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统编版2024必修3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垂体被称为“乐队的指挥”;因为它不仅产生生长激素和催乳素,也能调节和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
①水盐调节紊乱。
②体温调节紊乱。
③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④生长发育停止。
⑤性腺发育停滞。
⑥体液免疫能力下降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⑥2、关于群落的结构,错误的是A.竹林中的竹子高度差别不大,所以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不同的鱼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群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3、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4、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A.脑干和小脑B.小脑和脊髓C.脊髓和脑干D.只有脊髓5、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下列关于碳循环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稳定阶段植物CO2吸收速率与生物释放速率大致相等B.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C.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D.植树造林和寻找新的清洁能源将助力于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农田生态系统退耕后成为荒地时,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随之降低C.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一定程度的干扰下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单一食性的鸟类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血浆蛋白C.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与它含有HCO3-、NO3-等离子有关D.葡萄糖、无机盐、水分、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8、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缓冲液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9、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B.突触后膜上有与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C.电位1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是K+大量内流导致的D.电位2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Cl-大量内流所致10、洪泛区是指江河两岸、湖周海滨易受洪水淹没的区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生物种类丰富,合理利用这些地区发展生产、缩小洪灾是十分必要的。下图为某河流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区别季节性和偶然洪泛区两个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物种组成B.偶然洪泛区到淹没区生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水位变动区各种浮水植物的环境容纳量随水位的变化而波动D.该区域的所有生物通过复杂的食物关系实现了物质循环11、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营养级(不都是消费者),三者的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图2是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摄入的饲料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循环沿着甲、乙、丙进行B.丙、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且乙、丙之间的关系为捕食C.图2中第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a3+d1、b2+d2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12、支付宝用户通过操作app主界面上的蚂蚁森林,就可以在游戏中拥有自己的树苗。在我国西北的阿拉善沙漠,蚂蚁森林真实存在着。森林中的梭梭树叶退化呈小鳞片状,是征服沙漠的先锋。有关分析合理的是()A.人类活动改变了阿拉善沙漠地区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因无法进行基因交流,梭梭树的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长期的干旱环境导致梭梭树有关叶形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种植梭梭树后,阿拉善沙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提高13、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的数量变化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植物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大于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______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5、内环境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6、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____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17、根据高中生物学知识,用专业术语将表格补充完整:。生物学现象原理吃熟鸡蛋容易消化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_________①中耕松土中耕去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_________②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促进根部_________③,从而促进无机盐吸收;促进土壤中分解者_________④,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棉花打顶解除_________⑤现象,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棉花多开花、多结果。“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运用群落的_________⑥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18、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①一方面要控制对_______,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_______,不应该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②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该实施相应的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_______与_______的协调。1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为______;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_______。2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1、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6分)22、龙牙楤(又名刺老芽;树头芽)小乔木;春季采嫩芽嫩叶食用,也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有补气安神、祛风活血等功效。
(1)春季;人们集中采摘龙牙楤的嫩芽,但是幼芽的数量仍在增加,原因是_________。
(2)为了大量栽培龙牙楤;研究小组尝试探究不同浓度的2,4—D对其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将龙牙楤插条浸入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后,分别放在4种溶于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的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回答:
①插条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对照组的操作是______。
②从预实验结果可知;与浓度为8ppm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5ppm的2,4—D溶液对插条的影响是___________。
③在预实验以及正式实验过程中;都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如____和____。
④与沾蘸法相比;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所用的2,4—D浓度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所需处理时间_____(填“较长”或“较短”)。
(3)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原理是______,如图乙曲线_____(填“Ⅰ”或“Ⅱ”)可表示单子叶植物。23、美国三位遗传学家因为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常的昼夜节律行为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褪黑素是参与动物节律行为调节的重要激素之一;在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由松果体合成分泌,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____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褪黑素的合成分泌与日照周期同步。实验发现持续光照可造成小鼠松果体重量减轻,细胞缩小,而人为致盲小鼠的松果体细胞内的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请推测一昼夜中,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长于老年人,睡眠质量也高于老年人。可见,人体内的褪黑素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____(填“增多”;“减少”或“保持不变”)。
(4)通过实验发现,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据此可以判断褪黑素能____(填“促进”或“抑制”)性腺发育,原因可能是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____激素减少所致。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5分)2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甲所代表的是________,乙代表的是_________。
(2)人工湿地净化污水主要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完成,微生物通过_________实现净化作用。湿地公园可以改善环境,体现生态系统的_______价值。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该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____________。
(4)城市化发展也导致过度的温室效应。为此,有科学家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培养优质植物能将大气中过多的_________转化为有机物;其次为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设计出人造自然光转化系统,里面含有色素复合体,能帮助捕捉并_____,有利于解决能源匮乏的问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本题是垂体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梳理垂体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然后结合选项分析解答。
【详解】
①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受阻,导致水盐调节紊乱,①正确;②垂体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导致体温调节紊乱,②正确;③垂体与血糖平衡调节关系不大,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不会导致血糖浓度逐渐降低,③错误;④垂体能合成和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导致生长发育停止,④正确;⑤垂体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促进性腺发育,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导致性腺发育停止,⑤正确;⑥垂体与体液免疫调节关系不大,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不会导致体液免疫能力下降,⑥错误;综上所述,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①②③④⑤⑥中①②④⑤的变化;故选C。
【点睛】
注意总结垂体参与调节的生理活动:
(1)分泌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生长激素等;
(2)释放激素:如抗利尿激素。2、A【分析】垂直结构上的分层是群落中的结构;竹林是种群,A错误;动物群落中垂直分布通常是因为植物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原因,B正确;不同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类的食物有关,C正确;不同地段生物种类和密度不同,是因为水平方向上地形;酸碱度、湿度和光照的影响,D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点在于忽略群落结构的概念是在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的现象。3、A【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不管是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均为跨膜电势差,所以要测量静息电位,须将两级分别插入内外表面,再根据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电流方向是从正电荷向负电荷移动,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
A;左插膜内右插膜外;可以测量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即左负右正,所以A图电流表应向左偏,A正确;
B;电流表不骗转是正确的;但两极都插入膜内,无法测量静息电位,B错误;
C;两极都插入膜内;无法测量静息电位,两侧都为负电,电流表不骗转,C错误;
D;两级都插入膜外;无法测量静息电位,两侧都为正电,电流表指针不偏转,D错误。
故选A。4、C【分析】【分析】
本题是考查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中含有低级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如肌肉的牵张反射中枢,排尿排粪中枢;性功能活动的低级反射中枢,膝跳反射和内脏反射等躯体反射;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三部分部分,主要功能在于控制呼吸,吞咽、心跳和消化等,小脑主要控制躯体平衡,大脑是高级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
【详解】
由题意可知;该“植物人”,丧失一切高级生命活动的功能,处于完全昏迷状态说明大脑和小脑被破坏,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说明消化;呼吸、心跳功能正常,由此推断脑干功能正常,内脏器官的低级反射活动正常,说明脊髓的部分功能正常。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5、B【分析】【分析】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实现碳中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详解】
A、群落稳定阶段,碳循环达到平衡,故该阶段植物吸收CO2吸收速率与生物释放速率大致相等;A正确;
B;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
C、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由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而碳由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是通过呼吸作用,也由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因此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通过CO2来进行的;C正确;
D;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植树造林和寻找新的清洁能源将助力于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D正确。
故选B。6、D【分析】【分析】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详解】
A.调查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选择草多的地方,蜘蛛数量多,导致结果偏高,A错误;
B.农田生态系统退耕后成为荒地时;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增大,B错误;
C.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属于群落,所以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D.杂食性鸟类食物种类较多;一定程度的干扰对它影响较小,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B:C:D【分析】【分析】
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稳定状态。
【详解】
A;内环境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稳定状态就是体内环境的稳态;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三个主要方面,A正确;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B错误;
C、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错误;
D;葡萄糖、无机盐、水分、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组成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
故选BCD。
【点睛】8、B:D【分析】【分析】
1;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详解】
A;本实验探究的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所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A正确;
B;加入HCl后;缓冲液组曲线趋势合理,清水组的pH应降低,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加入的HCl达到一定量后,无论是血浆组还是缓冲液组,都不能继续维持pH的相对稳定,C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缓冲液组的曲线较血浆组先下降,所以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弱于血浆组,D错误。
故选BD。9、B:D【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电位1突触后膜电位增加逐渐变成正值;然后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兴奋;电位2突触后膜电位进一步降低,然后又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抑制。
【详解】
A;突触后膜可能是下一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A错误;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后,递质即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B正确;
C、图中信息可知,电位1为动作电位,是突触后膜受体接受兴奋性神经递质后,引起膜上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的;C错误;
D、电位2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后使膜内外静息电位的差值增大,可能是Cl-大量内流所致;D正确。
故选BD。10、A:B:C【分析】【分析】
1;环境容纳量也可用K值表示,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
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详解】
A;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因此区别季节性和偶然洪泛区两个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物种组成,A正确;
B;据图可知;偶然洪泛区到淹没区属于不同地形,生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
C;环境容纳量会受到环境影响;水位变动区各种浮水植物的环境容纳量随水位的变化而波动,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只是该区域的所有生物通过复杂的食物关系无法实现物质循环,D错误。
故选ABC。11、A:B: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详解】
A、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在该农场生态系统中不循环,A错误;
B、图1中甲是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丙是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错误;
C、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被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及人工投放的饲料中能量,因此图2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d1,第三营养级粪便中能量属于b2+d2,C正确;
D、图2中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a1+a2+a3,第二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a2,因此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a1+a2+a3)×100%,D错误。
故选A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2、A:C【分析】【分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让沙漠变绿洲,也可以让绿洲变为沙漠,A正确;
B;梭梭树的不同种群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可能存在生殖隔离,也可能是存在地理隔离,B错误;
C;干旱将导致梭梭树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种植梭梭树后;生物种类增多,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的稳定性降低,D错误。
故选AC。13、A:B:C【分析】【分析】
1;S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通常出现“S”型曲线增长,S型增长曲线存在K值,即环境容纳量。
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3;识图分析可知;图中食草动物的曲线大致呈现S型增长,开始种群数量短期增加到a点对应的数值,后期种群数量下降,然后稳定在K值上下波动。
【详解】
A;物理信息是指通过光、声、温度、湿度磁以及颜色、形状等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当植物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A正确;
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图中a点纵坐标值是短期内种群出现的最大数量,但是曲线后期下降后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a点纵坐标值大于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
C;过度放牧会导致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进而使食草动物因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使得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下降,C正确;
D;大多数群落在垂直结构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因此虽然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但是群落仍然存在垂直结构,D错误。
故选AB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略
【分析】【分析】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点睛】【解析】内环境稳态15、略
【分析】【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解析】稳态16、略
【分析】【分析】
在自然界中;气候;生物、天敌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故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
【详解】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种群的数量总是处于波动中。
【点睛】
种群的数量不会恒定不变。【解析】波动17、略
【分析】【详解】
高温使鸡蛋中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中耕松土能去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竞争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还能增加土壤的含氧量,促进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也可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增加无机盐的含量。
棉花打顶为解除顶端优势;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使棉花多开花;多结果。
果树和草菇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立体农业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解析】被蛋白酶水解竞争有氧呼吸分解作用顶端优势空间结构18、略
【解析】①.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②.适度③.物质、能量④.结构⑤.功能19、略
【解析】①.抵抗力稳定性②.恢复力稳定性20、略
【解析】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1、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五、实验题(共2题,共6分)22、略
【分析】【分析】
分析柱形图:2;4-D溶液浓度为0时作为对照组,2,4-D溶液浓度在0~12ppm时,随着2,4-D溶液浓度的升高,生根数逐渐增多;2,4-D溶液浓度在12~20ppm时,随着2,4-D溶液浓度的升高,生根数逐渐减少。2,4-D溶液浓度在20ppm时,抑制生根;2,4-D溶液浓度在8;12和15ppm时,均促进生根。
【详解】
(1)春季;人们集中采摘龙牙槐的嫩芽,解除了顶端优势,幼芽的数量仍在增加。
(2)①插条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插条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对照组的操作是将插条放在等量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其他条件相同。
②从预实验结果可知;与浓度为8ppm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5ppm的2,4-D溶液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减弱。
③在预实验以及正式实验过程中;都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如实验温度;插条处理的时间、类似物溶液的pH、是否有光照等。
④用浸泡法处理插条;与沾蘸法相比,所用的2,4-D浓度较低,所需处理时间较长。
(3)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因此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乙曲线I可表示双子叶植物,曲线II可表示单子叶植物。
【点睛】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探究实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柱形图的分析,要求考生明确2,4-D溶液浓度为0时作为对照组,其它组需与其对照后才能确定相应浓度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难度适中。【解析】解除了顶端优势(答案合理即可给分)①插条中内源激素将插条放在等量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其他条件相同②促进生根的作用减弱③实验温度插条处理的时间(类似物溶液的pH、是否有光照等答案合理即可)④较低较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给分)(曲线)Ⅱ23、略
【分析】试题分析:熟记并理解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持续光照可造成小鼠松果体重量减轻、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长于老年人、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等,以此作为解题的切入点,围绕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
(1)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松果体分泌褪黑素。持续光照可造成小鼠松果体重量减轻;细胞缩小,而人为致盲小鼠的松果体细胞内的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据此可推知,一昼夜中,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变化规律是:白天分泌较少,夜间分泌较多。
(3)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的睡眠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还款管理协议4篇
- 2025版摄影棚租赁合同涵盖广告、商业拍摄6篇
- 2025年度水利工程个人承包协议书2篇
- 2025版地质勘探打井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运输服务与货物跟踪系统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度鱼塘承包权抵押贷款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橙子出口欧盟认证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屋维修欠款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畜牧养殖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房屋买卖合同履行监督及保障协议2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减肥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内蒙古公务员省直行测、行政执法、省考行测考试真题(5套)
-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货运企业2025年度安全检查计划
- 2025年焊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2篇)
- 《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电子版
- 参考新医大-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规
- 山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监督机构人员业务能力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松下-GF2-相机说明书
- 产教融合背景下“一体两翼三融合五重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 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