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16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壶中,细管中液面清晰可见.伽利略设计的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管中液面将()

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确定2、下图中关于动物体结构层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B.C.D.3、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A.琴弦B.手指C.空气D.弦柱4、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在太空讲课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5、下列动物与它们的主要运动形式相符的是()A.鲤鱼﹣﹣爬行B.袋鼠﹣﹣行走C.青蛙﹣﹣跳跃D.蜥蜴﹣﹣飞行6、在地球上会出现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其主要原因是()A.地球在公转且地轴倾斜B.地球在自转且地轴倾斜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D.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7、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

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图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C.

图中,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D.

图中,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8、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D.最长的一块木板9、做测定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时,全班各实验小组所用的是同一种类型的石块,但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凡是正确、认真地进行实验的,所得的石块密度值都大致相近,略有差异。对实验结果存在差异的正确解释是()A.石块的密度与它的大小和形状有关B.实验过程复杂,难免在某个环节上出现差错C.在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面都可能出现误差D.可能是实验时出现操作差错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青蛙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是在水中进行的。由于受精卵刚孵化出的蝌蚪;用头部两侧的外鳃进行呼吸。再过些时候,蝌蚪的外鳃消失,长出内鳃,这时的蝌蚪不仅外形像鱼,而且内部结构也与鱼相似。经过40多天。蝌蚪先长出后肢,然后再长出前肢,尾和内鳃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由蝌蚪发育成幼蛙。幼蛙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而且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

青蛙的受精作用是在____进行的,发育方式是____。

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呼吸器官的变化是____。

青蛙的幼体与____相似,通过____运动。成体的____强大,前肢短小,适于在陆地上跳跃。11、地球上的水中咸水占____,淡水占____。它们主要存在于____、陆地、____和生物体内。目前,人们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____,世界面临着严重的淡水危机。12、舌头味蕾对下列食物的刺激最不敏感的是()13、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盖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____(选填“大”或“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力____(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玻璃和铁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

15、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16、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___。17、(2012·金华)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斜时,根据____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前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而汽车前灯安装在离地面较近的车头位置,有利于司机更好看清前方道路状况,这是因为在同一种物质中光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组织。()19、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20、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要涂抹几下,以便细胞分散。21、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够穿过细胞膜。22、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最初阶段(指幼叶变绿前),幼苗干重有可能大于种子干重。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4分)23、图片18、物体A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20分)24、如图所示;一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在车厢顶部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竖直车厢壁刚好接触.作出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25、如图所示;鱼缸底部射灯A发出一束光,射向鱼缸壁的B点的并发生反射,其反射光经水面后发生折射,画出反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6、如图1所示;一束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楔形玻璃砖表面,再穿过楔形玻璃砖.请画出光路图(注意标出法线)

27、请根据要求作图,图是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砖内;请画出这束光从玻璃砖射出后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2题,共6分)28、填写下表比较蝌蚪和成蛙:。名称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吸器官蝌蚪水中成蛙四肢跳跃29、请简述细菌菌落、霉菌菌落、真菌菌落的特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此温度计不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是靠气体作为膨胀物质,液体的受热膨胀忽略不计.此题考查的是气体温度计的原理,膨胀物质不是液体,而是气体,依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解答】解: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管中液面将向下运动;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细管中的气体遇冷收缩,体积减小,管中的液面上升.故选A.2、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动物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动物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B3、A【分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解答】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手拨琴弦,琴弦就会振动,我们便能听到悦耳的琴声,所以发出琴声的声源是琴弦。

故答案为:A4、A【分析】【解答】解:A;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是因为她声带振动的振幅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就不能发出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5、C【分析】【解答】A;鲤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A错误;

B;袋鼠有发达的后肢;运动方式是跳跃,B错误;

C;青蛙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青蛙的腿前短后长,故在陆地上青蛙可以跳跃,C正确.

D;蜥蜴属于爬行动物;运动方式是爬行,D错误.

故选:C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6、A【分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考查地球运动的现象,要理解记忆.

【解答】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中纬度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故选:A.7、B【分析】【分析】①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④要了解光的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时,紫色光线偏折程度最大,红色光线偏折程度最小.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现象中的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色散以及直线传播,考查得很全面,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

【解答】解:

A;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选项错误;

B;图乙中木工师傅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检测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此选项正确;

C;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属于虚像,无法利用光屏承接.此选项错误;

D;图丁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散射后;应该是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此选项错误.

故选B.8、C【分析】【分析】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的是水的深度;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决定压强大小的是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本题是液体的深度,而液体的深度决定于木板的长度,是短木板的长度,而不是长木板的长度。

【解答】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深度,木桶里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

故答案为:C9、C【分析】【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会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2)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及其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并且要正视误差。

【解答】解:(1)因密度是一个常量;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随体积;质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尽管石块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密度是相同的,故A错误;(2)有些同学测量顺序不同,也会造成实验误差,在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面也会出现误差,因为实验过程复杂,在某个环节上出现误差也是难免的。

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水中变态发育由鳃变成肺鱼鳍的协调后肢【分析】【解答】(1)青蛙的受精作用是在水中进行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2)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呼吸器官的变化是由鳃变成肺。(3)青蛙的幼体与____相似;通过鳍的协调运动。成体的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在陆地上跳跃。

【分析】青蛙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到蝌蚪,再到幼蛙、成蛙。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变态发育。雌雄蛙在生殖期间有抱对现象,雄蛙在雌蛙背上抱持许久,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慢慢地,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鳃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两栖动物的发育。11、97.5%2.5%海洋水大气水0.3%【分析】【分析】陆地水是陆地上水体的总称,一般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和地下的水体。陆地水是不包括海水。也就是陆地水(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和地下水)是以淡水为主,在干旱地区的内流胡才会有咸水。地球上水的体积大约有1,360,000,000立方公里.海洋占了1,320,000,000立方公里(97.2%);冰川和冰盖占了25,000,000立方公里(1.8%);地下水占了13,000,000立方公里(0.9%);湖泊、内陆海,和河里的淡水占了250,000立方公里(0.02%);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任何已知的时候都占了13,000立方公里(0.001%)。

【解答】地球上的水中咸水占97.5%,淡水占2.5%。它们主要存在于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体内。目前人们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03%,世界面临着严重的淡水危机。12、可乐鸡汤馒头糖水【分析】【分析】舌头是靠表面的味蕾辨别味道的,味蕾所感受的味觉可分为甜、酸、苦、咸四种。感受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头根部;感受咸味的味蕾在舌尖和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分,舌头对液体的敏感度高于固体。

【解答】舌头是靠表面的味蕾辨别味道的,感受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头根部;感受咸味的味蕾在舌尖和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分,根据舌头对液体的敏感度高于液体,故舌头味蕾对馒头最不敏感,故选3馒头。13、大不变【分析】【解答】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液体的密度不变时,瓶子倒放与正放时相比深度增加,液体对瓶底的压强也变大;

因为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分析】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液体的密度不变时,瓶子倒放与正放时相比深度增加;两种情况下对水平面的压力都等于瓶子和瓶中水的重力。14、-4铁【分析】【解答】①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1℃;温度计示数为﹣4℃;

②铁在熔化过程中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熔点是非晶体.

故答案为:﹣4;铁。

【分析】①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示数在温度计的量程范围内,液面在0℃以下为负摄氏度.

②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15、熔化放出【分析】【解答】解:让白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在石板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糖画.

故答案为:熔化;放出.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称为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固,该过程是放热的.16、薄而透明【分析】【解答】因为人眼要看到物像;必须要让光穿过材料,因此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常识。17、平面镜沿直线传播【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和光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要多观察,多思考,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并不多,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认真分析,是一定可以做出正确解答的。

(1)从光的反射角度看,挡风玻璃是透明的,但不是绝对没有反射,坐在驾驶员后面的乘客会由于反射成像在驾驶员的前方,小轿车较矮,坐在里面的乘客经挡风玻璃成像在前方,会造成司机视线模糊,容易发生事故。(2)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障碍物挡住,在障碍物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

【解答】(1)司机座前的挡风玻璃就像平面镜一样,反射车内乘客投射来的光,在挡风玻璃里形成车内乘客的虚像。若挡风玻璃是竖直的,则所成的像与车前方行人的高度差不多,这就会干扰驾驶员的视觉判断,容易出事故。而当挡风玻璃为倾斜时,所成的像就会在车前的上方,驾驶员看不到车内人的像,就不会影响视觉判断。(2)汽车前灯安装在离地面较近的车头位置,车灯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当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障碍物挡住,在障碍物后面光线照不到的暗区形成影子,更有利于司机更好看清前方道路状况。故答案为:平面镜沿直线传播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B【分析】【解答】“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组织“这句话的重点字眼是“完整”二字;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

【分析】一块骨骼肌最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19、B【分析】【解答】只有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才有叶绿体的存在,比如叶肉细胞。而在非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是没有叶绿体的,比如根部的细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和叶绿体关系的理解,极易犯错。20、B【分析】【解答】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要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而不是清水中。放入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为了让细胞所处的环境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同,不至于胀破或变形,使细胞保持原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细节,信息量较大,容易出错。21、A【分析】【解答】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外面。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够穿过细胞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22、B【分析】【解答】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植物的根不断的吸收水和无机盐,使植株叶内的水不断增多,而种子里面的有机物不断的被分解,所以使幼叶鲜重大于种子干重。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四、作图题(共1题,共4分)23、【分析】【分析】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线段的末端内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末端标上力的大小。这种方法就是力的示意图。

其中:重力的大小为80牛;方向是竖直向下(试卷上应该是垂直纸的边缘向下)

支持力的大小为60牛;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上。

摩擦力的大小为40牛;方向是沿着斜面(与斜面平行)向上。

【解答】如下图。

五、其他(共4题,共20分)24、解: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小球与竖直车厢壁刚好接触,只是接触不挤压,没有力的作用,因此小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做法,如下图所示:

【分析】【解答】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分析】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是中考作图题常考的内容.25、解:过入射点做出法线;从而确定了反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上侧,并确定了反射角的大小.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分析】【解答】解:过入射点做出法线;从而确定了反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上侧,并确定了反射角的大小.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分析】过入射点做出法线,然后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