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钠离子﹣B.2个氢分子﹣2HC.3个酒精分子﹣3C2H5OHD.3个氧原子﹣O33、如图所示是手摇发电机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的B.它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发电的C.发电时,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不切割磁感线D.灯泡发光的亮暗与手摇转盘转动快慢无关4、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B.运动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5、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C.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6、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树木死亡()A.环剥主干树皮B.环剥侧枝树皮C.树干空心D.表皮脱落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B.轮船在海面上航行所受的浮力大于它在江河中航行所受的浮力C.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潜浮的D.潜水艇在水面上航行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潜入水下航行时所受的浮力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A、B两烧杯中均盛有100克水,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同种固体物质甲,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现象如图所示.此时,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若要将B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最好的方法是____。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回答一下问题.

(1)50℃时,60g的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最终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g.

(2)30℃时,甲的饱和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大”;“小”或“相等”).

(3)5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多的是____(填“甲”或“乙”).

10、2014年4月,我海军372号潜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域内沿水平方向潜航,如图所示.潜艇总质量3.3×103t,体积为3×103m3,高密度海水密度为____kg/m3.潜航时,不慎全部驶入密度为1.02×103kg/m3的低密度海水区域,导致浮力减小了____N,导致潜艇加速下沉,当仪表显示海水压强为4×106Pa时,潜艇表面1cm2的面积受到海水压力____N;达到潜艇承受极限.官兵紧急排出水舱内的水,潜艇最终转危为安.(g取10N/kg)

11、仅凭肉眼的观察和简单的测量,是否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____,原因是____。12、从河流中取一些水,通过净化后要得到纯净水,应采用____的方法。用简易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后现象如图,则甲试管中的电极与电源________极相连。

13、寒潮和冬季风的发源地是____14、小明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他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框A和B两个位置应该接开关和电灯,那么开关应接在____(填写“A”或“B”)处。小明请电工师傅正确安装完毕,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电工师傅用试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可能是____。

15、三位科学家发现药物硝酸甘油(C3H5N3O9)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中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M,并阐明了M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已知M是一种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M的化学式为____,该物质中另一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7、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8、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9、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0、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1、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6分)22、如下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对物体B的压力F。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18分)23、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如图所示的电灯和开关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24、请将图中的电灯和控制电灯的开关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25、(l)图1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2)请在图2中标出通电后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极.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3分)26、为什么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而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ρ钢铁=7.9×103kg/m3)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A;根据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是分配不均衡所以需兴建水利工程进行解答;

B;根据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这样以节约用水进行解答;

C;根据农药和化肥可能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

D、根据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进行解答.【解答】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是分配不均衡所以需兴建水利工程,故A正确;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这样以节约用水,故B错误;

C;农药和化肥可能会污染水资源;所以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故C正确;

D;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D正确。

故选:A2、C【分析】【解答】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钠离子可表示为:Na+;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酒精分子可表示为3C2H5OH;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氧原子表示为:3O,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故选:C.

【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A【分析】【解答】解:手摇发电机模型在工作时;即当摇动手柄,其内部线圈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此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即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摇动手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即消耗机械能,产生电能.手摇转盘转动越快,则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灯泡越亮.故只有A说法正确.

故选A.

【分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4、D【分析】【解答】呼吸道和肺构成了人体的呼吸系统;完成人与外界气体交换这一生理功能。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在肺里完成,是呼吸的主要器官。选D。

【分析】呼吸系统完成气体交换这一生理功能,由多种器官构成。5、C【分析】【分析】水的沸点是100℃;而纸的着火点是183℃。当水沸腾时,需要从外界不断吸收热量,使与水接触的纸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00℃,达不到纸的着火点,因此纸杯没有燃烧。

【解答】纸的燃点大约是180℃左右;而水在100℃时沸腾。

当纸盒里面装了水;用火焰加热纸杯底部时,纸盒吸热升温,并迅速把热量传递给水,当纸盒里的水吸热升温至沸点时,水开始沸腾。

这时;继续加热纸盒,水温却不再升高,纸盒的温度也不再升高,就不会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只要纸盒中有水,纸就不能达到燃点而燃烧了。

故答案为:C6、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筛管的位置;功能.解答时可以从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

故选:A7、C【分析】【分析】(1)轮船的排水量是指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2)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3)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潜水艇是怎么上浮或下沉的;(4)潜水艇在水面上航行排开水的体积小于它潜入水下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种情况下所受的浮力关系.【解答】解:

A.轮船的排水量是指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而不是体积,故A错误;

B.轮船在海面上航行和在江河中航行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轮船的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故B错误;

C.当潜水艇完全浸没入水中时;其整体体积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因此浮力就不可能改变,根据浮沉条件,只有改变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才会实现上浮和下沉,故C正确;

D.潜水艇在水面上航行排开水的体积小于它潜入水下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由F浮=ρgV排可知;潜水艇在水面上航行所受的浮力小于它潜入水下航行时所受的浮力,故D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饱和溶液加水使剩余的甲物质全部溶解。【分析】【解答】因为两个烧杯中的水都是100克;加入不同质量甲物质充分溶解,B中有剩余固体,说明B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要将B烧杯中剩余固体完全溶解,方法有加溶剂和升高温度,但不知道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是如何变化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加水使剩余的甲物质全部溶解。

所以答案为:饱和溶液;加水使剩余的甲物质全部溶解。

【分析】本题考查饱和溶液的判断,一定要注意指明的条件,如同样的溶剂,同种溶质,同温度,根据不同质量的溶质的溶解情况来作判断。9、150大甲【分析】【解答】(1)50℃时;甲的溶解度是50g,60g的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最终形成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故答案为:150;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甲的饱和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故答案为:大;

(3)5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多的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故答案为:甲;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50℃时,甲的溶解度是50g,60g的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最终形成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30℃时,甲的饱和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5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多的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10、1.1×1032.4×106400【分析】【解答】解:①潜艇的平均密度为。

所以高密度海水的密度为ρ高=ρ潜艇=1.1×103kg/m3;

②潜艇在高密度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潜艇=m潜艇g=3.3×106kg×10N/kg=3.3×107N;

潜艇在低密度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ρ低gV排=1.02×103kg/m3×10N/kg×3×103m3=3.06×107N;

潜艇受到的浮力减小了△F=F浮﹣F浮′=3.3×107N﹣3.06×107N=2.4×106N;

③因为p=

所以潜艇表面1cm2的面积受到海水压力为F=pS=4×106Pa×10﹣4m2=400N.

故答案为:1.1×103;2.4×106;400.

【分析】①悬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其平均密度与所浸入的液体密度相同.已知潜艇总质量和体积,可以得到平均密度,据此得到高密度海水密度值;

②已知潜艇体积和低密度海水密度;可以得到在此海域受到的浮力,与悬浮在高密度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之差,就是减小的浮力;

③已知潜艇受到海水的压强和受力面积,利用公式F=pS得到受到的海水压力11、不能肉眼无法观察到生物的生理特征。【分析】【解答】仅凭肉眼的观察和简单的测量;不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原因是无法观察到生物的生理特征。

【分析】肉眼能观察到某些生物的形态结构、行为方式,无法观察到生物的生理特征。比如人的血型、圣女果的味道。12、蒸馏负【分析】【分析】(1)得到纯净水的方法有蒸馏、电渗析、冷冻等,最简单的是蒸馏;(2)利用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解此题。

【解答】(1)得到纯净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蒸馏法,水蒸发形成水蒸气,然后冷却之后形成纯净水。

(2)电解水总反应:2H2O==2H2↑+O2↑

电极反应式:

阳极:4OH--4e-=O2↑+2H2O

阴极:4H++4e-=2H2↑

易知阴极气体是阳极的两倍,甲产生的气体事乙的两倍,因此甲解得是阴极。13、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分析】【分析】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解答】解:寒潮和冬季风的发源地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14、Bgf段发生断路【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用测电笔检测电路的故障和电灯与开关的接法.在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测火线应亮,测零线应不亮,开关接在灯与火线之间.当测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零线断路了。

【解答】保险丝接在火线上;故a为火线.开关应接在灯与火线之间.因此开关应接在B处.当测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处不该亮,但也亮了,说明通过电灯;开关与火线相通了,故零线断路。

故答案为:B;进户线gf段断路。15、NO46.7%【分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硝酸甘油中含有碳、氢、氮、氧四种元素,所释放出的“信使分子”M只能是碳、氢、氮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1)硝酸甘油中含有碳;氢、氮、氧四种元素;所释放出的“信使分子”M只能是碳、氢、氮的氧化物中的一种;在碳的氧化物与氢的氧化物中,其相对分子质量没等于30的,只有氮的氧化物中的一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30,故M的化学式为NO,故填:NO;

(2)另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NO,46.7%。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7、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8、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9、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0、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1、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1题,共6分)22、如图:

【分析】【分析】画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受力物是B,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所以此力的方向向下,由于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以物体B受到压力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10N,在图中要描述清这些特点.

【解答】

(1)确定一个标度为5N,如图;(2)确定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3〕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线段,长度等于标度的2倍,〔4)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标识F=10N五、其他(共3题,共18分)23、【分析】【解答】首先辨别上面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