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0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可表示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
A.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侵蚀C.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沉积D.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沉积2、读图;甲国的气温特点最有可能是()
A.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C.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D.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小3、读“我国某城市(117°E,32°N)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时间可能是()
A.6:00B.10:00C.12:00D.15:004、如果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变大,则()A.五带的范围不变B.热带、温带的范围不变,寒带消失C.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D.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洋流C.地表形态D.人类活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读“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斜线绘出夜半球__________。
(2)图中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_;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
(3)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
(4)这天;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________。
(5)图中地方时是12点的是________,B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点,C地此时正值日出还是日落?_____。7、意义:海—气相互作用维持地球上________的平衡。8、下图为亚洲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l月季风的是________图,表示亚洲7月季风的是________图。
(2)在甲图中,A气压名称为________,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3)B、C、D三字母附近的箭头,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____,表示夏季风的是________。
(4)东亚季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9、自转周期。
。名称。
长度。
参照物。
恒星日。
____
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
太阳日。
____小时。
太阳。
10、自转方向:____(如图A)。
(1)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11、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________点;此后,直射点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当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C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为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位置C时;节气名称为_______;当直射点由C向D运动过程中,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白昼最短的是______;下列诗句符合此时节气的是_______。A.春江水暖鸭先知B.秋阴不散霜飞晚C.雪花三尺如玉盘D.白雨跳珠乱入船(4)从图可知;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______。
(5)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_____(填“变大”或“变小”)。12、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恒星①是______星;角②的角度是_____;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__。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8月8日,在四川九寨沟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材料二我国部分及周边地区某日某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地球内部圈层)。
(2)甲山脉是由板块碰撞后隆起形成,属于____(褶皱或断块)山脉,周边岩浆活动频繁,因此____(能源)丰富。
(3)图中①地以____天气为主,未来几天③地可能出现阴天、____、____;雨雪等天气现象。
(4)与②相比,④的风力更____,理由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15、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_____)A.正确B.错误16、不同的气候类型一定对应不同的自然带。(_____)A.正确B.错误17、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____A.正确B.错误18、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19、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的小丘。赛里木湖为伊犁河谷山间湖,盛行西北风。甲地为山间盆地坡面上的凹地(适宜冬季放牧),凹地底部杂乱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冻胀丘;赛里木湖南侧的乙地山坡也发现了类似冻胀丘,且比甲地的冻胀丘分布面积更大、阵列更整齐。甲、乙两地的冻胀丘内部结构有腐殖质层、冰层和冻土层等,冻胀丘上冬季分别生长着牧草和牧草苔藓。下图示意赛里木湖周边的地形及甲、乙两处的冻胀丘景观照片。
(1)分析甲地的冻胀丘上没有喜湿苔藓分布的气候原因。
(2)分析甲地的冻胀丘分布杂乱的原因。
(3)分析乙地的冻胀丘分布范围较甲地更广的原因。21、今年暑假;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祖国在我心中”地理研学之旅。三组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分赴三个地方进行考察。请根据他们写的研学报告摘录,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组同学在我国东部地区考察中发现,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处分布,乙在____处分布,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____。
(2)随着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____。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3)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____。A.B.C.D.(4)若丙图中;河流C段的纵剖面如下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____。
A.“U”形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5)第二组同学说道:“我这次在我国西北地区,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艰苦。”你认为这两幅图应该是下列图中的_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请为我国西北治理土地沙漠化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____、____。
(6)第三组同学绘制的地貌如下图所示,按形成的先后,正确的顺序是____。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赤水河是长江上游支流,全长444.5千米,流城面积2.04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分布着深厚的紫红色或红色砂岩,赤水河河谷深切狭窄,山势陡峻,河岸山地海拔多在1000-1930米之间。赤水河因季节性呈现红色而得名,该河流是中国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的长江支流,河水清澈透底。如图示意赤水河水系分布。
(1)描述赤水河流域的水系特点。
(2)推测赤水河没有被污染的主要原因。
(3)就赤水河季节性呈现红色作出合理解释。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据钻探发现,在洱海湖区边缘甲地附近普遍存在距今6000年前形成的螺壳层,在乙地发现距今3500年前的湖砂沉积。洱海湖面海拔约1950m,主断裂西侧剧烈抬升,形成海拔约4000m的苍山。苍山山体主要由硬度较大的变质岩组成,山顶附近约半年时间存有积雪,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此处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图示意洱海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推测距今6000年以来洱海湖面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2)分析洱海西岸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详解】
可表示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地壳抬升,秦岭北侧地区岩层断裂陷落,形成地堑。地堑的地势低,水流汇集,在流水沉积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C对,A、B、D错。2、B【分析】【分析】
【详解】
读图可知;甲国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大部分地区地势高(位于山地高原区),气温年较差与纬度呈正相关,与地势呈负相关,因此甲国气温年较差小,排除AC;甲国大部地区因地势高,空气密度不大,水汽较少,晴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因此昼夜温差(气温日较差)较大,排除D,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3、D【分析】【详解】
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图中道路为东西走向,树影朝向东北,表明太阳在西南方向,我国该城市的地理坐标为(117°E,32°N),太阳处于西南表明当地当时处于下午时刻,当地的6:00和10:00为上午时刻,太阳在偏东方位,12:00为正午时刻,太阳在正南方向,15:00为下午时刻,太阳一般位于西南方向,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4、D【分析】【分析】
【详解】
如果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变大;则黄赤交角变大,黄赤交角决定回归线的度数,影响热带的范围,则五带的范围必然会变化,A错误;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的度数变大,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范围,则热带范围变大,回归线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则极圈度数变小,寒带范围变大,因此温带的范围将变小,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5、A【分析】【分析】
【详解】
太阳辐射决定热量;对气候形成起决定性作用,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正确;洋流;地表形态、人类活动等均不是气候“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故选A。
【点睛】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等,可以巧记为“伟大的海洋人”。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详解】
(1)晨昏线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
(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为一年中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时间,即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3)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C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南北极圈以及以内的地区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图示D点在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图示A;B、C、D四点比较A点位于晨线以东,且距离晨线的经度差最大,即日出最早,最先看到日出。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自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各点和北回归线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即B>C>A>D。
(5)图示A点和D点所在的经线正好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地方时12时。根据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C点,地方时为6点,计算B点位于C点以东30°,故地方时为8点。C点位于晨线上,此时处于日出。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晨昏线图综合分析的常规性试题,但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的分布规律;②五带划分的基本规律;③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⑤晨昏线图上分析时间问题的基本方法,即找出6点、18点或12点的位置等。【解析】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CDAB>C>A>DA、D8日出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水分和热量8、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亚洲季风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季风的风向;气压中心名称、天气特点等基础知识。
(1)
l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因此风从陆地高压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东亚形成西北风,在南亚形成东北风,与甲图风向吻合。l月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切断的副热带高压带残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东亚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风;在南亚由于东南信风带北移,跨越赤道右偏为西南风,与乙图吻合。
(2)
l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称为亚洲高压;由于高压中心空气受冷,气流下沉,因此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
(3)
冬季风为偏北风;与D箭头相符,夏季风为偏南风,与B;C箭头相符。
(4)
东亚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季风。
【点睛】【解析】(1)甲乙。
(2)亚洲高压冷干。
(3)DB;C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23时56分4秒24小时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自西向东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详解】
(1)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春分,3月21日左右;B为夏至,6月22日左右;C为秋分,9月23日左右;D为冬至,12月22日左右。我国国庆为10月1日,太阳直射点最接近C。此后直射点向南继续移动。地球公转速度规律为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所以直射点从B移动到C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为先变慢后变快。
(2)读图可知当直射点位置位于C时;直射赤道,为秋分;当直射点由C向D运动过程中,直射点在向南运动,北半球昼长变短,夜长变长。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为冬至,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短,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短。“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春季景色,A错误。“秋阴不散霜飞晚”描写秋季,B错误。“雪花三尺如玉盘”描写冬景,C正确。“白雨跳珠乱入船”描写夏景,D错误。故选C。
(4)从图可知;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回归线之间(23°26ꞌN--23°26ꞌS)。
(5)α的度数为回归线度数。回归线度数等于黄赤交角,所以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变大。此外,回归线度数与几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度数变大,热带范围扩大,极圈度数变小,寒带范围扩大,所以温带的范围会变小。【解析】C南先变慢后变快秋分日昼变短,夜变长北京C23°26ꞌN--23°26ꞌS(南北回归线之间)变大变小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黄赤交角示意图为材料;考查黄赤交角的相关知识。
【详解】
恒星①在北极上空,为北极星;角②是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其角度是66°34′;平面③是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其名称是黄道平面。【解析】北极星66°34′黄道平面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我国部分及周边地区某日某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及相关资料为载体;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山脉的形成,天气系统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基本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技能。
(1)
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所以震源位于地壳。
(2)
甲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后形成的,属于褶皱山脉,周边岩浆活到比较频繁,因此地热能丰富。
(3)
图中①地位于暧锋锋前;以阴雨天气为主,③地位于冷锋锋前,未来几天将有冷锋过境天气,带来阴天;大风、雨雪等天气。
(4)
④地比②等压线更密集;气压梯度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所以风速更大。
【点睛】【解析】(1)地壳。
(2)褶皱地热能(或地热)
(3)阴雨大风降温。
(4)大(或强)④地等压线比②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15、×【分析】【分析】
【详解】
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以错误。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错误。
【点睛】17、√【分析】【详解】
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据此可知,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故本题结论是正确的。18、×【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19、×【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0、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知识。
【详解】
(1)甲地的冻胀丘上没有喜湿苔藓分布的气候原因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从降水来看;读图可知,甲地距湖泊较远,水汽较少,是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从气温来看,甲地为山间盆地,处于逆温层中,温度较高,蒸发较强;生长环境比较干燥,所以,甲地的冻胀丘上没有喜湿苔藓分布。
(2)甲地的冻胀丘分布杂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地面不平整;甲地为山间盆地坡面上的凹地,而凹地底部地面不平整,低洼处易积水,土层含水量和地下水较丰富,容易形成冻胀丘;能形成冻胀丘的低洼地面积大小不一,分布杂乱,所以,甲地的冻胀丘分布杂乱。
(3)乙地的冻胀丘分布范围较甲地更广的原因可以从冻胀丘形成条件分析。从面积条件看:与甲地相比,乙地坡面地形更开阔。从水分条件看:读图可以看出,乙地离湖泊更近,水汽更充足;而且,乙地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更多。从土壤条件看:由于水分条件更优越,所以,植被覆盖广,腐殖质层分布较广,土层含水量较多,冻土发育较好,且分布较广。地下水较多,容易形成面积较大的冰层。所以,乙地的冻胀丘分布范围较甲地更广。【解析】(1)甲地距湖泊较远;水汽较少,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甲地处于逆温层中,温度较高,蒸发较强;生长环境比较干燥。
(2)凹地底部地面不平整;低洼处易积水,土层含水量和地下水较丰富,容易形成冻胀丘;凹地中相对低洼地面积大小不一,分布杂乱。
(3)与甲地相比,乙地:坡面地形更开阔;离湖泊更近,水汽更充沛;位于西北风的迫风坡,降水更多;植被覆盖广,腐殖质层分布较广,土层含水量较多,冻土发育较好且分布较广;地下水较多,容易形成面积较大的冰层。2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课外实践为背景;考查河流地貌的成因;地貌的形成过程分析等内容,考查对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的应用,同时考查综合思维能力与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
(1)
甲是冲积扇;主要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对应丙图的B处;乙为河口三角洲,对应丙图的A处。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2)
从A到B地势逐渐变缓;水流流速变慢,从上游侵蚀带来的沉积物会逐渐沉积,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颗粒大的总会先沉积,因此从A到B沉积物颗粒会逐渐变细,砾石重量大,先沉积,然后到粉砂,最后是黏土,C正确,故选C。
(3)
冲积扇沿着半径方向;可分为顶坡段;前缘段和两者之间的过渡段。从扇顶到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由粗到细,分选性逐渐变好。其横剖面为上凸形。因此沿C-D方向的剖面图是B,故选B。
(4)
由于底层的岩层较软;容易被流水侵蚀,上面的岩层较硬,难以侵蚀,这样底层岩层会被掏空,上面的岩层没有支撑,容易发生崩塌,使河流形成溯源侵蚀,最终形成瀑布,C正确。
(5)
西北地区降水少;流水作用弱,排除B(海蚀崖;海蚀柱)和D(河口三角洲)。材料提到冒着40℃高温,排除C,C图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海拔高,气温较低。因此应该是A和E,他们是风力侵蚀、沉积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和沙丘。
(6)
图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首先是海洋沉积形成①沉积岩;然后地壳抬升,海水退去,岩石裸露,即④;再次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地下洞穴和暗河,即②;最后是地表溶蚀形成石林景观,且岩溶水滴滴下形成石钟乳和石笋等地下地貌景观,即③;正确顺序为①④②③。
【点睛】【解析】(1)BA河流从上游携带泥沙较多;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加上海水顶托,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三角洲。
(2)C
(3)B
(4)C
(5)AE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植树种草退耕还草(或节约水资源;控制人口数量)
(6)①④②③22、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赤水河为材料设置试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出租房屋协议范本(2024版)版A版
- 2025年度绿色建筑厂房建设与节能减排合同4篇
- 2025年茶叶市场茶苗直销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四南京个人租赁房屋租赁合同租赁物出租人权利义务合同3篇
- 2025宾馆一次性用品库存预警及采购调整合同3篇
- 2024约定子女探望权及离婚后财产分割与子女教育协议3篇
- 2025年农业科技产品研发与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民宿餐饮服务员劳动协议范本3篇
- 2024年04月新疆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春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专业司机招聘协议2024版示例一
-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附录2023年8月
- 谅解书(标准样本)
- 2022年浙江省事业编制招聘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真题试卷【1000题】
- 认养一头牛IPO上市招股书
- GB/T 3767-201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
- GB/T 23574-2009金属切削机床油雾浓度的测量方法
- 西班牙语构词.前后缀
- 动物生理学-全套课件(上)
- 河北省衡水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DB32-T 2665-2014机动车维修费用结算规范-(高清现行)
- 智能消防设备公司市场营销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