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6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2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W1<W2<W3B.W1<W2=W3C.W1=W2=W3D.W1=W2<W32、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右心室→a→b→c→左心房,下面理解正确的是()A.a代表肺静脉B.c代表肺部毛细血管C.这是体循环的路线D.从a到c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3、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和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A.小于7B.等于7C.大于7D.不确定4、如图所示的操作属于显微镜操作中的哪个环节()

A.安放B.对光C.调距D.观察5、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中,不确切的是()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C.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可能是相同的,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利的证据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种群:生活在____内的____生物个体的____。7、下列叙述中涉及到哪些生态学概念?请选择.

A;个体B、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①“文昌书院”旁边的那棵古樟____

②校园中所有的樟树____

③校园中所有的生物____

④美丽的校园﹣﹣﹣﹣﹣﹣﹣﹣龙湾中学____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有:①红磷②洗涤剂③尿素④熟石灰。

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可作乳化剂的是____.

(2)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

(3)可作化学肥料的是____.

(4)放入灯泡中可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是____.9、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在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影响电热的相关因素,总结出了著名的焦耳定律.该定律具体表述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10、如图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一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0年8月26日,“蛟龙号”已完成下潜深度3759m的深海潜试,这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m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据悉,“蛟龙号”的技术改进及5000-7000m深海潜试课题实施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不久,“蛟龙号”将挑战目前世界载人深潜新纪录。已知“蛟龙号”下潜到3759m的海底用时约102分钟,求“蛟龙号”下潜时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米/分钟(保留到整数);若“蛟龙号”到达7000m深的海底世界时,海水对“蛟龙号”外壳的压强约为多大?如果潜水器的一个观测孔的面积约为300cm2,则海水对该观测孔的压力约为____(海水密度近似取ρ=1.0×103kg/m);若正在水下匀速下潜的“蛟龙号”潜水器的总质量为22吨,请你由此估算潜水器的体积约为____,在需要紧急上浮时,潜水器可以抛掉随身携带的压载铁。分析匀速下潜的“蛟龙号”潜水器抛掉压载铁后在水中的运动情况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2题,共4分)12、如图所示在用羊角锤拔钉子时;若O为支点,画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13、如图,在B端加一最小的力FB,使杠杆平衡,画出此力的方向,并画出FA的力臂.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18分)1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3:1;吸收相同的热量之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3,求。

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15、如图为测定风速大小的装置,探头、金属杆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摩擦不计).电路电压一定,当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并解释其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解答】已知在光滑的水平面、粗糙的水平面、斜面上的拉力和在拉力方向上移动距离都相等,根据功的公式W=Fs分析判断,所以力F做的功W1=W2=W3=FS。故选C

【分析】由功的定义,功的大小等于力与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即W=FS。三个过程中力的大小相同,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相同,所以做功相等。2、D【分析】【解答】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

A;a代表肺动脉;不是肺静脉,A不正确;

B;c代表肺静脉.不是肺部毛细血管;B不正确;

C、“右心室→a→b→c→左心房”是肺循环的路线;不是体循环的路线,C不正;

D;从a到c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正确.

故选:D.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右心室→a→b→c→左心房,即肺循环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3、A【分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两者反应后哪种物质有剩余,并进一步判断溶液的pH.此题是酸碱中和反应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判断该反应进行时哪种物质过量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根据反应2KOH+H2SO4=K2SO4+2H2O

11298

50g×20%50g×20%

可以看出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时氢氧化钾需要量大;而反应中氢氧化钾和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硫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pH小于7.

故选A.4、B【分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步.

【解答】图中为对光;分两步: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2.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故答案选:B5、B【分析】【分析】对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假说;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解:A;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A正确;

B;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实验证实,B错误;

C;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可能相同,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C正确;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D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一定区域同种总和【分析】【分析】紧抓种群的概念即可正确作答。

【解答】在一个区域内;常有许多同种生物的个体生活在一起。我们把这些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

故答案为:一定区域;同种;总和7、A|B|C|D【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理解;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解答】解: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群落仅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因此,①“文昌书院”旁边的那棵古樟是个体;②校园中所有的樟树B;③校园中所有的生物是生物群落;④美丽的校园﹣﹣﹣﹣﹣﹣﹣﹣龙湾中学是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①A;②B;③C;④D.8、②④③①【分析】【解答】(1)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作乳化剂;

(2)熟石灰显碱性;能够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

(3)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可作化学肥料;

(4)红磷能够消耗氧气;放入灯泡中可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答案:(1)②;(2)④;(3)③;(4)①.

【分析】(1)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

(2)根据熟石灰显碱性;能够用来改良酸性土壤解答;

(3)根据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可作化学肥料解答;

(4)根据红磷能够消耗氧气解答.9、电流的二次方电阻【分析】【解答】解:焦耳定律内容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故答案为:电流的二次方;电阻.

【分析】焦耳定律内容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表达式为:Q=I2Rt.10、372.1×106N22m3先减速下降后加速上升【分析】【分析】本题以“蛟龙号”潜水器潜水为背景考查了求:平均速度;海水压强、海水对观察孔的压力、潜水器的体积;判断潜水器的运动状态,考查的点较多,是一道中档题(1)已知“蛟龙号”下潜的路程s,下潜时间t,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2)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压强,由F=pS求海水对观察孔的压力;(3)对“蛟龙号”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求潜水器的体积;(4)对“蛟龙号”受力分析,根据“蛟龙号”的受力情况分析“蛟龙号”的运动情况。

【解答】(1)“蛟龙号”做S=3759m下潜,所用时间t=102min,平均速度约为

(2)“蛟龙号”到达h=7000m深的海底时,海水密度ρ=1.0×103kg/m3;

海水对“蛟龙号”外壳的压强约为p=ρ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

观察孔的面积S面积=300cm2=0.03m2,故海水对观测孔的压力约为F=pS面积=7×107Pa×0.03m2=2.1×106N;

(3)“蛟龙号”匀速下潜时,所受浮力和重力是平衡力,有F浮=G潜,即:ρgV=m潜g;

解得潜水器的体积=

(4)匀速下潜的“蛟龙号“抛掉压载铁后;潜水器所受重力的减小远大于浮力的减小,故潜水器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潜水器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潜水器所受合分不再为零;因潜水器所受合力方向向上,而潜水器抛掉压载铁前是匀速下潜,故潜水器抛掉压载铁后,先是减速下潜;当潜水器下潜到速度减为零后,就又会反向加速上升。

故答案为:(1)37(2)2.1×106N(3)22m3(4)先减速下降后加速上升。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2题,共4分)12、【解答】解: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O与作用点A的连线,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即可.如图所示:

【分析】【分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即是最大动力臂,由此画图.13、【解答】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由图示可知,支点O与B的连线是最大动力臂,力与OB垂直时最小.

反向延长拉力的作用线;然后过支点O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用L表示,如图所示:

【分析】【分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知阻力×阻力臂是定值时,当支点到力的作用点是力臂时,力臂最大,即OB是力臂时,动力是最小的.

力臂的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