僧惠远曾居住过的东林寺,诗人担心白居易

因被贬失意而沉迷于佛理,表面上是询问白居易是否去过该处,实则在委婉劝告,为结尾正

式的劝诫做了铺垫。诗歌尾联直言“莫谩拘牵雨花社”,劝告友人不要因眼前境遇而消沉,

并以“青云依旧是前途”来开解他,认为他的前途依然很远大,要有信心。答题时注意结合

诗歌“劝诫”的主旨,来分析第二句的“委婉”之处。

7.答案:C

解析:“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在,'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错误。“为农为士亦奚

异”是说诗人希望儿子们不要纠结外在的身份,做农民和做读书的士人都可以;“道在六经

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是说诗人希望儿子们知行合一,不仅要学会读书,还要通过实践

体验劳动,体会稼稽之艰难。

8.答案:①希望儿子们明经穷理,努力读书成才。②希望儿子们注重农事,懂得稼稿的艰

难。③诗人希望儿子们无论“为农”还是“为士”都要尽心尽力,流露出诗人作为父亲对儿

子们的期冀。

解析:诗人先回顾了自己的过往,“无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建功立业的遗憾;接着对儿

子们发问,引导儿子们思考自己的个人价值。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

子们的谆谆教诲。颔联诗人告诫儿子们不要纠结外在的身份,但无论做什么都要诚实。颈联

诗人接着教导儿子们要明经穷理,努力读书成才,还要通过农业劳动自食其力。尾联诗人推

心置腹,告诫儿子们一定要熟读《诗经•豳风•七月》,意在让儿子们懂得稼稽之艰难,注

重农事。

9.答案:A

解析:“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错误,“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的意思

是春色无边无际,人们却情愿苦苦来到南山寻觅。

10.答案:①“翁前子后孙扶掖",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②

“商行贾坐农耕织”,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解析:由“翁前子后孙扶掖”可以看出家庭中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关系,这是词人的追

求,由此可得出答案第①点。由“商行贾坐农耕织”可以看出词人认为各行各业要各司其

职、各守本分,由此可得出答案第②点。上阕开头以“无边春色”反衬人们热衷于到南山庆

祝人日。人们对无边无际的春色视而不见,反而来到南山苦苦寻觅,所为何事?原来这里节

日气氛是如此浓厚:人们趁着人日佳节,吹起箫笛,敲起大鼓,祈求麦子丰收,春蚕健壮。

用“箫鼓”“笛”写节日之盛,用“村村”“家家”极写范围之大,仅此一句就将人日的风

俗景象和人们的欢乐情绪描绘出来。下阕“翁前子后孙扶掖”描绘出一幅祖孙三代长幼有

序、其乐融融的场景;“商行贾坐农耕织”是对人们各司其职、辛苦劳作、追求幸福的场的

描绘,为下面的议论做好了铺垫。最后三句以议论作结,阐述了一个道理:自古以来,人们

都是追求幸福与美好的,人们如果都懂得做人的道理,那就“日日是人日”了,也就不会在

人日这一天去祈祷了。词作意在勉励人们自强不息,不断追求美好生活。

11.答案:B

解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错误。联系“胜境由

来人共传”可知,“君到南中自称美”意思是南中风景优美,你到了那里,自然会夸赞那里

的风景,没有提及“友人的风采”。

12.答案:①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末尾写孤帆远

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

解析:思想内容鉴赏;前两句通过想象写友人远去。接下来两句通过夸赞友人所到之地的美

景,表达对友人的宽慰,冲淡了友人的离别之愁。后四句主要写自己的忧愁与不舍。”八月

秋”点明送别的时节,”飒飒芦花复益愁”寓情于景,从听觉的角度渲染出萧瑟的氛围,直

接表明自己的心绪。最后两句与诗人的另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

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同写目送友人远去,以眼前之景寄托离别的不舍,有异曲同工之

妙。

13.答案:A

解析:“不畏艰难”错误,首联写逐字逐句地研读儒家经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当

时的学者纷纷选择了一条相对简单的路,即从孔门后学的学说入手。首联概述了当时的学

风,指出当时学风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学转难”造成的,并没有“不畏艰难”的意思。

14.答案: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头树梢上的花朵才能使人

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②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认真阅读原典,深刻体会其精神

内涵。

解析:这是林希逸对友人关于治学论述的答复。首联主要概述了当时的学风,指出这种学风

本质上是一种趋易避难的表现。上句中,“逐字笺来”是指逐字逐句地研读儒家经典,“学

转难”是说由于经典年代久远,研读起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下句写当时的学者于是纷

纷选择一条相对简单的路,那就是从孔门后学的学说入手,也就是“说曾颜”。首联的上下

句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指出当时学风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学转难”造成的。颔联说的

是“皮毛”之下的精要思想是无法靠人们口耳相传获得的。颈联以“参禅”“修仙”为例,

以类比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治学观点。诗人认为,求学需要“自参"‘‘亲炼",亲身治学方可

获得学问真谛。尾联引用魏了翁的名言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桃李在卖花担上活力不再,

只有亲自到树头枝底才能体会到它们的活泼精神,即研读经典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

真谛。

15.答案:C

解析:“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错误,“鸡犬林萝隐隐声”

意思是鸡鸣、犬吠之声在林萝间隐隐传出,与“湖上晚归”的诗题相呼应,诗人如处仙境的

感觉并没有被破坏,心情也一直是恬淡安宁的。

16.答案: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

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②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

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解析:我们要关注诗人的心态和诗中景物的特点,先分析诗人的心态,然后分析这一心态与

诗中景物的关联。结合诗歌标题可知,此诗写于诗人归家途中,而首句中的“归思清”直接

点出诗人的心态,此时的他心境澄清,心态平和。然后分析在这一心态的影响下,诗中景物

的特点。由“浑恐是蓬瀛”可知,归家途中的景物优美,让人如入仙境。因为诗人的心态是

平和静谧的,所以在他的眼中,“桥横水木”“寺倚云峰”,宁静安详;“翠羽湿飞”“红

蕖香袅”,灵动明快。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17.答案:D

解析:鉴赏诗歌表现手法、情感内容“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曲

解了诗歌尾联的意思。尾联“君看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关联了王羲之的《兰亭集

序》。《兰亭集序》中写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