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氧气验满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滴加液体2、将N2、CO、HCl三种气体的混合物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的CuO.假定每次处理均能完全反应(或吸收),则最后排出的气体为()A.HCl、COB.N2、CO2C.N2、COD.N2、H2O(气)3、化学学习中要善于总结规律,认识物质时要抓住“结构相似,性质相似”rm{.}铵盐是一类含rm{NH_{4}^{+}}的盐,下列有关铵盐的认识错误的是rm{(}rm{)}A.都易溶于水B.受热都易分解C.都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D.铵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都会升高4、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B.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青蒿素燃烧可能生成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D.青蒿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5、下列对谚语或诗句中描述现象所包含的内容用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言语或诗句用化学知识解释A“百炼成钢”、“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均为物理变化B“食有千般味,盐是第一位”这里所说的盐指各种盐类物质C唐代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蚕丝的主要物质是纤维素D唐代李白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分子运动现象

A.A

B.B

C.C

D.D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山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B.酒精灯不慎翻倒失火时用水冲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失火应立即盖上锅盖,关掉灶具D.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泡沫灭火器灭火7、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8、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B.A是有机物,D是无机物C.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此反应为中和反应9、下列变化,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过氧化氢制取氧气D.硫在氧气中燃烧10、下列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夜间发现家用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1、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黄金B.生铁C.赤铁矿D.____.12、加热共mg的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13、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14、如图是蒸馏红糖水的实验装置.

(1)指出图中编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⑥____.

(2)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____;

____;

____.

(3)红糖水沸腾时,在仪器④内收集了____色液体.

(4)由上述实验可知红糖水属于____(填写“纯净物”或“混合物”).15、倩倩同学在生活中注意到一张纸容易燃烧;而卷成纸团却不易燃烧,联想到细铁丝受热后,在空气中一般只产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思考,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协助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发现问题】: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提出猜想】:猜想①: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____有关;

猜想②: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____有关.

【验证猜想】:实验报告如下:

。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①将两块红热的木炭分别放入盛有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____

____燃烧更剧烈

猜想②取质量相等的木块和木屑,都在空气中点燃

____

____燃烧更剧烈【实验联想】:倩倩同学联想到自己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铁丝弯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写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

【拓展应用】:倩倩想用木材烧火时应将木材架空放置才燃烧得旺,这样做就是让空气流通,增大____.16、有些小食品如薯片、虾条等充入氮气,目的是防止____,同时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压碎,由此可见,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选填“活泼”或“不活泼”).17、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

(2)为了保护环境,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加进风口,将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解释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____,若要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

A.改变燃料结构B.开发新能源。

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D.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压缩液化埋入深海中.18、请根据下列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欲探究铁、银、铜的活泼性,最佳实验方案是____.

A.将铁;银分别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B.将铁、铜分别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C.将铁;铜、银分别加入到盐酸溶液中D.将银;铜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2)欲除去铜粉中的铁粉有多种方法,请列举其中两种.①____;②____;

(3)欲确定金属铁、铜的硬度大小,正确的方法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20分)19、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二氧化碳的分子间隙没有了.____(判断对错)20、焚烧废旧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____(判断对错)21、所有固体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都可以通过降低温度而变成饱和溶液____.(判断对错)22、有些物质中,原子也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

(2)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气体,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填序号),检验O2气体已集满的方法:____,则证明O2已收集满.

(3)在实验室里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使其分解的方法来制取CO2气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

(4)F装置可用来测量反应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

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CO2气体能溶于水).24、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些致癌物质:亚硝酸盐、黄曲霉素、三四苯并芘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隔夜的剩菜中亚硝酸钠(NaNO2)的含量会增加,地沟油以及霉变花生中都含有黄曲霉素(C17H12O6),而烧烤中三四苯并芘(C20H12)的含量也很高.

(1)亚硝酸钠(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

(2)黄曲霉素和三四苯并芘各一个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比____.25、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急增以及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____加剧.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水,形成____;对人类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请你列举一个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加的例子____.

(3)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市将部分公交车的燃料已改为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为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的危害,请你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26、(2011秋•高明区期末)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____组成.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

(2)在相同状况下,若生成氢气的体积为10mL,那么氧气的体积约为____mL.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评卷人得分六、实验题(共2题,共4分)27、如图所示是测定植物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

A瓶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

B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

D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28、将26g不纯的氯化钡粉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3.3g沉淀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溶液.请计算:

(1)不纯的氯化钡粉末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2)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验满要放在集气瓶口;C、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考虑;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解析】【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

B;氧气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B错;

C;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

D;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要垂悬在试管上方,故D错.

故选C.2、B【分析】【分析】根据三种气体和通过的物质的性质,分析反应掉了什么气体,又生成了什么气体,就能得出最后排出的气体是什么.【解析】【解答】解:将N2、CO、HCl三种气体的混合物通过NaOH溶液时除掉了HCl气体同时有混入了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时除掉了从NaOH溶液中混入的水蒸气;通过灼热的CuO时,除掉了CO气体,同时又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最后排出的气体为N2、CO2;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3、D【分析】解:

A;通过对照盐的溶解性表可知;所有的铵盐都是溶于水的,故A正确;

B;铵盐的热稳定性都不强;受热会发生分解,故B正确;

C;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混合会生成氨气;故C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故D错误;

故选:rm{D}.

A;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进行分析;

B;根据铵盐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

C;根据铵根离子会与碱反应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D;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结合选项中的叙述进行分析解答.【解析】rm{D}4、D【分析】【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D.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解析】【解答】解:A.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

B.青蒿素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C.青蒿素含有碳;氢、氧元素;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一氧化碳,故正确;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故错误.

故选D.5、D【分析】

A;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它们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含碳量降低,因此百炼成钢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指的是只要下功夫,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此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B;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指的是氯化钠;不是盐类物质,故选项解释错误;

C;蚕丝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不是维生素,故选项解释错误.

D;“风吹柳花满店香”是含有柳花香味的微粒运动到了人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解析】【答案】A;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指的是氯化钠进行分析.

C;根据常见物质中主要的营养素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是运动的基本性质分析判断;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AC【分析】【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A;山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B;酒精着火;应用抹布盖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不需要用水冲灭,故错误;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失火;应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关掉灶具,故正确;

D;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这样不留痕迹,故错误;

故选:AC.7、BD【分析】【分析】A;依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判断.

B;根据核内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判断元素及微粒类型.

C;依据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

D、根据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解析】【解答】解: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①③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A说法不正确;

B、由④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12>电子数=10,属于镁离子,离子符号为Mg2+;故B说法正确;

C;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由于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性质不会相似;故C说法不正确;

D;②表示的元素最外层是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D说法正确.

故选:BD.8、BD【分析】【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A的分子为由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的CH4分子,反应物B的分子为由2个O原子构成的O2分子;生成物C的分子为2个O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物质D的分子为由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构成的H2O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解析】【解答】解:A、根据微观图判断反应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2O2CO2+2H2O.故A说法正确;

B;物质A为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物质B为氧气,不属于化合物也不属于不含C的化合物,故B物质不是无机物;虽然物质C二氧化碳为含C化合物,但因结构、组成、性质都与无机物相似,故列为无机物;D物质水不含C元素属于无机物.故B说法错误;

C;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C说法正确;

D;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该反应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说法错误.

故选BD.9、BD【分析】【分析】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据此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A、蜡烛的燃烧的反应表达式为: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既属于氧化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过氧化氢的反应表达式为:过氧化碳氧气+水;属于分解反应,既不属于氧化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是:硫+氧气二氧化硫;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BD.10、BD【分析】【分析】A;根据火药能燃烧爆炸的性质判断.

B;根据液化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性质判断.

C;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D、根据自然界的水能导电的性质判断.【解析】【解答】解:A;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能燃烧爆炸,所以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故A正确.

B;液化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B错误.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故D错误.

故选B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1、略

【分析】【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解析】【解答】解:A;黄金属于纯金属;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

B;生铁是铁的合金;故选项正确.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是铁的氧化物,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

D;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黄铜等(合理即可).12、略

【分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前后质量之差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碳酸镁的质量,进而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解析】【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n)g;

设碳酸镁的质量为x

MgCO3MgO+CO2↑

8444

x(m-n)g

x=

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100%=

故填:.13、略

【分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70%.

故答案为:70%.14、略

【分析】【分析】(1)运用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知识解答.

(2)运用烧瓶不能直接加热;温度计要位于支管口、冷凝的水要逆流解答.

(3)运用蒸馏是分离液态混合物解答.

(4)运用红糖水是由糖和水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混合物解答.【解析】【解答】解:(1)图中都是常见的仪器;故(1)答案:蒸馏瓶温度计冷凝管锥形瓶铁架台

(2)烧瓶瓶口要塞上橡皮塞;烧瓶不能直接加热、温度计要位于支管口、冷凝的水要逆流从下往上.

故(2)答案:没有石棉网;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应添加石棉网

温度计插得太往下了;应位于支管处,测蒸汽温度

冷凝水的流向不对;应该逆向流,冷凝效果较好

烧瓶瓶口要塞上橡皮塞;不能敞口,敞口水蒸气就跑到空气中不能蒸馏得到大量的水.

(选取其中三个即可)

(3)蒸馏是分离液态混合物;最终得到纯净的水,故(3)答案:无色

(4)红糖水是由糖和水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混合物,故(4)答案:混合物15、略

【分析】【分析】【提出猜想】据题意:一张纸容易燃烧;而卷成纸团却不易燃烧;细铁丝受热后,在空气中一般只产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可得猜想;

【验证猜想】根据猜想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实验联想】根据铁丝的燃烧以及注意事项解答;

【拓展应用】从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和氧气的浓度入手考虑.【解析】【解答】解:【提出猜想】因为纸张卷成团后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减小;空气中的氧气比氧气中的氧气的浓度小,可以猜想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氧气的浓度和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故填:氧气的浓度;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验证猜想】根据猜想,分别从氧气浓度不同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两个方面设计两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验证猜想,故填:。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①将两块红热的木炭分别放入盛有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盛有氧气的发出白光燃烧更剧烈

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更剧烈

猜想②取质量相等的木块和木屑,都在空气中点燃

木屑燃烧比木块剧烈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更剧烈;

【实验联想】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细沙,铁丝弯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细沙,增大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拓展应用】从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和氧气的浓度方面考虑,为使燃料得到充分的燃烧,用木材烧火时应将木材架空放置才燃烧得旺,这样做就是让空气流通,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填: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6、略

【分析】【分析】根据食品变质的原因分析,食品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和水反应而变质,氮气可以将食品与空气隔绝.【解析】【解答】解:食品变质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以防止食品变质,说明食品与氮气不发生反应,证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为:食品变质,不活泼.17、略

【分析】

(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2)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氧气量,使燃料(煤)充分燃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从而节约了能源;要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改变燃料结构;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都是可行性措施;

故答案为:(1)供给呼吸;

(2)与氧气充分接触;使煤燃烧充分;ABC.

【解析】【答案】(1)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其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2)了解燃烧的条件;给足空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快速;充分燃烧,并据题意分析解答.

18、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过滤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后过滤铁片和铜片相互刻划【分析】【分析】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

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两种物质相互刻划时,痕迹明显的物质硬度小.【解析】【解答】解:(1)A.将铁;银分别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说明铁比铜活泼,银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比银活泼;

B.将铁;铜分别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都无明显现象,说明铁和铜都比银活泼,无法比较铁和铜的活泼性;

C.将铁;铜、银分别加入到盐酸溶液中;铁表面产生气泡,说明铁排在氢的前面,铜和银都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和银排在氢的后面,无法比较铜和银的活泼性;

D.将银;铜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都无明显现象,说明银和铜不如铁活泼,但是无法比较银和铜的活泼性;

因此欲探究铁;银、铜的活泼性;最佳实验方案是A.

故选:A.

(2)除去铜粉中的铁粉的两种方法是:

①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时;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然后过滤,即可除去铁.

故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过滤.

②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时;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然后过滤,即可除去铁.

故填: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后过滤.

(3)欲确定金属铁;铜的硬度大小;正确的方法是铁片和铜片相互刻划,通过相互刻划,痕迹明显的金属硬度小,痕迹不明显的金属硬度大.

故填:铁片和铜片相互刻划.四、判断题(共4题,共20分)19、×【分析】【分析】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解析】【解答】解: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的分子间隙变小了,不是没有了.

故填:×.20、×【分析】【分析】根据焚烧废旧塑料会加重空气污染分析.【解析】【解答】解:塑料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重了空气的污染.所以焚烧废旧塑料,会减少“白色污染”,但加重了空气污染,所以做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根据已有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降低温度氢氧化钙的溶液仍然是不饱和溶液,故填:×.22、√【分析】【分析】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也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也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故正确.

故答案为:√.五、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3、略

【分析】【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氧气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用碳酸氢钠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能溶于水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所以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D,氧气有助燃性,所以氧气验满的操作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3)实验室用碳酸氢钠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4)要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只能用排水法;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从而测二氧化碳的体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要在水的上方放一层植物油,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集气瓶;

(2)B;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3)A

(4)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没有.24、+317:20【分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和化学式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1)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

(2)由题意可知:每个黄曲霉素(C17H12O6)分子中含有17个碳原子,每个三四苯并芘(C20H12)分子中含有20个碳原子;所以黄曲霉素和三四苯并芘各一个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比是17:20;

故答案为:17:20.

故填:(1)+3;(2)17:20.25、略

【分析】【分析】(1)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回答.

(2)根据引发PM2.5产生的原因来分析;

(3)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4)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解析】【解答】解:(1)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急增以及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加剧.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对人类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

(2)汽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