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关01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练
目录
【中考预测】对选择题进行整体分析,总结高效的解题策略
【抢分通关】精选2023年各省市中考真题与2024年名校模拟题,讲解通关策略(含新考法、新情境等)
一、整体分析
选择题是各省市中考历史客观题部分的常规题型,选择题分值比重较大。该类型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广、
呈现形式多种多样、考查方式灵活多变,同时将原来单纯以考查知识点的识记为主、直问直答式逐渐转变
为以考查能力为主,注重问题情境设置、多元角度考察、关注素养立意、问题探究综合等方面。具体题型
又分为材料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匹配型选择题、图表型选择题等几大类。因此在备考过程中,需要
学生在平时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提高从试题中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归纳,比较、概括、辩证
地认识和分析等各种能力。
二、高效解题策略
1.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是历史材料题的扩展和延伸。此类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
择题的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材料可能是文字、图片、表格),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设置备选项。二是题
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2.情境型选择题:通过情境的设置,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还原。抓住还原的一些关键要素是解题的
关键,如这一时期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等,提炼出这些要素,并结合教材内容,抓住能够反映出
时间节点的关键要素,最终确定答案。
3.推论型选择题:需要正确分析史实所产生的影响,解答此类试题时无捷径可走,需要结合教材逐一分析
选项,将选项中的史实还原到历史事件的大背景中去进行理解和分析。需要根据已有的线索去梳理知识,
理解填充内容中所要表达的信息,这一信息绝不是孤立的,因此要仔细分析题干中已给出的材料以及选项
中的内容,两者结合着去理解与分析。
4.因果型选择题:一般来说都是在题干中给出结果,要求你为这一结果寻找原因。解答时需要从题干中提
炼出有效的历史信息,分析题目所给出的结果,再结合教材分析原因。
5.比较型选择题:需要具备分析、比较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拥有是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前提的,如果对于
基础知识不了解,那比较和分析都是高屋建瓴,不能真正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第1页共15页.
5.图表型选择题:是以统计图表为材料,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及知识迁移的能
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数据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将所有数据串联起来进行整体的、宏
观的观察。发现和利用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明确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结合题目要求和所学内容,确定正
确选项。
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2023甘肃兰州)【史料实证】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
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这说明元谋人()
A.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B.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C.已经进入磨制石器时代D.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2.(2023湖南邵阳)【图片史料】比较“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图片可知,北京人
()
“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
A.仍然保留猿类特征B.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C.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D.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3.(2023甘肃金昌)【唯物史观】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
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生活方式的转变
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
4.(20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河南东南部的淮河上游,有一处距今8000多年的舞阳贾湖遗址,那里出
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这证实贾湖居民()
A.已经学会保存火种B.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C.过着原始农耕生活D.会制作简单乐器骨哨
5.(2023北京)【唯物史观】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材料可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
证据的是()
第2页共15页.
A.北京人制作的石器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农耕生活想象图D.曲辕犁模型
6.(2024山西一模)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它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
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
诠释。下列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大禹治水的传说B.《史记·陈涉世家》
C.元朝急递销令牌D.电影《英雄郑成功》
7.(2024河南二模)【问题情景】2024年3月14日,北京南尚乐中心小学的25名科学小记者,参与了2024
年“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走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活动。他们会在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看到
北京人()
A.头部特征与现代人无异B.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C.会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D.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8.(2023湖南常德)【史料实证】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
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9.(2023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贝”字(如下表)。据此判断,贝在商朝应
该是()
甲骨文
对应汉字贝买贯宝
A.货币B.礼器C.食器D.酒具
10.(2023广东)【史料实证】《管子·地图》载:“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孙子兵法·地形篇》载:“夫
地形者,兵之助也”。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
A.水利兴修B.诸侯征战C.儒学兴起D.私学发展
11.(2023北京)【唯物史观】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
第3页共15页.
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
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说明()
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
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12.(2023广东深圳)颜渊曾说,学了满身本领,但是如果违背了道德,宁肯藏而不用。这体现了()
A.尊崇自然B.仁德为先C.学以致用D.以法治国
13.(2023山西)【家国情怀】《史记·刺客列传》描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司马迁对其评价:“自曹
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下列选项与这一记载体现的精
神内涵相符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富贵不能浮,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4.(2024山西一模)【史料实证】如图为甲骨文十二生肖文字。据此可知()
A.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B.象形是甲骨文主要的造字方法
C.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D.甲骨文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15.(2024山西一模)【阅读素养】春秋战国的丝织品实物已有较多发现。安徽舒城凤凰嘴春秋中期墓中发
现残绢,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湖北江陵许多战国墓中发现多种丝织品。北方出产的良种犬马,南方出产
的鸟羽、象牙、皮革、丹砂和钢,东方出产的紫贝、鱼盐,西方出产的旄牛制品和特种皮革,在中原市场
上都可以见到。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各国制定政策扶持经济发展B.手工业进步和商业贸易活跃
C.中原地区成为文明交流中心D.出现了大规模民族交往交融
16.(2024山西一模)【归纳概括能力】同学们以“纵横诸子百家·思想比辩天下”为主题开展讨论会。他们收
集到如下诸子百家的言论。从中反映出他们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第4页共15页.
A.和谐共处B.崇尚节俭C.以民为本D.无为而治
17.(2024河南二模)它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是迄今
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它应该是()
A.莲鹤方壶B.妇好鸮尊C.司母戊鼎D.四羊方尊
18.(2024湖南二模)【史料推论】周陵,相传为西周文王、武王陵墓,陵前分别有清代陕西巡抚所立“周文
王陵”“周武王陵”墓碑一通。2010年,陕西考古研究院与咸阳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勘探后,发现此二陵有类似
早期秦王陵园的兆沟,园内采集的瓦当等标本也为战国时期产物,据此推断该两墓为战国晚期秦王陵墓,
由此可见()
A.考古发现比古史传说有价值B.考古是还原史事的重要手段
C.距离史事越近的史籍越可信D.史事的考证离不开考古发掘
19.(2024云南二模)“孔子把原来深藏在奴隶制宫廷的文化典籍加以重新整理,公开传授,使新兴地主阶
级、大商人和一般自由民的子弟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这说明孔子()
A.重在因材施教B.主张遵循周礼C.推崇儒学正统D.力行普及教育
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史料实证】在陕西西安章台出土的秦朝地方官府向朝廷上奏文书时用的封泥
(在捆绑简牍的绳端处封上粘土,上盖印章),其中有许多“上郡”“代郡”等郡名和“蓝田”“下邦”等县名。而
《秦律》明确规定,地方有事奏请,须采用文书形式。据此可知秦统一全国后()
A.诸侯受命管理土地和人民B.中央与地方组成政治联盟
C.地方政府直接听命于朝廷D.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道路
21.(2023四川内江)【图片史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大
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图示意的是()
A.统一度量衡制度B.统一使用半两钱
第5页共15页.
C.统一文字为小篆D.统一车轨的宽窄
22.(2023北京)【史料实证】《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中“以水银(汞)为百川江河大海”。考古工作者
对皇陵遗址及周边进行汞含量测定,其结果(见下图)成为确定地宫位置的重要依据。这表明()
①秦始皇北击匈奴有了考古证据②秦始皇陵地宫位于外城墙之下
③该成果得益于考古学与化学的结合④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可以相互印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3.(2023黑龙江哈尔滨)《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
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严刑峻法B.休养生息C.盐铁官营D.重文轻武
24.(2023湖北荆州)西汉时,中原地区出现了良种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外来物产。这
一时期,丝绸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打井和炼铁等技术。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汉朝科技的进步B.西域人对丝织品的追捧
C.丝绸之路的开辟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25.(2024山西一模)西汉贾谊提到:“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
亡邪心。”材料所述反映了汉初针对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实行了()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推恩令
26.(2024安徽二模)【史料推论】西汉政府曾下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但封国王侯
以牛肉为奖赏赐予臣属的现象屡屡发生。在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今马王堆汉墓)
出土的菜谱中亦记载有丰富的牛肉菜品。这反映出当时()
A.法律制度流于形式B.生产力被严重破坏C.中央权威面临挑战D.牛耕不受地方重视
27.(2024上海二模)【大单元理念】书籍目录揭示线索,隐含认识。以下目录出自王家范等撰写
的中国古代史专著——《大学中国史》。阅读目录,回答问题。
第6页共15页.
(1).结合所学,在目录横线处填入相应内容。(填写字母,3分)
A.元B.帝国的繁荣与开放C.历史大变动:春秋战国
(2)第二章第一节的标题是“寻觅中的夏”,其下包含了“文献传说中的夏朝”“夏文化中的考古
探索”两目。据此,推测作者“寻觅”夏朝历史的方法是()(填写字母,2分)
A.只研究文献材料B.将图像材料与原始文献相互印证
C.只研究考古材料D.将文献、传说与考古材料相互印证
(3)第四章以“大一统帝国的创制(创立制度):秦、汉”为标题,作者意在强调()(填写
字母,2分)
A.秦汉两朝制度的不同之处B.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意义
C.秦汉两朝的兴衰与更替D.秦汉创制对古代大一统王朝的深远影响
28.(2024河北二模)3.汉高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其后的两位统治者继承了这一政策,促成了()
A.西汉进入鼎盛时期B.“文景之治”出现
C.儒学确立正统地位D.“光武中兴”局面
29.(2023广东)【图片史料】如图为江苏、山西等地出土汉代文物的相关图片。据此可知,汉代()
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B.推行盐铁官营
C.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D.思想领先世界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7页共15页.
30.(2023广东东营)【时空观念】下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它是()
A.西汉形势图B.三国鼎立形势图C.元朝形势图D.明朝形势图
31.(2023北京)【因果联系】以下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A.人口迁徙B.孝文帝改革
C.大运河的开通D.经济重心的南移
32.(2023广东深圳)【史料实证】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在炙肉时,将整只动物放在火上烧烤,
再分块分食。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南齐高帝曾赐给江淹鹅炙和
美酒,奖励他草拟诏书有功。说明这一时期()
A.北人大量迁往南方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C.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D.民族之间相互交融
33.(2023广东)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A.张仲景B.贾思勰C.王羲之D.祖冲之
34.(2024山西一模)【史料实证】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制定精
确的历法。以把握季节轮替、气候变化的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安排农事。而精确历法的关键之一是
精算圆周率。这是因为太阳、月亮等天体是沿着椭圆轨道周而复始地运行的。圆周率的准确计算对把握这
些天体的运行规律有决定性作用。这说明圆周率的推算具有()
A.实用性B.创新性C.继承性D.独特性
35.(2024安徽二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中国人以节气为指南安排生产和生活。“清明
第8页共15页.
前后,种瓜种豆”“谷雨种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从这些谚语可知,节气文化里藏着()
A.传统农耕文明的印迹B.城市文化演变的路径
C.海外贸易区域的变化D.政治制度变革的轨迹
36.(2024河南二模)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到:“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如图所示图
示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A.B.
C.D.
37.(2024云南二模)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南迁,为水稻的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人民一起南下
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及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
良田。这反映了人口南迁()
A.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D.促使政治中心逐渐南移
五、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38.(2023四川遂宁)【跨学科主题学习】宋朝诗人汪洙《神童诗》有云:“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
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该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
某种制度下人们对读书的重视。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B.丞相制C.科举制D.内阁制
39.(2023湖北武汉)【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
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与力量。以下体现该内容的是()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B.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0.(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唐朝的革新措施与这一理念吻合的
是()
A.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B.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D.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41.(2023黑龙江哈尔滨)【史料实证】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
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筒车的好处是()
第9页共15页.
A.材质坚硬,利于深耕B.沟通河道,利于水运
C.节省人力,提高效率D.滑行自如,利于拔秧
42.(2023山西)【大单元】李华同学在学习“盛唐气象”这一内容时,绘制了下面的内容结构示意图。你认
为①处可填写()
A.北击匈奴B.文成公主入藏
C.澶渊之盟D.设置驻藏大臣
43.(2024安徽二模)隋炀帝在海南岛上建制三郡十县,到唐德宗时期达五州二十二县,开发地域也从环岛
沿海逐渐扩大到五指山腹地。这能体现当时()
A.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C.地方具有一定的行政自主权D.统治者经略海疆的主权意识
44.(2024河南二模)【问题情境】2024年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向我们重现了长安城的辉煌。长安城规
划井然有序,东、西两市商铺林立;人口百余万;国内外商人、学者云集于此。可见,当时的长安城()
A.生活丰富B.对外交流频繁
C.繁荣开放D.农业技术发达
45.(2024云南二模)为了加强对地方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政权,特别是加强东
都洛阳和江南地区的联系,控制江南地区,隋炀帝命人开凿了大运河,材料描述的是隋朝大运河开通的
()
A.原因B.过程C.性质D.影响
六、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46.(2023广东深圳)了解宋代政治,下列哪一史料最合适()
A.《梦溪笔谈》B.《宋史·职官志》
C.《清明上河图》D.《马可·波罗行纪》
47.(2023湖北武汉)宋朝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政策,设立了专门的社会福利机构,救济的对象
包括孤寡老人、贫困人口等诸多无法自立的群体。专业的消防队伍、巡夜队伍也在京城建立(见下图)。可
见,宋朝()
第10页共15页.
A.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南移完成B.儒家学说和传统节日备受欢迎
C.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受到重视D.民族交融和科举取士范围扩大
48.(2023湖南邵阳)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说,我也从中国智慧中学到很多经验,比如1005年的澶渊之盟,
交战双方提出,我们不能够打败对方,但可以商讨一个条约,形成对抗的伙伴关系,在一些领域里激烈敌
对,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内结为伙伴。艾利森对澶渊之盟的叙述()
A.比较符合历史史实B.完全违背历史真相
C.是研究澶渊之盟的重要史料D.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
49.(2023四川乐山)【图表史料】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下图中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
本原因是()
A.明清社会文化繁荣B.科举考试快速发展
C.南方政局更加稳定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50.(2023内蒙古包头)宋高宗看到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对此题材大为赞赏,专门召见了他,并
将《耕织图》宣示后宫,一时朝野传颂。这表明南宋统治者()
A.重用贤能B.劝课农桑C.发展文教D.勤于政事
51.(2023湖南长沙)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唐朝文成公主入藏、辽宋澶渊之盟、元朝回族的
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
A.政治互鉴B.中外交流C.政权并立D.民族交融
第11页共15页.
52.(2023福建)【图片史料】以图证史是通达史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A.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B.完整再现了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
C.说明北宋东京城内尚未出现夜市D.应与考古材料印证才有史料价值
53.(2023黑龙江哈尔滨)某学生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面的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
北宋时的匠人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B.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
C.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D.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54.(2024河南二模)【史料实证】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下列史料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佐证宋朝()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
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宋代《耕获图》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图像材料实物材料文献材料
A.民族关系和睦B.社会经济繁荣
C.社会风气开放D.文学艺术灿烂
55.(2024湖南二模)【图表史料】下面柱状图说明两宋时期()
第12页共15页.
A.交子大量发行B.海外贸易发达C.造船技术发达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56.(2024湖南二模)元明清时期,统治者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如在东
南地区,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置台湾府;在西南地区,元朝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清朝设立驻
藏大臣。元明清时期在边疆治理方式上具有的特点是()
A.盛气凌人,竭泽而渔B.因循守旧,顺其自然
C.维护主权,因地制宜D.故步自封,漠然置之
57.(2024云南二模)元朝版图辽阔,针对西南地区的特点,在西南边疆设置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等机构进
行管理,并实行“土司制度”,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因俗而治。这一做法()
A.消除了边疆与内地的差距B.阻碍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使元朝疆域不断向外扩展
58.(2024云南二模)13世纪,中国人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使得欧洲航海家
的寻金梦得以实现,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这段话强调的是()
A.中国文化的进步性B.阿拉伯人的桥梁作用
C.文化交流的推动性D.欧洲航海家的殖民性
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59.(2023江苏泰州)为缓解因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明清时期从美洲引进并推广了高产农作物。主
要有()
①马铃薯②占城稻③玉米④胡豆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60.(2023山东济宁)【史料实证】据记载,郑和第三次返航时“附古里(今印度地区)等十九国贡使来朝”;
第五次出航“送摩骨都束(今非洲地区)等十五国贡使返国”。由此可见郑和远航()
A.目的是接送外国使臣B.到达了西欧的国家
C.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D.密切了与海外联系
6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秋季版)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
- 2025年护师类之主管护师考试题库
- 唐山市滦县二中高三期中考试理综试卷
- 公众号管理竞选方案
- 北京天安伟业天津海河左岸新天项目形象策略
- 小学生考前教育
- 广东省茂名市5+2校际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公司美工个人上半年工作总结
- 血透室护士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分包合同扩展协议
- 2025年漂浮式风电市场现状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阿Q正传》(课件)2023-2024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爆款课件
- 简约中国戏曲文化鉴赏工作汇报工作总结PPT模板
- 一文读懂泡泡玛特
- 2022年《江苏省机动车维修费用结算清单》格式
- Q∕GDW 11304.15-2021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 第15部分:SF6气体泄漏红外成像检测仪
- GB∕T 41441.1-2022 规模化畜禽场良好生产环境 第1部分:场地要求
- 品质异常奖罚规定001
- 《网店客服》5套综合模拟试卷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