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冀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冀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冀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冀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冀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冀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2、17—18世纪;西方出现很多汉语借词,对以下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汉语借词。

涵义。

创造者。

chinoiserie

中国风格。

法国人。

sharawaggi

中国的“造园艺术”

英国外交官。

nankeen

中国出口的土布—.“南京布”

欧洲商人。

kaolin

产于景德镇的制瓷原料高岭土。

法国传教士。

A.西方语言文字以中国的汉文为基础B.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C.中西文化的交流呈现单向度的特点D.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3、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耕人的“汉”文化长时间交会,在冲突中走向融合,在调适中趋于一体化。据此可知()A.胡汉文化始终保持了各自的特征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C.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互补D.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格局发展4、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这一局面()A.为中外文明交流创造了条件B.改变了欧亚内陆的文化格局C.给被征服地区带来深重灾难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5、二战后,印度统治精英接受西方自由主义等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使印度走上独特的发展道路。新加坡、韩国在经济发展中,在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精华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这可用以说明,战后新兴民族国家()A.依然遭受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B.通过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C.注重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D.致力于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6、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7、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材料二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溥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

——董仲舒(1)指出材料一;二中民本思想的内涵有何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结合戊戌变法,举例说明民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和政治实践。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仕”与“隐”是自士阶层出现便困扰士人身心的两难选择。孔孟二人都有过看似机变;通达的仕隐观念,实际上“隐”不过是一种暂时的退避策略,最终目的还是“仕”。汉代大一统确立后,由于国家的强大,士人深受鼓舞,投身庙堂成为自然选择。但东汉中后期一直到南北朝,由于时局动荡,士人或归隐山林放浪形骸,或欲隐却仕苟且偷生,在生存和内心自由之间痛苦挣扎。唐朝科举兴盛,思想开放,仗进之风大起,乐于高卧山林者凤毛麟角。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转衰,时令人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注催生了白居易的“中隐”思想。他更愿意选择远离朝廷政治权力中心,到州郡做地方官或闲职散官,似官似隐,同享世俗享乐与精神自由。白居易以儒修身以佛道修形成了更为成熟;圆融的处世心态和行为。

——引用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传统心态与行为》(1)根据材料概括儒家仕隐观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白居易的“中隐”思想。9、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文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与伟大的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生生不息,并在信息化时代依然焕发出蓬勃生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用拉丁字母拼读汉字是明末来华耶稣会士借鉴西方音韵学理论和方法,学习汉语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汉语和西方文字大相径庭,对大多数来华耶稣会士来说,汉语学习最深切之感受恐怕便是一个“难”字,尤其体现在语音上。——卞浩宇、严佳《从<葡汉词典>到<西儒耳目资>--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演变》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所及,汉字的危机依然存在。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汉字危机再一次爆发。有许多学者提出,汉字不适应计算机录入技术的发展。彼时,应当改革方块汉字为字母文字的呼声又起。”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选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其特点是高倍率汉宇信息压缩技术、高速度还原技术和不失真的文字变倍技术,使图书、报刊的排版印刷告别了传统的“铅”与“火”,进入了“光”与“电”的时代。王选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当代毕异”,2002年2月1日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摘编自李南《告别铅与火的新技术一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等请回答:

(1)依据图一;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与其相关的主题,从唯物史观视角谈谈你是如何认识“仓颉造字”这历史传说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传教士利玛窦研究汉语拼音和汉学的主要背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前“汉字危机”出现的原因,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汉字危机?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材料二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带到印度、波斯,乃至欧洲。16世纪以前,中国茶主要在亚洲大陆传播。近代以后,中国茶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茶叶贸易多数是由政府控制的商队或公司进行的,因此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俄罗斯的恰克图等都通过茶叶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法国)油画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

俄国皇室和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荷兰鼓励妇女在家中举办茶会,联络亲朋,加强社会交往。社会上建立的茶馆也面向女性开放,为女性提供了家庭之外的饮茶和交流的空间。英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下午茶”。茶馆成为“十八世纪早期伟大文学、音乐和艺术家碰面和交换意见”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茶馆也是社会下层人士休闲放松之地。——《丝绸之路上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及其对欧洲的影响》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茶的传播对欧洲的影响。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批判孔子最厉害者;几年后,陈独秀有所变化。其实陈独秀变化的是把孔子和专制主义区分开来,看到了孔子反对绝对专制的一面,这和当年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打倒孔子的说法是有区别了,而陈独秀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精神丝毫没变。专制主义和孔孟的原始儒家是有区别的,过去把孔子当作封建专制主义的代表其实是不很恰当的。后来的儒家和法家同流合污,是汉儒;宋儒之流的勾当。孔子不应该负完全责任。

——摘编自刘济生《重新发现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软肋的剖析》材料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在世界上的经济;政治地位正在崛起,在这个时候我们拿什么去跟世界对话?还是要拿中华文化与人交流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国学热”现象的升温。当代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在强调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成分,比如传统儒家思想的“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虽然是好东西,毕竟是我们的祖先用来处理过去的国家或人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如果我们只有这些东西,而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更能说明现实世界的理论和思想,我们的文化吸引力还是比较有限的。

——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1)依据材料一;指出陈独秀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了怎样新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始儒学与汉儒;宋儒的异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代儒学复兴的背景?谈谈你对当代儒学复兴的认识。12、教育19世纪读写能力的普及首先是欧洲文化史的一个进程。其源头可追溯至宗教改革时代或18世纪倾向于实用性教育的全民启蒙运动时期。精英们对读写能力普及的反应是矛盾的。一方面,开启理智的阅读和规范文化实践,对普通民众进行启蒙祛除迷信,这似乎是自上而下的文明化、现代化的实施和对民族融合的促进;另一方面,精英对大众文化解放仍存有疑虑。大众文化解放的同时,也和提高大众的社会和政治地位的要求相勾连。权力和文化拥有者的疑虑不无道理。——摘自[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1)概述“读写能力普及”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看待“精英们对读写能力普及的反应是矛盾的”;运用所学加以阐释说明。

要求: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问题。

(2)依据材料,评述20世纪初对“教育”的认识①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要紧任务。②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④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倡导全党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3)请为上述四则不同时期的材料排序,并说明理由。13、本题包括A;B两题;请任选题作答。

A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传统村落作为一种不可再生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豫让祠赤桥村古槐树赤桥村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子因桥而名,桥则因人而名。其人名日豫让,春秋时期晋国正卿智伯的家臣。公元前453年,智伯兵败身亡,豫让为给主公报仇,谋刺赵襄子未遂,他拔剑自刎,传说他一腔热血使渠水泛红,桥面尽赤。百姓感念其忠肝义胆,改村名为赤桥村。在赤桥村还生长着13棵千年古树。这13棵古树,除了槐树的自然属性外,还具有一种社会属性,名日“社树”。据《周礼》记载:“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这树便成了社区的边界,人们在树下乘凉、议事、祭祀,形成了礼制社会最初的模样。赤桥村108姓的融合共存,造就了赤桥村的繁荣,让“和而不同”的乡风理念开枝散叶。——摘编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山西省太原市赤桥村》

请根据材料整体或任意选取一点;围绕“观中华古村探文化内涵”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B.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球史观”模式提倡要把传统的以国别为基础的世界史“全球化”,要以恰当的方式把个别的文化、帝国、区域与民族国家描述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以下是某国根据这一模式颁行的历史教学国家标准中的“世界史”课程,共分为十个章节。。时代1:人类社会的开端

时代2:早期文明与农耕民族的出现,公元前4000-公元前1000年

时代3:古典传统、主要宗教和大帝国,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300年

时代4:交流与相遇区域的扩展,公元300-1000年

时代5:深化的半球互动,公元1000-1500车

时代6:第一次全球化时代的出现,公元1450-1770年

时代7:革命的年代,公元1750-1914年

时代8:危机与成就的半个世纪,公元1900-1945年

时代9:希望与矛盾,20世纪的后半叶(1945年以来)

终章:超越时代的世界史——摘编自孟钟捷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教育:亚欧教科书叙事特征比较》

请围绕“文明的交流与传播”这一主题,结合材料整体或任意选取一个“时代”,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论证。(要求:写出所选取的时代,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28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期经过革新后,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各种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材料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目前对于昆曲的拯救与保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主张昆曲应保持原生态形式,不能创新,应该把昆曲这只“折翅的蝴蝶”用政府的钱完全供养起来,颐养天年。第二种主张创新,如果昆曲不能创新,那它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死亡,应该让其丰满羽翼,回到市场上飞翔。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请你选择一种观点加以说明。(只写观点没有理由不得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朝鲜古代碑刻表明4、5世纪之交,朝鲜半岛诸国已经熟练使用汉字;新罗学者薛聪用汉字作音符来标注朝鲜语的助词,帮助阅读汉文。3~5世纪,汉字经过朝鲜地区传入日本;留学唐朝的吉备真备、空海利用汉字创造了“片假名”“平假名”。儒学在3、4世纪经朝鲜传入日本;后来,朱子学成为“官学”,成为维护幕藩体制纲常与政治秩序的思想基础682年,新罗建立了国立大学,其“学制皆仿中国的制度而来”;676年,日本仿隋唐国子监之制设大学寮于京师8世纪中叶,新罗仿唐制改革了行政组织,中央设执事省,并采用科举制官吏。日本大化改新仿照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在中央设二宫、八省,在地方设国司和郡司;参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施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法”4世纪,佛教自中国传入朝鲜,在新罗时代,中国禅宗成为朝鲜佛教的主流,后经百济传入日本。6世纪,大批留学唐朝的僧人把佛教许多宗派传入日本。此外,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九月九日重阳节等习俗也为朝鲜人、日本人所接受。——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材料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6、商务印书馆大事记(部分)。阶段特征年份发展情况创立和发展1897“列强劫盟(瓜分狂潮),清室变法图强之际”,商务印书馆由夏瑞芳等人集资在上海创办,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1901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严复翻译的《原富》(即英国亚当·斯密著《国富论》)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严复翻译的《原富》(即英国亚当·斯密著《国富论》)1904响应新学堂章程,率先编印中小学教科书全套《最新教科书》响应新学堂章程,率先编印中小学教科书全套《最新教科书》1912“政体既已革新,而为教育根本之教科书,亦不能不随之转移以应时势之需要”,编纂整套《共和国教科书》“政体既已革新,而为教育根本之教科书,亦不能不随之转移以应时势之需要”,编纂整套《共和国教科书》1920政府明令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采用语体文(白话文)编辑的第一套教科书”政府明令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采用语体文(白话文)编辑的第一套教科书”艰难的生存1932日本突袭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总管理处和编译所等皆中弹起火,全部焚毁1937转战长沙、香港、重庆等地,编印《抗战小丛书》《战时常识丛书》《战时手册》《抗战丛刊》等转战长沙、香港、重庆等地,编印《抗战小丛书》《战时常识丛书》《战时手册》《抗战丛刊》等1946—1949经营每况愈下,入不敷出,濒临破产经营每况愈下,入不敷出,濒临破产新生和兴盛1954总管理处迁京,全面实行公私合营1959明确了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任务:以译印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为主,兼出中外语言工具书和一部分外语课本明确了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任务:以译印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为主,兼出中外语言工具书和一部分外语课本1963制定“翻译和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著作十年(1963—1972)规划”(《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300余种在改革开放后陆续出版)制定“翻译和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著作十年(1963—1972)规划”(《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300余种在改革开放后陆续出版)

从企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角度,解读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国家治理能力,主要指政府为民众提供安定、繁荣的生活环境的能力。它受到国家历史、文化、殖民遗产与法律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家治理能力,主要指政府为民众提供安定、繁荣的生活环境的能力。它受到国家历史、文化、殖民遗产与法律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一)国家历史治理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官僚队伍的质量,无论是维持社会秩序,提供基本公共品,还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都需要高素质的官僚体系。国家历史是决定官僚能力的重要因素。长期生活在统一国家中,能够培育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丰富的社会资本会有效减少官民间的对立,使得政府人员深深地“嵌入”社会之中,从而提高官僚组织的效率。(二)文化文化是社会中观念、信仰和价值观的总和,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模式,也决定着某个社会采用的治理模式。(三)殖民遗产与法律传统发展中国家大多曾是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殖民经历给这些国家留下了影响深远的文化和制度遗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摘编自曾庆捷《围绕治理能力的政治发展:国家间差异的历史起源》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30分)18、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19、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20、美国将选择孔子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寄托在空想的世界”“未来理想化的”的信息说明是注重情感的浪漫主义美术流派;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注重批判现实,故B项错误;印象主义主要注重光和色的描述,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属于反传统;立体化,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美术•浪漫主义美术流派。2、D【分析】【详解】

据表格17—18世纪,西方的艺术、外交、商业、宗教等领域人士向汉语借词丰富他们的用语描述中国文化和产品,反映出当时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D正确;材料“汉语借词”说明西方语言不是以汉文为基础,排除A项;材料的创造者都是外国人不是中国政府,排除B项;材料“西方英语出现很多汉语借词”恰好说明中国产品中西的结合,排除C项。3、C【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耕人的‘汉’文化长时间交会,在冲突中走向融合,在调适中趋于一体化。”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呈现出相互融合、一体化的趋势,这说明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存在融合互补的关系,C项正确;“胡汉文化始终保持了各自的特征”与题干信息相悖,表述有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魏晋时期胡汉文化融合的现象,与多元化的文化格局无关,其次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发展起来的,排除D项。故选C项。4、A【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并结合所学知识,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与蒙古西征有关,蒙古的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蒙古西征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但没有改变文化格局,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四大汗国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排除C项;四大汗国的疆域与现代中国的版图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5、C【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亚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独立后,印度、新加坡、韩国等国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注重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做法,可用来说明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注重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C项正确;依然遭受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新兴民族国家发展经济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亚洲新兴民族国家致力于民族民主意识传播,排除D项。故选C项。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6、B【分析】【详解】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地位,因此史实和推论逻辑不符,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变化:根据材料“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可归纳出变化是孟子主张重民保民,而董仲舒主张轻民重天。原因:可从汉代大一统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演变及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改良派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嫁接”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进行变法改革,但是最后以失败告终。【解析】(1)变化:孟子主张重民保民;董仲舒主张轻民重天。原因:大一统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

(2)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嫁接”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政治实践:发起维新变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8、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孔孟二人都有过看似机变;通达的仕隐观念”可归纳出起源较早;根据材料“实际上‘隐’不过是一种暂时的退避策略,最终目的还是‘仕’”可归纳出“隐”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士”;根据材料“汉代大一统确立后,由于国家的强大,士人深受鼓舞,投身庙堂成为自然选择”可归纳出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根据材料“白居易以儒修身以佛道修形成了更为成熟;圆融的处世心态和行为”可归纳出受到其它思想的影响。因素:根据材料“孔孟二人都有过看似机变,通达的仕隐观念”“由于时局动荡,士人或归隐山林放浪形骸,或欲隐却仕苟且偷生”“唐朝科举兴盛,思想开放”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环境稳定与否、统治者的政策态度及儒家学者的个人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评析: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转衰,时令人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注催生了白居易的‘中隐’思想”“白居易以儒修身以佛道修形成了更为成熟、圆融的处世心态和行为”和所学知识可知,白居易平衡进退出处的中隐思想,是他对自己人生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理性思考的产物,是在对黑暗现实的逃避与消极反抗之余,去追寻人格的独立,去探寻生活中的美的结果。【解析】(1)特点:隐为仕服务(仕主隐辅);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素:政治环境;儒家社会责任感;士人的探索反思;佛道思想的融合。

(2)述:白居易的“中隐”思想指的是亦官亦隐,与现实政治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是中唐时期政治环境恶化、国力衰弱的背景之下士人吸收传统仕隐思想和佛道思想的产物。评:积极:调和了仕与隐之间的矛盾,为后世文人心态的成熟作了铺垫,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消极:弱化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一定程度上促使士大夫价值观庸俗化发展。9、略

【分析】【详解】

(1)主题:从两幅图片中关于汉字的起源来看;可归纳出主题是中国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认识:围绕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作答即可。

(2)背景:根据材料“用拉丁字母拼读汉字是明末来华耶稣会士借鉴西方音韵学理论和方法”和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有西学东渐的影响;传播天主教的需要;早期传教士的努力等。

(3)原因:根据材料“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所及,汉字的危机依然存在”可归纳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的汉字的简化改革也是重要原因;根据材料“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选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可归纳出科技发展的影响。应对: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如树立全社会重视汉字书写的意识;加大的政府的宣传;强化教育过程的书写意识等。【解析】(1)主题:中国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认识: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仓颉造字”的历史传说反映的是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

(2)背景:西学东渐的影响;传播天主教的需要;早期传教士的努力等。

(3)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建国初期的汉字改革的影响;科技发展的影响等。应对:树立全社会重视汉字书写的意识;加大的政府的宣传;强化教育过程的书写意识等。1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可知,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根据材料“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可知,地方割据,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冲突加剧;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可知,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材料“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根据材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根据材料“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茶叶贸易多数是由政府控制的商队或公司进行的,因此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可知,茶叶贸易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根据材料“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俄罗斯的恰克图等都通过茶叶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港口城市的繁荣和转口贸易的发展;根据油画《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和材料“荷兰鼓励妇女在家中举办茶会,联络亲朋,加强社会交往。社会上建立的茶馆也面向女性开放,为女性提供了家庭之外的饮茶和交流的空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饮茶之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生活的民主和男女平等;激发了与茶相关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作;根据材料“英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下午茶’”和“茶馆也是社会下层人士休闲放松之地”可知,影响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解析】(1)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地方割据;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冲突加剧;经济重心南移;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茶叶贸易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港口城市的繁荣和转口贸易的发展;饮茶之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生活的民主和男女平等;激发了与茶相关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作;影响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11、略

【分析】【详解】

(1)认识:根据材料“其实陈独秀变化的是把孔子和专制主义区分开来;看到了孔子反对绝对专制的一面”可归纳出把孔子和专制主义区别,看到了孔子反对绝对专制的一面。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属于儒学范畴;都继承并发展了“仁”的思想;都积极入世,突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儒学更多的强调“以民为本”,有反对绝对专制的一面;汉儒;宋儒在不同程度上都吸收和借鉴了其它思想;汉儒、宋儒都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背景:根据材料“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在世界上的经济、政治地位正在崛起”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经济全球化、中国的改革开放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认识:根据材料“如果我们只有这些东西,而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更能说明现实世界的理论和思想,我们的文化吸引力还是比较有限的”和所学知识可知,如继承与发展儒家思想的精华;与时俱进,注重对儒家思想的理论创新。【解析】(1)认识:把孔子和专制主义区别;看到了孔子反对绝对专制的一面。

相同点:都属于儒学范畴;都继承并发展了“仁”的思想;都积极入世;突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不同点:原始儒学更多的强调“以民为本”;有反对绝对专制的一面;汉儒;宋儒在不同程度上都吸收和借鉴了其它思想;汉儒、宋儒都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背景:经济全球化;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认识:继承与发展儒家思想的精华;与时俱进,注重对儒家思想的理论创新;12、略

【分析】【详解】

(1)背景:可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考虑:根据材料中的“其源头可追溯至宗教改革时代或18世纪倾向于实用性教育的全民启蒙运动时期。”可得出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兴起到启蒙运动;反抗着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解放人们思想,促进社会进步;根据材料中的“开启理智的阅读和规范文化实践,对普通民众进行启蒙祛除迷信,这似乎是自上而下的文明化、现代化的实施和对民族融合的促进”可得出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着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民主意识高涨;根据材料中的“大众文化解放的同时,也和提高大众的社会和政治地位的要求相勾连”结合有关工业革命的知识,可得出从工场手工业到工业革命的发展演进,促进初等教育推广,民众文化素质提升。

“观点”: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问题。

(2)认识:根据材料中的“研究教育之原理规则;而供其实用之一科学”可得出教育即科学;根据材料中的“因其地位,而可分为家族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可得出教育类型多样性;根据材料中的“盖父兄之使其子弟受一定教育,不但属于道德上之义务,实亦为法律上之义务也”可得出以法律保障受教育的权利;根据材料中的“当时无论新旧中人,莫不以教育为救国之要图”可得出突出对独立人格的塑造和救亡图存的社会目标。

评价:根据材料中的“当时无论新旧中人,莫不以教育为救国之要图”可得出关注民族危机;根据材料中的“拉丁语为Educere,即造作之意;英;法、德语;皆导原于此,而其意亦同。研究教育之原理规则,而供其实用之一科学,谓之教育学”可得出关注西学传播;根据材料中的“教育一语,在吾国古训,教者,效地;育者,养世。”可得出对传统教育观念的继承。

(3)排序:②①④③

理由:抓住关键信息,找出暗含的时间线索和逻辑顺序,①“新民主主义”可推断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方针;②“苏维埃文化教育”可推断出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的教育方针;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结合所学知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提出来的;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解析】(1)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兴起到启蒙运动;反抗着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解放人们思想,促进社会进步;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着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民主意识高涨;从工场手工业到工业革命的发展演进,促进初等教育推广,民众文化素质提升。

“观点”: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问题。

(2)教育即科学;教育类型多样性;以法律保障受教育的权利;突出对独立人格的塑造和救亡图存的社会目标。

评价:关注民族危机;西学传播以及对传统教育观念的继承。

(3)排序:②①④③

理由:抓住关键信息①“新民主主义”②“苏维埃文化教育”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3、略

【分析】【详解】

A题: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明确论题,能围绕古村落写出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赤桥村对豫让的纪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忠义精神的弘扬。然后,能够充分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文化内涵、载体及意义等角度阐述古村落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知忠义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所谓“忠”就是对国家的忠诚,中国人自古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敬爱之情。“义”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强调“舍生取义”、“重义轻利”。豫让至死秉持“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是古代义士的先驱和楷模,是儒家文化中忠义精神的一种重要体现,赤桥村对豫让的纪念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对忠义精神的高度弘扬。几千年来忠义精神已经深刻地熔铸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品质,古今很多民族英雄和伟大的革命者,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把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战乱征伐,仍然能走向团结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进行总结,可知弘扬和传承忠义精神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精诚团结,爱国敬业的重要精神基石,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和伟大复兴等等。B题: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到现代的世界。首先,明确写出所选取时代,观点明确,如选取“时代6”,可拟定观点:全球史观有利于我们打破国界线的束缚,更好地理解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过程。然后,选取2个或2个以上相关史实,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如“时代6”叙述的历史阶段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阶段,是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人类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广度与速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说到广度,之前的交流是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欧亚大陆之间的交流为主,范围较小;而这一时期真正开启了全球化的交流时代,美洲大陆的连通,大大扩展了人类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范围。说到速度,“丝绸之路”时期的文明交流主要是以阿拉伯商人作为中介进行交流,而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交流转为以直接交流为主,交通方式也明显改进,大大加速了文明交流与传播的速度。最后进行总结,可知全球史观具有合理性,它突破了过去以国别史为基础的狭隘的世界史,更深刻地挖掘出了文明的全球联系,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角度,值得学习和参考。【解析】A.评分建议:

(1)论题。论题明确;能围绕古村落写出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阐述:

第一层次:能够充分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文化内涵;载体及意义等角度阐述。

古村落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第二层次:对古村落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较充分;逻辑较严密;表述较清晰。

第三层次:对古村落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不够充分;逻辑较为混乱;表述不清晰。

示例一:

论题:赤桥村对豫让的纪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忠义精神的弘扬。

阐述:忠义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所谓“忠”就是对国家的忠诚;中国人自古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敬爱之情。“义”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强调“舍生取义”;“重义轻利”。豫让至死秉持“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是古代义士的先驱和楷模,是儒家文化中忠义精神的一种重要体现,赤桥村对豫让的纪念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对忠义精神的高度弘扬。几千年来忠义精神已经深刻地熔铸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品质,古今很多民族英雄和伟大的革命者,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把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战乱征伐,仍然能走向团结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弘扬和传承忠义精神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精诚团结,爱国敬业的重要精神基石,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和伟大复兴。

示例二:

论题:赤桥村古槐树和108姓的融合共存承载了以“和”为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阐述:以“和”为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赤桥古村现有13棵千年古树;树便成了社区的边界,人们在树下乘凉;议事、祭祀,形成了礼制社会最初的模样。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赤桥村中108个不同姓氏的居民能够和睦共处,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让“和而不同”“人心和善”的文化精神焕发生机,这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体现。

因此;我们要坚持推动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竭力为人类谋和平、谋发展,让“和”文化焕发出更大的生机活力。

B.评分建议:

(1)观点。能明确写出所选取时代;观点明确,只写时代不写观点不得分。

(2)论证。

第一层次:能选取2个或2个以上相关史实;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第二层次:能选取1个相关史实;史实较准确;能基本做到史论结合,论证较充分,表述较清晰。

第三层次:史实不准确或无相关史实;做不到史论结合;表述混乱。

(3)结论。结论不得重复观点;有升华。

示例:

我选取“时代6”。

观点:全球史观有利于我们打破国界线的束缚;更好地理解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过程。

论证:“时代6”叙述的历史阶段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阶段;是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类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广度与速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说到广度,之前的交流是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欧亚大陆之间的交流为主,范围较小;而这一时期真正开启了全球化的交流时代,美洲大陆的连通,大大扩展了人类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范围。说到速度,“丝绸之路”时期的文明交流主要是以阿拉伯商人作为中介进行交流,而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交流转为以直接交流为主,交通方式也明显改进,大大加速了文明交流与传播的速度。

综上,我认为全球史观具有合理性,它突破了过去以国别史为基础的狭隘的世界史,更深刻地挖掘出了文明的全球联系,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角度,值得学习和参考。四、论述题(共4题,共28分)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对于昆曲拯救与保护的两种不同观点可任选其一展开阐述。如果选择观点一,可以从昆曲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角度展开阐述。如果选择观点二,可以从昆曲衰败的原因和革新创新的角度展开阐述。【解析】参考观点一:昆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首先要保持其完整性;真实性。另外,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国宝”级的“活化石”。昆曲有极其丰富的理论宝库及传统剧目,需要我们去挖掘和传承,国家应该投入相关资金进行保护。

观点二:昆曲目前处于长期衰微的处境,片面追求旋律性和音乐性,牺牲文学性和戏剧性是其致命弱点,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花雅之争”已经表明昆曲不改革的后果就是逐渐被观众抛弃而日趋衰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也明确规定保护的其中内容之一是“振兴”,即让昆曲重新被观众所接受。但目前昆曲唱词艰深,现代观众大多听不懂,因此出现“昆曲叫好不叫座”的怪现象。要让现代观众接受,让市场接受,昆曲必须进行改革创新。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朝鲜古代碑刻表明4、5世纪之交,朝鲜半岛诸国已经熟练使用汉字”、“新罗仿唐制改革了行政组织,中央设执事省,并采用科举制官吏”可提炼出观点是中华古代文明对东亚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阐释可从材料所给的例子:中国文化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即可。【解析】示例。

看法:中华古代文明对东亚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说明:汉字、汉文影响了朝鲜、日本的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创制,如日本利用汉字创造了“片假名”“平假名”,促进了两国文化的发展。儒家思想促进了朝鲜、日本学术思想的发展,且成为巩固统治的官方哲学。中国教育思想和制度推动了朝鲜、日本教育的发展,如新罗的国立大学,其“学制皆仿中国的制度而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影响了朝鲜、日本的制度革新,如日本大化改新参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施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法”。中国化的佛教也深刻影响了朝鲜、日本的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如新罗时代,中国禅宗成为朝鲜佛教的主流。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俗极大地影响了朝鲜、日本的社会生活,两国文化不同程度地具有中华文化色彩。16、略

【分析】【详解】

题目要求从企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角度;解读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需要简述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根据材料,1897年,列强瓜分狂潮,清室变法图强之际,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1904年,“响应新学堂章程,率先编印中小学教科书全套《最新教科书》”,根据表中信息,1912年民国建立,应时势需要,编纂整套《共和国教科书》,1920年,政府明令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采用语体文(白话文)编辑的第一套教科书”,1937年,日本侵华期间,转战长沙;香港、重庆等地,编印《抗战小丛书》《战时常识丛书》《战时手册》《抗战丛刊》,进行抗战宣传,1954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总管理处迁京,全面实行公私合营”,通过这些信息可得出企业发展需要顺应时代变迁并推动社会变革。

解读要分析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发展需要顺应时代变迁,二是分析企业发展推动社会变革。“企业发展需要顺应时代变迁”需要答出发展历程的背景、发展表现;分析“企业发展推动社会变革”需要答出企业发展对当时的积极影响。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中国先进分子寻求救国之道,发展教育。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维新运动兴起,商务印书馆应运而生,出版西方社会科学著作。受清末新政废科举,建立新式学堂、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推广白话文等影响,编纂并不断更新教科书,这些信息体现了“企业发展需要顺应时代变迁”,这一阶段商务印书馆的印书活动,有利于促进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近代教育发展,推动社会变革,这体现了“企业发展推动社会变革”。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战乱和官僚资本的压制使商务印书馆发展遭遇困境。抗日战争期间,商务印书馆损失惨重并被迫迁徙,仍坚持编印抗战刊物,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解放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商务印书馆濒临破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商务印书馆全面实行公私合营,获得新生并逐步发展兴盛,这些信息反映了“企业发展需要顺应时代变迁”,商务印书馆出版任务以介绍国外学术著作为主,推动了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体现了“企业发展推动社会变革”。【解析】企业发展需要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