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1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2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3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5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升练(三十五)求索真理的历程基础强化题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①外交部表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②2022年9月22日下午2点前后台风“凤凰”在浙江中部到浙闽交界处登陆③重庆、上海作为试点省份进行房地产税改革④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项目将于2022年底封顶,估计总投资达240亿元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外交部就钓鱼岛发表意见、表明立场不属于实践活动,排解①;台风属于自然现象,排解②。③属于变革社会的实践,正确;④是生产实践,符合题意。【答案】B2.为深化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到目前为止,新一届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已达221项,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成效正在显现。这说明()①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③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④真理在实践中超越自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是为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这体现了①②。③错误,④与题意不符。【答案】A3.长尾鸟天生胆小,见到树蛇后会躲在远处的树洞里。它警告飞向树蛇的其他鸟,甚至有时还有追上去阻挡的冲动,可往往是刚钻出洞来,就又缩了回去。而渡渡鸟发觉树蛇后,会成天在这棵树的上空回旋,一旦有哪只鸟想在此栖息,它就会冲上去撵走那只鸟。故事启示我们: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贵重,由于()A.实践是生疏的基础B.实践能转变现实C.追求真理是生疏的目的D.观念可以变为现实【解析】“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贵重”是由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故选B。【答案】B4.(2022·苏锡常镇联考)即使像1+1=2这样简洁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例如在布尔代数中,1+1=0。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说明()A.人的生疏只能是近似正确的B.真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C.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D.人的生疏具有反复性【解析】在不同的状况下,结论可能是不一样的,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表述错误;D与题意无关。【答案】C5.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分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解析】题干说的是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泰戈尔的这句话包含有冲突同一性的意思,而选项中有这个意思的就只有C。A不符合题意;B、D两项说法错误。【答案】C6.“是否自主招生”始终是我国训练界争辩的焦点,专家、老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生疏论角度看,消灭这种状况的缘由有()①不同生疏主体对同一事物的生疏总是不同的②真理总是在进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呈现需要一个过程④人们对事物的生疏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生疏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生疏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事物本身的本质的暴露和呈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生疏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①“总是不同”表述错误,是否自主招生是生疏,上升不到真理的高度,②排解。【答案】D7.观看漫画《鲁班落聘》。聘请者的主要错误在于()①没有看到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没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③没有正确处理实践与生疏的辩证关系④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漫画意在讽刺有的单位在人才聘请中存在重文凭、轻实际力量的错误行为,其缘由在于这些单位未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割裂了实践与生疏的辩证关系,③④正确;①②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答案】D力量提升题8.(2022·江苏南京模拟)朱熹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其明,非前日之意味。”下列观点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合的是()①青山遮不住,到底东流去②勤迈万里路,善交八方友③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④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依据题意,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强调实践对生疏的重要性。勤迈万里路,善交八方友,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都是强调实践对生疏的重要性,故②③入选。青山遮不住,到底东流去,体现事物进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体现冲突具有特殊性,故①④排解。【答案】C9.(2021·天津高考)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争辩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图一图二图三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生疏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生疏,真理只有一个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不同见解”“坚持的正确观点”。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真理是对客观对象及其本质的正确生疏而非一般性生疏,所以A项说法错误;B项是对真理客观性的正确表达,图中所描述的事物(古人右手所持工具)不行能既是菜刀又是古扇,对图像命名的正确态度就是坚持真理的客观性;由于该题强调真理的客观性而非相对性,所以排解C、D两项。【答案】B10.(2021·浙江高考)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全部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由于()①生疏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②实践是生疏进展的动力③生疏对象本质的暴露与呈现有一个过程④实践是生疏的来源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搞清全部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说明人们的生疏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①正确;“尚需时日”体现了③;材料体现的是影响生疏进展的条件,没有体现实践的作用,②④与题意不符。【答案】D11.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精确     便利计时却不是一件简洁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究历程表明()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打算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②真理的进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③人类生疏的反复性打算了真理探究的过程性④人类生疏的无限性打算了人能够获得全部真理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真理探究的过程性是人类生疏的反复性的具体表现,是由主客观条件打算的,故③错误;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④的表述不恰当。【答案】A12.(2022·北京高考)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进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生疏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疏过程()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进展过程③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生疏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生疏的进展过程等学问,题眼是“生疏经过了三个阶段”。对“两座山”的生疏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反复的过程,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生疏进展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生疏的每一阶段的特点也不同,故①③说法错误。【答案】D13.浙江进展的过程中,浙江各级政府敬重宽敞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总的来说,与很多省份相比,浙江的行政干预不仅较为克制,而且更有选择性,留意发挥民间的乐观性、主动性和制造性,留意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打算性作用。凡是民间力气能做的事,政府放手和发动老百姓去做;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解决的事,政府尽可能做到不越俎代庖。对于经济改革中消灭的新事物,临时看不准或有争议的,不急于下结论;看准了的,则乐观加以总结确定,予以大胆推广。请运用实践的学问,分析浙江省政府对待“经济改革中消灭的新事物”的态度的正确性。【解析】留意设问中的限制“实践的学问”,结合材料可从实践的特征、实践与生疏的关系角度回答。【答案】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在浙江进展的过程中,浙江各级政府敬重宽敞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了实践的目的性、有意识的特点,体现了人们的实践是历史的、进展着的。②实践是检验生疏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于经济改革中消灭的“新事物”,浙江省政府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留待实践充分检验。③实践是生疏的来源和进展的动力。对于经济改革中消灭的“新事物”的正确生疏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浙江省政府不急于下结论。浙江省不仅敬重宽敞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而且乐观对群众实践中消灭的新阅历加以总结。④实践是生疏的目的。浙江省政府在总结确定的基础上,予以大胆乐观推广,指导实践,推动了浙江的进展。14.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正确生疏与处理政府(方案)和市场关系的历史。下表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进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改革开放前实行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完全由政府通过国家方案进行资源配置1978~1984年形成并提出了“方案经济为主,市场调整为辅”的思想1984~1988年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方案的商品经济”1988~1992年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2~2022年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打算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打算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正、更可持续进展请结合材料,就我国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究历程,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解析】关键是要精确     把握学问范围,可从生疏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