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21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第4章-第3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1页
【导与练】2021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第4章-第3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2页
【导与练】2021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第4章-第3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3页
【导与练】2021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第4章-第3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训练融学问提力量测控导航考点题号河流侵蚀地貌与积累地貌1、2、3、4、5、8、9、12、1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6、7、10、11、12、1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2021皖南八校高三联考)如图为某河流的部分河段。读图,回答1~3题:1.该河的洪水期一般在()A.春夏季 B.夏秋季C.秋冬季 D.冬春季2.假如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A.a处 B.b处 C.c处 D.d处3.在b处向下钻探,发觉由粘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岩层,并含有大量芦苇化石,该地层中的岩石是()A.石灰岩 B.大理岩 C.页岩 D.板岩解析:1.B2.B3.C第1题,依据经纬网判定该地为我国亚热带地区。夏季降水较多,故洪水期一般在夏秋季节,B正确。第2题,依据流水作用的规律,在凹岸侵蚀,凸岸积累,b为凸岸,泥沙沉积较多,沙金多,淘金量高。故选B。第3题,岩层中有化石,判定为沉积岩,排解B、D选项,依据岩层的构成,含有粘土、淤泥、芦苇可确定为页岩,C选项正确。(2021黄山检测)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四周地区地形图和河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由河流甲乙丙三处河床断面形态可知,河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挨次为()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5.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之间相对高差介于200~255mB.M河谷形成是因断层发育,岩石裂开流水侵蚀而成C.B地降水量大于A地D.图示区域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解析:4.B5.B第4题,一般而言,河流上游侵蚀作用强,形成“V”字型河谷,越往下游,河道越宽,流速越慢,侵蚀作用越弱,沉积作用越强。第5题,图中AB之间相对高差介于200~250m;断层线四周岩石裂开,易被侵蚀而发育成河谷;A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大,B地位于山顶,降水量小;依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推断图示区域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011年北京文综,8~9题)如图为地处北纬50°四周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B.①处经受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积累7.该聚落()A.消灭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解析:6.D7.C第6题,从图例及图示中可以看出,河流下切侵蚀到距今2300万年前的岩层,说明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以后,A项错误;依据岩层的形态可以推断出①地经受了先沉积后侵蚀的过程,B项错误;从图例中标注的岩层年龄可以看出,②地岩层分布是不连续的,C项错误;③处位于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积累,河流的左岸是凹岸,右岸是凸岸,D项正确。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道路和聚落跨越了断层带,说明该聚落消灭在断裂产生后,A项错误;图中聚落坐落在河流两岸的高地上,B项错误;欧洲中部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项正确;河滩地带地势低洼,易受洪水侵袭,居住区不宜向河滩扩展,D项错误。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大的沙岛。读“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的变化图”,回答8~9题:8.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的大致方向和缘由是()A.向东北流水沉积 B.向西南海浪积累C.向东地壳抬升 D.向南流水侵蚀9.自1998年的新大堤建成后就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有所减缓,其缘由是()①不断实施围垦造陆②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③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8.A9.B第8题,读图可知,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向东北方向扩大,主要缘由是流水的沉积作用。第9题,由于长江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流速变化也不大,淤积减缓应主要考虑泥沙削减的缘由。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及三峡工程的建设,使下游地区泥沙削减,东滩淤积减缓。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a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瀑布、河漫滩平原B.冲积扇、三角洲C.三角洲、冲积平原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11.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进展B.b处四周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进展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四周,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进展壮大D.与大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解析:10.B11.D第10题,a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山区河流流速快,搬运力量强,河流从山区进入平原的时候,携带的大量碎石、泥沙在山前积累,形成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四周,泥沙积累形成三角洲。第11题,山区修路时,铁路的建设成本和技术要求都高于大路,故D项符合题意。二、综合题(共45分)12.(2021湖南师大附中模拟)读“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20分)(1)推断图示中心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推断的理由。(4分)(2)P点四周河床沙洲、卵石滩岁列,宽窄不稳定,分析其形成的缘由。(8分)(3)图中Q地有一较大的城市,试从地形和河流两个方面分析该城市形成的有利条件。(8分)解析:第(1)题,地形类型可依据等高线的分布或水系外形判读。第(2)题,河床沙洲、卵石滩属于流水沉积地貌,其颗粒不同、宽窄不稳受流量、流速的大小影响。对此应结合P河段的地形、气候分析为何沉积,为何沉积地貌颗粒不同、宽窄不稳。第(3)题,据等高线数字和疏密可知Q地地形特征,Q地位于河流交汇处,有良好的供水和运输条件。答案:(1)盆地;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向心状水系)。(4分)(2)汉水及其支流在P河段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河流常受洪水威逼,沙洲、卵石滩淤积速度变化大。(8分)(3)Q地等高线稀疏,海拔小于200米,属平原地形,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Q地位于河流交汇处,便利城市取水,水运便利。(8分)13.下图是北纬30°四周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5分)(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分?缘由是什么?(6分)(2)指出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类型的名称,并分析该地貌的成因。(6分)(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5分)(4)指出该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缘由。(8分)解析:第(1)题,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谷呈“V”型,B处位于河流下流,河谷呈槽型。第(2)题,C处于河谷谷口,典型地貌为冲积扇。第(3)题,分析两图可知:耕地面积变大,林地面积削减,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第(4)题,本区聚落形成沿河聚落带、沿海聚落带,与地形、水源、交通有关。答案:(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呈“V”型。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谷宽而浅,呈槽型。(6分)(2)冲积扇(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