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高效精炼(一)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高效精炼(一)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高效精炼(一)文言文阅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突破二文言文阅读(语知语用即时练+文言文阅读)高效精练(一)一、语知语用即时练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水为天地至柔之物,却________着不尽的力气,河中圆圆的鹅卵石就是明证。治水,不二法门是________,不违其本性,不悖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制服,鲧________以刚治之,终究大业未成,送了自己身家性命;而禹以柔治之,________最终降伏洪魔,造福苍生。eq\a\vs4\al(A.)孕育因地制宜妄想反而B.蕴含因势利导期望却C.蕴含因势利导妄想反而D.孕育因地制宜期望却【答案】C【解析】蕴含:包含。孕育:怀胎生育,比方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因势利导:顺着事情的进展趋势加以引导。因地制宜:依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规定适宜的方法。妄想:傲慢的打算。期望: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某种状况。“反而”含有反面递进的意思。“却”仅仅是转折。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的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A.落红满地乳鸦啼B.柳梢听得黄鹂语C.春山一路鸟空啼D.楼阁新成花欲语【答案】B【解析】A项中“落红满地”与诗中第一句中的“城雪初消”不吻合。B项“柳梢听得黄鹂语”与诗中最终一句搭配恰当,故正确。C项“春山一路鸟空啼”与“第一声”相冲突。D项“花欲语”表明尚未发出声音,与“第一声”不符。3.下列日常情景中,语言表达正确得体的一句是()A.(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状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高校毕业分在哪里?令郎学校毕业了吧?B.(听说伴侣要来访)老王兴奋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确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C.(某同学在班会上发言)我殷切期望平常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D.(某杂志社在征文通知中写道)凡参与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新出版的诗集《沃土》就任你挑上一本了。【答案】A【解析】B项使用对象不当,“府上”是敬辞,用来指对方,可改为“寒舍”。C项“殷切期望”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用在同学之间不得体,可改为“诚意期望”。D项语体混乱,口语与书面语混杂。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中心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以评比出当年度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B.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的经受,深情地叙述了罗阳同志生前刻苦攻关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打动了现场的听众。C.“巨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争辩和海洋装备制造业的进展,提升我国开发海洋的力气,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D.长期以来我国为钓鱼岛及其周边海疆供应天气预报服务,为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供应了较为精确     的气象信息。【答案】A【解析】B项成分残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前缺少必要的主语“报告”。C项搭配不当,“完善”与“进展”不搭配,应把“完善”改为“促进”。D项不合规律,“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种属概念并列不当,“和”应改为“等”。5.下面是中心电视台《枯树的风骨》节目中呈现的枯树图片,请你为它配上一段文字。要求:呈现出枯树的风骨,有描述有评议,语言生动秀丽 ,50字左右。【答案】(示例)这是一首不屈之歌,树叶掉完了,但光秃秃的枝丫,毫不气馁,张扬着不死的遒劲,诠释着什么叫执着。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行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游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丽,以知天地之宽敞。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谈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称:相称,符合B.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气:人的气质、修养、精神力气C.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冠:位居第一D.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益:增加【答案】D【解析】益:更加。7.下列“其”字的用法与“不足以激发其志气”的“其”指代内容相同的一项是()A.称其气之小大B.听其谈论之宏辩C.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D.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答案】D【解析】例句中“其”代指自己。A项代孟子。B项代欧阳公。C项代欧阳公。D项代指苏辙自己。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行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2)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答案】(1)(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表现,但是文章并非只通过学习就能写得好,而气却能通过培育而得到。(2)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训练而屈尊训练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9.依据文章内容说说“气”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养气”。【答案】“气”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综合气质。“气”可以通过游历名山大川扩大见识,结交英雄豪杰,用拜见大家等方式加强修养得到。【参考译文】太尉执事:苏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育而得到。孟子说:“我擅长培育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衬。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莫非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由于他们的气布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苏辙诞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忧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丽,以便了解天地的宽敞。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远眺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宽敞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倾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谈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同学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害,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况且一个人的学习,假如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苏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期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丽而不会再有什么圆满了。苏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从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宠爱的。然而有幸得到赏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训练而屈尊训练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上冢宰①许公②书[明]何景明中书舍人③何某顿首,上书冢宰许公下执事④:某诚至愚,窃见明公自入吏部,所推动者皆崇饰名节、砥砺廉耻之士,清议⑤攸⑥与⑦,群望影附,乡鄙末进,实亦私抃⑧。乃者主上幼冲⑨,权阉在内,天纪错易,举动大谬。究人事,考变异,未有甚于此时者也。然而上下之臣,未见有秉德明恤⑩、仗义伏节eq\o(○,\s\up1(11))者。某虽寡昧,谅明公之所必忧也。夫国有人曰实,无曰虚。以今日观之,虽谓之虚可也。某所以系大小之望,致虚实之原,实惟明公之责,是明公虽欲无忧,不行得已。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eq\o(○,\s\up1(12))者,议者难之。或谓宜少自贬以为容eq\o(○,\s\up1(13))。夫自贬以为容者,患失者之所为也。孰谓明公表师百僚,坚立万仞者而为此乎!某于明公素未伏谒,然慕义甚深,区区之怀,不敢不露。窃为明公划二策,惟明公之自择焉。一曰守正不阿,不容于权阉而去者,上策也;二曰自贬以求容于权阉,而不容于天下后世者,下策也。夫今之计,止是二者,二者俱为不容,然守正不容,可以激颓靡与当时,流声烈于后世,损少而益者多。自贬不容,则颓靡益恣,声烈且败,益少而损多。二者曷重曷轻,惟明公之自择焉。昔者子贡谓孔子曰:“夫子之道大,天下莫能容,盍少贬乎?”孔子曰:“良农能稼,不能为穑;良匠能巧,不能为顺eq\o(○,\s\up1(14))。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赐,尔不务修道,而务为容,尔志不远矣。”由是观之,士而未禄,尚不行为容,况位冢宰,统百官而均四海者乎?而何以为庶官之地,天下之望乎!今时匹夫女子,咸知太息,用以为慰者,以有明公在位。望明公深惟保重。某积怀甚久,不敢轻造门下,谨遣家人持书,托阍者通焉。幸明公赐察,不即叱责。【注】①冢宰:《周礼》以冢宰为六官之首,总理全国政务。后人把宰相或吏部尚书也称冢宰。②许公:许进,字季升,官至吏部尚书。为刘瑾所恶,坐事削籍。③中书舍人:明代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从七品。④下执事:原指供差役的人员。这里谦称自己不配直接讲话,请下人转达。⑤清议:这里指舆论。⑥攸:所。⑦与:赞许。⑧抃(biàn):鼓掌。⑨幼冲:幼小。eq\o(○,\s\up1(10))明恤:明于救弊。eq\o(○,\s\up1(11))伏节:死节。eq\o(○,\s\up1(12))正:通“政”。eq\o(○,\s\up1(13))为容:指取容于人。eq\o(○,\s\up1(14))顺:顺应每个人的要求。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某诚至愚诚:的确B.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者干:冒犯C.益少而损多益:更加D.良农能稼,不能为穑穑:收获【答案】C【解析】益:名词,好处。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未有甚于此时者也乃设九宾礼于庭B.惟明公之自择焉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C.尔不务修道,而务为容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D.以有明公在位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答案】D【解析】A项介词,比/介词,在。B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项均为连词,由于。12.概括作者上书许进要求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理由。【答案】①宦官专权用事,天纲不正,国策谬乱。②满朝文武,无人敢坚持正义,仗义执言。13.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作者的主要品质。【答案】刚正不阿。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某虽寡昧,谅明公之所必忧也。(2)夫子之道大,天下莫能容,盍少贬乎?(3)不敢轻造门下,谨遣家人持书,托阍者通焉。【答案】(1)我虽然孤陋寡闻,却也能体谅阁下的忧虑。(2)先生您的道义,过于博大,而天下无法接受,何不略微降低点标准呢?(3)我不敢贸然登门造访,谨派家人持此书信前往,托府上守门者转呈。【参考译文】中书舍人何景明叩首致意,上书于吏部尚书大人许公门下:何某的确愚昧至极,私下也看到您自从入主吏部以来,所提拔、推举的都是留意自己名声、节操的正直廉洁之士,时议赞许,众望所归,连我这个乡野小辈,也在私下庆幸不已。当今,圣上年幼,大宦官在朝中专权用事,致使天纲不正,国策谬乱。下察人事,上观灾变,古往今来,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但是,满朝上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坚持正义,体恤国情,临危不惧,仗义执言。我虽然孤陋寡闻,却也能体谅阁下的忧虑。就国家而言,贤才在位,便有实力;贤才无权,就叫虚弱。以现今的局面来看,称作虚弱也是理所当然了。所以,我认为不辜负朝廷和百姓的期望,正本清源,您是责无旁贷的,因此,大人即使想高枕无忧,生怕也是万难如愿的。近来听说大宦官侵害阁下正值权限的事屡有发生,时议也因此替您担忧。有人甚至认为应当稍作退让,以换取宦官的宽容。作退让以求宽容,我觉得只有患得患失的小人才会这样去做。谁又能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